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船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91375发布日期:2018-08-29 00:54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个人船只,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便携式并且能够在具有很少工具或不需要工具的情况下容易地拆散和装配的船只。



背景技术:

皮艇以及独木舟和其它轻型私人船只通常用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上的休闲旅游。它们也用于捕鱼和搜寻。本发明人的于2012年11月27日授权的美国专利8,316,788描述了用轻质波纹状塑料片材材料构造基于折纸术的折叠皮艇的方法和设备。该设计的突出优点在于,单个片材形成皮艇,并且可以将其重新折叠成箱结构,该箱结构在其处于折叠(拆散)布置时用作船只和相关联的装置的自制接受器。

皮艇通常在座舱开口周围有刚性的边沿(rim),被称为“舱口拦板 (coaming)”。这增强了皮艇在其最薄弱点处(在该处,从甲板切下大洞,用于让使用者把下身延伸到里面并坐在里面)的结构。另外,它在使用者进入和退出皮艇时为使用者提供支撑;通常使用者通过把她所有的重量放在舱口拦板上用她的胳膊抬起自己来离开皮艇。由于座舱开口所引入的结构性弱点,船只设计者倾向于使该开口在对于皮艇使用者可行和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小。(小型座舱开口还具有能够使用防水裙的优点,该防水裙被皮艇使用者穿在身上并横跨开口紧固以防止水冲入座舱中。)

小座舱开口可能干扰皮艇使用者享受与船只相关的一些辅助乐趣,例如钓鱼、与宠物(特别是狗)一起划船等。而且,对于划船者而言,就弯曲腿部以进行位置改变、伸曲腿部等而言,它可能是相当狭窄和限制的。另外,甲板下方的储存是难以接近的,并且在没有着陆或靠岸并离开座舱的情况下接近储存的装置通常是困难的。

提供宽敞的座舱当然是一个权衡,这样能够使划船者的行动更自由,且增加了因波浪和雨水下水的敏感性。因此,具有宽敞的座舱开口的船只旨在更适合不会淹没船的平静的水域。并且现有技术例证了进一步的权衡:由于更加宽敞的座舱空间被设计到船中,因此船只的船中部部分的刚度和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可折叠皮艇(具有遮盖甲板的小型的划桨驱动式船只)。在半刚性塑料表皮(skin)中使用创新的结构折叠设计系统,在性能、重量、便携性、组装便利性、美观性和制造成本方面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处。

本实用新型包括各种改进,其推进了在上述美国专利中介绍的设计概念。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包括可折叠皮艇结构,该可折叠皮艇结构由单片材料形成,并且提供了宽敞的座舱区域,同时还提供了刚性的船中部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方面是使用单个高强度可折叠面板折叠成皮艇的形式,该皮艇具有一体界定的龙骨、船体、侧部和甲板。使用高强度的单个折叠片材,可折叠的面板产生以下好处:

·形式优美且由连续曲线组成,以性能优异且美观。

·由于单体式结构和在组件中使用的特定材料,强度与重量比非常突出。

·设计使接缝减至最少,接缝可能赋予弱点和泄漏,特别是在吃水线以下。

·现场组装简单快捷,具有极少的松动零件和复杂接头。

由于其刚性、光滑的表皮,因而皮艇速度快且提供了增强的性能。

形成皮艇的面板可以重新折叠,以便以其紧凑折叠的配置界定其自身的运输箱。该箱保持拆卸的座椅和舱壁,并有足够的空间,以容纳船桨和个人漂浮设备。这消除了对单独的携带箱或包的需要,进一步减少了系统的重量和成本。因此,折叠的皮艇非常便携,尺寸约为32”×26”×6”,且重约20磅。材料和制造工艺是广泛可用的并且通常被使用并且便宜,这意味着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远低于其它皮艇类型的成本生产。

所使用的材料可以作为平的片材来廉价地丝网印刷。这允许广泛应用图形、图案和标志,这在传统皮艇的制造中是不可行的。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是折叠的刚性外壳,该折叠的刚性外壳由折叠的一件式表皮面板形成,该面板兼作防水外层和主要结构。通过沿着预先形成的折痕折叠,其可以从紧凑的拆散包装(compact knocked down package) 转变成刚性的三维装配形式,该三维装配形式被优化以用于水中的性能。其它可移除的刚性结构构件主要是座椅、座椅靠背和底板,有助于保持外壳的形状和完整性。

