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可调螺距舵桨的配油滑环反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3186发布日期:2023-03-08 03:0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可调螺距舵桨的配油滑环反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可调螺距舵桨的配油滑环反馈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可调螺距全回转舵桨,但是目前还没有相应的能够同时实现“旋转配油”和“螺距反馈”的配油滑环反馈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配油滑环反馈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旋转配油”和“螺距反馈”。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适用于可调螺距舵桨的配油滑环反馈装置,包括动环、定环、固定在动环上的第一导杆、固定在定环上的第二导杆、套设在所述第一导杆上的内圈、套设在所述第二导杆上的外圈以及设置在所述内圈和外圈之间的第一轴承,所述动环和定环的轴心线重合,所述动环套设在所述定环内且在定环上可沿其轴心线转动,所述动环与可调螺距舵桨的转舵管固定连接,所述内圈与推拉杆的一端固定,所述外圈与反馈杆固定。所述第一轴承为球轴承。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内圈与第一导杆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用于使得所述内圈在所述推拉杆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导杆上下滑动。所述第二轴承为直线轴承。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内圈上开设有固定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轴承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内圈与所述第二轴承的外部固定。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二轴承的长度大于所述内圈的厚度,所述内圈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卡板,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板的内侧与所述第一卡槽配合卡接用于将所述第二轴承与所述内圈固定。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外圈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与外圈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二导杆贯穿所述延伸板。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二导杆上套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与所述外圈固定,所述滑套包括限位部和导向部,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外圈的上表面,所述导向部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外圈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二卡板的内侧与所述第二卡槽配合卡接用于将所述滑套与所述内圈固定。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内圈与第一轴承的内环固定,所述外圈与第一轴承的外环固定,所述内圈和外圈通过第一轴承实现独立转动。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动环和定环之间设置有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所述定环上开设有贯穿其壁厚的第一连通孔和第二连通孔,所述动环内开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连通孔、第一通道与第一油腔连通,所述第二连通孔、第二通道与
第二油腔连通。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动环和定环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油腔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密封圈。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面,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发明的配油滑环反馈装置,能够同时实现“旋转配油”和“螺距反馈”;结构紧凑,能够单独成一个模块,便于安装,适用于多数舵桨产品结构。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配油滑环反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19.图3为配油滑环反馈装置中内圈、外圈在推拉杆带动下上下移动的示意图;
