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20298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



背景技术:

每年我国海上溺水死亡案例频发,溺水施救时可向溺水者投放救生圈,但遇到海上风大浪大时,救生圈很难被送达溺水者所在位置,如果靠救生员游到溺水者附近施救,也会存在救生员体力过度消耗甚至体力不支的情况,而且人游的速度有限,救援事项紧急,很可能错失最佳救援时机;此外,对于水上游泳人员,无论是处于娱乐还是工作,常常出现体力不支而无法游到岸边或者担心体力不支不敢游向更远的地方,影响工作效率或娱乐的乐趣。

现有技术中已有一些救生机器人或者救生装置,但其结构要么过于复杂,成本过高,要么过于简单却不方便使用,因其结构构成上的问题,很难在兼顾提供良好救援效果的同时又能方便地用于工作或者娱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设计提供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该设备自带动力且可远程操控,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轻巧便携的外形,以及与人接触时舒适安全的结构,同样适用于工作和娱乐。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所述设备本体为U型浮体,所述U型浮体的中端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U型浮体的两臂尾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救生设备外部还包括有遥控设备,所述供电装置为控制装置供电,所述控制装置为动力装置供电和提供信号,所述遥控设备为控制装置提供信号。

其中,优选方式为:

所述U型浮体包括一U型骨架和填充于U型骨架外部的发泡材料,所述U型骨架的中端内设置有圆筒A,所述圆筒A的顶端位于U型浮体的顶端内,所述圆筒A的尾端外侧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活动连接于U型浮体弯折处内侧壁,所述U型骨架的两臂尾端内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圆筒B,所述圆筒A、圆筒B和U型骨架的两臂均为前后朝向,所述U型骨架两臂尾部固定连接有锥形保护套筒。

发泡材料与人体直接接触,避免了U型浮体内部部件与人体接触,而且发泡材料质地柔软,使用起来非常舒适。U型骨架保证了整个浮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发泡材料又使浮体整体重量尽可能轻,便于使用和携带。

所述圆筒A内部放置有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蓄电池、电池电量指示器、电池供电开关和充电接口,所述电池电量指示器、电池供电开关和充电接口并排固定于密封盖的外侧,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遥控接收器和电机控制器,所述圆筒B内部分别固定有左推动电机和右推动电机,所述保护套筒内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固定连接于两推动电机的尾轴上,所述圆筒A与圆筒B筒壁上均设置有防水接头,所述圆筒A内部的装置通过贯穿防水接头的电缆与圆筒B内部的装置相连,所述充电接口的电压输出端与蓄电池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的电压输出端与电池供电开关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池供电开关的电压输出端分别与电机控制器的电压输入端、遥控接收器的电压输入端、电池电量指示器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电压输出端与两推进电机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遥控接收器的数据端口分别与遥控设备的数据端口以无线方式电连接,与电机控制器的数据端口以有线方式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数据端口与两推进电机的数据端口电连接。

所述密封盖保证了圆筒A的防水密封性,打开密封盖,能将圆筒A内部的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取出,方便进行维修,而且密封盖外侧并排设置的电池电量指示器、电池供电开关和充电接口也均做了密封处理,他们周围与密封盖的接口处也不会漏水。所述圆筒B进行了防水密封处理,保证设备在水中使用时,推进电机不会进水。保护套筒的设置将人体和螺旋桨隔离,保护人体不会受到螺旋桨的伤害。

所述保护套筒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

所述保护套筒表面开设的通孔,使得水流可以从其中进出,这样螺旋桨才能产生推力;此处保护套筒采用硬度较大材质,即使人体手臂压到其上也不会产生变形。

所述U型骨架的中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

所述圆筒B所在处U型骨架的两臂外周围的发泡材料构成梭型结构。两臂外侧具有梭型结构,即此处中间粗、两端细结构,当人将U型弯折处放置于胸前并将U型浮体两臂放置于腋下时,两臂较粗部位可放置于人体腋窝处后侧,对人体起到一定的隔档作用,有利于防止人体与U型浮体脱离。

所述U型浮体所受最大浮力大于2倍的U型浮体所受重力,其中U型浮体中端所受最大浮力为该部位所受重力的2倍以上,所述U型浮体两臂尾端所受最大浮力为该部位所受重力的1到2倍之间。

U型浮体所受最大浮力与其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确保了U型浮体中端始终保持漂浮在水面,螺旋桨始终处于水面以下,并且能提供稳定的前进推动力。

所述遥控设备设置于其他船舶或者陆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海上救援过程中,本实用新型结构轻便,不怕大风大浪,自带动力,通过岸边或者船只上人员远程操控使之游到所需救援地点进行施救,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U型骨架和发泡材料构成,以及其内部特有的结构布局,既保证了设备的强度,也使得设备尽可能的轻巧,同时设备外形简洁、发泡材料的质地柔软、U型的外形与人体的外形配合度极高,使用起来安全舒适;(3)因本实用新型外形简单、结构轻巧、触感舒适、便于携带,也同时适用于水中作业和水中娱乐,因其自带动力且可远程遥控,扩大了水中作业的范围和娱乐的区域空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娱乐乐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连接原理示意图;