折叠外壳的优选材料是双壁挤出聚丙烯/聚乙烯面板,通常以商品名 CoroplastTM、Cor-XTM、InteplastTM和SolexxTM出售。其对本实用新型的益处包括:

·材料形成“活动铰接部”的独特能力;即沿折痕或折叠线无限地折叠和展开,而不会削弱或撕裂。这些铰接部可以通过沿着任何所需的折痕线简单地施加机械力来产生;该力使结构波纹变形并且生成永久、可再用的折叠折痕。这通常是用刀模(steel rule die)完成的,其允许在单个模具冲压操作中形成片材中的所有切口、折痕和孔。

·由于双壁挤压型材,具有优越的强度重量比。

·卓越的韧性和耐用性。

·来自材料的双壁单元之间捕获的空气的正浮力,其允许皮艇即使在完全倾覆时也漂浮,以便进行取回和救援。

皮艇结构包括船首部分和船尾部分以及在船首部分和船尾部分之间延伸的船中部部分。这种改进的皮艇结构的突出特征是在船中部部分中提供宽敞的座舱,而不牺牲船中部刚性或强度。单片波纹材料包括形成材料中的永久铰接部的模切特征部和纵向折痕。船首部分和船尾部分包括横向相对的甲板折翼(flap),甲板折翼可折叠成重叠的密封的关系,以界定船首甲板和船尾甲板,该船首甲板和船尾甲板均不受水侵入的影响。

在船中部部分处,在片材的边缘处的横向相对的折翼可向下朝向船中部的龙骨部分折叠,由此形成纵向延伸的梁以向船中部部分增加相当大的纵向梁强度。在船中部部分处,在船内装有底板面板,底板面板具有横向相对的纵向边缘,该纵向边缘接合船中部折翼并保持梁配置,同时加强船中部底部以支撑划船者的重量。座椅立柱插入在底板面板中的孔中以支撑可调节地附接的座椅靠背。座椅支柱在船中部梁之间横向延伸以支撑座椅靠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提供甲板舱口以允许接近甲板下方储存空间,而不需要拆卸甲板本身。因此,甲板舱口使能够在保持水上航行时接近储存的装置和食物和水。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以下方面:

1)一种可折叠船只,所述可折叠船只由具有折痕且沿折叠线能折叠的刚性片材形成,所述折叠线界定皮艇配置的龙骨、船体、侧部和甲板,其中所述片材的相对的侧边缘关于纵向轴线朝向彼此向内折叠且联合在一起,以形成所述皮艇配置,改进包括:

所述片材包括一对船首边缘,所述船首边缘在所述面板的船首端部的相对侧部处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船首端部成锥形,所述一对船首边缘紧密接近以形成所述皮艇配置的船首甲板组件;

船首甲板折翼,其在所述相对侧部中的一个侧部处被铰接地固定到所述船首边缘中的一个船首边缘,并且所述船首甲板折翼被设定尺寸且配置成与所述船首边缘的所述相对侧部中的另一个侧部重叠,并且在形成为所述船首甲板组件时与所述另一个侧部形成封闭件;

至少一个带条紧固件组件,其在所述相对的船首边缘之间以可释放的、长度可调节的方式延伸,以在所述船首甲板折翼重叠地密切接触所述另一个侧部时固定所述船首甲板折翼并且连接并固定所述船首甲板组件。

2)根据1)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船首甲板折翼大体上延伸所述船首边缘的所述另一个相对侧部的整个长度,以与所述另一个相对侧部形成密封的船首甲板封闭件。

3)根据1)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片材包括一对船尾边缘,所述一对船尾边缘在所述面板的所述船尾端部的相对侧部处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船尾端部成锥形,使所述一对船尾边缘紧密接近以形成所述皮艇配置的所述船尾甲板组件;

船尾甲板折翼,其在所述相对侧部中的一个侧部处被铰接地固定到所述船尾边缘中的一个船尾边缘,并且被设定尺寸且配置成与所述船尾边缘的所述相对侧部中的另一个侧部重叠,并且在形成为所述船尾甲板组件时与所述另一个侧部形成封闭件;

至少一个带条紧固件组件,其在所述相对的船尾边缘之间以可释放的、长度可调节的方式延伸,以在所述船尾甲板折翼重叠地密切接触所述另一个侧部时固定所述船尾甲板折翼并且连接并固定所述船尾甲板组件。

