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箱脚立柱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14529发布日期:2018-12-19 05:25阅读:3128来源:国知局
集装箱箱脚立柱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集装箱箱脚立柱安装方法,用于保证集装箱上船后能与立柱上的箱脚定位同步进行。

背景技术

在现代航运物流中,集装箱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船上的空间,尽可能地运载更多的集装箱,在舱口之上也会放置集装箱。由于舱口围的存在,集装箱不能直接放在舱口围上,而是必须先在舱口围外侧设置多个立柱,再将集装箱放置在立柱上。这样就能保证立柱上的集装箱箱脚和舱盖上的集装箱箱脚处于同一水平高度。现有技术中的立柱安装方法,一般是在舱口围装焊完工后,安装舱盖,而后综合考虑舱盖的安装情况以及舱盖上箱脚的安装情况,进而进行立柱的安装。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立柱安装方法建造周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立柱安装方法建造周期较长的缺陷,提供一种集装箱箱脚立柱安装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集装箱箱脚立柱安装方法,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舱盖上的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与船舶中心线的偏差,并划出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

s2、确定集装箱箱脚中心的间距,并确定自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到船舶外板的集装箱的个数;

s3、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偏移一定距离,在舱口围上划出半宽辅助线,所述半宽辅助线采用公式1计算:

公式1:l=(n-2)*a+0.5*a+n1*k1+n2*k2+n3*k3–m+z

在公式1中,l为半宽辅助线距离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的距离,m为半宽辅助线距离立柱箱脚中心的距离,n是自集装箱放置中心到船舶外板的集装箱数量,k1为集装箱之间的第一类间距,n1为第一类间距的个数,k2为集装箱之间的第二类间距,n2为第二类间距的个数,k3为集装箱之间的第三类间距,n3为第三类间距的个数,a为集装箱箱脚中心的横向间距,z是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与船舶中心线的偏差;

s4、根据半宽辅助线确定箱脚立柱的横向安装位置;

s5、从舱口围端部理论线偏移e划出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根据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确定集装箱箱脚立柱的纵向安装位置,e为舱口围端部理论线与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之间的距离;

s6、测量舱口围的上平面至甲板的高度距离,根据主甲板舱口盖设计尺寸模拟舱口盖上平面至舱口围面的高度距离,以此确定集装箱箱脚立柱的垂直安装高度,所述垂直安装高度采用公式2计算:

公式2:h1=h1+h2

在公式2中,h1为集装箱箱脚立柱垂直安装高度,h1为舱口围上平面至甲板的实际安装高度的垂直距离,h2为主甲板舱口盖设计位置的上平面至舱口围的理论高度的垂直距离;

s7、测量舱口围的上平面至甲板的高度距离,并偏移此上平面至舱口围的侧板和前后端板上,得到定位集装箱箱脚立柱高度的平面基准高度,以此确定集装箱箱脚立柱的水平安装高度,所述平面基准高度采用公式3计算:

公式3:p=h-h

在公式3中,p为平面基准高度,h为集装箱箱脚立柱上箱脚平面的理论高度,h为平面基准高度至集装箱箱脚立柱上箱脚平面的理论高度的垂直距离;

s8、安装集装箱箱脚立柱。

这样就达到了直接安装集装箱箱脚立柱的技术效果。

较佳地,在s1中舱盖上的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与船舶中心线的偏差为水平投影距离,在s2中集装箱的间距为水平投影距离。这样就达到了统一测量标准的技术效果。

较佳地,在s3中的半宽辅助线是根据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来确定的。这样就达到了直接测定半宽辅助线的技术效果。

较佳地,在s3中的半宽辅助线为集装箱箱脚立柱定位复测用的偏移线。这样就达到了定位复测立柱的技术效果。

较佳地,在s5中,从舱口围端部理论线向前或向后偏移一定距离划出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这样就达到了灵活偏移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的技术效果。

较佳地,在s7中还包括测量上平面平整度的步骤。这样就达到了更准确地通过基准高度来确定集装箱箱脚立柱的水平安装高度的技术效果。

较佳地,在s8中安装集装箱箱脚立柱后,根据半宽辅助线、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以及平面基准高度进行复测。这样就达到了保证测量精度的技术效果。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集装箱箱脚立柱安装方法保证集装箱舱盖上船后能与集装箱箱脚立柱上的箱脚定位同步进行,避免了由于集装箱箱脚支柱的排装定位影响开舱的节点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集装箱箱脚排列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集装箱箱脚立柱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集装箱箱脚排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集装箱箱脚立柱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舱口围1

