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494发布日期:2019-11-15 21:05阅读:929来源:国知局
浮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漂浮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筒。



背景技术:

浮筒为可漂浮在水面上的中空结构,被广泛使用于深水养殖、码头、浮桥、水上乐园、水上游泳池等领域。目前浮筒大多为中空的、采用强韧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作的塑料制品,四浮筒的角一般为圆弧钝角造型,并且在四角上分别设置有连接耳,多个浮筒通过插设于连接耳的连接插销连接为一个整体。

但是,由于浮筒的侧面接近平面,水中浪较大时,浮筒之间的摆动幅度较大,连接于浮筒之间的连接插销由于浮筒的摆动而易于从插孔中脱落,导致相邻浮筒之间的连接断开,影响浮筒的正常使用。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研究一种便于浮筒之间连接稳定可靠、不容易漏气的浮筒。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浮筒之间稳定可靠连接的浮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浮筒,包括由底壁、顶壁和四个侧壁所构成的中空、密封的塑料浮筒本体,四所述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耳;每一侧壁上从顶壁到底壁贯穿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连接耳的凹部,且不同侧壁的所述连接耳之间形成一高度差,所述高度差为所述连接耳的厚度的倍数;所述连接耳上设置有用于供连接相邻浮筒的连接件插入的连接孔。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上还设置有可密封排气孔以及排气槽,所述排气槽的一端与所述排气孔相连,所述排气槽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顶壁的边缘。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每一所述侧壁的连接耳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耳均匀设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设置于每一所述侧壁的连接耳为二个,二所述连接耳相连设置于每一所述侧壁。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凹凸结构,且每一浮筒相对侧壁的所述凹凸结构配合设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侧壁上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凹凸结构,且相对侧面的所述凹凸结构相配合设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孔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插设于其间的连接件转动的防转结构。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转结构为对称设置的凹槽。

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顶壁上设置有防滑结构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设计,由于将连接耳设置于侧壁的,且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耳的凹部,从而扩大了连接耳于侧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耳和侧壁的结合强度,在保持浮筒本体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连接耳的强度,延长了浮筒的使用寿命。

上述的结构设计,由于将浮筒排气孔设置于浮筒的顶壁,更容易满足浮筒吹塑成型的工艺要求,浮筒的厚度更容易保持均匀,由于成型时侧壁均匀受力,连接耳的厚度和强度也更容易满足要求,浮筒的整体结构更有保证。

在浮筒本体侧壁设置的凹凸结构,提高了相邻浮筒之间的咬合深度,避免在浪大时由于浮筒连续不断的摆动而使得连接件从连接孔中脱落,出现浮筒散落的问题,进而影响水上平台的正常使用。另外,由于浮筒本体侧壁的凹凸结构的配合设置,简化了浮筒的结构,同时也简化了浮筒的安装工艺,降低了浮筒的使用成本。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另一实施例连接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的连接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排气孔设置于侧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设置有防滑块的浮筒结构示意图。

图8为侧壁为直壁的浮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浮筒,该浮筒包括由底壁1、顶壁2和四个侧壁所构成的中空的、密封塑料浮筒本体,四个侧壁即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和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三侧壁以及与第二侧壁相对的第四侧壁。

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连接耳,每一侧壁上从顶壁到底壁贯穿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耳的凹部,且不同侧壁的连接耳之间形成一高度差,如图3所示,高度差为连接耳的厚度的倍数,可以为连接耳厚度的1-4倍,连接耳上设置有用于供连接相邻浮筒的连接件插入的连接孔。连接耳之间的具体差值根据具体使用情况来定,只要确保多个浮筒通过连接件连成一体之后,其所形成的上表面在在同一水平面即可。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侧壁31、第二侧壁32、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耳41,第二连接耳42、第三连接耳43和第四连接耳44,且每一侧壁均贯穿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耳的凹部,即第一侧壁3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耳41的第一凹部311,第二侧壁3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连接耳42的第二凹部321,第三侧壁33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三连接耳43的第三凹部331,第四侧壁34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第四连接耳44的第四凹部341。

本实施例的上述结构,由于将连接耳设置于侧壁,且在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容纳连接耳的凹部,从而扩大了连接耳与侧壁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连接耳和侧壁的结合强度,在保持浮筒本体厚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连接耳的强度,延长了浮筒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设置于每一侧壁的连接耳为一个。