4)根据3)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船尾甲板折翼大体上延伸所述船尾边缘的所述另一个相对侧部的整个长度,以与所述另一个相对侧部形成密封的船尾甲板封闭件。

5)根据3)所述的可折叠船只,还包括在所述船首甲板组件和所述船尾甲板组件之间纵向延伸的一对舷缘组件,每个舷缘组件包括沿着所述皮艇配置的相应侧部延伸的中空管状梁。

6)根据5)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舷缘组件中的每个包括侧部面板、第一舷缘折翼以及第二舷缘折翼,所述侧部面板在所述片材的船中部部分中由所述折叠线界定,所述第一舷缘折翼沿着第一舷缘折叠线以一体方式铰接地固定到所述侧部面板,所述第二舷缘折翼沿着第二舷缘折叠线以一体方式铰接地固定到所述第一舷缘折翼。

7)根据6)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第一舷缘折叠线和所述第二舷缘折叠线大致纵向延伸。

8)根据6)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第一舷缘折叠线和所述第二舷缘折叠线是大致平行的。

9)根据6)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第一舷缘折翼和所述第二舷缘折翼沿着所述舷缘折叠线是可折叠的,以与所述侧部面板形成三角形管状关系并界定所述中空管状梁。

10)根据9)所述的可折叠船只,还包括适于被固定在所述皮艇的所述船中部部分中的底板。

11)根据10)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第二舷缘折翼中的每个包括纵向延伸的自由边缘和固定到所述纵向延伸的自由边缘并适于接合所述底板的纵向边缘部分的边缘配件。

12)根据11)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底板具有足够的横向宽度,以促使所述第二折翼的所述纵向延伸的自由边缘横向向外发散并保持所述中空管状梁的所述三角形关系。

13)一种可折叠船只,所述可折叠船只由具有折痕且沿折叠线能折叠的刚性片材形成,所述折叠线界定皮艇配置的龙骨、船体、侧部和甲板,其中所述片材的相对的侧边缘关于纵向轴线朝向彼此向内折叠且联合在一起,以形成所述皮艇配置,改进包括:

甲板面板,其由所述折叠线界定并具有纵向延伸的自由边缘;

甲板舱口,其形成在所述甲板面板中并且在闭合布置和打开布置之间是可移动的,所述打开布置使能够通过所述甲板舱口接近甲板下方的储存空间。

14)根据13)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甲板舱口包括切割线以及舱口折叠线,所述切割线在所述甲板面板中从所述自由边缘朝向所述皮艇的相邻侧部延伸,所述舱口折叠线从所述切割线的终点倾斜地延伸到所述自由边缘,以界定三角形舱口折翼,所述三角形舱口折翼铰接地固定在所述舱口折叠线处并且在所述打开布置和所述闭合布置之间是可旋转的。

15)根据14)所述的可折叠船只,还包括凸缘板,所述凸缘板固定到所述三角形舱口折翼并且布置成当所述舱口折翼处于所述闭合布置时与所述切割线重叠。

16)根据15)所述的可折叠船只,还包括可调节长度的带条组件,所述可调节长度的带条组件延伸穿过所述切割线并且包括连接到所述舱口折翼的第一部分和邻近所述切割线连接到所述甲板面板的第二部分,以将所述甲板折翼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闭合布置中,其中所述凸缘板密切接触所述甲板面板并与所述切割线重叠。

17)根据14)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片材还包括一对船首边缘,所述一对船首边缘在所述面板的所述船首端部的相对侧部处延伸并且朝向所述船首端部成锥形,所述一对船首边缘紧密接近以形成所述皮艇配置的船首甲板组件;

船首甲板折翼,其在所述相对侧部中的一个侧部处被铰接地固定到所述船首边缘中的一个船首边缘,并且所述船首甲板折翼被设定尺寸且配置成与所述船首边缘的所述相对侧部中的另一个侧部重叠,并且在形成为所述船首甲板组件时与所述另一个侧部形成封闭件;

至少一个带条紧固件组件,其在所述相对的船首边缘之间以可释放的、长度可调节的方式延伸,以在所述船首甲板折翼重叠地密切接触所述另一个侧部时固定所述船首甲板折翼并且连接并固定所述船首甲板组件。

