一种自游式水上钓鱼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74769阅读:2107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上平台,具体的说是一种自游式水上钓鱼平台,属于水面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水面娱乐设施的种类越来越多,人们通过各种游乐设施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钓鱼爱好者越来越多,传统野钓时,由于受地势地形水位的限制,钓位不易寻找,给广大的钓友带来诸多不便,使用钓鱼平台,能够尽可能的适应各种地形水域,轻松搭建钓位,而现有的钓鱼平台在使用时,容易出现台面下塌,支撑收纳散乱不稳定,支撑腿锁紧不够牢固,造成整个台面容易向下滑落,导致垂钓者落水,夜间使用垂钓时,受光线影响,容易使垂钓者踏空落水,危及钓鱼爱好者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自游式水上钓鱼平台,通过控制两侧推进器的作用,实现钓鱼平台在水中的行走和转向,具有水面稳定性高、结构简单和安全可靠的特点,并可以快速安装和拆散,有利于运输携带。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游式水上钓鱼平台,主要包括中心座、平衡柱、连接杠杆座以及连接杠杆,所述连接杠杆座固定设置在所述中心座的中部,在所述中心座四周的连接杠杆座内插接所述连接杠杆,所述连接杠杆的另一端插接所述平衡柱;所述中心座为圆柱形或多边形空心筒结构,在所述中心座内部设有横向隔板将所述空心筒分隔成上部气室和下部气室,所述上部气室内设有蓄电池组,所述下部气室内填充漂浮介质,所述蓄电池组通过控制电路与安装在所述中心座两侧的喷射式推进器相连;所述连接杠杆座由多根空心圆管连接构成,所述多根空心圆管的一端固定焊接为一体,并使所述的多根空心圆管的另一端在同一平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平衡柱为圆形筒状结构,所述平衡柱分为上下两段,所述平衡柱的上段部分为空气室或填充漂浮介质的腔室,所述平衡柱的下段部分为有底的敞开结构空腔。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自游式水上钓鱼平台,所述连接杠杆的两端均设有快速锁紧机构,能够实现连接杠杆插接进连接杠杆座后快速锁定,连接杠杆的另一端在安装平衡柱后,通过快速锁紧机构限定再连接杠杆的端部自由转动。前述的自游式水上钓鱼平台,所述连接杠杆的长度为所述中心座直径的2-10倍,确保中心座能够具有足够的力矩,保证中心座的平稳。前述的自游式水上钓鱼平台,为保证使用安全,所述中心座的上部四周设有防护围栏。进一步的,前述的自游式水上钓鱼平台,所述漂浮介质为PE发泡材料或EVA发泡材料;所述连接杠杆为空心钢管,保证连接杠杆具有足够的强度,同时还能减轻钓鱼平台的整体重量,增加钓鱼平台的实际载重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在中心座四周均匀布置平衡柱,通过杠杆原理以对称的力矩实现中心座的平衡,由于平衡柱由两个腔室组成,既可以利用上半截的浮筒浮力,防止平衡柱下沉,还可以利用平衡柱下半截的空腔内注满水后的重力和水的表面张力,防止平衡桶的上翘;中心座上部舱室内的蓄电池组带动两侧的喷射式推进器工作,由喷射式推进器的喷射带动钓鱼平台的前进,由无级调速控制器控制两个喷射式推进器的速度差来实现电鱼平台的转向;同时该钓鱼平台的中心座和平衡柱可以快速拆装,便于携带,不仅可以用作钓鱼平台,还可以适用于水上救护、养殖投料以及水面清理垃圾。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平衡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受力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游式水上钓鱼平台,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主要包括中心座1、平衡柱2、连接杠杆座3以及连接杠杆4,连接杠杆的两端均设有快速锁紧机构,中心座的上部四周设有防护围栏5,连接杠杆座固定设置在中心座的中部,在中心座四周的连接杠杆座内插接连接杠杆,连接杠杆的另一端插接平衡柱,连接杠杆的长度为中心座直径的6倍;中心座为圆柱形空心筒结构,在中心座内部设有横向隔板将圆柱形空心筒分隔成上部气室和下部气室,上部气室7内设有蓄电池组,下部气室内填充PE发泡材料,蓄电池组通过控制电路与安装在中心座两侧的喷射式推进器6相连,通过遥控装置控制钓鱼平台的前进和转向;连接杠杆座由六根空心圆管连接构成,六根空心圆管的一端固定焊接为一体,并使的六根空心圆管的另一端在同一平面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平衡柱2为圆形筒状结构,平衡柱分为上下两段,平衡柱的上段部分填充PE发泡材料的腔室,平衡柱的下段部分为有底的敞开结构空腔。本实施例的中心座作用为用于承载人或重物,由于特殊的结构设置,其净浮力大于130㎏,在其上表面四周防护围栏,防止使用者的意外落水,在中心座四周通过连接杠杆连接的平衡柱,用于平衡中心座并能给予中心座提供一定的浮力,确保中心座的稳定不会发生侧翻,根据平衡柱的结构可以得知,由于平衡柱的上半截中填充PE发泡材料,在水中能够产生向上的浮力,平衡柱的下半截浸入在水中,并在其腔室内注满了水,使其对平衡柱既不提供向上浮力也无法实现下沉;一旦中心座一侧受力下沉,中心座另一侧的平衡柱就通过连接杠杆向上欲离开水面,但由于其下半截中注满水后,受到平衡柱中水的重力作用以及水的表面张力作用产生向下的反作用力,阻止该侧平衡柱向上翘起;另一侧的平衡柱用于浮力作用,给该侧连接杠杆提供一个向上的浮力,中心座两侧的两个力矩组成一对力偶,保证中心座迅速平衡,不发生侧翻。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