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5121发布日期:2022-06-29 04:36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2.逃生装置,是一种能够帮助受困人员脱离险境或辅助受困人员在特殊情况下保持生命体征,为救援争取时间的一种设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中针对性的逃生设备分别被配备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以及公共场所等内部;但现有的交通工具逃生设备虽然在应对特定的突发情况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结构及功能上较为单一,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满足的需求有限,一定程度上受困人员的生命安全依然存在潜在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逃生装置,通过对其功能结构进行完善,能够进一步对受困者的安全提供防护,降低受困者在遭遇特殊情况时存在的潜在威胁,确保受困者的生命安全。
4.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逃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气体容置部,所述气体容置部通过导气管道导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活动设置在推动部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控制推动部以及所述气体容置部开启的控制开关;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供所述气囊弹出的通孔,所述通孔一侧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破窗锤。
6.所述的壳体内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所述气囊及所述推动部,每个所述气囊均通过所述导气管道与所述气体容置部导通连接。
7.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两个所述气体容置部,每个所述气体容置部分别通过所述导气管道与相对应的所述气囊导通连接。
8.所述的推动部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顶板,所述顶板远离所述气囊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弹性调节件,所述弹性调节件与设置在所述气体容置部上的阀门通过所述控制开关连接,所述弹性调节件与所述阀门连接后所述弹性调节件处于被压缩状态。
9.所述的弹性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远离所述气囊一端的弹簧及拉杆;所述气体容置部上设置有阀门,靠近所述阀门一端的所述拉杆上设置有对所述阀门进行闭合的压块;上下两个所述拉杆通过所述控制开关连接后,所述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10.所述的弹性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远离所述气囊一端的弹簧及拉杆;每个所述拉杆均通过控制开关与所述阀门连接,且所述拉杆与所述阀门连接后,所述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
11.所述的导气管道上靠近所述气囊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
12.所述的壳体端部一侧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控制照明灯开启的操作开关。
13.所述的壳体两端的直径大于壳体中间的直径。
14.所述的破窗锤上设置有柔性的防护套;所述通孔上设置有防护盖。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气囊及在壳体端部设置破窗锤,能够在乘客乘坐交通工具落水时,手持本装置通过破窗锤将交通工具的玻璃进行破碎,然后再通过打开控制开关,使气囊弹出并充气,以便落水乘客能够漂浮在水中,为乘客的自救或等待救援提供帮助;极大的增加了落水乘客的安全性。
16.进一步地,壳体两端均设置气囊,能够增加对落水人员的救助数量,同时也避免其中一个气囊出现故障无法使用的情况,提升本装置的实用性。推动部的优化设置,能够确保气囊在控制开关开启后气囊能够从壳体内部弹出,为落水乘客的使用提供便利;照明灯的设置,能够为落水乘客在光线阴暗的地方提供观察辅助,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壳体外部结构的优化设置,能够为操作者的握持使用提供便利;破窗锤上防护套的设置,能够在不使用时对破窗锤进行遮盖,以免乘客误碰导致划伤的情况;防护盖的设置,能够对气囊提供防护,避免破窗时玻璃水平落在气囊上,导致气囊划伤的情况。
附图说明
17.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19.图3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以清楚和完整的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逃生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设置有气体容置部2,气体容置内部可冲入压缩气体,在使用时利用压强差将其内部气体导入气囊4内,也可以直接设置空气压缩瓶,通过空气压缩瓶为气囊4输气,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设置;气体容置部2通过导气管道3导通连接有气囊4,导气管道3用于将气体容置部2内的气体输送到气囊4内部,导气管道3采用具有一定弹性且能够伸缩的输送管,以便为使用提供便利;其中,导气管道3的长度优选大于从气体容置部2到壳体1端部之间的长度,以便于气囊4能够从壳体1内顺利弹出,导气管道3的具体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及壳体1长度而定。
