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5204发布日期:2019-08-21 00:06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深检校装置,具体为一种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属于水深测量辅助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水深检校是水深测量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检校方式也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改变,从最初的测深锤、测深杆检校发展到近年的链式检校板检校,虽然精度在逐步提高,但链式检校板多用于换能器侧舷安装,对于船底安装换能器并不适用,且易受水流影响,操作复杂,为改变该现状,我单位提出了一种全新设计——一种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解决了船底安装换能器和链式检校板易受水流影响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检校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已有的测深换能器安装方式,主要分为侧舷安装和船底安装,一般非专业测量船都属于临时用船,在不破坏船体结构的前提下只能侧舷安装,首先,侧舷安装需临时采用上下、前后拉绳固定,测量过程中容易发射移位或倾斜,稳定性不好;其次,侧舷安装环能器发射声波时易受船体影响,而且江面漂浮物对换能器的正常工作也有一定影响,针对上述问题,船底安装换能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2)已有的测深检校装置,如测深锤、测深杆是最原始的检校装置,测深锤往水中抛时易受水流冲击影响很难垂直到河底,其反应的锤测水深精度不高;测深杆可保证垂直测到河底,但测深杆长度根据水深不同,特别是大水深时难以保证,近年的链式检校板可解决上述问题,但对于船底安装的换能器并不适用,其检校板很难放到船底换能器的正下方,且很难保证检校板会垂直升降保证水深精度;

(3)本实用新型船底安装换能器保证了安装的稳定性和排除了船体、漂浮物的影响;通过在水槽垂直安装检校装置保证了安装垂直度,通过不断增加1m组合杆可满足不同水深比测要求,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包括换能器主杆、船体水槽、上固定板、测深检校板、换能器、连接杆、上三脚翼、下三脚翼、连接杆螺纹、1m组合杆螺纹、1m组合杆、水槽槽口和卡槽;所述换能器主杆呈竖直式设置在船体水槽的中心位置,有不锈钢钢材制作而成的圆柱形所述船体水槽构成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的主体外部结构且构成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的内部空间,所述上固定板通过锁紧件固定在水槽上槽口上,所述测深检校板与上固定板呈对称式设置在船体水槽的底部,所述换能器位于测深检校板上且与换能器主杆焊接设置,所述连接杆焊接设置在水槽槽口上方,所述上三脚翼、下三脚翼呈对称式分别卡在船体水槽的三个水槽槽口处,所述连接杆螺纹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1m组合杆螺纹设置在1m组合杆上,所述1m组合杆焊接设置在水槽槽口下方,所述卡槽焊接设置在船体水槽的内壁上。

优选的,为了保证检校装置不移位,所述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采用三个槽口和船体水槽固定,且通过换能器主杆的上三脚翼、下三脚翼卡在船体水槽的三个卡槽处来控制安装方向,上固定板通过锁紧件固定在水槽上槽口。

优选的,为了保证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经久耐用,所述船体水槽的槽口、安装在槽口上的测深检校装置以及根据检测水深不同用以连接加长测深检校装置的一套1m长组合杆均由一种具有较强的刚性材质制作而成。

优选的,为了有效抵挡水流冲力,维持检校装置平衡性、稳定性,安全性强,保证检校成果精确可靠,所述1m组合杆为刚性材质,当检校水深过深组合杆受水流冲击发生弯曲时,可采用船舶和水流同步运动。

优选的,为了保证水深检校板下放至要求深度,所述三个连接杆,其下部连接测深检校板和换能器贴合,上部通过和1m组合杆螺纹连接,根据要求检测水深的不同,加1m组合杆螺纹。

优选的,为了保证连接杆和船体水槽上下槽口方位的一致性,进一步确定了换能器的垂直安装,所述上三脚翼、下三脚翼其末端留有孔洞,三个连接测深检校板的连接杆从上、下三脚翼末端孔洞穿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设计合理,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采用三个槽口和船体水槽固定,且通过换能器主杆的上三脚翼、下三脚翼卡在船体水槽的三个卡槽处来控制安装方向,上固定板通过锁紧件固定在水槽上槽口,保证检校装置不移位,船体水槽的槽口、安装在槽口上的测深检校装置以及根据检测水深不同用以连接加长测深检校装置的一套1m长组合杆均由一种具有较强的刚性材质制作而成,保证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经久耐用,1m组合杆为刚性材质,当检校水深过深组合杆受水流冲击发生弯曲时,可采用船舶和水流同步运动,有效抵挡水流冲力,维持检校装置平衡性、稳定性,安全性强,保证检校成果精确可靠,三个连接杆,其下部连接测深检校板和换能器贴合,上部通过和1m组合杆螺纹连接,根据要求检测水深的不同,加1m组合杆螺纹,保证水深检校板下放至要求深度,上三脚翼、下三脚翼其末端留有孔洞,三个连接测深检校板的连接杆从上、下三脚翼末端孔洞穿过,保证连接杆和船体水槽上下槽口方位的一致性,进一步确定了换能器的垂直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除去船体水槽的内部视图;

