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60248发布日期:2019-01-02 22:32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胀式救生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装备,特别是一种气胀式救生筏。



背景技术:

救生筏是指船上供救生用的无自航能力的舟具。救生筏内备有一定数量的食品和淡水,供乘员在海上漂流待援使用,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刚性救生筏和充气救生筏两类。充气救生筏又分为气胀式救生筏、气胀式救生浮具以及气胀式自扶正救生筏等。其中气胀式救生筏由用橡胶材料制成的上下浮胎提供浮力,以双层防水尼龙布制成篷帐,用气体充胀成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等带有篷帐的小筏。救生筏体叠起后和属具一起存放在玻璃钢存放筒内。气胀式救生筏设计先进、结构紧密、安全性好、移动方便、操作简单、成形迅速,故被广泛地用于海上各类民用和军用船舶。

现有的气胀式救生筏的上下浮胎与登筏平台和蓬柱是相通的,在出现液态二氧化碳钢瓶内的气体不足的特殊情况时,不能优先给上下浮胎充气,而是气体平均分配给上下浮胎、登筏平台和蓬柱,不利于优先保证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气胀式救生筏,包括上浮胎、与所述上浮胎下端固接的下浮胎,与所述上浮胎上端中部固接的蓬柱,分别固接在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一侧的液态气体钢瓶,每个液态气体钢瓶分别连接一个速放阀,每个所述速放阀高压软管连接一个钢瓶单向进气阀,所述钢瓶单向进气阀分别与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上浮胎、下浮胎和蓬柱上分别设置一个与外界沟通的进排气阀、一个与外界沟通的安全阀;所述上浮胎与所述蓬柱之间通过一个单向进气阀连通,所述上浮胎内的气体能够进入所述蓬柱内,反之不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登筏平台,所述登筏平台固设在所述下浮胎的一侧,所述登筏平台的内腔通过一个单向进气阀与所述下浮胎的内腔连通,所述下浮胎内的气体能够进入所述登筏平台内,反之不能;所述登筏平台上还设置一个与外界沟通的进排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钢瓶单向进气阀包括阀体,接头体,所述接头体的上段回转连接高压胶管的一端,所述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与液态气体钢瓶相通,所述液态气体钢瓶内的液态气体可经过所述高压胶管进入所述接头体内设置的进液通道;所述阀体的下段上设置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之上的所述阀体的周向外圆上设置外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螺接压紧螺母,所述压紧螺母与所述环形凸台之间的阀体上套设止动压板、压板;所述接头体下段包括外螺纹段、外径小于所述外螺纹段的光杆段,所述光杆段上开设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O形圈;所述阀体上开设内径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内螺纹孔、第一光壁孔、第二光壁孔、泄压孔,所述内螺纹孔与所述外螺纹段螺接配合,所述O形圈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光壁孔抵接;所述阀体上还设置两个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二光壁孔、另一端开口于所述阀体周向外圆的出液孔;所述第二光壁孔内还间隙配合活塞,所述活塞的下端与所述泄压孔的上端之间设置弹簧,所述活塞的上端面能够盖住所述进液通道的下端面;当液态气体从所述接头体内设置的进液通道抵达所述活塞的上端面时,所述弹簧被压缩、所述活塞下移露出所述出液孔在所述第二光壁孔的开口;所述活塞的上端面嵌设密封垫;两个所述出液孔的截面积小于等于所述接头体内设置的进液通道的截面积。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出液孔相对设置;所述泄压孔的直径小于2mm;所述止动压板、压板的相对侧设置相互嵌套的环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阀包括阶梯筒状的单向阀体,所述单向阀体的上端面设有楔形阀口,所述楔形阀口向下延伸形成导向筒,所述导向筒内设置拉杆,所述拉杆的上端与圆盘状的压盖连为一体,所述拉杆的上段设置外螺纹,带有内螺纹的密封固定垫与所述拉杆的外螺纹螺接,所述压盖的下端面与所述密封固定垫上端面之间套设密封垫,所述密封垫与所述楔形阀口抵接配合;所述拉杆的下段设置外螺纹,带有内螺纹的调节螺母与所述拉杆的外螺纹螺接;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密封固定垫之间的所述拉杆上套设弹簧;所述单向阀体的周向外圆上设置外螺纹,与所述单向阀体的外螺纹配合螺接通用上阀体,所述通用上阀体的周向外圆上设置外螺纹,与所述上阀体的外螺纹配合螺接通用下阀体;所述单向阀体与所述通用上阀体之间套设胶垫;沿所述单向阀体的轴向、自所述单向阀体的内壁下端面起开设键槽,所述键槽内嵌设平头普通楔键与所述调节螺母的周向外圆抵接。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体的周向内壁上设置内螺纹,与所述单向阀体的内螺纹配合螺接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下缘能够与所述压盖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密封盖的上端面向两侧延伸并逐渐圆滑窄缩形成翼翅;所述密封盖的上端面中心开设用于防丢绳一端穿过并系牢的第一通孔,相应的所述上阀体上加强筋上也开设一个用于防丢绳另一端穿过并系牢的第二通孔。

