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救生捕捞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71641发布日期:2019-01-13 17:05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救生捕捞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捞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水下救生捕捞器。



背景技术:

目前,当溺水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一般需要潜入水下救援,这种救援方法对救援者本人也是一种潜在的危险;特别是在水质污染严重或者地形复杂的水域。

因此,针对以上方面,发明一种不需要潜入水底救人的水下救生捕捞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救生捕捞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下救生捕捞器,包括捕捞爪,所述捕捞爪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上,固定块通过螺纹连接有内加长杆的一端,内加长杆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手柄;所述内加长杆的外侧套装有外加长杆,外加长杆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上铰接有连杆的一端,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捕捞爪;所述外加长杆上还设置有水下高清摄像头,水下高清摄像头通过防水传输线连接显示器,其中防水传输线通过设置在外加长杆上的传输线固定环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捕捞爪的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易于使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水下救援时,不用救援人员潜入水下,避免了救援人员发生不必要的伤害,解决了各种复杂水域救人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水下救生捕捞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捕捞爪;2、固定块;3、连杆;4、固定架;5、内加长杆;6、外加长杆;7、水下高清摄像头;8、防水传输线;9、传输线固定环;10、显示器;11、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水下救生捕捞器,包括捕捞爪1,捕捞爪1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2上,固定块2通过螺纹连接有内加长杆5的一端,内加长杆5的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有手柄11;在内加长杆5的外侧套装有外加长杆6,外加长杆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架4,固定架4上铰接有连杆3的一端,连杆3的另一端连接有捕捞爪1;在外加长杆6上还设置有水下高清摄像头7,水下高清摄像头7通过防水传输线8连接显示器10,其中防水传输线8通过设置在外加长杆6上的传输线固定环9固定。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捕捞爪1的数量为3个。

在本实施方案中,当需要营救溺水者时,救援人员乘坐水上救援工具到达救援水域,救援人员通过显示器10和水下高清摄像头7观察水下被困人员;然后一只手握住手柄11,另一只手滑动外加长杆6,使捕捞爪1抓住被救人员,将其救起;在救援时一名人员划船,一名人员操作救生捕捞器,一名人员通过显示器10观察水下被困人员,操作简单,易于使用。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