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水组件及其数据箱和应急数据投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1282发布日期:2018-12-25 19:1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进水组件及其数据箱和应急数据投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类似于飞机黑匣子的数据投射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进水组件及其数据箱和应急数据投射系统。

背景技术

轮船目前已经成为施肥发达且常用的运输、生产、作业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各大河流、湖泊、海洋中,着实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

轮船最多的事故是沉船,虽然通过现有技术和应急救援能够使得近水域、近海的沉船事故获得较好的处理,人员的生命安全也能获得较好的保障。

但是在远水域、远海地区,那里人烟稀少,一旦发生沉船事故,将会导致灾难性后果。而且由于目前的定位、通信技术其实还没有达到全球、全地区覆盖,如果在这些地区遇到事故,也导致船上的人员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也就使得外界如法进行及时的救援。特别是在发生轮船触礁事故后,其实船上的人员可以通过预备物资进行长时间等待,以给予救援人员相应的救援时间。

那么如何在信号未覆盖地区给予外接联系就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沉船事故,如果与外界去的联系,就能使得外接人员进行及时救援、打捞,从而降低生命财产损失,特别是运输高污染性材料时(如原油),如果及时进行处理,能够及大地降低其对海洋的污染。

但是,目前轮船上只配置有救生艇之类的应急救援装置,而没有像飞机黑匣子一样的应急数据记载装置,这就使得事故发生后如果没有幸存者,那就可能导致永远找不到事故发生地点。而且一旦事故来得太快,人们是来不及乘坐救生艇逃离的。

所以,申请人认为,设计一种在发生沉船事故时自动弹射的数据承载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其类似于飞机黑匣子,能够随着水漂流至有信号地点进行事故信号传输,以方便人们进行救援和应急处理,同时,其承载事故发前轮船的信息,用于方便寻找事故点、方便进行事故分析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进水组件及其数据箱和应急数据投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进水组件,包括,驱动浮板、动力板,所述的动力板安装在箱体内且通过连接轴与驱动浮板装配固定;

所述的连接轴穿过箱体且与之可滑动装配,所述的驱动板一端与弹簧一端连接固定,弹簧另一端与固定块连接固定,固定块固定在箱体内侧;

所述的驱动板另一端与第四拉绳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第四拉绳另一端绕过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穿过固定板后与开关板上的连接块连接固定,连接块至少有三块且均匀分布在开关板端面上;

未与第四拉绳连接的连接块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的固定板与导向杆对应处设置有导向筒体,所述的导向筒体内部中空,导向杆开放端装入导向筒体内且与之可滑动装配;导向筒体和导向杆外套装有开关弹簧。

优选地,连接块有三块,第四拉绳与位于中间的连接块连接固定。

优选地,第二导向轮、第三导向轮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箱体内侧。

优选地,所述的开关板装入密封板的密封槽内且与之密封、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密封板固定在气动筒底部,所述的气动筒内部为中空的气动内筒,所述的密封板与气动内筒对应处设置有第一通孔;

所述的密封板固定在箱底板上,所述的箱底板与箱体底部密封装配,且箱底板与第一通孔对应处设置有贯穿箱底板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的导向筒体内部中空,且固定板与中空部分对应处设有让位通孔,所述的让位通孔用于使导向杆穿过。

一种数据箱,应用有上述自动进水组件。

一种应急数据投射系统,应用有上述数据箱。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结构简单,且不需要电力启动,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时由于停电而造成无法启动的情况。而且通过纯结构实现,也能提高其寿命,降低故障率。

2、本发明通过在沉船时自动启动,可以增加其成功率,从而避免事故发生时其无法启动而造成形同虚设的情况。

3、本发明的数据箱通过弹射的方式弹射出投射腔,能够有效增加成功率,而且数据箱的重心已经调低,可以防止其倒置,也就是防止数据箱沉底。另外这种设计也使得数据箱通过箱体的浮力即可漂浮在水面上,再通过水流移动,即可增加与外界联系、被发现的几率。

4、本发明的门锁组件通过驱动浮体自动启动,而且能够对动力弹簧进行有效的锁紧、释放,从而保证投射的成功率。另外防水透气膜的设计能够对投射腔进行有效的密封,但是却不影响投射。