18)根据3)所述的可折叠船只,还包括在所述船首甲板组件和船尾甲板组件之间纵向延伸的一对舷缘组件,每个舷缘组件包括沿着所述皮艇配置的相应侧部延伸的中空管状梁。

19)根据11)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片材还包括多个横向折痕,以使所述片材进一步被重新折叠并被配置为自定义的携带箱。

20)根据19)所述的可折叠船只,其中,所述底板配置成被折叠以形成用于所述自定义的携带箱的顶部。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完全组装状态示出的本实用新型的皮艇的平面图。

图2是在图1中示出的皮艇的侧视图。

图3是形成本实用新型的皮艇的船体、侧部和甲板的有折痕和切口的面板的平面图,且图3A是沿着图3的线3A-3A截取的细节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皮艇的透视图,该皮艇被拆卸且重新折叠成自定义的携带箱。

图5和图6是示出折叠图5的面板以形成组装的皮艇的第一步骤的顺序透视图。

图7是围绕图6中的线7-7截取的细节图。

图8是皮艇的船首甲板部分的组件的透视图。

图9是沿图8的线9-9截取的皮艇的船首组件的细节图。

图10是组装了船首甲板的皮艇的透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沿着图10的线11-11截取的细节图,(分别)示出了以重叠布置来闭锁甲板面板的正确和不正确的方式。

图12是皮艇的船首区段的横向横截面图。

图13是皮艇的透视图,其中船首甲板被组装且底板面板被安装。

图14A和图14B是沿着图13的线14-14截取的详细透视图,示出了皮艇的底板面板和船中部梁结构的功能关系。

图15是沿图14B的线15-15截取的细节图。

图16是皮艇的船中部部分和船尾部分的放大透视图,示出了其中的座椅部件的安装。

图17是沿图16中的线17-17截取的细节图。

图18是皮艇的船尾舱壁的平面图。

图19是皮艇的透视图,示出了安装的座椅和船尾舱壁。

图20是皮艇的透视图,示出了安装的座椅和船尾舱壁以及闭合且闩锁的船尾甲板折翼。

图21是由划皮艇者完全组装和使用的皮艇的透视图。

图22-29是描绘将皮艇折叠成紧凑的箱配置以用于运输和储存的一系列透视图。

图30是该皮艇实用新型的处于闭合布置的甲板舱口结构的放大顶部透视图,并且图31是类似的视图,示出了处于打开位置的舱口。

图30和图31是描绘包括皮艇中提供的甲板舱口的进一步改进的局部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总体上包括皮艇结构,该皮艇结构被设计成生成轻便的便携式可折叠船只。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特征是皮艇由高强度、可弯曲、可折叠的塑料材料的单个面板形成。使面板成形且具有折痕,以便它可以被折叠和组装成用于水运的皮艇形式,且可以重新折叠和重新组装以形成用于储存和运输的一体式自储存携带箱。用于折叠外壳的优选材料是双壁挤出聚丙烯/聚乙烯面板,通常以商品名CoroplastTM、Cor-XTM、InteplastTM和 SolexxTM出售。这些材料结合了高强度、正浮力、形成活动铰接部的能力和耐用性,全部都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必需的。

关于图3,包括皮艇的一体式船体、侧部和甲板的面板101由上面提到的双壁材料形成,该双壁材料具有在平行平面壁之间延伸以界定多个空气填充的管状空隙的多个波纹肋。面板设置有周边形状和折痕或折叠线,该折痕或折叠线界定了当用手弯曲以形成组装好的皮艇的配置时面板将在该处折叠的轴线。

面板通常形成有中央(船中部)区段102和以相反方向从中央区段102 延伸的端部区段103和104(分别为船首和船尾)。面板101相对于纵向轴线100大致对称(镜像),并且端部区段103和104关于外内侧轴线106 大体上对称。通常将端部区段103和104描述为截头圆锥形(当组装时),并且中央区段是具有横向相对的侧边缘107的矩形,侧边缘107在船首端部和船尾端部处是凹形的、扇形的形状,以界定座舱105的周边,如下文将描述的。另外,在中央区段102和端部区段103之间布置有一对褶部108 (以在织物结构和服装中提供的锥形褶裥的方式),褶部以横向相对的方式横向向外地张开。同样,另一对褶部109在中央区段和端部区段104之间以与第一对褶部对称的关系延伸。

