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钢船折叠式桅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5001发布日期:2018-09-28 20:37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玻璃钢船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玻璃钢船折叠式桅杆。



背景技术:

桅杆是船上悬挂帆和旗帜、装设天线、支撑观测台的柱杆,它一般采用木质长圆竿,在渔船上它主要是支撑吊货杆,用于吊装和卸运货物,它一般采用金属柱,它还可可以支撑横桁帆下桁、吊杆或斜桁,现有的桅杆一般为一节,其下端与船的龙骨或中板固定而垂直高高地竖起,使得船只的整体高度比较高,当船只在内河或水库内航行时,如果遇到航道上有桥梁等对高度有限制的状况时,则会造成船只难以通行,所以这种桅杆难以满足船舶跨越江、河、海三种水系航行的要求,特别大船的桅杆高度普遍在7-8米左右,这就造成桅杆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都相当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玻璃钢船折叠式桅杆,其实现了桅杆的高度可调及收起的功能,功能性强,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钢船折叠式桅杆,包括外杆、内杆、第一异形螺母和铰接部件,所述内杆包括上内杆和下内杆;所述外杆底端连接底座;所述下内杆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内杆顶端的右侧设置有半圆柱缺口,左侧设置有左阶梯孔;所述上内杆底端的左侧设置有所述半圆柱缺口,右侧设置有右阶梯孔;所述第一异形螺母的中心由上至下依次连通地设置有内圆柱孔和第一内螺纹孔;所述铰接部件包括螺栓和第二异形螺母,所述第二异形螺母的中心由左至右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孔和内六角螺纹孔;

所述下内杆的外螺纹的一部分插入所述外杆的顶端内;所述下内杆的半圆柱缺口与所述上内杆的半圆柱缺口相配合后左阶梯孔和右阶梯孔的位置相对; 所述螺栓从所述下内杆的左阶梯孔插入所述上内杆的右阶梯孔,所述螺栓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异形螺母的第二内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异形螺母外套在所述上内杆和下内杆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异形螺母的第一内螺纹孔与所述下内杆的外螺纹的另一部分螺纹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的螺栓头内设置有所述内六角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螺栓的螺栓头的厚度小于所述下内杆的左阶梯孔的大阶梯孔的深度至少2mm,所述第二异形螺母的厚度小于所述上内杆的右阶梯孔的大阶梯孔的深度至少2 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外杆与下内杆之间通过第一异形螺母实现轴向定位与锁紧,实现了外杆与下内杆之间可拆卸的同时,实现了桅杆在高度方向上的大范围调节,当需大范围调节高度时,旋松第一异形螺母,调整下内杆插入外杆内的长度,以大范围调节桅杆的高度,调节后,拧紧第一异形螺母,调节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异形螺母外套在上内杆与下内杆的连接处,上内杆与下内杆之间通过铰接部件连接,以实现了上内杆相对于下内杆的转动功能,当桅杆无需大范围调节只是小范围调节高度时,旋松第一异形螺母,下内杆相对于外杆拉出一点距离,使得上内杆与下内杆的连接处从第一异形螺母的顶端裸露出来,此时上内杆相对于下内杆转动以小范围调节桅杆的高度,调节简单方便,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满足船舶跨越江、河、海三种水系航行的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桅杆进行运输和搬运时,将第一异形螺母相对于下内杆及上内杆拆卸出来,此时下内杆与上内杆收进外杆内,大大降低了桅杆的高度,从而方便桅杆的运输和搬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上述附图标记:

1外杆,2下内杆,3上内杆,4第一异形螺母,5底座,6螺栓,7第二异形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玻璃钢船折叠式桅杆,包括外杆1、内杆、第一异形螺母4和铰接部件,所述内杆包括上内杆3和下内杆2;所述外杆1底端连接底座5;所述下内杆2的底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下内杆2顶端的右侧设置有半圆柱缺口,左侧设置有左阶梯孔;所述上内杆3底端的左侧设置有所述半圆柱缺口,右侧设置有右阶梯孔;所述第一异形螺母4的中心由上至下依次连通地设置有内圆柱孔和第一内螺纹孔;所述铰接部件包括螺栓6和第二异形螺母7,所述第二异形螺母7的中心由左至右依次连通地设置有第二内螺纹孔和内六角螺纹孔;

所述下内杆2的外螺纹的一部分插入所述外杆1的顶端内;所述下内杆2的半圆柱缺口与所述上内杆3的半圆柱缺口相配合后左阶梯孔和右阶梯孔的位置相对;所述螺栓6从所述下内杆2的左阶梯孔插入所述上内杆3的右阶梯孔,所述螺栓6的端部与所述第二异形螺母7的第二内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异形螺母4外套在所述上内杆3和下内杆2的连接处,所述第一异形螺母4的第一内螺纹孔与所述下内杆2的外螺纹的另一部分螺纹配合。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底座5与船的龙骨或中板固定而桅杆垂直高高地竖起。本实用新型外杆1与下内杆2之间通过第一异形螺母4实现轴向定位与锁紧,实现了外杆1与下内杆2之间可拆卸的同时,实现了桅杆在高度方向上的大范围调节,当需大范围调节高度时,旋松第一异形螺母4,调整下内杆2插入外杆1内的长度,以大范围调节桅杆的高度,调节后,拧紧第一异形螺母4,调节简单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异形螺母4外套在上内杆3与下内杆2的连接处,上内杆3与下内杆2之间通过铰接部件连接,以实现了上内杆3相对于下内杆2的转动功能,当桅杆无需大范围调节只是小范围调节高度时,旋松第一异形螺母4,下内杆2相对于外杆1拉出一点距离,使得上内杆3与下内杆2的连接处从第一异形螺母4顶端裸露出来,此时上内杆3相对于下内杆2转动以小范围调节桅杆的高度,调节简单方便,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满足船舶跨越江、河、海三种水系航行的要求,同时本实用新型在桅杆进行运输和搬运时,将第一异形螺母4相对于下内杆2及上内杆3拆卸出来,此时下内杆2与上内杆3收进外杆1内,大大降低了桅杆的高度,从而方便桅杆的运输和搬运。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螺栓6的螺栓头内设置有所述内六角螺纹孔。其中螺栓6上的内六角螺纹孔及第二异形螺母7上的内六角螺纹孔都是为了方便螺栓6及第一异形螺母7的拆卸。

本实用新型优选地,所述螺栓6的螺栓头的厚度小于所述下内杆2的左阶梯孔的大阶梯孔的深度至少2mm,所述第二异形螺母7的厚度小于所述上内杆3的右阶梯孔的大阶梯孔的深度至少2 mm。以用于保证下内杆2和上内杆3通过铰接部件连接后,下内杆2和上内杆3的连接处能顺利被第一异形螺母4外套,且下内杆2和下内杆3能顺利收进外杆1内。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