图中:1、U型浮体 11、U型骨架 12、圆筒A 120、密封盖 13、圆筒B 14、保护套筒 140、通孔 15、把手 21、遥控接收器 22、电机控制器 23、遥控设备 31、左推动电机 32、右推动电机 33、螺旋桨 41、蓄电池 42、电池电量指示器 43、电池供电开关 44、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无线遥控的小型水上救生设备,包括设备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为U型浮体1,所述U型浮体1的中端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U型浮体1的两臂尾端内部分别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救生设备还包括有遥控设备23,所述供电装置为控制装置供电,控制装置为动力装置供电和提供信号,所述遥控设备23为控制装置提供信号。

所述U型浮体1包括一U型骨架11和填充于U型骨架11外部的发泡材料,所述U型骨架11的中端内设置有圆筒A12,所述圆筒A12的顶端位于U型浮体1的顶端内,所述圆筒A12的尾端外侧设置有密封盖120,所述密封盖120活动连接于U型浮体1弯折处内侧壁,所述U型骨架11的两臂尾端内部分别固定设置有圆筒B13,所述圆筒A12、圆筒B13和U型骨架11的两臂均为前后朝向,所述U型骨架11两臂尾部固定连接有锥形保护套筒14。发泡材料与人体直接接触,避免了U型浮体1内部部件与人体接触,而且发泡材料质地柔软,使用起来非常舒适。而且U型骨架11保证了整个浮体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发泡材料又使浮体整体重量尽可能轻,便于使用和携带。

所述圆筒A12内部放置有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蓄电池41、电池电量指示器42、电池供电开关43和充电接口44,所述电池电量指示器42、电池供电开关43和充电接口44并排固定于密封盖120的外侧,所述控制装置包括遥控接收器21和电机控制器22,所述圆筒B13内部分别固定有左推动电机31和右推动电机32,所述保护套筒14内设置有螺旋桨33,所述螺旋桨33固定连接于两推动电机的尾轴上,所述圆筒A12与圆筒B13筒壁上均设置有防水接头,所述圆筒A12内部的装置通过贯穿防水接头的电缆与圆筒B13内部的装置相连,所述充电接口44的电压输出端与蓄电池41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41的电压输出端与电池供电开关43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池供电开关43的电压输出端分别与电机控制器22的电压输入端、遥控接收器21的电压输入端、电池电量指示器42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22的电压输出端与两推进电机的电压输入端电连接,所述遥控接收器21的数据端口分别与遥控设备23的数据端口以无线方式电连接,与电机控制器22的数据端口以有线方式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22的数据端口与两推进电机的数据端口电连接。

所述密封盖120保证了圆筒A12的防水密封性,打开密封盖120,能将圆筒A12内部的供电装置和控制装置取出,方便进行维修,而且密封盖120外侧并排设置的电池电量指示器42、电池供电开关43和充电接口44也均做了防水密封处理,他们周围与密封盖120的接口处也不会漏水。所述圆筒B13进行了防水密封处理,保证设备在水中使用时,推进电机不会进水。保护套筒14的设置将人体和螺旋桨33隔离,保护人体不会受到螺旋桨33的伤害。

所述保护套筒14表面设置有若干通孔140。

所述保护套筒14表面开设的通孔140,使得水流可以从其中进出,这样螺旋桨33才能产生推力;此处保护套筒14采用硬度较大材质,即使人体手臂压到其上也不会产生变形。

所述U型骨架11的中端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把手15。

所述圆筒B13所在处U型骨架11的两臂外周围的发泡材料构成梭型结构。两臂外侧具有梭型结构,即此处为中间粗、两端细的结构,当人将U型弯折处放置于胸前并将U型浮体1两臂放置于腋下时,两臂较粗部位可放置于人体腋窝处后侧,对人体起到一定的隔档作用,有利于防止人体与U型浮体1脱离。

所述U型浮体1所受最大浮力大于2倍的U型浮体1所受重力,其中U型浮体1中端所受最大浮力为该部位所受重力的2倍以上,所述U型浮体1两臂尾端所受最大浮力为该部位所受重力的1到2倍之间。

U型浮体1所受最大浮力与其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确保了U型浮体1中端始终保持漂浮在水面,螺旋桨33始终处于水面以下,并且能提供稳定的前进推动力。

所述遥控设备23设置于其他船舶或者陆地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是:用于水中施救时,将设备放入水中,打开电池供电开关43,通过放置于其他船上或者陆地上的遥控设备23控制设备在水中移动到目的地,落水人员将U型浮体1的两臂插入身体两侧腋下,手握住把手15,通过遥控设备23控制U型浮体1回到施救船附近或者岸边。

在用于娱乐或者水中作业时,同样将U型浮体1两臂插入到水中人员身体两侧腋下,打开电池供电开关43,手握把手15,通过遥控设备23控制U型浮体1移动,使用结束关闭电池供电开关43,根据电池电量指示器42的指示及时对设备进行充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