钢瓶速放阀主要是充装和释放钢瓶内的气体。钢瓶单向进气阀主要是传送气体,并限制气体反流。进排气阀主要是当气室内压不足时进行补充气体或当产品收拢折叠时排放气体之用。单向进气阀用于救生筏上浮胎与蓬柱之间或用于下浮胎与登筏平台之间。当用于救生筏上浮胎与蓬柱之间时,当救生筏在充胀上浮胎成型后,通过单向进气阀再充胀蓬柱,当上浮胎排气后,蓬柱仍能保持成型;当单向进气阀用于下浮胎与登筏平台之间时,当救生筏再充胀到一定压力后通过单向进气阀再充胀登筏平台,当登筏平台排气后,下浮胎仍能保持成型。优先保证向上浮胎和下浮胎的充气,就是优先保证安全。安全阀主要是释放气室内多余超压的气体。高压软管主要是输送气瓶中的气体,根据连接阀件的不同,分不同规格型号适合速放阀与三通管接头之间的连接或适合速放阀与钢瓶单向进气阀之间的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优先保证向上浮胎和下浮胎的充气,就是优先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钢瓶单向进气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全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气胀式救生筏,包括上浮胎10、与所述上浮胎下端固接的下浮胎20,与所述上浮胎上端中部固接的蓬柱30,分别固接在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一侧的液态气体钢瓶40其特征在于:每个液态气体钢瓶40分别连接一个速放阀1,每个所述速放阀1高压软管23连接一个钢瓶单向进气阀2,所述钢瓶单向进气阀2分别与所述上浮胎和下浮胎的内腔相连通,所述上浮胎、下浮胎和蓬柱上分别设置一个与外界沟通的进排气阀4、一个与外界沟通的安全阀5;所述上浮胎与所述蓬柱之间通过一个单向进气阀3连通,所述上浮胎内的气体能够进入所述蓬柱内,反之不能。

还包括登筏平台50,所述登筏平台50固设在所述下浮胎20的一侧,所述登筏平台50的内腔通过一个单向进气阀3与所述下浮胎20的内腔连通,所述下浮胎20内的气体能够进入所述登筏平台50内,反之不能;所述登筏平台50上还设置一个与外界沟通的进排气阀4。

所述钢瓶单向进气阀2包括阀体21,接头体22,所述接头体22的上段回转连接高压胶管23的一端,所述高压胶管的另一端与液态气体钢瓶40相通,所述液态气体钢瓶内的液态气体可经过所述高压胶管进入所述接头体22内设置的进液通道223;所述阀体21的下段上设置环形凸台216,所述环形凸台216之上的所述阀体21的周向外圆上设置外螺纹,与所述外螺纹配合螺接压紧螺母210,所述压紧螺母210与所述环形凸台216之间的阀体21上套设止动压板28、压板29;所述接头体22下段包括外螺纹段221、外径小于所述外螺纹段221的光杆段222,所述光杆段上开设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置O形圈24;所述阀体21上开设内径从上到下依次递减的内螺纹孔211、第一光壁孔212、第二光壁孔213、泄压孔214,所述内螺纹孔211与所述外螺纹段221螺接配合,所述O形圈24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一光壁孔212抵接;所述阀体21上还设置两个一端开口于所述第二光壁孔213、另一端开口于所述阀体21周向外圆的出液孔215;所述第二光壁孔213内还间隙配合活塞25,所述活塞25的下端与所述泄压孔214的上端之间设置弹簧26,所述活塞25的上端面能够盖住所述进液通道223的下端面;当液态气体从所述接头体22内设置的进液通道抵达所述活塞25的上端面时,所述弹簧26被压缩、所述活塞25下移露出所述出液孔215在所述第二光壁孔213的开口;所述活塞25的上端面嵌设密封垫27;两个所述出液孔215的截面积小于等于所述接头体22内设置的进液通道的截面积。

两个所述出液孔215相对设置;所述泄压孔214的直径小于2mm;所述止动压板、压板的相对侧设置相互嵌套的环形凸起。

所述安全阀5包括阶梯筒状的单向阀体55,所述单向阀体的上端面设有楔形阀口,所述楔形阀口向下延伸形成导向筒551,所述导向筒内设置拉杆511,所述拉杆的上端与圆盘状的压盖52连为一体,所述拉杆的上段设置外螺纹,带有内螺纹的密封固定垫54与所述拉杆的外螺纹螺接,所述压盖的下端面与所述密封固定垫54上端面之间套设密封垫53,所述密封垫53与所述楔形阀口抵接配合;所述拉杆的下段设置外螺纹,带有内螺纹的调节螺母510与所述拉杆的外螺纹螺接;所述调节螺母510与所述密封固定垫54之间的所述拉杆上套设弹簧57;所述单向阀体55的周向外圆上设置外螺纹,与所述单向阀体55的外螺纹配合螺接通用上阀体58,所述通用上阀体58的周向外圆上设置外螺纹,与所述上阀体58的外螺纹配合螺接通用下阀体59;所述单向阀体55与所述通用上阀体58之间套设胶垫56;沿所述单向阀体55的轴向、自所述单向阀体55的内壁下端面起开设键槽552,所述键槽内嵌设平头普通楔键与所述调节螺母510的周向外圆抵接。

所述单向阀体55的周向内壁上设置内螺纹,与所述单向阀体55的内螺纹配合螺接密封盖51,所述密封盖的下缘能够与所述压盖52的上端面相抵接;所述密封盖51的上端面向两侧延伸并逐渐圆滑窄缩形成翼翅513;所述密封盖的上端面中心开设用于防丢绳一端穿过并系牢的第一通孔512,相应的所述上阀体上加强筋上也开设一个用于防丢绳另一端穿过并系牢的第二通孔51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