5、本发明的驱动组件通过第三拉绳能够有效地使驱动轴复位,而且驱动轴复位后,推杆电机的伸缩轴回缩,带动第二齿轮复位,从而切断动力源,此后发条弹簧驱动第二轴体反转释放第三拉线,使得投射时,第三拉线不会占用或极少占用动力弹簧的能量,也就是增加投射成功率。

6、本发明的自动进水组件通过驱动浮板的浮力提供动力,能够驱动开关板的打开,从而使得水进入气动筒内。这种设计能够使得数据箱在被水淹没时快速上浮,而上浮到水面后,开关板关闭,水不再进入气动筒,也就有效防止气动组件过度驱动,可降低气动组件内动力材料的消耗,增加数据箱存活时间。

7、本发明的气动组件通过动力材料与水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作为动力以驱动数据箱上浮,而且通过导湿绳进行导湿,可有效控制动力材料与水的接触量,从而控制整个反应,防止发生爆炸或剧烈反应。另外产生的热量可以启动水阀,从而将水引入水冷仓内对气动筒进行降温,可有效降低爆炸率,也使得数据箱内的温度不会太高,以保护数据箱内的设备。

8、本发明的数据盒采用双重密封结构,可有效防水,特别是采用吸水膨胀橡胶后,即使第二密封圈处发生漏水,第一密封圈会通过吸水膨胀成倍提高密封性,从而大大增加密封性能。而且后期拆除第一螺钉、第二螺钉后可以通过刀具切断第一密封圈,从而便于拆卸。

另外数据盒内置有恒温壳,恒温壳通过相变储能材料调节数据盒内的温度,使得电子设备处于较好的工作温度下。整个过程不需要电力介入,可靠性高而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图5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12是本发明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5是本发明的门锁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16-图21是本发明的自动进水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2-图29是本发明的气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0-图32是本发明的数据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15,本实施例的应急数据投射系统,包括投射装置、数据箱a,所述的投射装置,包括,投射壳210,所述的投射壳210顶部为投射顶板220,投射壳210内部设置投射腔201,所述的数据箱a安装在投射腔201内;

所述的投射腔201内还安装有门板510,所述的门板210通过门锁组件驱动打开;

投射腔201开口端通过端板230封闭,所述的端板230与投射腔201对应处设置有防水透气膜240,所述的防水透气膜处于绷紧状态;

且端板230与投射腔201开口密封装配,所述的投射腔201内还安装有推板530,所述的推板530用于驱动数据箱a以使数据箱a能够获得动能进行投射;

推板530与驱动轴540一端装配固定,驱动轴540另一端穿过隔板130后与第三拉绳330一端连接固定;

所述的投射顶板220上还固定有第一支撑板221和第二支撑板222,所述的第一支撑板221和第二支撑板222各有两块且两块第一支撑板221分别和第二导向筒轴421装配固定,所述的第二导向筒轴421上套装有第二导向筒420,所述的第二导向筒420可相对于第二导向筒轴421转动(周向上);

所述的门锁组件,包括门板510,所述的门板510两端分别装入设置在投射腔侧壁上的门板槽204中且与之可滑动装配,所述的门板510与门板槽204顶部之间设有弧形弹簧片520,所述的弧形弹簧片520用于使门板始终与门板槽204底部贴紧;

所述的投射壳210上还设置有与投射腔201连通的拉线孔203,第二拉绳320一端穿过拉绳孔203后与门板510连接固定,第二拉绳320另一端绕过第二导向筒420后与拉板250连接固定。优选地,第二拉绳320有两根,两根第二拉绳320分别与拉板250两端连接固定;

所述的拉板250两端上设有拉板导向凸起251,所述的拉板导向凸起251装入拉板导向滑槽2221中且与之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拉板250几何中心处还与第一拉绳310一端连接固定,第一拉绳310另一端绕过第一导向筒410后与升降驱动轴610连接固定;

所述的第一导向筒410套装在第一导向筒轴411上,第一导向筒轴411两端分别与第三支撑板121装配固定,第三支撑板121固定在第二驱动板120上;

所述的第二驱动板120上还固定有驱动筒150,所述的驱动筒150底部设有进水槽151、内部为驱动内筒152,所述的驱动内筒152内安装有驱动浮体160,所述的驱动浮体160采用具有较高浮力的材料制成(密度较小的材料,如泡沫);

