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链卸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5130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链卸扣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卸扣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体式的止链卸扣。



背景技术:

用于船用链的止链卸扣主要作用是辅助船用锚机收紧链条,承受部分止链机所受到的拉力,减轻锚机的磨损,并起到锚链收紧双重保护,传统止链卸扣结构不规则,而且为一个整体结构,锻造机加工比较困难,安装更换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分体式的止链卸扣,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止链卸扣,其特征是:包括旋转眼板,以及通过第一销轴分别连接在旋转眼板两侧的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所述的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之间还设置有销轴组件;所述的第一销轴、第一卸扣本体、第二卸扣本体和销轴组件之间形成链条的放置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眼板为腰形结构,一端凸出在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外部,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销轴配合的第一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旋转眼板上的凸出在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外部的部分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销轴与第二卸扣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之间形成的距离尺寸a等于链条的厚度尺寸b。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结构相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销轴组件包括连接在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上的第二销轴,连接在第二销轴上的锁紧螺母,以及设置在第二销轴端部防止锁紧螺母脱落的插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止链卸扣,与传统结构相比:包括旋转眼板,以及通过第一销轴分别连接在旋转眼板两侧的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所述的旋转眼板与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之间形成分体结构,不但有利于止链卸扣本身的装配和链条的安装拆卸,而且便于加工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左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与链条连接示意图;

在图中:1.旋转眼板、2.第一销轴、3.第一卸扣本体、4.第二卸扣本体、5.销轴组件、6.放置空间、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5-1.第二销轴、5-2.锁紧螺母、5-3.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描述;

在附图中:一种止链卸扣,其特征是:包括旋转眼板1,以及通过第一销轴2分别连接在旋转眼板1两侧的第一卸扣本体3和第二卸扣本体4;所述的第一卸扣本体3和第二卸扣本体4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卸扣本体3和第二卸扣本体4之间还设置有销轴组件5;所述的销轴组件5包括连接在第一卸扣本体3和第二卸扣本体4上的第二销轴5-1,连接在第二销轴5-1上的锁紧螺母5-2,以及设置在第二销轴5-1端部防止锁紧螺母5-2脱落的插销5-3;所述的第一销轴2、第一卸扣本体3、第二卸扣本体4和销轴组件5之间形成链条101的放置空间6;所述的旋转眼板1为腰形结构,一端凸出在第一卸扣本体3和第二卸扣本体4外部,另一端设置有与第一销轴2配合的第一通孔1-1;所述的旋转眼板1上的凸出在第一卸扣本体3和第二卸扣本体4外部的部分上还设置有第二通孔1-2;所述的第一销轴2与第二卸扣本体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实际使用时,通过将旋转眼板1与第一卸扣本体3和第二卸扣本体4之间形成分体结构,不但有利于止链卸扣本身的装配和链条101的安装拆卸,而且便于加工制造;安装时,首先将旋转眼板1与第一卸扣本体3和第二卸扣本体4之间通过第一销轴2连接,再将第一销轴2与第二卸扣本体4之间焊接,在放置空间6内放置链条101后,将销轴组件5安装,通过锁紧螺母5-2,控制锁紧的力度,插销5-3防止锁紧螺母5-2脱落,可靠性更好。

在图1、图3中:所述的第一卸扣本体3和第二卸扣本体4之间形成的距离尺寸a等于链条101的厚度尺寸b;通过尺寸的控制,有利于提高了固定链条101的可靠性。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止链卸扣,包括旋转眼板,以及通过第一销轴分别连接在旋转眼板两侧的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所述的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之间还设置有销轴组件;所述的第一销轴、第一卸扣本体、第二卸扣本体和销轴组件之间形成链条的放置空间;所述的旋转眼板与第一卸扣本体和第二卸扣本体之间形成分体结构,不但有利于止链卸扣本身的装配和链条的安装拆卸,而且便于加工制造。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陶安祥;陶兴;陶良凤;张卫新;徐子俊;李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0.14
技术公布日:2018.03.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