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长江内河航行的大型标准化散装运输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98659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长江内河航行的大型标准化散装运输船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船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长江内河航行的大型标准化散装运输船。



背景技术:

目前,长江中上游船舶的航行要通过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多级船闸,过坝时间较长,通过效率较低,主要原因现行船舶品种多,船舶吨位小,主尺度较小,进出闸室时间长,速度慢。2014年4月国家颁布了《内河船型标准化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对标准船型、船舶节能增效提出了要求并出台了相应的奖励激励措施。在现有航道条件下,研究新的船型,实现船舶系列化、标准化以及节能增效,提高船舶效率和过坝速度,意义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长江内河航行的大型标准化散装运输船,可以解决现有船舶吨位小,主尺度较小的问题,载重吨位大,运输成本低,航行阻力小,过闸速度快,操纵性好,安全可靠,社会经济效益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长江内河航行的大型标准化散装运输船,包括船体,船体艏部设置有球鼻艏,船体中部设有货舱,船体艉部设置有机舱、舵机舱、船员生活区和驾驶室,

货舱为长大开口货舱;

货舱内部空间通过至少一道横隔舱壁被分隔成多个货舱;

机舱内设置有多台双燃料主机,双燃料主机通过减速箱与多个定螺距螺旋桨的驱动轴连接;

机舱内还设置有与艏部甲板上的电动锚机连接的发电机;

船体艏部设有侧推装置,艉部设有襟翼舵。

长大开口货舱底部及舷侧为双底双舷结构。

驾驶室内设有驾驶室集中控制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长江内河航行的大型标准化散装运输船,有益效果如下:

1、船舶阻力小,操纵性好。艏部设球鼻艏,减少兴波阻力,在同等功率下航行速度提高。设有襟翼舵和艏侧推装置,船舶靠泊和航行操纵性很好,特别适宜过闸和进出港口作业。

2、提高过闸效率。本实用新型的主尺度使闸室的空间利用最大化,船舶吨位大,可满足闸室一次布置多艘或单艘同现有船舶混合过闸,操作方便,进出闸速度快,通过的货物运量大,效率高。

3、采用双燃料主机和驾驶室遥控操纵,节约能源,减少配员,运输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载货吨位大,能有效提高船闸闸室空间利用率的标准船型,克服现行船舶品种多,船舶吨位小,主尺度较小,进出闸室时间长,速度慢的问题,并有效的解决了在复杂航道运行时船舶航向难以控制的问题,载重吨位大,运输成本低,航行阻力小,过闸速度快,操纵性好,安全可靠,社会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驾驶甲板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适用于长江内河航行的大型标准化散装运输船,包括船体1,船体1艏部设置有球鼻艏2,船体1中部设有货舱4,船体1艉部设置有机舱5、舵机舱10、船员生活区11和驾驶室12,

货舱4为长大开口货舱;

货舱4内部空间通过两道横隔舱壁4-2被分隔成多个货舱;

机舱5内设置有两台双燃料主机6,双燃料主机6通过减速箱7与两个定螺距螺旋桨8的驱动轴连接;

机舱5内还设置有与艏部甲板上的电动锚机15连接的发电机14,发电机14的数量为四台,电动锚机15的数量为两台;

船体艏部设有侧推装置3,艉部设有襟翼舵9,襟翼舵9的数量为2只。

长大开口货舱4底部及舷侧为双底双舷结构4-1。

驾驶室12内设有驾驶室集中控制台13。

本实用新型的总长129.97米、船宽16.2米、设计吃水5.3米,载货量约7800吨,经过船闸闸室的空间利用率高,过闸效率高。双燃料主机6启动时以轻柴油为燃料,启动后转换以重柴油为燃料运行,节约成本,降低能耗;艏部设球鼻艏2,船舶阻力小;艏部设侧推装置3,艉部设襟翼舵9,船舶进出港,过闸和航行操纵性能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