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7236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线设备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的船舶用的起锚机与起缆机一般都是分开来设计及使用的,而对于中小型船舶而言,节省船内设备所占空间、减少船体自身排水量是增加出航收益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制成的一体化装置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起锚装置、支撑结构、机箱、起缆装置及动力装置。

所述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的主体结构为轴对称结构,所述起锚装置与起缆装置位于同一定轴上,且起锚装置与起缆装置作为一个整体在机箱对应位置的两边各有一组,所述机箱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机箱内部有一隔层,所述机箱的一端为动力装置,机箱的另一端为油箱,所述机箱的上端有可活动的端盖,所述支撑结构位于起锚装置与起缆装置中间。

所述起锚装置与起缆装置在定轴上可以在轴长范围内进行水平移动,所述起锚装置与起缆装置均可以独立开启/关闭。

所述机箱为双层密闭结构,所述隔层为双层结构,所述端盖为扁平状实心长方体结构。

所述动力装置为大转轮和小转轮,所述大转轮与小转轮均安装在动力轴上,所述大转轮位于小转轮的斜上方。

所述起锚装置与起缆装置作为一个整体有多种工作状态,所述起锚装置与起缆装置同时工作时,可以是两只起锚装置与两只起缆装置一起工作,也可以是同侧的一只起锚装置与一只起缆装置一起工作,还可以是异侧的一只起锚装置与一只起缆装置一起工作;所述起锚装置单独工作时,可以是两侧的起锚装置同时工作,也可以是单侧的起锚装置单独工作;所述起缆装置单独工作时,可以是两侧的起缆装置同时工作,也可以是单侧的起缆装置单独工作。

所述端盖的上表面有若干把手,所述把手表面有防滑层,所述端盖上有一个圆形可视窗。

所述机箱的一侧有主机箱及进油口,所述主机箱为内置密的式箱式结构,所述机箱的另一侧有压力表。

作为优化,所述压力表最少为两只压力表。

所述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表面整体电镀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 3-5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将起锚机与起缆机有机结合,不仅扩大了设备的适用范围,还显著降低设备所占空间。

2、本实用新型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将起锚机与起缆机有机结合,降低了生产成本。

3、本实用新型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设计合理,广泛适用于船舶行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机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中:1:起锚装置、2:支撑结构、3:机箱、4:端盖、5:起缆装置、6:大转轮、7:小转轮、8:油箱、9、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起锚装置1、支撑结构 2、机箱3、起缆装置5及动力装置,所述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的主体结构为轴对称结构,所述起锚装置1与起缆装置5位于同一定轴上,且起锚装置1 与起缆装置5作为一个整体在机箱3对应位置的两边各有一组,所述机箱3为中空的长方体结构,机箱3内部有一隔层,所述机箱3的一端为动力装置,所述机箱3的上端有可活动的端盖4,所述支撑结构2位于起锚装置1与起缆装置5中间。

所述起锚装置1与起缆装置5在定轴上可以在轴长范围内进行水平移动,所述起锚装置1与起缆装置5均可以独立开启/关闭。

所述机箱3为双层密闭结构,所述隔层为双层结构,所述端盖4为扁平状实心长方体结构。

所述机箱的一侧有主机箱及进油口,所述主机箱为内置密的式箱式结构,

所述端盖4的上表面有若干把手,所述把手表面有防滑层,所述端盖4上有一个圆形可视窗。

如图2所示,所述动力装置为大转轮6和小转轮7,所述大转轮6与小转轮 7均安装在动力轴上,所述大转轮6位于小转轮7的斜上方。

如图3所示,机箱的另一端为油箱8。

如图4所示,所述机箱的另一侧有压力表9,所述压力表9最少为两只压力表。

所述一种起缆与起锚一体化装置表面整体电镀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厚度为 3-5mm。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