使用时,水通过进水槽151进入驱动浮体160下方,以使驱动浮体160产生浮力上浮。

驱动浮体160底部与升降驱动轴610一端装配固定,升降驱动轴610另一端穿过第二驱动板120后与锁紧弧块630连接固定,且所述的升降驱动轴610上还设有限位环611,所述的限位环611与第二驱动板120之间的升降驱动轴610上套装有升降驱动弹簧620,所述的升降驱动弹簧620用于使锁紧弧块630产生下压的弹力;

所述的锁紧弧块630与驱动轴540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锁紧凸起631、安装有滚珠640,所述的滚珠640与锁紧弧块630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锁紧凸起631与驱动轴540上的锁紧凹槽543配合卡紧,以限制驱动轴540的移动;

所述的驱动轴540上还设置有导向部分541和导向弧槽542,所述的导向弧槽542与滚珠640装配;

所述的驱动轴540在托板530和隔板130之间的部分上套装有动力弹簧550,初始状态时,动力弹簧550处于压缩状态,其产生使推板130向数据箱a推动的力;

初始状态时,门板与数据箱a外侧紧贴,门板510用于限制数据箱的投射。

当数据箱弹射后,需要将驱动轴复位时,只需要在驱动轴设置有导向部分541一端提供远离投射腔201方向的力,以使驱动轴克服动力弹簧550的弹力移动。在此过程中,锁紧弧块630上的滚珠会与导向部分541发生接触滚动,且导向部分移动时会驱动锁紧弧块630克服升降驱动弹簧620的弹力上移,直到滚珠进入导向弧槽542内,然后驱动轴继续移动,直到锁紧凸起631装入锁紧凹槽543内锁紧驱动轴即可。

当驱动浮体610淹水时,其会产生上浮的浮力,从而使得升降驱动轴610克服升降驱动弹簧的弹力上移,直到锁紧凸起脱离锁紧凹槽;此时,第一拉绳受到向上拉动的力,并产生向上的位移,这就使得拉板250产生位移,从而拉动第二拉绳320一端产生位移,而第二拉绳另一端通过第二导向筒后使其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产生位移,这就使得第二拉绳驱动门板510克服弧形弹簧片520的弹力上移,从而使得门板510不再限制数据箱,此时,驱动轴在动力弹簧550的弹力下迅速向数据箱移动,并通过推板推动数据箱a直到达到推板的最大行程后,数据箱获得加速度和动能,使其刺破防水透气膜240后投射出投射腔。以此获得数据箱的自动投射。整个过程无需电力,而且本装置可以安装在轮船较高处,一旦水淹没本装置,本装置即可自动启动,从而将数据箱投射。也就是获得了自动外抛遇险信息的功能,以方便与外界获得联系。

防水透气膜240采用防水透气薄膜材料制成,其与投射腔出口呈一定角度设置,这样便于其被刺破,且能够降低对数据箱的阻力。

参见图13-图15,为了使得推板530只在一个方向上推动数据箱a,防止数据箱a受到倾斜方向的推力而卡死在投射腔201内,可以在推板530两侧设置导向凸块531,同时在投射腔201内设置与导向凸块531配合滑动的导向盲槽202。使用时,导向凸块在导向盲槽内滑动即可启动推板只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的效果,而且导向盲槽还起到限位的作用,即限制推板的最大位移。

参见图14,所述的弧形弹簧片520上还设置有安装部分521,所述的安装部分521与门板510安装固定,可以是焊接、通过螺钉等。

参见图6-图9,为了使驱动轴540获得自动的复位功能,申请人还设置了驱动组件以驱动投射后的驱动轴或安装时驱动轴的复位(动力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与驱动轴连接固定的第三拉绳330,第三拉绳330一端绕过第一导向轮b410后与绕线轮b420连接固定并可缠绕在绕线轮b420上;

所述的第一导向轮b410、绕线轮b420分别安装在第一轴体b110、第二轴体b120上,所述的第二轴体b120还与发条弹簧b420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发条弹簧b420另一端与第四轴体b140连接固定,且初始状态时,发条弹簧b420缠绕在第四轴体b140上;

所述的第二轴体b120上还安装有第二带轮b642,所述的第二带轮b642通过第一皮带b410与第一带轮b641连接并形成带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一带轮b641安装在第三轴体b130上;

所述的第三轴体b130上还固定有第一齿轮b610,所述的第一齿轮b610可与第二齿轮b620啮合传动,第二齿轮b620可与第三齿轮b630啮合传动;