多个永久折叠线纵向延伸面板101的长度并界定组装的皮艇的船体、侧部和甲板。面板的每一侧设置有折叠线111和112,折叠线111和112 以大致平行、间隔开的关系延伸并且在纵向轴线100和区段103的锥形边缘113的中间对齐。折叠线111弯曲以界定船体和甲板形式的船形曲线,并将该皮艇与其它“盒状”刚性折叠船区分开来。每个侧部还包括纵向折叠线114,纵向折叠线114从每个端部朝向中央区段102沿着纵向轴线延伸,并且其分叉以界定大致平行于折叠线111和112延伸的折叠线116。

另外参考图1和图2,通常外边缘113和折叠线111之间的面板部分包括皮艇的甲板121的一部分,线111和112之间的面板部分形成了皮艇的侧部(干舷)122,线112和116之间的面板部分界定了皮艇的船体123,并且相对的线116之间的面板部分包括船只的龙骨124。另外,如下面将要描述的,V形折叠线117延伸到面板的每个端部中以界定向内折叠的褶部。

除了纵向折叠线和褶部108、109之外,面板101还设置有横向折叠线,横向折叠线使面板能够折叠成紧凑的储存配置,在该储存配置中,面板101形成用于携带和运输的其自身的箱。一对折叠线119设置在中央区段102的相对的两个端部处,划定了与端部区段103和104的边界,并且每个折叠线119界定褶部108和109中的每一个的一个边缘。一对折叠线 118在端部区段103和104中延伸,每个折叠线大致横向于相邻的外边缘 113定向并且与纵向轴线100相交。如下面详细描述的,这些折叠线118 和119使面板101能够折叠,使得端部可以以手风琴的方式被联合在一起以形成紧凑的拆散配置。可以理解的是,当面板被折叠成具有纵向延伸顶点的皮艇配置时,这些顶点横切横向折叠线并防止沿着横向折叠线的弯曲运动。

上文描述的总平面布局和折叠线大体上类似于上文引用的第 8,316,788号美国专利中详述的皮艇平面布局。增加了下面描述的新特征,以提供宽敞的座舱而不牺牲船只的强度和稳定性,以进一步简化组装和拆卸皮艇以及将皮艇折叠成自定义的携带箱,且提供容易进入甲板下方储存空间的途径而不用打开甲板面板组件。

皮艇的一个突出的新特征是甲板面板121被连接以形成皮艇甲板而不需要船首和船尾甲板面板121的两个相对边缘113对齐和接合的这种方式。相反,如继续参考图1-3所示,片材101包括一对甲板折翼131,每个甲板折翼131在沿着边缘113延伸的折痕处一体地形成并且从该折痕处铰接地延伸,具有大体弯曲的外周边132。在船首端部处,甲板折翼131从右舷边缘113延伸,并且在船尾端部处,甲板折翼131从左舷边缘113延伸,但是这种交替布置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必要部分。如图12所示,将两个船首(或船尾)甲板面板联合在一起,使得两个边缘113靠近,并且甲板折翼131与相邻的甲板面板重叠。棘轮扣机构135邻近边缘113布置,并定位成在重叠的甲板折翼131上方延伸到相应的相对的甲板面板棘轮舌,并将甲板折翼131可释放地固定在甲板面板121上方,如图11A中所示。边缘配件141沿着整个周边132固定,边缘配件141包括弹性材料条,该弹性材料条具有通道状凹槽以接纳片材材料101的模切边缘。当棘轮机构被收紧时,边缘配件141被压缩到甲板面板121的外表面中,从而形成大体上阻挡所有水侵入的密封。另外,重叠的甲板折翼131和位于其下方的甲板面板121沿着折翼131的相当大的长度以表面对表面接合的方式连接,从而导致甲板组件以及由此总体上的船首组件的刚度增强。

以这种方式前后连接甲板面板消除了使相对边缘(和任何介入的通道配件)非常精确地对齐以便使其结合在一起以闭合甲板组件的需要。仅通过将棘轮机构闭锁在一起并将其收紧,就可以组装甲板面板而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对齐。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为皮艇使用者提供了扩大的座舱,该座舱包含皮艇的船中部区域的大部分。参考图1,通常的皮艇座舱开口可以与轮廓150一样小,这可能需要皮艇使用者经历一些艰难的操作以将腿部向前滑动到座舱开口中。相比之下,本实用新型的座舱由边缘部分107 前后界定,边缘部分107被间隔得比通常的座舱开口大得多。(如图1所示,边缘部分107可以设置有边缘配件141,该边缘配件141作为也覆盖相邻边缘132的条的延续部)

