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燃料散货船的备品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03901发布日期:2021-06-11 19:2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用于双燃料散货船的备品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双燃料散货船的备品吊。



背景技术:

对于两个lng液罐位于上层建筑两侧的双燃料散货船,想要使用原有的悬臂吊形式的备品吊,不仅需要在甲板上腾出备品吊的布置空间,还需改进其结构以满足新的吊装需求。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天然气燃料动力船舶规范》等规范标准,原有的悬臂吊形式的备品吊很难继续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悬臂吊形式的备品吊在lng液罐附近作业不安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双燃料散货船的备品吊。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用于双燃料散货船的备品吊,所述双燃料散货船的主甲板上具有lng液罐,所述lng液罐位于所述双燃料散货船的上层建筑两侧,所述备品吊包括:

轨道吊,所述轨道吊包括多个轨道和吊装部,所述轨道位于所述上层建筑和所述lng液罐上方,所述轨道水平设置且垂直于船体中心线,所述吊装部在所述轨道上移动,所述吊装部具有挂钩,所述挂钩可升降;

门式支撑结构,所述门式支撑结构包括立式支撑件和上部支撑件,所述立式支撑件设置于所述lng液罐靠近船舷侧,所述立式支撑件向上延伸支撑所述轨道的两端,所述上部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上层建筑的顶部,所述上部支撑件向上延伸支撑所述轨道。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使用门式支撑结构将轨道吊架设于lng液罐和上层建筑上方,轨道吊可以在吊运甲板上的备品的同时,始终与lng液罐保持安全距离。

较佳地,所述轨道的正下方设有备品吊点,所述备品吊点分布于各层甲板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将各层甲板上的备品统一放置于轨道正下方的备品吊点,方便吊运。

较佳地,所述门式支撑结构之间还具有横式支撑件,所述横式支撑件位于所述轨道之间,用于连接多个所述轨道。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增加了轨道的载荷能力,使其结构更稳定。

较佳地,所述门式支撑结构和所述轨道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使轨道和门式支撑结构连为一体,增加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较佳地,所述吊装部包括板车,所述挂钩在所述板车上移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在吊运备品时,通过板车的移动来控制吊装部整体的横向移动,使吊装部与轨道的连接更可靠,移动时也更稳定。

较佳地,所述板车沿所述轨道方向向船舷外侧延伸,当所述板车位于所述轨道两端时,所述板车超出船舷至少3米。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使备品吊可以将备品从船上吊离船舶,也可以将备品吊入船舶。

较佳地,所述吊装部上设有若干安全锁,当所述挂钩未到达最高点时,所述安全锁将所述板车固定于所述轨道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保证在挂钩上升到最高点以前,板车不会在轨道上移动。

较佳地,所述吊装部上设有若干安全锁,当所述板车到达预设位置时,所述安全锁将所述板车固定于所述轨道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保证在板车到达预设位置后,安全锁自行将板车锁定于轨道上。

较佳地,所述安全锁仅能通过人工操作解锁。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保证在移动板车之前必须手动操作解锁安全锁,提高了安全性。

较佳地,所述门式支撑结构上设置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位于所述lng液罐和所述轨道之间,所述保护罩固定于所述立式支撑件和所述上层建筑上。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当备品在吊运过程中意外坠落时,不会直接与lng液罐接触,大幅提高了整体结构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用于双燃料散货船的备品吊使用门式支撑结构将轨道吊架设于lng液罐和上层建筑上方,使轨道吊可以在吊运甲板上的备品的同时,始终与lng液罐保持安全距离,在吊装备品或备件的过程中,保证吊装部不会与lng液罐发生碰撞,增加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双燃料散货船的备品吊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双燃料散货船的备品吊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双燃料散货船的备品吊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上层建筑101

甲板102

备品吊点103

lng液罐104

轨道21

板车22

挂钩23

立式支撑件31

上部支撑件32

横式支撑件33

保护罩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双燃料散货船的备品吊,该双燃料散货船的甲板102上具有lng液罐104,lng液罐104位于该双燃料散货船的上层建筑101两侧。

目前,现有的散货船上大多设有悬臂式的备品吊,将其应用于双燃料散货船时,备品吊会占用lng液罐的位置。退一步来说,就算安装时在甲板上给悬臂式备品吊设置了充分的空间,在吊装时其悬臂的运动轨迹仍然会被lng液罐所阻挡,所以传统形式的备品吊无法适用于双燃料散货船。况且,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将备品吊设置于甲板上,备品吊和/或其吊运的备品件都会在使用时靠近甚至碰到lng液罐,属于安全隐患。

综合考虑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布置备品吊时的难度,本实施例中,采用轨道吊来替代悬臂吊。在轨道吊的正下方设有备品吊点103,备品吊点103分布于甲板102上,便于吊装时将备品件放置于备品吊上。