所述的第二齿轮b620、第三齿轮b630分别固定在第五轴体b150、第六轴体b170上,所述的第六轴体b170与电机b320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电机b320可以驱动第六轴体b170转动,第六轴体b170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板b110可转动装配;

第五轴体b150一端装入切换筒b160内,所述的切换筒b160内部为中空的切换内筒b161,所述的切换内筒b161与第五轴体b150一端可滑动装配(轴向上),所述的第五轴体b150另一端与第一驱动板b110可转动装配;

所述的第五轴体b150上套装有复位弹簧b430,所述的复位弹簧b430用于使切换内筒b161产生向右移动的力(图9为准);

所述的切换筒b160一端通过连接件b312与推杆电机b310的伸缩轴b311连接固定,所述的推杆电机可以驱动切换筒b160向左移动(图9为准)。

初始状态时,复位弹簧b430推动切换筒b160向右移动(图9为准),使得第二齿轮不与第一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而发条弹簧b420松动,使得绕线轮将第三拉绳松开。

当门板与数据箱脱离、锁紧弧块与驱动轴脱离后,驱动轴在动力弹簧通过推板将数据箱推出,而由于第三拉绳松开了,所以第三拉绳不会对推板的运行提供阻力,以使动力弹簧的所有能量均用来驱动数据箱,从而使得数据箱能够被推得更远,以增加数据箱能够逃脱沉船的几率。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齿轮b620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推力球轴承b651和第二推力球轴承b652,所述的第一推力球轴承b651一侧与复位弹簧b430顶紧,第二推力球轴承b652一侧与切换筒端面装配固定固定。这种设计能够防止复位弹簧和切换筒影响第二齿轮的转动,且第二齿轮套装在第五轴体b150上,也就是当第二齿轮转动时,第五轴体不动。

当需要驱动驱动轴复位时,推杆电机b310通过伸缩轴b311驱动第二齿轮b620克服复位弹簧弹力移动,直到其分别与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传动;然后电机启动,通过皮带驱动第二轴体转动以使绕线轮将第三拉绳缠绕,从而为驱动轴提供动力以拉动驱动轴复位。

进一步地,推杆电机b310、电机b320固定在电机底板b510上,电机底板b510固定在第一驱动板110上,所述的电机底板b510两侧还分别通过电机侧板b530与第二驱动板120连接固定,两块电机侧板b530之间还通过电机立板b520连接固定,切换筒、第六轴体分别穿过电机立板b520并与之可转动装配。

参见图16-图32,所述的数据箱a,包括,箱体a110,所述的箱体a110顶部设置有限位框a120,且箱体a110面向防水透气膜240一端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尖刺a210、第二尖刺a220,所述的第一尖刺a210比第二尖刺a220长。这种设计使得数据箱在与防水透气膜接触的一瞬间会先通过第一尖刺a21刺破防水透气膜,然后再通过第二尖刺a220刺破剩余的防水透气膜,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防水透气膜对数据箱的阻力,使得数据箱能够被成功投射。

所述的限位框a120上设置有限位框通槽a121,所述的限位框通槽a121贯穿限位框a120,所述的限位框a120内侧与箱体a110之间形成限位半槽a122,所述的限位半槽a122内安装有驱动浮板a310,且限位半槽a122还与导流孔a111连通,导流孔a111贯穿箱体a110;

限位半槽a122用于限制驱动浮板上浮的位移,从而防止驱动浮板过度上浮造成开关板或第四拉线的损坏。

驱动浮板a310上设置有缺口a311,所述的缺口a311用于使水穿过,从而避免在驱动浮板上方形成水压,导致驱动浮板a310无法上浮。

驱动浮板a310属于自动进水组件,所述的自动进水组件,还包括,动力板a330,所述的动力板a330安装在箱体a110内且通过连接轴a320与驱动浮板a310装配固定;

所述的连接轴a320穿过箱体a110且与之可滑动装配(轴向上),所述的驱动板a330一端与弹簧a340一端连接固定,弹簧a340另一端与固定块a350连接固定,固定块a350固定在箱体a110内侧;

所述的驱动板a330另一端与第四拉绳a360一端连接固定,所述的第四拉绳a360另一端绕过第二导向轮a510、第三导向轮a520、穿过固定板a640后与开关板a631上的连接块a6311连接固定,连接块a6311至少有三块且均匀分布在开关板631端面上。优选地,连接块a6311有三块,第四拉绳a360与位于中间的连接块a6311连接固定;