如图1中所示,座舱105的侧部由一对纵向延伸的舷缘组件151界定。术语“舷缘”在本文中采用传统用法被定义为在独木舟状船的侧部的顶部处的加宽边缘。每个舷缘组件151由在船中部区域处形成的面板的组合形成。参考图3和图3A,矩形折翼152在褶部108和109之间沿折叠线111 从中心线横向向外延伸,并沿着线111一体地且铰接地连接到片材101。矩形折翼153沿着大致平行于相邻线111的折叠线154铰接到折翼152。角形切口(gore cut)156纵向延伸到片材的邻近边缘部分107的边缘中,从而使折翼153绕铰接部154自由地旋转。另外,折叠线157横向于折叠线154延伸以界定远侧耳片158,该远侧耳片158铰接在折翼153的任一端部处并固定在甲板下方,如下面所描述的。还如图6和图7所示,通道状的边缘配件159被固定到折翼153的外部纵向边缘。

关于图1、图13、图14A、图14B和图15,还提供了刚性底板161,刚性底板161包括类似于面板101的材料的矩形件。底板被成形为与座舱区域中的皮艇底部的下面部分互补,并且设置有纵向平行折叠线162。底板在面板的形成座舱的中央区段中抵靠皮艇底部放置,并且被设置成抵抗水压和表皮中的内部应力而帮助保持皮艇底部的形状。它还通过均匀分布乘员的重量来保护表皮,并有助于保持横肋垂直于龙骨对齐。

此外,参考图15,底板161具有横向相对的纵向延伸的侧边缘163,侧边缘163可插入到边缘配件159的狭槽开口164中。如图14A和15所示,可以操纵底板161,使得边缘163接合在狭槽164中。注意,底板161 向上弯曲并沿着纵向折叠线162挠曲。在将负载放置在底板上时(例如皮艇的重量),如图14B所示,其弯曲的曲率被弄平且稍微反向,导致边缘配件159被向外朝向侧部板122驱动。底板的反向挠曲用作偏心弹簧以将配件159保持抵靠侧部板122,并且面板122和折翼152和153的组件形成结构梁,该结构梁具有刚性的外表皮和相当大的梁弯曲力矩。由于组装的梁的呈现非常大的弯曲力矩的大的三角形横截面区域,因此舷缘组件 151的双结构梁当在船中部部分处连接前后组件时提供了优异的刚性和强度。因此,该结构在不牺牲组装的船只的结构完整性的情况下实现皮艇的宽敞座舱布局。

座舱105还包括在图16中具体示出的座椅靠背组件171。靠背172由座椅柱173支撑,座椅柱173在其下端处固定在接受器174中,该接受器 174邻近底板161的后边缘形成和加强。从靠背172悬垂的带条176可释放地固定到从底板161延伸的带扣。另外,具有带扣端的一对带条178从靠背172的相对侧横向向外延伸。

如图17所示,在船尾端部处的每个折翼158设置有安装板181和带条带扣183,安装板181在其中具有锁孔开口182,带条带扣183从安装板181的一个端部延伸。座椅支柱177在靠背172的正下方和后部横向延伸。如图16中所示,当形成舷缘组件151时,锁孔开口182被定位成接纳座椅支柱177的相对端部。支柱177的端部被放置在锁孔开口182的大端中,可滑动地向前移动到窄端,并被保持在其中。支柱177刚性地连接两个舷缘组件151,且不仅为座椅柱173的上部端部提供张力下的支撑,而且还将舷缘组件151联接在一起,以用于船体在船中部区域中的横向压缩强度。靠背通过将带扣183与靠背172的带条178接合而保持在适当位置,并且带条178的一部分连接到从形成在面板153中的加强的手持开口 186延伸的带扣184。座舱通过增加座椅垫187来完成,座椅垫187通过弹性绳索188可移除地固定到底板16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提供甲板舱口201以允许进入甲板下方的储存空间而不需要拆卸甲板本身。关于图30和图31,舱口201通过将线性切口202放置在片材101中而形成,该线性切口202从船尾边缘113(不具有折翼131)在甲板面板121中延伸,切口202大致横向于边缘113并与弯曲边缘107的交点处相邻地延伸。窄通道边缘密封件203被固定到切口202的前边缘。另外,折叠线204形成在甲板面板121中,从切口202 的外端倾斜地向后延伸并且与边缘113相交以界定三角形折翼206。如图 31中所示,三角形折翼206可以围绕折叠线204旋转以界定三角形开口 207,该三角形开口207使能够接近后甲板组件中的甲板下方空间。注意,切口202被放置在后舱壁208的后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并且除了通过拆卸船尾甲板面板以外,甲板下方空间本来将是不可接近的。