图3为1套1m组合杆示意图;

图4为船体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换能器主杆,2、船体水槽,3、上固定板,4、测深检校板,5、换能器,6、连接杆,7、上三脚翼,8、下三脚翼,9、连接杆螺纹,10、1m组合杆螺纹,11、1m组合杆,12、水槽槽口和1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包括换能器主杆1、船体水槽2、上固定板3、测深检校板4、换能器5、连接杆6、上三脚翼7、下三脚翼8、连接杆螺纹9、1m组合杆螺纹10、1m组合杆11、水槽槽口12和卡槽13;所述换能器主杆1呈竖直式设置在船体水槽2的中心位置,有不锈钢钢材制作而成的圆柱形所述船体水槽2构成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的主体外部结构且构成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的内部空间,所述上固定板3通过锁紧件固定在水槽上槽口上,所述测深检校板4与上固定板3呈对称式设置在船体水槽2的底部,所述换能器5位于测深检校板4上且与换能器主杆1焊接设置,所述连接杆6焊接设置在水槽槽口12上方,所述上三脚翼7、下三脚翼8呈对称式分别卡在船体水槽的三个水槽槽口12处,所述连接杆螺纹9设置在连接杆6上,所述1m组合杆螺纹10设置在1m组合杆11上,所述1m组合杆11焊接设置在水槽槽口12下方,所述卡槽13焊接设置在船体水槽2的内壁上。

所述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采用三个卡槽13和船体水槽2固定,且通过换能器主杆1的上三脚翼7、下三脚翼8卡在船体水槽2的三个卡槽13处来控制安装方向,上固定板3通过锁紧件固定在水槽上槽口,保证检校装置不移位,所述船体水槽2的槽口13、安装在槽口上的测深检校装置以及根据检测水深不同用以连接加长测深检校装置的一套1m长组合杆11均由一种具有较强的刚性材质制作而成,保证该适用于船底安装的测深检校装置经久耐用,所述1m组合杆11为刚性材质,当检校水深过深组合杆受水流冲击发生弯曲时,可采用船舶和水流同步运动,有效抵挡水流冲力,维持检校装置平衡性、稳定性,安全性强,保证检校成果精确可靠,所述三个连接杆6,其下部连接测深检校板4和换能器5贴合,上部通过和1m组合杆螺纹10连接,根据要求检测水深的不同,加1m组合杆螺纹10,保证水深检校板下放至要求深度,所述上三脚翼7、下三脚翼8其末端留有孔洞,三个连接测深检校板的连接杆6从上、下三脚翼末端孔洞穿过,保证连接杆6和船体水槽2上下槽口方位的一致性,进一步确定了换能器的垂直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1)确认船体水槽2及水槽槽口12无损坏、无脱落;

(2)将测深检校装置根据上、下三角翼7、8和水槽槽口12的方位放入水槽,是测深检校装置和水槽整体刚性咬合,无晃动现象,保证安装角度的垂直;

(3)采用锁紧件将测深检校装置的上固定板3锁在水槽上槽口12上,保证整个测深检校设备不会发生上下移位现象,保证测深检校装置的稳定性;测深检校板4和换能器5的下方完全贴合,保证了测深检校装置和换能器的入水深度保持一致;

(4)将1m组合杆11通过1m组合杆螺纹10和连接杆螺纹9刚性连接3个连接杆6,由于连接杆6已连接测深检校板4,故至此,连接杆6、测深检校板4和1m组合杆11已刚性连接为一整体;

(5)重复步骤(4)的动作,根据检测水深的不同,由浅入深通过增加1m组合杆来不断增加测深检校板4的入水深度,得到不同深度的检测精度;

(6)整个检测完毕后,收回1m组合杆11,解开上固定板3和水槽上槽口的锁紧件,按上、下三角翼7、8和水槽槽口12的方位从水中提出水深检测装置;

(7)将连接杆6、测深检校板4从水深检测装置中拆除;

(8)重复步骤(1)-(3)通过上固定板3、上、下三脚翼7、8完成换能器主杆1和换能器5的安装,开始水下地形测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