未与第四拉绳a360连接的连接块上设置有导向杆a720,所述的固定板a640与导向杆对应处设置有导向筒体a730,所述的导向筒体内部中空,导向杆开放端装入导向筒体a730内且与之可滑动装配(轴向上);

导向筒体a730和导向杆a720外套装有开关弹簧a710,所述的开关弹簧a710用于产生使开关板远离固定板的推力,以使开关板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的导向筒体a730内部中空,且固定板与中空部分对应处设有让位通孔a641,所述的让位通孔a641用于使导向杆穿过。

第二导向轮a510、第三导向轮a520分别通过转轴固定在箱体a110内侧(图中未画出)。

所述的开关板a631装入密封板a620的密封槽a621内且与之密封、可滑动装配;

所述的密封板a620固定在气动筒a610底部,所述的气动筒a610内部为中空的气动内筒a611,所述的密封板与气动内筒a611对应处设置有第一通孔a622;

所述的密封板固定在箱底板a130上,所述的箱底板a130与箱体a110底部密封装配,且箱底板a130与第一通孔a622对应处设置有贯穿箱底板a130的第二通孔a131;

当数据箱a被投射出投射腔后,水通孔导流孔进入驱动浮板a310下方,从而使得驱动浮板a310收到浮力上浮,而驱动浮板a310上浮时,会通过连接轴a320带动驱动板a330上移,这就对弹簧a340和第四拉绳a360产生向上的牵引和位移;

第四拉绳a360通过第三导向轮a520后对开关板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拉动,使得开关板在水平方向上克服开关弹簧a710的弹力产生位移,以打开开关板,从而使得水能够通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开关板进入气动筒a610内部。当数据箱上浮后,驱动浮板没有了浮力,驱动板会在弹簧和开关弹簧的作用下复位,而开关板也随之复位,重新关闭开关板,使得外部的水不能进入气动筒a610内部。

所述的气动筒a610属于气动组件,所述的气动组件用于使数据箱从水中产生气体推动,然后上浮至水面,从而避免沉底,包括,隔离板a645、至少一块孔板(上边设有数个贯穿的通孔)、导气筒a660、导湿绳a670,所述的隔离板a645、孔板安装在气动内筒a610内,且隔离板a645与气动内筒a611密封装配,位于气动内筒a611内部最顶部的孔板与气动内筒a611封闭端之间有间隙,导气筒a660顶部与此间隙连通,底部穿过孔板后进入隔离板a645下方;

所述的气动内筒a611底部、隔离板a645下方设置有固定开关板a632,所述的固定开关板a632与开关板a631配合密封气动内筒a611底部。优选地,所述的导气筒底面与开关板a631底面平齐,这种设计能够防止导气筒导出气体时在气动内筒a611内形成稳定的气压,从而使得水无法进入。因为和开关板a631底面平齐其产生的气体会直接排出气动内筒a611外,而不会聚集在气动内筒a611内部。

隔离板和孔板、孔板与孔板之间形成间隔,此间隔内填充有遇水能够产生大量气体的动力材料,如电石,导湿绳在此间隔之间盘旋。

所述的导湿绳a670采用高导湿性材料制成,用于将进入气动内筒a611底部的水引入隔离板a645上方,从而使得动力材料遇水反应形成大量气体以推动数据箱a上浮。

本实施例中孔板有四块,各为第一孔板a641、第二孔板a642、第三孔板a643、第四孔板a644,第一孔板a641、第二孔板a642、第三孔板a643、第四孔板a644在气动内筒a611内由上至下依次分布;

所述的动力材料粒径大于孔板的孔径,这样动力材料就不会在不同孔板间相互流窜,影响使用。且动力材料与位于其上方的孔板之间有间隙,这个间隙用于使气体能够上升,然后通过导气筒回流驱动数据箱上浮。

参见图25-图26,所述的导湿绳a670,包括位于每个间隔的、盘旋的导湿部分a671,以及连接两个导湿部分a671之间的第一连接部分a672和第二连接部分a673,靠近隔离板a645的开放端与第三连接部分a674一端连接,第三连接部分a674另一端穿过隔离板a645后与导湿块a675连接固定。

