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段式超高速游艇。
背景技术:
游艇是一种水上娱乐用的高级耐用消费品,它集航海、运动、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满足个人及家庭享受生活的需要。游艇在高速航行时,艇底部的滑行面大部分与水动力支撑,因排水体积的减少使游艇的兴波阻力大幅度地减少。当艇体被抬起水面航行时,受到波浪等外力影响,产生摇荡运动以及砰击、上浪、失速等现象,降低了艇体的耐波性,影响了游艇安全航行的性能。
为了改善游艇的耐波性能,通常将艇底的滑行面做成横向斜升角度较大的V型,这种艇型在波浪中,抗风能力强、失速小,具有一定的耐波性,但这种艇型的游艇虽然改善了耐波性,但是它也降低了其高速航行的速度,由于该种艇型的设计,高速航行时,艇体缺乏穿浪性,限制了船艇的高速应急能力。当行驶速度达到一定值时,会产生升力将游艇抬起,使其在水面滑行。但由于目前的游艇底部湿表面积较大,会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同时,船体中心升力位置不好,从而降低了船舶航行的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巧妙合理、可降低船底表面与水的摩擦力、航行速度快、节能环保的三段式超高速游艇。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段式超高速游艇,包括包括艇体,所述的艇体的艏部呈横向V型,艇体舯部到艏部的左、右两舷平滑斜升过渡,所述的艇体底部的包括从艏部到艉部依次排列的第一船底板、第二船底板、第三船底板,所述的第一船底板、第二船底板、第三船底板分别与艇体连接,所述的第二船底板与所述的第一船底板、第三船底板之间均存在间隙,所述的第一船底板、第二船底板、第三船底板上均存在狭长型的凹槽。
所述的第一船底板位于艇体的艏部,所述的第一船底板到艏部平滑斜升过渡,所述的第一船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沿着第一船底板平滑斜升,所述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一端贯穿了第一船底板的艉部, 所述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另一端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端部尖锐。
所述的第二船底板位于艇体的舯部,所述的第二船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凹槽与第四凹槽,所述的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的一端贯穿了第二船底板的艉部,所述的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的另一端到第二船底板的艏部存在距离。
所述的第三船底板位于艇体的艉部,所述的第三船底板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五凹槽,所述的第五凹槽的一端贯穿了第三船底板的艉部,所述的第五凹槽的另一端到第三船底板的艏部存在距离。
向凹槽中喷气可形成长气穴;存在一个气流量的临界值,当气流量小于该值时,仅在凹槽首部形成长度有限的局部气穴;当气流量大于该值时,气穴迅速向尾部延伸,并呈波动特征。通过简单的艇底装置能够有效的形成艇底薄层空气膜,取代艇体与水的接触,能够有效降低艇体阻力,减阻节能提高航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在所述艇体的底部设置第一船底板、第二船底板、第三船底板,即台阶式断级。在艇体上设置简单的进气装置,当艇体在行驶过程中,空气进入到艇体的底部,从而大大减少了艇体底部表面与水的摩擦力,从而进一步达到加速和节能减排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三段式超高速游艇,包括包括艇体4,艇体4的艏部呈横向V型,艇体4舯部到艏部的左、右两舷平滑斜升过渡,艇体4底部的包括从艏部到艉部依次排列的第一船底板1、第二船底板2、第三船底板3,第一船底板1、第二船底板2、第三船底板3分别与艇体4连接,第二船底板2与第一船底板1、第三船底板3之间均存在间隙,第一船底板1、第二船底板2、第三船底板3上均存在狭长型的凹槽。
第一船底板1位于艇体4的艏部,第一船底板1到艏部平滑斜升过渡,第一船底板1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22,第一凹槽21与第二凹槽22沿着第一船底板1平滑斜升,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22的一端贯穿了第一船底板1的艉部,第二凹槽22、第一凹槽21的另一端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端部尖锐。
第二船底板2位于艇体4的舯部,第二船底板2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三凹槽23 与第四凹槽24,第三凹槽23、第四凹槽24的一端贯穿了第二船底板2的艉部,第三凹槽23、第四凹槽24的另一端到第二船底板2的艏部存在距离。
第三船底板3位于艇体4的艉部,第三船底板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五凹槽25,第五凹槽25的一端贯穿了第三船底板3的艉部,第五凹槽25的另一端到第三船底板3的艏部存在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