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26465发布日期:2022-12-13 21:0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


背景技术:

2.对于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以上中大型箱船,包括超大型集装箱船,当箱船舷侧受到海水和波浪的作用力,会发生变形。为了加强舷侧结构和控制变形,一般会设置数道平台。在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主甲板下面通道设置一道平台,舭部附近设置一道平台,在这两道平台之间再设置一或者两道平台,总共三到四道平台。
3.现有技术的缺点:结构强度冗余过大,浪费材料,增加结构重量和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
5.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一种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设于集装箱船的船体外板和内壳之间,主甲板的下方设有通道平台,舭部上方设有舭部平台;通道平台和舭部平台之间不再设置其他平台;通道平台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船体外板和内壳;舭部平台的一端固接于船体外板,舭部平台的中部固接于内壳。
7.通道平台和舭部平台之间具有若干纵骨,纵骨分别固设于船体外板和内壳。
8.通道平台为水密平台。
9.通道平台平行于主甲板。
10.舭部平台平行于通道平台。
11.舭部平台的另一端朝船体内腔方向延伸。
12.通道平台到主甲板的距离小于通道平台到舭部平台的距离。
13.所述集装箱船的装载集装箱的数量为4000标准箱以上。
14.通道平台与船体外板之间、通道平台与内壳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15.舭部平台与船体外板之间、舭部平台与内壳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船体外板和内壳之间的双壳舷侧区域内,主甲板下方仅设置通道平台和舭部平台;通道平台和舭部平台之间不再设置其他平台,该种结构完全满足船舶规范规定的结构强度和变形要求,是安全的。本发明可以节约钢材,减轻重量,降低制造成本;并可以减少施工工艺,减少构件数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19.如图1所示,一种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设于集装箱船的船体外板10和内壳20之间,主甲板30的下方设有通道平台31,舭部40上方设有舭部平台32。
20.所述集装箱船为大中型集装箱船,即集装箱船的装载集装箱的数量为4000标准箱以上。
21.通道平台31和舭部平台32之间不再设置其他平台。通道平台31和舭部平台32之间具有若干纵骨33,纵骨33分别固设于船体外板10和内壳20。
22.通道平台31到主甲板30的距离小于通道平台31到舭部平台32的距离。
23.通道平台21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船体外板10和内壳20。
24.舭部平台32的一端固接于船体外板10,舭部平台32的中部固接于内壳20;舭部平台的另一端朝船体内腔方向延伸。
25.通道平台为水密平台。
26.通道平台31平行于主甲板30;舭部平台32平行于通道平台31。
27.通道平台31与船体外板10之间、通道平台31与内壳20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28.舭部平台32与船体外板10之间、舭部平台32与内壳20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29.利用美国船级社(abs)的名称为eagle containership的有限元软件,对7100标准箱的集装箱船,就其双壳舷侧进行结构强度和变形分析,该集装箱船采用本发明的双壳舷侧结构。
30.首先,通过该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双壳舷侧结构的横向变形趋势进行分析计算。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结果显示,本发明的双壳舷侧结构,和现有的在通道平台和舭部平台之间设置若干其他平台的双壳舷侧结构相比,两者的横向变形趋势一样的。
31.其次,通过该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仓口围位置的y方向向内变形值进行分析计算。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结果显示,本发明的舱口围处的y方向的向内变形值为7.45cm;现有的设置若干其他平台时仓口围处的y方向的向内变形值为7.35cm。可见,两者舱口围处的y方向的向内变形值几乎相同。
32.第三,该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计算表明,本发明的双壳舷侧结构完全满足结构强度的要求。
33.可见,本发明的双壳舷侧结构,完全满足结构强度和变形要求。
34.本发明的双壳舷侧结构方案,针对巴拿马型集装箱船以上的中大型箱船,包括超大型集装箱船。所谓中大型箱船,为装载集装箱的数量为4000箱以上的集装箱船。
35.本发明在船体外板和内壳之间的双壳舷侧区域内,主甲板下方仅设置通道平台和舭部平台;通道平台和舭部平台之间不再设置其他平台,该种结构完全满足船舶规范规定的结构强度和变形要求,是安全的。
36.本发明可以节约钢材,减轻重量,降低制造成本。
37.本发明还可以减少施工工艺,减少构件数量。
38.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
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设于集装箱船的船体外板和内壳之间,其特征在于,主甲板的下方设有通道平台,舭部上方设有舭部平台;通道平台和舭部平台之间不再设置其他平台;通道平台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船体外板和内壳;舭部平台的一端固接于船体外板,舭部平台的中部固接于内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通道平台和舭部平台之间具有若干纵骨,纵骨分别固设于船体外板和内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通道平台为水密平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通道平台平行于主甲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舭部平台平行于通道平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舭部平台的另一端朝船体内腔方向延伸。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通道平台到主甲板的距离小于通道平台到舭部平台的距离。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船的装载集装箱的数量为4000标准箱以上。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通道平台与船体外板之间、通道平台与内壳之间均为焊接连接。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特征在于,舭部平台与船体外板之间、舭部平台与内壳之间均为焊接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中型集装箱船的双壳舷侧结构,其设于集装箱船的船体外板和内壳之间,主甲板的下方设有通道平台,舭部上方设有舭部平台;通道平台和舭部平台之间不再设置其他平台;通道平台的两端分别固接于船体外板和内壳;舭部平台的一端固接于船体外板,舭部平台的中部固接于内壳。本发明可以节约钢材,减轻重量,降低制造成本,并可以减少施工工艺,减少构件数量。少构件数量。少构件数量。


技术研发人员:陈麟 杨庆和 任淑霞 钱欣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2/1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