导湿块a675也采用高导湿性材料制成,如高导湿性纤维、棉线等。

使用时,通过自动进水组件打开开关板,水从开关板与固定开关板之间的缝隙流入,然后导湿块a675吸水,并将水通过第三连接部分a674将水引导至靠近离板a645导湿部分a671,由于导湿部分a671为盘旋状,所以电石不会瞬间全部与水反应,而是与导湿部分a671有水的部位接触反应,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反应进程,防止发生爆炸,而且也使得整个反应、上浮过程比较平缓。而且反应过程中的气体会先上浮,这就能够将上几层的电石颗粒吹松,也就是防止与水接触的电石过多造成反应不可控。而且气体经过顶部聚集然后导气筒回流,这能够有效增加气流压强,也就是保证上浮动力充足。

参见图28-图29,由于电石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种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会对数据箱内的电气零部件产生影响,而且容易发生爆炸。因此,申请人做了如下改进:

在气动筒610侧壁上还设置隔筒a612,所述的隔筒a612分别将热感应仓a613和水冷仓a614分割开来,使得它们相互密封;

所述的热感应仓a613内装有受热膨胀率大的气体,如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且热感应仓a613与第一连接管a371一端接通,第一连接管a371另一端与水阀a800的进气口a823连通;

所述的水阀a800,包括阀体a810,所述的阀体a810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孔体a811、第二孔体a812、第三孔体a813、第四孔体a814、第五孔体a815,所述的第一孔体a811通过第五孔体a815与第三孔体a813、第四孔体a814连通,第三孔体a813、第四孔体a814其实为一个完整的孔体,其通过阀板a840分割,所述的阀板a840安装在第五孔体a815内,且阀板a840顶部与驱动活塞a830连接固定,驱动活塞a830与第一孔体a811内壁密封、可滑动装配;

阀板a840底部装入第二孔体a812内,且装入第二孔体a812内的一端上设有限位凸板a842,限位凸板a842一端与切断弹簧a850贴紧,切断弹簧a850另一端与第二孔体a812内壁贴紧;所述的切断弹簧用于使阀板产生向上移动的力;

阀板a840上设置有连通孔a841,初始状态时,连通孔不与第三孔体a813、第四孔体a814连通;

所述的第三孔体a813、第四孔体a814开口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头a821、第二连接头a822,所述的第一连接头a821、第二连接头a822分别与第二连接管a372一端、第三连接管a373一端连通;

所述的第三连接管a373另一端与水冷仓a614顶部连通,所述的第二连接管a372另一端与引水孔a112连通,所述的引水孔a112设置在箱体a110上。优选地,引水孔a112采用由下至上倾斜设置的方式,这样能够使得引水孔a112在数据箱上浮时不会产生较大的阻力,而且还能满足进水需要。

所述的水冷仓a614底部与第四连接管a374一端连通,第四连接管a374另一端穿过箱底板a130与外部连通。

当气动内筒a611内部的电石反应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加热热感应仓a613,热感应仓内的气体受热膨胀,进入第一孔体内推动驱动活塞克服切断弹簧的弹力下移,直到连通孔a841分别与第三孔体a813、第四孔体a814连通,也就是第三孔体a813、第四孔体a814连通成一个通道,此时,外部的水可以通过引流孔进入水冷仓a614内对气动筒进行水冷,而气动筒在产生气体上浮,水冷仓内的水就会在惯性的作用下通过第四连接管排出,这样就使得气动筒即获得较好的水冷效果,又不会大量增加上浮的阻力。

当气动筒的温度下降后,热感应仓内的气体受冷缩小,压强降低,阀板会在切断弹簧作用下重新将第三孔体a813、第四孔体a814切断,也就是外部的水不能进入水冷仓内。

所述的箱体a110内部、箱底板a130上还固定有配重块a410、数据盒c,所述的配重块a410用于调整整个数据箱的重心,使其重心始终较低,这样能够防止数据箱倒置(配重块朝上),类似于不倒翁的原理;

所述的数据盒c用于承载电子元器件,从而使得数据盒能够发射信息,联系外界,且数据盒也可以存储信息,方便外接获取事故的相关资料。

箱体a110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其具有较大浮力,这样能够使得整个数据箱通过自身浮力漂浮在水面上。

参见图30-图32,图31为图30中f1处放大图。

所述的数据盒c,包括,第一盒体c100、第二盒体c200,所述的第一盒体c100内部中空且外壁、内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散热片c120、第一散热片c110,所述的第一散热片c110用于将第一盒体c110内部的热量吸收,然后通过第一盒体传输至第二散热片进行散热;这种设计能够使第一盒体内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

