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3167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无人船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水质监测的无人船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不足之处:①无人船无法调节或者无法自由的调节潜水深度,这就无法保证无人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航行通过,降低了无人船的航行通过性;②因为无人船的密闭船舱内配置有控制器等多个设备,在夏天长时间运行时,密闭船舱内的温度会非常高,这就会大大降低控制器及其它设备的工作寿命和工作精度。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具有很好的自我调整潜水深度、散热降温和防沉功能。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包括密闭船舱和连接于所述密闭船舱上并能够使得该无人船整机漂浮于水面上的浮筒组件,所述浮筒组件具有两个浮筒,该两浮筒均为由钢材质制成的中空圆柱体,且该两浮筒还分别定位连接于所述密闭船舱的下侧上;

还设有水循环机构和控制器,所述水循环机构包括有水泵、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所述水泵、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均分别定位安装在所述密闭船舱内部,且所述第一换向阀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一进口和一个第一出口,其中三个所述第一进口各分别通过一第一输送管对应与外界水体和该两浮筒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通过一第二输送管与所述水泵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上设有一个第二进口和至少三个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通过一第三输送管与所述水泵的出液口相连通,其中三个所述第二出口各分别通过一第四输送管对应与外界水体和该两浮筒相连通;所述控制器亦定位安装在所述密闭船舱内部,且所述控制器还能够相应的控制所述水泵、第一换向阀和第二换向阀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密闭船舱的内部还定位设置有一用以感测所述密闭船舱是否有漏水现象的液位传感器,且所述液位传感器还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一进口为四个,且余下的一所述第一进口通过一第五输送管与所述密闭船舱的内部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控制器的外侧上还定位设置有一水冷散热器,且所述水冷散热器还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

所述第二出口为四个,且余下的一所述第二出口通过一第六输送管与所述水冷散热器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两浮筒上还各分别安装有气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本发明所述的水质检测无人船上配置有浮筒和水循环机构,这样能够根据航行情况自由的调整潜水深度,很好的确保了无人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航行通过,提高了无人船的航行通过性;②通过在密闭船舱内部配置水冷散热器、并使其与水循环机构协同作用,能够对密闭船舱内部的温度进行有效降温,进而能够很好提升密闭船舱内各设备的工作精度及延长它们的工作寿命;③通过在密闭船舱内部配置液位传感器、并使其与水循环机构协同作用,能够对无人船整机起到很好的防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进行下潜操作时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进行上升操作时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进行散热降温操作时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进行防沉操作时的工作原理方框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密闭船舱2——浮筒组件

20——浮筒3——水循环机构

30——水泵31——第一换向阀

32——第二换向阀33——第一输送管

34——第二输送管35——第三输送管

36——第四输送管37——第五输送管

38——第六输送管4——控制器

5——水冷散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分别为本发明所述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分解结构示意图、以及其上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所述的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包括密闭船舱1和连接于所述密闭船舱1上并能够使得该无人船整机漂浮于水面上的浮筒组件2,所述浮筒组件2具有两个浮筒20,该两浮筒20均为由钢材质制成的中空圆柱体,且该两浮筒20还分别定位连接于所述密闭船舱1的下侧上;还设有水循环机构3和控制器4,所述水循环机构3包括有水泵30、第一换向阀31和第二换向阀32,所述水泵30、第一换向阀31和第二换向阀32均分别定位安装在所述密闭船舱1内部,且所述第一换向阀31上设有至少三个第一进口和一个第一出口,其中三个所述第一进口各分别通过一第一输送管33对应与外界水体和该两浮筒20相连通,所述第一出口通过一第二输送管34与所述水泵30的进液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换向阀32上设有一个第二进口和至少三个第二出口,所述第二进口通过一第三输送管35与所述水泵30的出液口相连通,其中三个所述第二出口各分别通过一第四输送管36对应与外界水体和该两浮筒20相连通;所述控制器4亦定位安装在所述密闭船舱1内部,且所述控制器4还能够相应的控制所述水泵30、第一换向阀31和第二换向阀32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所述密闭船舱1的内部还定位设置有一用以感测所述密闭船舱是否有漏水现象的液位传感器,且所述液位传感器还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4;

所述第一进口为四个,且余下的一所述第一进口通过一第五输送管37与所述密闭船舱1的内部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在所述控制器4的外侧上还定位设置有一水冷散热器5,且所述水冷散热器5还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4;

所述第二出口为四个,且余下的一所述第二出口通过一第六输送管38与所述水冷散热器5相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该两浮筒20上还各分别安装有气阀,可以根据无人船的工作情况来自动调节浮筒内的压力。

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小型水质检测无人船的工作方式,具体为:

1)当无人船需要下潜时,所述控制器4首先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31和第二换向阀32工作,使得一所述第一进口与外界水体相连通,两个所述第二出口各分别与该两浮筒20相连通;然后,所述控制器4控制所述水泵30启动,外界的水便经一与上述第一进口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输送管33、所述第二输送管34、所述水泵30、所述第三输送管35、与该两浮筒20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四输送管36,对应流入该两浮筒20中,实现无人船下潜;具体工作原理可参阅附图4所示。

2)当无人船需要上升时,所述控制器4首先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31和第二换向阀32工作,使得两个所述第一进口与该两浮筒20相连通,一所述第二出口与外界水体相连通;然后,所述控制器4控制所述水泵30启动,该两浮筒20中的水便经与该两浮筒20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输送管33、所述第二输送管34、所述水泵30、所述第三输送管35、与上述第二出口相对应的所述第四输送管36,排出到外界水体中,实现无人船上升;具体工作原理可参阅附图5所示。

3)当所述密闭船舱内部需要降温时,所述控制器4首先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31和第二换向阀32工作,使得一所述第一进口与外界水体相连通,一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水冷散热器5相连通;然后,所述控制器4控制所述水泵30启动,外界的水便经一与上述第一进口相对应的所述第一输送管33、所述第二输送管34、所述水泵30、所述第三输送管35、所述第六输送管38,流入所述水冷散热器5中,实现所述密闭船舱内部降温;具体工作原理可参阅附图6所示。当然,所述水冷散热器5中的水最终还要流入外界水体中,这点可直接将所述水冷散热器5的排水管引出所述密闭船舱外来实现。

4)当所述密闭船舱出现漏水现象时,所述液位传感器感测到所述密闭船舱出现漏水现象、并传信给所述控制器4,所述控制器4首先控制所述第一换向阀31和第二换向阀32工作,使得一所述第一进口与所述密闭船舱1的内部相连通,一所述第二出口与外界水体相连通;然后,所述控制器4控制所述水泵30启动,所述密闭船舱1内部的水便经所述第五输送管37、所述第二输送管34、所述水泵30、所述第三输送管35、与上述第二出口相对应的所述第四输送管36,排出到外界水体中,实现防止所述密闭船舱下沉;具体工作原理可参阅附图7所示。另外,所述控制器4还可将漏水信息传送给远程控制平台,操作人员可以马上采取措施补救。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述的水质检测无人船上配置有浮筒和水循环机构,这样能够根据航行情况自由的调整潜水深度,很好的确保了无人船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正常航行通过,提高了无人船的航行通过性;此外,还通过在密闭船舱内部配置水冷散热器、并使其与水循环机构协同作用,能够对密闭船舱内部的温度进行有效降温,进而能够很好提升密闭船舱内各设备的工作精度及延长它们的工作寿命;还通过在密闭船舱内部配置液位传感器、并使其与水循环机构协同作用,能够对无人船整机起到很好的防沉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