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海底着陆器

文档序号:29635022发布日期:2022-04-13 16:56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海底着陆器

1.本发明属于海底着陆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海底着陆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对海洋的探索、研究和开发愈发受到研究者和国家的重视。海底观测以及海洋物质的探索在地质、化工、医疗、生物、教育认知等领域都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3.20世纪中期以前,探测设备主要是通过电缆放置于水下,用于水力资源的勘探和海洋监测。电缆探测的深度不断扩大,所需要使用的电缆也越来越长,非常不方便。现如今,海底着陆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4.我国在海底着陆器领域已经取得了瞩目的成就,本发明针对着陆器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在底部加装弹簧来减小硬着陆冲击,大面积的平面底板应对软着陆的陷入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为避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不仅结构简单且稳定好,而且能够适应软硬海底着陆面,同时可以微调下降上浮速度的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海底着陆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海底着陆器,包括框架结构,所述框架结构中的上部四面分别设有有一个抗压密闭球体,所述框架结构的正中间竖直安装有声学释放器,所述框架结构的下方设有配重底盘且配重底盘由磁性金属制成,所述配重底盘通过电磁吸装置安装在框架结构的下端且电磁吸装置由声学释放器控制工作。
7.优选的,所述框架结构包括四根竖直主杆和多根横杆,所述四根竖直主杆呈正方形分布且相邻的两根竖直主杆之间设有至少三根横杆,所述声学释放器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框架结构的正中间,所述抗压密闭球体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框架结构的外侧面。
8.优选的,还包括四根竖直副杆,所述框架结构的一侧设有两根竖直副杆、另一侧设有两根竖直副杆。
9.优选的,所述四根竖直主杆的下端头分布设有一个弹性体且弹性体的下端面与配重底盘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四根竖直副杆的下端头分布设有一个弹性体且弹性体的下端面与配重底盘的上端面接触。
10.优选的,所述框架结构中的两侧的横杆上分别安装有叶轮组件,所述叶轮组件组件中的叶轮竖直向下设置,所述配重底盘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缺口且缺口位于对应叶轮的正下方,所述声学释放器内部装有能控制叶轮启停的控制装置。
11.优选的,所述声学释放器的下方设有可分离连接杆,所述可分离连接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和下杆通过电磁吸装置实现连接,在电磁吸装置中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时电磁吸装置失去磁性,此时连接杆中的上杆和下杆分离,所述上杆的上端与框架结构固
定连接,所述下杆与配重底盘固定连接。
12.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海底着陆器中的框架结构中的结构简单、稳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和支撑性能,这样在保证设备整体平衡的前提下,降低设备整体的重量,同时确保其整体强度;二是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海底着陆器加装弹簧和配重底板,能够减小着陆过程的影响(无论海底是硬底面,还是软底面);三是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海底着陆器加装叶轮,可以减小下降过程中的加速度,同时为上浮提供动力。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海底着陆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1为弹性体;12为框架结构;13为抗压密闭球体;14为声学释放器;15为配重底盘;16为可分离连接杆;17为电磁吸装置;18为叶轮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15.实施例1:参照附图1。一种用于海洋监测的海底着陆器,包括框架结构12,所述框架结构12中的上部四面分别设有有一个抗压密闭球体13,抗压密闭球体13为抗压玻璃球体,为设备提供浮力,抗压密闭球体13球型形状能够大大提高其耐压性,实验验证,先比与其它形状,其不仅耐压性好,而且相同情况下内部空间更大,质量可以做的更轻,即其载重更佳(符合上浮需求),这样能确保证设备整体重量平衡,保证平稳的下落,所述框架结构12的正中间竖直安装有声学释放器14,所述框架结构12的下方设有配重底盘15且配重底盘15由磁性金属制成,所述配重底盘15通过电磁吸装置17安装在框架结构12的下端且电磁吸装置17由声学释放器14控制工作。所述声学释放器14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电磁吸装置17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配重底板作为着陆器的着陆底板,减小着陆面是软质时的下陷影响。
16.所述框架结构12包括四根竖直主杆和多根横杆,所述四根竖直主杆呈正方形分布且相邻的两根竖直主杆之间设有至少三根横杆,所述声学释放器14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框架结构12的正中间,所述抗压密闭球体13通过安装板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框架结构12的外侧面。还包括四根竖直副杆,所述框架结构12的一侧设有两根竖直副杆、另一侧设有两根竖直副杆。所述四根竖直主杆的下端头分布设有一个弹性体11且弹性体11的下端面与配重底盘15的上端面接触,所述四根竖直副杆的下端头分布设有一个弹性体11且弹性体11的下端面与配重底盘15的上端面接触,框架结构12底部安装有减震弹簧能够有些吸收冲击力,减小着陆时着陆面是硬质时的冲击影响。所述弹性体11为弹簧。由于框架结构12结构简单,稳定,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和支撑性能,这样在保证设备整体平衡的前提下,降低设备整体的重量,同时确保其整体强度。
17.所述框架结构12中的两侧的横杆上分别安装有叶轮组件18,所述叶轮组件18中的叶轮竖直向下设置,所述配重底盘15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缺口且缺口位于对应叶轮的正下方,所述声学释放器14内部装有能控制叶轮启停的控制装置。所述叶轮组件包括潜水电机和叶轮,所述潜水电机驱动叶轮旋转,所述声学释放器14控制潜水电机启停。缺口的设置,使得叶轮产生的涡流在配重底盘15的下端形成向上的推力,从而进一步抵消着陆器下降的速度。
18.所述声学释放器14的下方设有可分离连接杆16,所述可分离连接杆16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和下杆通过电磁吸装置17实现连接,在电磁吸装置17中的电路处于断开状态时电磁吸装置17失去磁性,此时分离连接杆16中的上杆和下杆分离,所述上杆的上端与框架结构12固定连接,所述下杆与配重底盘15固定连接。所述下杆由磁性金属制成。
19.根据探测目的的不同可以在抗压密闭球体13中放入不同的设备,例如海水取样器,海底沉积物取样器,海洋环境监测模块及必要的信息存储模块,若尺寸过大,可换用尺寸更大球体安装在框架结构12的下部,也可以根据需求加装适配的壳体设备。当设备重力大于浮力时,可以加装浮体材料来增大浮力。设备上还可加装探照灯及摄像头供岸上人员观察。设备下降一段时间后可由人工指令声学释放器14控制叶轮转动,提供向上的推力来减小着陆器下降时的加速度,从而减小着陆瞬间对设备的冲击。设备着陆到水底后,由人工指令声学释放器14控制进行工作,在数据收集及样品采集完成后,声学释放器14接收到声波后,电磁吸装置17中的电路断开,电磁吸装置17失去磁性,此时可分离连接杆16断开,由于浮力大于重力,设备上浮,工作人员根据声学释放器14中的信号发射器来进行准确回收。
20.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作了比较详细的文字描述,但是这些文字描述,只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简单文字描述,而不是对本发明设计思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发明设计思路的组合、增加或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