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可控制方向的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7179发布日期:2020-05-29 12:4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可控制方向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板(1)、舵机(2)、伺服电机(5)和救生圈(12),所述三角板(1)一侧设置有所述舵机(2),所述舵机(2)一侧设置有舵机支架(3),所述舵机支架一侧设置有动力支架(4),所述动力支架(4)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所述伺服电机(5),所述伺服电机(5)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8),所述传动轴(8)与所述动力支架(4)之间设置有支座(7),所述传动轴(8)一端部设置有螺旋桨(9),所述动力支架(4)一侧设置有连接机构(6),所述连接机构(6)一侧设置有所述救生圈(12),所述动力支架(4)另一侧设置有电池箱体(10),所述电池箱体(10)内部设置有蓄电池(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可控制方向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2)与所述三角板(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舵机(2)与所述舵机支架(3)通过螺栓连接,所述舵机(2)采用塑料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可控制方向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舵机支架(3)与所述动力支架(4)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座(7)与所述动力支架(4)通过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可控制方向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8)与所述伺服电机(5)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传动轴(8)与所述支座(7)滚动连接,所述传动轴(8)与所述螺旋桨(9)通过键连接,所述伺服电机(5)主要采用铵铁硼永磁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可控制方向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箱体(10)与所述动力支架(4)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蓄电池(11)与所述电池箱体(10)通过卡槽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可控制方向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圈(12)与所述动力支架(4)通过所述连接机构(6)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可控制方向的救生圈,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桨(9)的头数为四,所述救生圈(12)是由软木、泡沫塑料或是其他比重比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所述救生圈(12)的内部填充的材料为闭孔型发泡材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可控制方向的救生圈,包括三角板、舵机、伺服电机和救生圈,所述三角板一侧设置有所述舵机,所述舵机一侧设置有舵机支架,所述多机智加一侧设置有动力支架,所述动力支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设置有传动轴;本实用新型能快速的将被救人员营救出来,节省救援时间,加快救援速度,减少伤亡,同时可以实现自己在水中行走无需人力去支持其运动,节省人力,提高生存能力,为救援行动省下诸多的力气和时间,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救援时,可以运送一些救生物资或者是食物给那些危急的人使用,缓解被救人员的心理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涛;陈玲;栗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06.14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