备品吊包括门式支撑结构,门式支撑结构包括立式支撑件31、上部支撑件32和横式支撑件33。立式支撑件31设置于lng液罐104靠近船舷侧,向上延伸支撑轨道21的两端;上部支撑件32设置于上层建筑101的顶部,向上延伸支撑轨道21;横式支撑件33位于轨道21之间,用于连接多个轨道21。门式支撑结构和轨道21之间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甲板102上架设了门式支撑结构,便于安装轨道吊。首先在lng液罐104外侧(靠近船舷侧)的甲板102上设置立式支撑件31,立式支撑件31向上延伸,然后在上层建筑101顶部设置上部支撑件32,上部支撑件32向上延伸至同一高度,再将轨道吊架设于立式支撑件31和上部支撑件32上。优选地,在沿垂直于轨道21架设的方向设置有多组立式支撑件31和上部支撑件32,用于支撑轨道21的两侧或多个轨道21之间的连接处,这样可以更稳定的支撑轨道吊,使其可以稳定地工作。为了使整体结构更加稳定,在轨道21之间设有横式支撑件33,在偶然遭遇恶劣气候或船体发生倾斜时,使门式支撑结构能够抵抗一定的扭矩,增加其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考虑到船体本身大量使用钢结构和焊接工艺,为了简化工序、材料获取方便及保证强度,立式支撑件31、上部支撑件32和横式支撑件33均由钢结构制成,例如型钢、钢筋、钢管等,并通过焊接固定其接触面,保证了门式支撑结构的结构强度能够满足备品吊的使用需求。

备品吊还包括轨道吊,包括轨道21和吊装部。轨道21位于上层建筑101和lng液罐104的上方,轨道21水平设置且垂直于船体中心线。吊装部在轨道21上移动,吊装部包括板车22和挂钩23,挂钩23在板车22上移动,且挂钩23可升降。板车22沿轨道21方向向船舷外侧延伸,当板车22位于轨道21两端时,板车22超出船舷至少3米。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轨道吊包括多个轨道21和吊装部,轨道21架设于门式支撑结构上,其方向与船体中心线垂直并与门式支撑结构对应,吊装部包括板车22和挂钩23。板车22可在轨道21上来回移动,挂钩23连接于板车22上。如此一来,板车22即可用于控制挂钩23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挂钩23通过升降结构将备品起吊或放下,两者独立工作互不干扰。

另外,为了使双燃料散货船靠岸时,备品吊能够将备品件吊离船体,或将备品件吊入船体,板车22在到达轨道21两端后,板车22本体需要再向船舷外侧延伸一段距离,从而在水平方向上可以将挂钩23伸出。综合结构稳定性和实用性考虑,延伸距离设置为不小于3米。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4米的延伸距离,来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通过上述方式设置板车22和挂钩23,使竖直方向上起吊/放下的移动和水平方向上的移动能够分别进行准确控制。

以一个完整吊装过程为例:首先挂钩23下放至最低点,备品件被挂于挂钩23上,此时板车22保持不动;然后挂钩23起吊,当挂钩23上升至安全高度或最高点时,挂钩23即停止运动;接着挂钩23保持不动,板车22做水平移动,将带有备品件的挂钩23移动至船舷外,板车22也随之停止运动;最后,板车22保持不动,挂钩23放下,将备品件吊离船体。

虽然本实施例中没有给出实施方式,但需要注意的是,挂钩23也可以通过有缓冲或有阻尼的方式,例如增设气缸或弹簧组件,使其在板车22上可以做小幅度的移动。但为了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其运动速度必须小于板车22在轨道21上滑动的速度。

进一步地,吊装部上设有若干安全锁。当挂钩23未到达最高点或板车22到达预设位置时,安全锁将板车22固定于轨道21上,且该安全锁仅通过人工操作解锁。

具体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吊装过程的安全,在吊装部上设有多个安全锁(图中未示出),安全锁仅通过人工操作解锁。由上述吊装部的工作原理可知,板车22需要在挂钩23升降时停止移动。由于板车22在轨道21上易滑动的结构特性,需要额外设置若干个安全锁,来保证挂钩23升降时板车22不会因为侧向力而发生滑动。在需要打开安全锁时,使用者必须确认打开安全锁的操作,以免因误操作导致发生安全事故。

仍以上述吊装过程为例:首先,在挂钩23起吊备品件上升到最高点之前,板车22通过安全锁固定于轨道21上;其次,挂钩23上升至最高点,工作人员通过手动操作打开安全锁,从而可以移动板车22;当板车22到达预设位置时,安全锁自动锁闭,将板车22固定于轨道21上,挂钩23放下并将备品件吊离船体。如图1所示,该预设位置为轨道21的两端以及备品件在竖直方向上对应在轨道21上的位置。

进一步地,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在门式支撑结构上设置有保护罩4,保护罩4位于lng液罐104和轨道21之间,保护罩4固定于立式支撑件31和上层建筑101上。本实施例中,保护罩4包括气囊式的缓冲结构(图中未示出)和结构强度相对较高的承重层。当遭遇恶劣天气或突发情况而导致在吊装过程中备品件脱钩坠落时,保护罩4能够有效地起到基本的防护作用,保护lng液罐104不会被损坏,引发更加严重的事故。优选地,保护罩4的具体结构以适应使用需求为准。由于此类结构较为常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其他保护罩的结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