凸缘板211连接到三角形折翼206的外表面,该凸缘板包括在凸缘212 处与折翼206的边缘重叠的刚性聚合物材料的面板。边缘密封条213被施加到折翼206的自由边缘,以密切接触(impinge)密封条203和边缘配件 141并防止水侵入。多个棘轮带条机构214邻近切口202被固定在,每个棘轮带条机构具有通过立柱或螺栓216固定在其中的相应的折翼端部。相对的端部邻近切口202的前边缘固定在甲板面板121中。螺栓216用于将棘轮带条端部固定到折翼206,并且还将加强凸缘板211固定到该折翼。当折翼206处于图30的闭合位置时,凸缘212覆盖开口,从而保护开口免于水侵入并在开口处加强甲板组件。棘轮带条机构214在闭合时将凸缘板211压入密封件203中,并将折翼206刚性地保持在适当位置。

因此,可以接近舱壁后部的甲板下方空间,而不用打开甲板面板组件,这是在靠岸或以其它方式不漂浮时应该完成的任务。因此,甲板舱口201 在皮艇保持漂浮并且在水上行动时对允许接近储存在皮艇中的装置、食物、水、衣物等非常方便。应该注意的是,甲板舱口201不与片材101从皮艇到一体式盒形式的重新配置相干涉或相互作用。

皮艇还包括一对整流罩215(船首和船尾),如图2、图10、图13、图18和图19所示,该对整流罩215包括通道状柔性保护罩,其在尺寸和形式上与组装的皮艇的船首和船尾的前边缘和后边缘互补。连接到船首和船尾的整流罩缓冲了船首或船尾与物体直接碰撞的冲击,且也有助于限制水侵入折叠的船首和船尾组件中。每个整流罩215在其上部外端部处包括环圈216,以便于使用简单的手指抓握来提升皮艇的端部。

为了装配皮艇,使用者遵循以下步骤:

1.假设皮艇处于图4的其自定义的盒配置中,则移除携带带条束带 220,并且移除还形成盒的顶部的底板161。释放将盒的相对侧保持在一起的联接带条,且皮艇开始展开并打开,如图5所示。如图5中的箭头所示,盒内的折叠端部向外且向上旋转。如图6所示,展开的片材显示了通过在中心线100处连接的张力线221固定到片材101的船首端部的船首舱壁 208。在线221的远端处,船首舱壁208被固定到脚踏板222的中点,脚踏板222是在两端处具有带条/带扣紧固件的杆或支柱。

2.折翼153被向内折叠到座舱区域中。如图6中的虚线所示,船首舱壁208被放置到前部船体区域中,并且脚踏板222也被横向地放置在舱壁208的后面。脚踏板带条在适当位置被束紧到固定在船体内的可调节的带扣(未示出)。船首舱壁由固定到内部船体表面的配件固定在适当位置。

3.船首和船尾折痕117以手风琴方式纵向向内折叠(图6)以形成向上弯曲的弓形前边缘,并用可调节的带扣组件固定在适当位置。弹性挡风雨条可以固定到船首和船尾折痕117的配合表面,以阻止水侵入。

4.如图7所示,相对的边缘113朝向彼此向内卷起,其中折翼131 与相对的甲板面板121的边缘113重叠,如图8所示。从中间单元开始,可调节的带扣组件135被连接并收紧以固定甲板组件(图11A和11B)。然后整流罩215在船首上方被拉伸并且用甲板带条固定并且被收紧(图9),使得组件处于图10的布置中。

5.然后,如图13、图14A和图14B所示,将底板161放置在由中央区段102形成的座舱区域的底部中,其中其折叠线纵向延伸并向上凸起弯曲。底板161的边缘163被放置到折翼153的边缘配件159的通道164中 (图15),并且底板161被向下推动成图14B的凹形布置。该位置确保了折翼152和153形成三角形梁组件,并牢固地保持在组装的舷缘配置中。

