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底板的充气浮筒艇及全铝合金浮筒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67560阅读:2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底板的充气浮筒艇及全铝合金浮筒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筒艇,具体为一种铝合金底板的充气浮筒艇及全铝合金浮筒艇。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已有各式各样的浮筒艇,用于人们潜水、钓鱼、家庭娱乐等活动。现有的浮筒艇通常由玻璃钢制成,制作美观大方,深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使用玻璃钢制成的浮筒艇重量大,不利于对其进行运输。并且,在玻璃钢浮筒艇使用过程中,船身容易损耗,且结构强度不高。

现在市面上也出现一些采用木板制的船底及甲板,虽然木板制的船底及甲板质量轻,便于使用者的搬运,然而由于浮筒艇长时间在水面上,容易腐蚀,使用寿命不长。并且,木质的船底容易因受风浪的冲击而发生解体,从而影响用户的体验效果。

虽然可以采用橡胶底来减缓船底被海水腐蚀,然而橡胶船底结构强度也不高。现有浮筒艇结构强度不高、易腐蚀且质重,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浮筒艇质量大、结构强度不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铝合金底板的充气浮筒艇,该浮筒艇具有质量轻、结构稳定牢固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底板的充气浮筒艇,包括浮筒、甲板、底板以及艉板,所述甲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浮筒与甲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两侧与浮筒相连接,艉板底部与底板连接,艉板两侧与浮筒连接,所述甲板、底板和艉板均由铝合金 制成,浮筒为橡皮浮筒。

采用橡皮浮筒不仅使得船身重量更轻,容易搬运,也使得该浮筒艇的制作成本更低、更简单,更具有抢占市场的先机;同时,充气橡胶浮筒的浮力好,不易发生沉艇事故。

作为优选,所述浮筒为“V”型。浮筒呈“V”型,使得该浮筒艇在行驶的过程中,受到风的阻力更小,因而使得该浮筒艇航速更高、行驶更加稳定,不易发生侧翻事故。

作为优选,底板呈“V”型。底板呈“V”型,使得浮筒艇的体积更小,并且浮筒艇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更小,有利于浮筒艇行驶过程中的稳定。

作为优选,底板设有导流凸肋,导流凸肋沿船尾至船头纵向设置。导流凸肋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使得船头部位在航行过程中,可以笔直前进,不易偏航。转向时,航行更加平稳,方便使用者控制浮筒艇的行驶方向。

并且,导流凸肋也有助于提高高速航行的浮筒艇的稳定性,使其更加便于控制方向,避免了在高速航行变向时,浮筒艇发生侧翻。

作为优选,所述导流凸肋的厚度由船尾至船头逐渐减小。位于船头部位的导流凸肋的厚度小于船尾的导流凸肋的厚度,使得船头部位的导流凸肋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小,所以受到水的阻力更小,有利于提高航行速度。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增加船身结构强度的龙骨,龙骨固定夹设于甲板与底板之间。龙骨固定于甲板和底板之间的夹隙中,使得该浮筒艇的结构更加稳定,遇到风浪时,不会发生解体,从而使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

作为优选,浮筒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线一侧逐渐向船头内侧弯曲,所述船头处的浮筒向上翘起。浮筒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线一侧逐渐向船头内侧弯曲,船头处的浮筒向上翘起,使得该浮筒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风和水的阻力减 少,航速更高,用户的体验效果更好;其次,船头在前进时被海水向上抬起,在移动时与船尾保持平衡,使船艇在前进时不易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全铝合金浮筒艇,包括浮筒、甲板、底板以及艉板,所述甲板与底板固定连接,浮筒与甲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两侧与浮筒相连接,艉板底部与底板连接,艉板两侧与浮筒连接,所述浮筒、甲板、底板和艉板均由铝合金制成。

其中,铝合金浮筒价格低廉且密度小,使得该浮筒艇在淡水湖或海水中使用均可。并且,铝合金硬度高,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使得该铝合金浮筒耐腐蚀、耐碰擦,使用寿命更长。

作为优选,浮筒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线一侧逐渐向船头内侧弯曲,所述船头处的浮筒向上翘起,所述浮筒为封闭的筒形拉挤型材。浮筒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线一侧逐渐向船头内侧弯曲,船头处的浮筒向上翘起,使得该浮筒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风和水的阻力减少,航速更高,用户的体验效果更好;其次,船头在前进时被海水向上抬起,在移动时与船尾保持平衡,使船艇在前进时不易翻;

