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船舶推进器的增压导流喷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0851发布日期:2019-10-15 21:49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船舶推进器的增压导流喷口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应用于推进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船舶推进器的增压导流喷口。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水下推进器有喷水推进器和螺旋桨推进。螺旋桨推进器是由桨毂和若干径向地固定于毂上的桨叶所组成的推进器,其实际产生动力的水流面积浪费较多,功耗损失多。喷水推进器是利用喷出的水反作用来产生推力的推进器,但其所喷出水流为螺旋外发散型水流,也有在喷水推进器处安装喷口进行导流,但螺旋桨叶梢的水流仍成发散型,作用力的水流不集中,螺旋桨产生的效率低。同时,普通的喷口中心固定内定子对水流有阻力,对螺旋桨叶梢水流引导起到作用微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导流效果好、减少水流发散且能提高推进器效率的用于船舶推进器的增压导流喷口。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增压导流喷口包括管状主体,所述管状主体内侧设置有若干整流叶,若干所述整流叶沿所述管状主体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整流叶包括折叶部和直叶部,所述折叶部和所述直叶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管状主体的内径从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折叶部靠近所述管状主体的内径较大的一端。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整流叶作为导向结构,并将若干所述整流叶圆周阵列设置在所述管状主体的内侧,使若干所述整流叶不会在工作过程中相互干扰,进而防止产生阻滞空间影响水流的喷射速度。通过喇叭状设计使水流在通过所述管状主体的过程中收束,使整体推力更集中,提高推进器的效率。水流通过所述整流叶时,在所述折叶部和所述直叶部的作用下从螺旋状喷射改变为直喷,进而减少水流的发散使推力更集中,提高推进器的推力,其中通过设置所述折叶部起水流的引导作用,使水流相对温和的改变流向,进而避免水流直接与所述直叶部冲撞产生较大的阻力,进而减少推进器动力的损失。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整流叶为流线型结构。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流线型设计的整流叶减少涡旋的产生,提高水流导引能力并减少水流阻力的产生,进而提高推进器工作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折叶部和所述直叶部之间的夹角为22°。

由上述方案可见,该角度能够最大化减少对水流产生的阻力,能够更有效的提高推进器工作效率。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整流叶的高度为所述管状主体的最大内径的0.15-0.35倍。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整流叶的高度为所述管状主体的最大内径的0.15-0.35倍时,能够确保所述管状主体中心的螺旋水流的呈收束状。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管状主体上共设有四个所述整流叶。

有上述方案可见,四个所述整流叶能够满足引导水流的效果,同时所述整流叶之间有足够的间隙确保水流有足够的通行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所述增压导流喷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所述增压导流喷口的大内径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增压导流喷口处的水流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增压导流喷口包括管状主体1,所述管状主体1内侧设置有若干整流叶2,若干所述整流叶2沿所述管状主体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整流叶2包括折叶部21和直叶部22,所述折叶部21和所述直叶部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管状主体1的内径从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折叶部21靠近所述管状主体1的内径较大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整流叶2为流线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折叶部21和所述直叶部22之间的夹角为2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整流叶2的高度为所述管状主体1的最大内径的0.15-0.35倍。

所述管状主体1上共设有四个所述整流叶2。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如图3所示,水流经过所述增压导流喷口时在所述整流叶2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且在所述管状主体1的内壁导向作用下收束,进而呈直喷的方式喷出所述增压导流喷口。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导流效果好、减少水流发散且能提高推进器效率的用于船舶推进器的增压导流喷口。本发明包括管状主体(1),所述管状主体(1)内侧设置有若干整流叶(2),若干所述整流叶(2)沿所述管状主体(1)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整流叶(2)包括折叶部(21)和直叶部(22),所述折叶部(21)和所述直叶部(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管状主体(1)的内径从其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小,所述折叶部(21)靠近所述管状主体(1)的内径较大的一端。本发明应用于推进器喷口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姜宇星;乐世华;余云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超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18
技术公布日:2019.10.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