6.关于图16,然后安装座椅组件。座椅垫187安装在弹性绳索188 下,并且座椅柱173的下端插入底板161中的插口174中。带条176用从底板延伸的带扣固定,以固定座椅柱。然后将座椅支柱177安装在折翼158 的锁孔开口181中,并且将带条178连接到折翼153的带扣184,该带扣 184与加强的手持开口186相邻,从而导致图19的布置。

7.然后如对于船首端部所描述的那样通过连接折叠部117来组装船尾端部。大体上与船首舱壁相同的船尾舱壁208(图18)然后被放置到船尾部分中并以类似的方式固定。如图20所示,船尾甲板折翼然后与棘轮带条组件135重叠并固定,并且该组装完成。

在调节座椅柱上的座椅靠背高度的位置和脚踏板与座椅靠背的距离之后,皮艇准备好下水并在水面上使用,如图21所示。

为了拆卸皮艇,上面的步骤是大致相反的。释放可调节的带扣135,释放船首和船尾的折叠部117,移除座椅组件,并移除底板161。面板101 然后可以被折叠成其中它形成其自身的一体式箱以用于面板101和辅助部件的自储存的配置。如图3所示,将面板放置成平坦布置,并且如图16 所示,将相对的端部区段103和104沿着折叠线119依次向上折叠。端部区段103和104中的每一个沿着折叠线118朝向彼此向内折叠,形成会聚的顶点242。注意,使用者可以站在片材的端部处,抓住片材的端部,并使用图22的膝盖动作沿着线118强制向内折叠。会聚端部区段103和104 倾向于将中央部分102的相对侧部102a和102b拉到一起,使得相对的侧部围绕折叠线116朝向彼此旋转。

关于图24,当面对的顶点接近时,该面对的顶点242稍微横向地转向,并且当侧部部分102a和102b继续朝向彼此旋转时,端部区段103和104 开始围绕线116折叠。就这一点而言,本实用新型在片材101上提供帮助适当地对齐会聚区段的标记。如图3中所示,在片材101的内表面上形成一对目标标记,例如牛眼部(bullseyes)250A和250B,每个邻近折叠线 116和119的交点。还提供了互补的一对箭头251A和251B,每个布置在折叠线114和118的交点处。每个牛眼部和箭头对250A和251A以及250B 和251B可以用颜色标记,以使它们的预期接近度明显。

结果,折叠端部区段103和104在它们一起折叠时滑过彼此,其中端部区段104沿着轴线114折叠成大体上平坦的,并密切接触中央区段102 的侧部的内表面。以类似的方式,区段103折叠成大体上平坦的,并密切接触中央区段102的侧部部分的内表面(图25),由此界定图29的携带箱。现在定义的盒配置(图26)的相对侧部用带条组件连接在一起,该带条组件为此目的而提供。箱内折叠面板之间的间隙空间可以用作储存船首和船尾舱壁、座椅垫、船桨和其它辅助装置(图27),而不影响盒配置的闭合和闭锁的能力(图28)。脚踏板161放置在携带箱的敞开的顶部上,沿着其纵向折叠线162折叠,并且用带条束带220固定到携带箱,以界定用于皮艇及其部件的一体形成的自储存箱(图29)。该箱可以配备额外的带条或把手以用手携带,或作为背包。

优选的双壁塑料表皮材料的定制挤出可用于增强皮艇的性能和耐久性。例如,定制片材的外表面可以制成比内表面更厚,以便更好地抵抗来自岩石、突出物、沙坝和其它障碍物的磨损和冲击。

可以将相同的方法和材料应用于其它便携式可折叠船只,例如独木舟、划艇、小艇、帆船及类似物。同样,它们也可以用于折叠家具、包裹和便携式结构。

为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提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的前述描述。这并不意图是详尽的或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到所公开的精确形式,且按照上面的教导,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所描述的实施方案被选择,以便最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以从而使本领域中的其它技术人员能够在各种实施方案中以及使用适合于所设想的特定目的的各种修改最好地利用本实用新型。意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界定。

工业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促进了一般的船只且尤其是皮艇的制造、销售和使用。它需要涉及许多工业的传统和现代制造技术。

序列表

不适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