在其他实施例中,设置于每一侧壁的连接耳也可以为多个,如图4所示的另一实施例中,设置于第四侧壁的连接耳411和连接耳412均匀设置,也可以为如图5所示的又一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侧壁的连接耳411和连接耳412彼此相连为一体,设置于第二侧壁的连接耳421和422彼此连接为一体。

如图1和图2所示,顶壁2上还设置有可密封的排气孔21以及排气槽22,排气槽22的一端与排气孔21相连,排气槽22的另一端延伸至顶壁2的边缘。将排气孔设置于浮筒的顶壁2上,大大增强了浮筒的可承载性,同时也解决了浮筒排气孔漏水的问题,提高了浮筒使用的效率。

本实施例的排气孔21通过塞子进行密封,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可实现密封的装置进行密封。

另外,将浮筒排气孔设置于浮筒的顶壁,更容易满足浮筒吹塑成型的工艺要求,浮筒的厚度更容易保持均匀,由于成型时侧壁均匀受力,连接耳的厚度和强度也更容易满足要求,浮筒的整体结构更有保证。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排气孔21也可以设置于浮筒本体的侧壁。

如图1所示,浮筒侧壁为弧形结构,每一侧壁上均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凹凸结构,且每一浮筒相对侧壁的凹凸结构相配合设置。具体地,第一侧壁设置有凹型结构313和凸型结构312,第二侧壁设置有凹型结构323和凸型结构322,第三侧壁设置有凹型结构333和凸型结构332,第四侧壁设置有凹型结构343和凸型结构342,且第一侧壁的凹型结构313和凸型结构312分别和第三侧壁的凸型结构332和凹型结构333相配合设置,第二侧壁的凹型结构323和凸型结构322分别与第四侧壁的凸型结构342和凹型结构343相配合设置。当然,每个侧壁的凹型结构和凸型结构的数量和形状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变化。

浮筒侧壁的这种设置,当对相邻的浮筒进行连接时,一个浮筒的凹型结构刚好可以卡入相邻另一浮筒的凸型结构内,形成结合强度较高的凹凸结构,提高了同等条件下浮筒之间的结合力,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浮筒本体侧壁的这种设置方式,提高了相邻浮筒之间的咬合深度,避免在浪大时由于浮筒连续不断的摆动而使得连接件从连接孔中脱落,出现浮筒散落的问题,进而影响水上平台的正常使用。另外,由于浮筒本体侧壁的凹凸结构的配合设置,简化了浮筒的结构,同时也简化了浮筒的安装工艺,降低了浮筒的使用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使用场合的具体要求,浮筒侧壁也可以采用如图8所示的直壁结构,其侧壁设置有连接耳41,顶壁2设置有排气孔21。

连接耳的每一个连接孔上都设置有用于防止插设于其间的连接件转动的防转结构,在该实施例中,该防转结构为对称设置于连接孔的两凹槽,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二连接耳42的第一连接孔411上设置有两个上下贯通的凹槽,即第一凹槽412和第二凹槽413,插入连接件后,将连接件转动90°,连接件上与凹槽配合的凸块即卡设于第一连接耳42的下部,且只有在连接件再次转动90°时连接件才可脱离第一连接孔411。连接孔的这种结构设计,提高了连接件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连接件在海浪的拍打下从连接孔中脱离的危险,进一步提供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浮筒的顶壁2上还设置有多个外凸的防滑结构块21,且在多个防滑结构块之间设置有排水槽。防滑块的设置,不仅解决了浮筒顶壁容易打滑进而影响浮筒安全使用的问题,也利于及时排出浮筒上表面的积水,进一步提高了浮筒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提高浮筒的强度,提高浮筒的抗老化性能、抗紫外线性能和抵抗水中酸碱腐蚀的性能,延长浮筒的使用寿命,浮筒本体优选采用高密聚乙烯材料。由于浮筒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一体成型,成型工艺简单,成本较低,生产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浮筒,由于在浮筒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防滑结构,并且在多个防滑结构之间设置有排水槽,从而解决了浮筒上表面由于容易出现打滑而影响浮筒安全使用的问题。此外,防滑结构之间的排水槽也利于及时排出浮筒上表面的积水,提高了浮筒使用的安全性。

由于在浮筒的侧壁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凹凸结构,凹凸结构的配合设置提高了相邻浮筒之间的咬合深度,可以避免在浪大时由于浮筒连续不断的摆动而使得连接件从连接孔中脱落而使得浮筒散开的问题,保证了水上平台结构的正常运行。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