23.气囊4活动设置在推动部上,推动部用于将气囊4从壳体1内顺利推出,以便为落水乘客的使用提供辅助支撑;壳体1上设置有控制推动部以及气体容置部2启动的控制开关5,控制开关5可以设置两个,即分别对推动部及气体容置部2进行控制;优选设置一个,即通过一个控制开关5同时开启推动部及气体容置部2,以免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因慌乱而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壳体1上设置有供气囊4弹出的通孔6,通孔6上优选设置防护盖7,防护盖7的设置,能够对气囊4提供防护,避免破窗时玻璃碎屑落在气囊4上,导致气囊4划伤的情况。本装置中,通孔6一侧的壳体1上还设置有破窗锤8,以便于在需要时将交通工具的窗户进行破碎处理,为乘客的逃生提供辅助;破窗锤8上优选设置有柔性的防护套9,以便在不使用时对破窗锤8进行遮盖,以免乘客误碰导致划伤的情况;防护套9可以设计成轻薄有弹性的防护结构,以便于在紧急状态下无需将防护套9取下,可直接拿起本装置直接进行破窗操作,同时还能避免因防护套9取掉后,落水乘客在慌乱中不慎先将控制开关5打开,致使气囊4在
破窗过程中与破窗锤8摩擦接触,而导致气囊4破损的情况。
24.进一步地,壳体1内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气囊4及推动部,每个气囊4均通过导气管道3与气体容置部2导通连接;在壳体1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气囊4,能够增加对落水人员的救助数量,同时也避免其中一个气囊4出现故障无法使用的情况,提升本装置的实用性。其中,本实施例中的推动部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顶板10,气囊4活动设置在顶板10上,顶板10远离气囊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弹性调节件,弹性调节件与设置在气体容置部2上的阀门11通过控制开关5连接,其中弹性调节件与阀门11连接后弹性调节件处于被压缩状态;弹性调节件能够对气囊4从壳体1内的弹出提供动力,优选地,弹性调节件包括设置在顶板10远离气囊4一端的弹簧12及拉杆13,气体容置部2上设置有阀门11,靠近阀门11一端的拉杆13上设置有对阀门11进行闭合的压块14;上下两个拉杆13通过控制开关5连接后,弹簧1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其中一个弹簧12一端与顶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与气体容置部2顶端固定或活动连接,另一个弹簧12一端与顶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与气体容置部2底端固定或活动连接;使用时通过打开控制开关5,两个拉杆13在弹簧12的回复力的作用下会彼此远离,从而达到将气囊4顶出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控制开关5与拉杆13的连接方式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种形式,例如两个拉杆13与控制开关5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在其中一个拉杆13一端设置套筒,套筒上设置定位孔,另一个拉杆13上设置与定位孔相匹配的插孔然后将控制开关5通过插设在定位孔及插孔内以达到将两个拉杆13连接的目的。由于此种方式为现有技术,故未在附图中具体显示,在此不再过多赘述。
25.进一步地,导气管道3上靠近气囊4的一端设置有单向阀,单向阀能够避免充入气囊4内部的气体因导气管道3破损而发生外溢的情况,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本装置中,壳体1端部一侧还设置有照明灯15,照明灯15采用具有防水性的灯泡,壳体1上设置有控制照明灯15开启的操作开关16;照明灯15的设置,能够为落水乘客在光线阴暗的地方提供观察辅助,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由于照明灯15与操作开关16的线路连接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过多赘述。本实用新型中,壳体1的结构优选设置为两端的直径大于壳体1中间的直径,以便于为操作者的握持使用提供便利,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26.实施例二
27.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是本实施例中气体容置部2设置两个,且弹性调节件的结构与实施例一有所区别;具体如下:壳体1内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两个气体容置部2,每个气体容置部2分别通过导气管道3与相对应的气囊4导通连接;其中气囊4活动设置在推动部上,推动部优选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的顶板10,顶板10远离气囊4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弹性调节件,弹性调节件用于控制气囊4从壳体1内顺利弹出,弹性调节件与设置在气体容置部2上的阀门11通过控制开关5连接,弹性调节件与阀门11连接后弹性调节件处于被压缩状态。优选地,弹性调节件包括设置在每个顶板10远离气囊4一端的弹簧12及拉杆13,每个拉杆13均通过控制开关5与所述阀门11连接,且拉杆13与阀门11连接后,弹簧12处于被压缩的状态;其中,弹簧12一端与顶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可与气体容置部2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由于本实施例中,控制开关5打开后所解决的问题是保证气囊4的弹出及对气囊4充气同时进行,即被压缩的弹簧12在回复力下顺势恢复至初始状态,由此将气囊4从壳体1内顶出,以及与此同时保证气体容置部2对气囊4进行充气操作;由于此种连接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较多成熟的方式,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控制开关5与拉杆13和阀门
11的具体连接方式;只要能满足本实用新型所需的结构均可。此外,控制开关5优选采用销钉式的结构,以便于在使用时的插拔操作。
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为:当需要使用时,可直接拿起本装置使用破窗锤8,对交通工具的窗户进行破碎操作,然后打开控制开关5,防护盖7会随着气囊4的弹出而与壳体脱离,此时气囊4会在弹簧12的回复力的作用下被弹至壳体1外部,与此同时气体容置部2会对气囊4进行充气,确保为落水乘客提供辅助支撑,避免落水乘客因自身重力下降,为乘客的自救或等待救援争取时间。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上,以便为乘客的生命安全提供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