浮筒为封闭的筒形拉挤型材,在制作简单、方便的同时,其结构强度更高,能承受更大风浪的冲击,实用性能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浮筒包括一级筒、二级筒、三级筒、四级筒,一级筒位于甲板的两侧,二级筒、三级筒、四级筒位于船头处的甲板两侧,一级筒、二级筒、三级筒以及四级筒依次固定连接,所述一级筒、二级筒、三级筒、四级筒均为封闭的筒形拉挤型材。采用多级筒焊接而成的浮筒不仅制作成本低,制作简单,也能有效防止一体成型的浮筒中间部位因受挤压或冲击而发生形变,大大提高了浮筒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中的铝合金底板的充气浮筒艇和全铝合金浮筒艇具有如下共同的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底板、甲板以及艉板均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不仅结构强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使其不易损耗,适应长时间在水上使用,也使得该浮筒艇重量更轻,便于使用者的搬运。

(2)采用铝合金材质,其次可以使得整个浮筒艇的耐候性得到加强,铝合金本身在氧化时会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抵抗海水腐蚀。

(3)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橡皮浮筒不仅使得船身重量更轻,容易搬运,也使得该浮筒艇的制作成本更低、更简单,更具有抢占市场的先机;同时,充气橡胶浮筒的浮力好,不易发生沉艇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铝合金底板的充气浮筒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2中全铝合金浮筒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浮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浮筒,11、一级筒,12、二级筒,13、三级筒,14、四级筒,210、导流凸肋,3、艉板,5、甲板,6、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铝合金底板的充气浮筒艇,包括浮筒1、甲板5、底板6以及艉板3,所述甲板5与底板6固定连接,浮筒1与甲板5固定连接,所述底板6的两侧与浮筒1相连接,艉板3底部与底板6连接,艉板3两侧与浮筒1连接,所述甲板5、底板6和艉板3均由铝合金制成,浮筒1为橡皮浮筒。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橡皮浮筒不仅使得船身重量更轻,容易搬运,也使得该浮筒艇的制作成本更低、更简单,更具有抢占市场的先机;同时,充气橡胶浮筒的浮力好,不易发生沉艇事故。

如图1所示,浮筒1呈“V”型,使得该浮筒艇在行驶的过程中,受到风的阻力更小,因而使得该浮筒艇航速更高、行驶更加稳定,不易发生侧翻事故。

如图3所示,底板6呈“V”型,使得浮筒艇的体积更小,并且浮筒艇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更小,有利于浮筒艇行驶过程中的稳定。

如图2所示,导流凸肋210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使得船头部位在航行过程中,可以笔直前进,不易偏航。转向时,航行更加平稳,方便使用者控制浮筒艇的行驶方向。

并且,导流凸肋210也有助于提高高速航行的浮筒艇的稳定性,使其更加便于控制方向,避免了在高速航行变向时,浮艇发生侧翻。

位于船头部位的导流凸肋210的厚度小于船尾的导流凸肋210的厚度,使得船头部位的导流凸肋210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小,所以受到水的阻力更小,有利于提高航行速度。

龙骨固定于甲板5和底板6之间的夹隙中,使得该浮筒艇的结构更加稳定,遇到风浪时,不会发生解体,从而使用户的体验效果更佳。

如图2和图3所示,浮筒1在水平方向上沿其中心线一侧逐渐向船头内侧弯曲,船头处的浮筒1向上翘起,使得该浮筒艇在使用过程中受到风和水的阻力减少,航速更高,用户的体验效果更好;其次,船头在前进时被海水向上抬起,在移动时与船尾保持平衡,使船艇在前进时不易翻。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进一步阐述:

如图2至图4所示,一种全铝合金浮筒艇,包括浮筒1、甲板5、底板6以及艉板3,甲板5与底板6固定连接,浮筒1与甲板5固定连接,底板6的两侧与浮筒相连接,艉板底部与底板6连接,艉板两侧与浮筒连接,浮筒1、甲板、底板6和艉板均由铝合金制成。

如图3所述,铝合金浮筒价格低廉且密度小,使得该浮筒艇在淡水湖或海水中使用均可。并且,铝合金硬度高,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使得该铝合金浮筒耐腐蚀、耐碰擦,使用寿命更长。

在本实施例中,浮筒1为封闭的筒形拉挤型材,在制作简单、方便的同时,其结构强度更高,能承受更大风浪的冲击,实用性能更好。

如图3所述,采用多级筒焊接而成的浮筒不仅制作成本低,制作简单,也能有效防止一体成型的浮筒中间部位因受挤压或冲击而发生形变,大大提高了浮筒的结构稳定性。船身两侧的一级筒11和二级筒12之间夹设并焊接固定有第一隔板110,两个四级筒14之间也夹设并焊接固定第二隔板140,该设计防止浮筒漏水后发生串水,使得整个浮筒即使发生漏水,水也只能在一级筒11上或二级筒12、三级筒13、四级筒14上,不会使得整个浮筒充满水,使得用户使用时更加安全。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