集装箱箱脚立柱2

集装箱箱脚3

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4

船舶中心线5

船舶外板6

半宽辅助线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集装箱箱脚立柱2安装在舱口围1的外侧,集装箱箱脚3安装在集装箱箱脚立柱2上,集装箱箱脚3用于支承集装箱。本实施例的集装箱箱脚立柱安装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101、确定舱盖上的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4与船舶中心线5的偏差,并划出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4。舱盖上的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4与船舶中心线5的偏差为水平投影距离。

102、确定集装箱箱脚中心的间距,并确定自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4到船舶外板6的集装箱的个数。集装箱箱脚中心的间距为水平投影距离。这样就达到了统一测量标准的技术效果。

103、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4偏移一定距离,在舱口围1上划出半宽辅助线7,所述半宽辅助线7采用下述公式1计算:

公式1:l=(n-2)*a+0.5*a+n1*k1+n2*k2+n3*k3–m+z

在公式1中,l为半宽辅助线7距离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4的距离,m为半宽辅助线7距离立柱箱脚中心的距离,n是自集装箱放置中心到船舶外板6的集装箱数量,k1为集装箱之间的第一类间距,n1为第一类间距的个数,k2为集装箱之间的第二类间距,n2为第二类间距的个数,k3为集装箱之间的第三类间距,n3为第三类间距的个数,a为集装箱箱脚中心的横向间距,z是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4与船舶中心线5的偏差。半宽辅助线7是根据集装箱放置的中心线4来确定的。这样就达到了直接测定半宽辅助线7的技术效果。半宽辅助线7为集装箱箱脚立柱2定位复测用的偏移线。这样就达到了定位复测立柱的技术效果。

104、根据半宽辅助线7确定箱脚立柱的横向安装位置。

105、从舱口围端部理论线偏移e划出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根据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确定集装箱箱脚立柱2的纵向安装位置,e为舱口围端部理论线与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之间的距离。从舱口围端部理论线向前或向后偏移一定距离划出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如图3所示,集装箱的长度为b,两个集装箱在长度方向上的间距为g,以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为基础,可以得到纵向上各个集装箱箱脚3的位置。这样就达到了灵活偏移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的技术效果。

106、测量舱口围的上平面至甲板的高度距离,根据主甲板舱口盖设计尺寸模拟舱口盖上平面至舱口围面的高度距离,以此确定集装箱箱脚立柱的垂直安装高度,如图2所示,所述垂直安装高度采用下述公式2计算:

公式2:h1=h1+h2

在公式2中,h1为集装箱箱脚立柱垂直安装高度,h1为舱口围上平面至甲板的实际安装高度的垂直距离,h2为主甲板舱口盖设计位置的上平面至舱口围的理论高度的垂直距离。

107、测量上平面平整度。测量舱口围1的上平面至甲板的高度距离,并偏移此上平面至舱口围1的侧板和前后端板上,得到定位集装箱箱脚立柱高度的平面基准高度,以此确定集装箱箱脚立柱2的水平安装高度,所述平面基准高度采用下述公式3计算:

公式3:p=h-h

在公式3中,p为平面基准高度,h为集装箱箱脚立柱2上箱脚平面的理论高度,h为平面基准高度至集装箱箱脚立柱2上箱脚平面的理论高度的垂直距离。这样就达到了更准确地通过基准高度来确定集装箱箱脚立柱2的水平安装高度的技术效果。

108、安装集装箱箱脚立柱2。这样就达到了直接安装集装箱箱脚立柱2的技术效果。安装集装箱箱脚立柱2后,根据半宽辅助线7、舱口围端部相对基准线以及平面基准高度进行复测。这样就达到了保证测量精度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的集装箱箱脚立柱安装方法保证集装箱舱盖上船后能与集装箱箱脚立柱上的箱脚定位同步进行,避免了由于集装箱箱脚支柱的排装定位影响开舱的节点缩短施工周期,同时大大提高了施工安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