20.图4为配油滑环反馈装置中内圈和动环、外圈和定环之间相互转动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定环和动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动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动环中第一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动环中第二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25.其中:1-动环;2-定环;3-第一导杆;4-第二导杆;5-第二轴承;6-内圈;7-外圈;8-第一轴承;9-推拉杆;10-反馈杆;11-密封圈,12-第一卡板,13-滑套,131-限位部,132-导向部,14-第一油腔,15-第二油腔,16-第一连通孔,17-第二连通孔,18-第一通道,19-第二通道,20-第二卡板,21-第三卡板,22-凸台,23-延伸板,24-第三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适用于可调螺距舵桨的配油滑环反馈装置,包括动环1、定环2、固定在动环1上的第一导杆3、固定在定环2上的第二导杆4、套设在第一导杆3上的内圈6、套设在第二导杆4上的外圈7以及设置在内圈6和外圈7之间的第一轴承8,第一导杆3和第二导杆4的长度延伸方向相同。
28.动环1的内壁上方开设有容纳环,内圈6的外径小于容纳环的外径,内圈6能够容纳在容纳环内。容纳环的下方设置有台阶部,台阶部上均匀间隔设置有三根第一导杆3。
29.本实施例中外圈7的其中一处水平向外延伸形成延伸板23,延伸板23与外圈7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第二导杆4贯穿延伸板23,外圈7与反馈杆10的下端固定,内圈6与推拉杆9的上端固定。内圈6与第一轴承8的内环固定,外圈7与第一轴承8的外环固定,内圈6和外圈7通过第一轴承8实现独立转动。第一轴承8为球轴承。
30.动环1和定环2的轴心线重合,动环1套设在定环2内且在定环2上可沿其轴心线转动,动环1与可调螺距舵桨的转舵管固定连接,内圈6与第一导杆3之间设置有第二轴承5,第二轴承5用于使得内圈6在推拉杆9的带动下沿第一导杆3上下滑动。第二轴承5为直线轴承。
31.如图2所示,具体的,内圈6上开设有固定第二轴承5的第一安装孔,第二轴承5固定在第一安装孔内,内圈6与第二轴承5的外部固定。第二轴承5的长度大于内圈6的厚度,内圈6的上下表面均设置有第一卡板12,第二轴承5的外壁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卡板12的内侧与第一卡槽配合卡接用于将第二轴承5与内圈6固定。
32.如图2所示,第二导杆4上套设有滑套13,滑套13与外圈7固定,滑套13包括限位部131和导向部132,限位部131的尺寸大于导向部132的尺寸。限位部131位于外圈7的上表面,导向部13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卡槽,外圈7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卡板20,第二卡板20的内侧与第二卡槽配合卡接用于将滑套13与内圈6固定。
33.如图1和5-8所示,动环1和定环2之间设置有第一油腔14和第二油腔15,定环2上开设有贯穿其壁厚的第一连通孔16和第二连通孔17,动环1内开设有第一通道18和第二通道19,第一连通孔16、第一通道18与第一油腔14连通,第二连通孔17、第二通道19与第二油腔15连通,实现油路连通。对应的,动环1和定环2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11,油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密封圈11,优选密封圈11为旋转格莱圈。即本实施例中的配油器动环1与配油器定环2之间装有3道密封,第1道密封与第2道密封之间形成第一油腔14,第2道密封与第3道密封之间形成第二油腔15。
34.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3-8所示,动环1的高度大于定环2的高度,动环1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凸台22,动环1的顶部上开设有第三卡槽24,第三卡槽24上设置有配合的第三卡板21,定环2位于第三卡板21和凸台22之间,有效防止定环2转动时脱出,维持转动稳定。
35.配油滑环反馈机构安装在可调螺距舵桨的转舵管上方,主要完成旋转配油与螺距反馈的功能。其动作原理基本如下:配油器动环1用螺钉固定在转舵管上,动环1上固定有三处第一导杆3,内圈6上开设有三处第一安装孔,第一导杆3贯穿第一安装孔,使得内圈6、第一导杆3和动环1固定,并随着舵的转动而一起转动。而外圈7通过第二导杆4插入配油器定环2相应的销孔内防止外圈7转动,但是能够沿着第二导杆4上下移动。
36.同时,第一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套设在第一导杆3上,使得内圈6能够在推拉杆9的带动沿着第一导杆3上下滑动。
37.内圈6和外圈7通过薄壁球轴承连接,内圈6和外圈7之间能够独立转动,在内圈6跟随动环1转动的时候,外圈7可以不发生转动。同时,由于内圈6和外圈7均与薄壁球轴承连接,当内圈6在推拉杆9的带动沿着第一导杆3上下滑动,外圈7也随之动作,最终将动作值传递给反馈杆10。
38.以下简述本实施例中的配油滑环反馈装置的工作过程:
39.当舵浆转动时,转舵管与动环1始终保持转动,在第一导杆3的带动下,内圈6保持同步转动,外圈7、延伸板23在第二导杆4的固定下,与定环2保持静止。且由于内圈6和外圈7
之间设置有球轴承,使得内圈6转动而外圈7保持不动,如图4所示。图4中,中间的虚线框为转动部分,两侧的虚线框为静止部分。
40.当正车给油时,第一油腔14充油,第二油腔15回油,推拉杆9带动反馈杆10向下移动,反馈正车信号。当倒车给油时,与之相反。推拉杆9上下移动时,拽动内圈6上下移动,由于内圈6和外圈7均与球轴承固定,内圈6转动、外圈7静止,且在第一导杆3与直线轴承、第二导杆4与滑套13的配合下,内圈6上下移动带动外圈7上下同步移动,进而将动作值传递给反馈杆10。
41.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