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内河航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96730发布日期:2020-03-17 14:4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内河航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的,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内河航标。



背景技术:

内河航标是为了帮助船舶安全、便利航行而设置的视觉、音响和无线电助航设施,通过合理配布内河航标,可以标识内河航道的方向、界限与障碍物,揭示有关航道信息,为船舶指示出安全、经济的航道,因此,内河航标是船舶在内河安全航行的重要助航设施。

由于天气变幻无常,经常会遇到大风天气,现有的航标抗侧翻能力差,受到风浪影响下会发生大幅度摇晃,极易容易发生侧翻,航标侧翻后也就不再具有指示作用,船员因此也就无法获知标识区内航道的方向、界限与障碍物或者有关航道的信息,会对船舶行使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893648u)公开了一种防侧翻的航标灯,该航标灯包括底座和航标壳体,所述航标壳体位于底座上方,所述航标壳体的内部顶端安有led灯,所述浮筒的内部设有通孔结构,所述浮筒垂直于所述浮力棒贯穿所述浮箱二设置,所述浮箱二的下方通过绳索连有若干锚块。但是,上述专利中的浮体、浮箱、空心球和浮力棒的整体结构庞大,构造复杂,不仅不能防侧翻,反而更容易招风。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794291u)公开了一种防海风冲击海上航标灯,该航标灯包括浮板,所述浮板底部四角均通过螺栓连接有竖直设置的重力块,所述浮板的底部两侧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树脂设置的第二支撑柱,切两个第二支撑柱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连接有同一个水平设置的半球块,所述半球块的底部中央外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中央外壁设置有第一凹槽。但是,上述专利中航标灯的导水管仅包括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而在海面上海水的方向为不规则的方向(即,四面八方),因此,上述专利中航标灯中的导水管几乎没有作用,不能实现防海风冲击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内河航标,所述内河航标通过风力缓冲组件和驱动组件的配合,可以降低风浪对航标的冲击,使得该航标的抗侧翻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披露了一种多功能内河航标,包括:

基座,其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基座内设置有一环形空腔,且在所述环形空腔上方开设有一环形槽,以使得所述环形空腔与外部相连通;

驱动组件,其设置在所述环形空腔内,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了移动单元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上并从所述环形槽内伸出;

风力缓冲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风力缓冲组件上设置有多个风板,用于缓冲风力冲击;

航标灯,其通过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风力缓冲组件上方。

优选地,在所述基座的环形槽相对的一端设置有一浮筒,且所述基座中心开设有一用于放置传感器件的容腔,所述环形槽环绕所述容腔分布。

优选地,在所述浮筒下方设置有锚链或者锚碇。

优选地,所述移动单元包括:

环形导轨,其设置在所述环形容腔的底部并沿着所述环形容腔的周向分布,所述环形导轨与所述环形槽相对,且所述环形导轨的两侧面为导轨面,所述导轨面为外凸的v型结构;

一对滑座,所述一对滑座置于所述环形导轨上方并沿着所述环形导轨的径向对称分布,所述滑座两端分别活动设置有一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活动套设有一滚轮,同一所述固定板两端的滚轮分设在所述环形导轨的两侧,且所述滚轮的侧面与所述导轨面相适配,以与所述导轨面相贴合;

其中,在所述滑座中心设置有一管座,所述支撑杆插设在所述管座内。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滑座之间为铆接,以使得所述固定板两端能够绕着所述固定板的中心自由转动。

优选地,所述风力缓冲组件具体包括:

一对支撑板,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在所述支撑杆上方;

多个固定轴,其设置在所述一对支撑板之间,且所述多个固定轴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多个风板,每一所述风板分别活动套设在一对应的所述固定轴上,在风力冲击作用下,所述风板绕着所述固定轴转动。

优选地,所述风板与对应的所述固定轴之间设置有多个塑料滚动轴承,以使得所述风板能够绕着对应的所述固定轴自由转动。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四角支架和底座,所述四角支架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底座设置在所述四角支架上,所述航标灯固定在所述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本实用新型中,航标上风力缓冲组件上的风板可以根据风力作用方向而发生适应性转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风浪作用在航标上的冲击力。具体来说,在风板遭受风力作用时,风板通过支撑杆带动滑座沿着环形导轨移动,从而缓冲了风对整个航标的冲击力,不会使得航标发生侧翻。同时,由于风板在整体旋转的过程中,航标进入自平衡状态,能够更好的抵御风力冲击。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从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以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内河航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内河航标的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内河航标的部分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内河航标的风力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基座,101-环形槽,102-容腔,201-支撑杆,202-环形导轨,203-滑座,204-固定板,205-连接杆,206-滚轮,207-管座,208-铆钉,300-航标灯,400-浮筒,501-第一支撑板,502-第二支撑板,503-固定轴,504-风板,601-四角支架,602-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诸如具体的配置和组件的特定细节仅仅是为了帮助全面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另外,为了清除和简洁,实施例中省略了对已知功能和构造的描述。