所述的第一盒体c100内侧设置有浇封壳c130,所述的浇封壳c130内有线路c410穿过,线路c410包括用于传导电能的电源线和传导信号的信号线,此线路穿过浇封壳后与外部接口c140连通,然后浇封壳c130通过树脂浇封使其永久密封,这样可以防止外部的水进入第一盒体c100内;线路c410与电路板上的电源接口和/或信号接口连通;

所述的外部接口c140,包括数据接口和充电接口,具体技术可以参考现有的手机电源、数据综合接口;

第一盒体c100内侧设有限位凸起c150;

所述的第二盒体c200,包括盒框体c210、盒底板c220,所述的盒底板c220外部设置有第三散热片c230,第三散热片c230用于将第二盒体c200上的热量尽快散出;

所述的盒框体c210装入第一盒体c100内,直到其端面与限位凸起c150贴紧即可,此时所述的第三散热片c230不超出第一盒体c100底面,这种设计主要是防止第三散热片c230与其它装置接触,影响散热;

所述的第二盒体c200内、盒底板c220上固定有电路板c510、电池c520,所述的电池c520通过导线c420与电路板上的充放电电路连通导电,使用时,可通过充放电电路对电池进行充电或引出电池的电能;

所述的电路板c510和电池c520之间的盒底板c220上还固定有恒温壳c600,所述的恒温壳c600内填充有相变储能材料c700,所述的相变储能材料用于吸收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内的热量,从而获得快速降温。而当第一盒体、第二盒体内的温度偏低时,其能够释放热量,从而保证所有的电气设备处于较好的工作温度下,以提高其效率;

而且设置在电路板c510和电池c520之间能够有效调节电路板c510和电池c520之间的热量,防止电路板c510和电池c520之间的热量相互影响;

所述的第一外壳c100内侧与盒框体c210之间由上至下依次通过第一密封圈c810和第二密封圈c820密封,所述的第二密封圈c82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的第一密封圈c810采用吸水膨胀橡胶制成。这种设计使得,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具备双重密封效果,而且即使水通过第二密封圈后,第一密封圈也会吸水膨胀,从而在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形成较大的压力,从而大大增加密封效果。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螺钉c830和第二螺钉c840,所述的第一螺钉c830和第二螺钉c840分别穿过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通过螺纹旋合装配,从而使得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装配固定。这种设计能够使得第一密封圈膨胀时,不会直接将其与第一盒体、第二盒体接触处挤压变形,造成损坏。

而在第一密封圈膨胀后,只需要将第一螺钉、第二螺钉拆除,第一密封圈即可在第一盒体、第二盒体之间形成缝隙,此时使用者只需要通过刀具插入割断第一密封圈即可打开第一盒体、第二盒体,从而进行维修或获得数据。

参见图3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盒体c200底部、与第一盒体c100外壁靠近处设有导向斜面c221,所述的导向斜面c221与第一盒体c100外壁之间形成导向缺槽c201,所述的导向缺槽c201用于方便刀具插入。

参见图32,所述的电路板c510,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与外部设备通过无线方式连通,并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是wifi模块、4g模块、蓝牙模块、zigbee模块等;

定位模块,用于通过卫星进行定位,可以是gps模块、北斗定位模块等;

存储器,用于存储数据,可以是硬盘、内存条等;

控制器,用于收发、解析控制指令,可以是单片机、微型处理器(cpu)等;

充放电电路,用于对电池进行充电或将电池的电量进行释放,可以参考现有手机的充放电电路;

所述的无线模块、存储器、定位模块、充放电电路的信号端均与控制器信号端通信连接,这就使得控制器可以向它们收发控制指令;

所述的无线模块、存储器、定位模块、控制器均通过充放电电路将电池电能转换后供电;

所述的存储器、控制器与数据接口通信连接,可通过数据接口对存储器进行读取写数据,也可通过数据接口对控制器内置程序;

充放电电路的充电端与充电接口连通导电,可以通过充电接口对电池进行充电。

所述的数据接口可与充电接口集成为外部接口c140,具体技术可直接采用现有手机的接口设计。

当数据箱被投射后,定位模块通过卫星进行定位,同时,在数据箱未被被投射前,其通过无线模块与轮船上的控制设备连通,从而将轮船的数据写入,比如经过的路线、沿途照片、经纬度、速度等,在发生沉船事故后,人们可以读取这些信息以便于寻找事故点,从而加快救援速度和应急速度。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