应该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本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一个实施例”或“本实施例”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

如图1所示,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内河航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多功能内河航标包括了基座100、驱动组件、风力缓冲组件以及航标灯300。

具体的,所述基座100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基座100内部绕其中心设置有一环形空腔,在所述环形空腔上方开设有一环形槽101,且所述环形槽101与所述环形空腔为同心设置,在所述基座100的下方与一浮筒400相连,所述浮筒400为空心结构,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所述浮筒400可以漂浮在河道水面上,从而带动整个航标漂浮在内河河面上,所述浮筒400的下方设置有锚链或者锚碇(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锚链或者锚碇可以将航标固定在河道的特定位置处。在所述基座100的中心还开设有一容腔102,在所述容腔102内可以放置各种传感器件,所述传感器件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气压大小的气压传感器、用于检测温湿度的温湿传感器以及用于检测航标位置的gps定位模块等,从而使得所述航标不仅具有标识作用还具备监测功能。

在所述环形空腔内设置有驱动组件,如图2所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了移动单元和支撑杆201,所述支撑杆201设置在所述移动单元上,并从所述环形槽101内伸出。所述移动单元包括了环形导轨202、一对滑座203、固定板204、连接杆205、滚轮206以及管座207。所述环形导轨202设置在所述环形容腔102的底部并沿着所述环形容腔102的周向分布,且所述环形导轨202还与所述环形槽101相对,所述环形导轨202的两侧的侧面为导轨面,且所述导轨面为外凸的v型结构,在所述环形导轨202上沿着环形导轨202的径向对称分布着所述一对滑座203,所述一对滑座203下端的两侧分别活动设置有一固定板204,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204通过铆钉208与所述滑座203相连,且铆钉208设置在所述固定板204的中心位置处,使得所述固定板204两端能够绕着其中心自由转动,在所述固定板20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连接杆205,所述连接杆205上分别活动套设有一滚轮206,所述滚轮206与连接杆205之间可以设置有滚动轴承,从而使得所述滚轮206可以绕着所述连接杆205自由转动。所述滚轮206的侧面与所述导轨面相适配,从而使得所述滚轮206能够与所述导轮面相贴合。进一步的,同一固定板204两端的滚轮206分设在所述环形导轨202的两侧,因此,在外力作用下,所述滑座203沿着所述环形导轨202移动,所述滚轮206贴合环形导轨202的侧面转动,且所述滚轮206与所述环形导轨202之间为滚动摩擦,摩擦力小,对滑座203的移动阻碍小。

在所述滑座203的中心设置有一管座207,所述支撑杆201插设在所述管座207内,通过所述支撑杆201可以将外力作用在所述滑座203上,从而带动滑座203沿着所述环形导轨202移动。在所述支撑杆201上设置有风力缓冲组件,如图4所示,所述风力组件包括了一对支撑板、固定轴503和风板504。所述一对支撑板包括了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501和第二支撑板502,所述第一支撑板501固定在所述支撑杆201的上方,在所述第一支撑板501和第二支撑板502之间设置有多个固定轴503,且所述多个固定轴503沿着所述第一支撑板501和第二支撑板502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每个所述固定轴503上活动设置有一风板504,所述风板504与所述固定轴503之间设置有多个塑料滚动轴承(图中未示出),在风力冲击作用下,所述风板504可以绕着所述固定轴503自由转动,从而风板504可以根据风力作用方向而发生适应性转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风作用在航标上的冲击力。并且风板504将风浪对航标的作用力通过固定轴503以及第一支撑板501作用到支撑杆201上,所述支撑杆201又将所述作用力作用至滑座203上,从而推动滑座203沿着环形导轨202移动,以将所述作用力消散掉,使得所述航标不会因受到某一方向上风浪的冲击力而发生侧翻。

转至参见图1,所述航标灯300通过支撑组件固定在所述风力缓冲组件上方,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了四角支架601和底座602,所述四角支架601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502上,所述底座602设置在所述四角支架601上,所述航标灯300固定在所述底座602上。

综上所述,所述内河航标上的风力缓冲组件上的风板504可以根据风力作用方向而发生适应性转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风浪作用在航标上的冲击力,且风板504遭受风力作用时,可以通过支撑杆2014带动滑座203沿着环形导轨202移动,从而缓冲了风浪对整个航标的冲击力,不会使得航标发生侧翻。

对所有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