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

文档序号:32020664发布日期:2022-11-02 21:58阅读:4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打捞船领域,特别是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


背景技术:

2.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过于重视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往往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使得近几年来世界水资源质量不断下降,水环境持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工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水环境的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海洋、河流、湖泊以及水上游乐场里的漂浮垃圾等污染已经逐步影响到市民的饮水、环境卫生及市容市貌。目前,人工和机械打捞是清理水面污染的主流方式。人工方式回收一般为环卫工人手持网兜等工具直接把垃圾捞上来,然后,划着船到达下一处继续作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工人的安全得不到保证,机械方式回收垃圾大多采用翻斗式和导向门式设计的水面清理垃圾船,船体一般比较大,采用液压装置对垃圾进行打捞,受限于狭窄的河道。中国专利cn102390493a公开了一种垃圾打捞船,该船使用液压驱动收集垃圾,该方式存在的问题是效率较低,不够灵活,不够智能。中国专利cn103640676b公开了一种遥控智能垃圾打捞船,该方式存在的问题是结构较为复杂,前端构件太多,重心相对不稳。现在尚未发现有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控制简单、能够自动识别垃圾、智能化程度高、小型智能且能在小型水域工作的打捞船。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结合了现有大型打捞船的优点,创造出具有创新型的综合性自动打捞船。其结构简单,操作快捷,可以远程操控,降低打捞人员遭遇危险的风险,采用stm32控制,实现高程度的智能化,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包括打捞部分、监控部分、太阳能部分、船体和电控室,
5.所述打捞部分包括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立杆、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第一框架底面连杆、第二框架底面连杆、第一框架支撑立杆、第一框架底面横杆、第三框架底面连杆、第四框架底面连杆、第五框架底面连杆、第二框架支撑立杆、第六框架底面连杆、第一框架顶端横杆、第一端盖支撑杆、框架顶端连杆、第二端盖支撑杆、第三框架支撑立杆、第二框架顶端横杆、第四框架支撑立杆、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立杆、第二框架底面横杆、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第一前端轴承座、第一前端轴承、第一轴承座支撑、第一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座支撑、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第三轴承座支撑、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第二前端轴承座、第二前端轴承、第四轴承座支撑、第四轴承、第四轴承座、第一打捞网支撑杆、第二打捞网支撑杆、打捞网支撑平板、电机、电机支架、联轴器、链条、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法兰螺母、第二法
兰螺母、第一丝杠、第二丝杠、第一圆柱连杆、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第一限位开关安装架、第一限位开关、第二限位开关安装架、第二限位开关、第二圆柱连杆、左拦网连杆、右拦网连杆、左打捞网支撑板、右打捞网支撑板、前端打捞网、后端打捞网、第三圆柱连杆、识别摄像头、垃圾收容框,所述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立杆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上,所述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固定在第一框架支撑立杆一侧,所述第一框架底面连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一侧,所述第二框架底面连杆分别两端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上,所述第一框架支撑立杆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上,所述第一框架底面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和第二框架支撑立杆一侧,所述第三框架底面连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一侧,所述第四框架底面连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一侧,所述第五框架底面连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一侧,所述第二框架支撑立杆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上,所述第六框架底面连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一侧,所述第一框架顶端横杆固定在第一框架支撑立杆和第二框架支撑立杆上,所述第一端盖支撑杆固定在框架顶端连杆上,所述框架顶端连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和第二框架顶端横杆一侧,所述第二端盖支撑杆固定在框架顶端连杆上,所述第三框架支撑立杆固定在第二框架底面横杆上,所述第二框架顶端横杆固定在第三框架支撑立杆和第四框架支撑立杆上,所述第四框架支撑立杆固定在第二框架底面横杆上,所述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固定在第四框架支撑立杆一侧,所述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立杆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上,所述第二框架底面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和第二框架支撑立杆一侧,所述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固定在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上,所述第一前端轴承座固定在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上,所述第一前端轴承安装在第一前端轴承座里,所述第一轴承座支撑固定在第二框架顶端横杆上,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第一轴承座支撑上,所述第一轴承安装在第一轴承座里,所述第二轴承座支撑固定第二框架顶端横杆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第二轴承座支撑上,所述第二轴承安装在第二轴承座里,所述第三轴承座支撑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上,所述第三轴承座固定第三轴承座支撑上,所述第三轴承安装在第三轴承座里,所述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固定在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上,所述第二前端轴承座固定在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上,所述第二前端轴承安装在第二前端轴承座里,所述第四轴承座支撑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上,所述第四轴承安装在第四轴承座里,所述第四轴承座固定在第四轴承座支撑上,所述第一打捞网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前端,所述第二打捞网支撑杆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前端,所述打捞网支撑平板固定在第一打捞网支撑杆与第二打捞网支撑杆上,所述电机固定在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上,所述联轴器连接着电机与第二丝杠,所述链条与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相啮合,所述第一链轮安装在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二链轮安装在第二丝杠上,所述第一滑块安装在第一法兰螺母上,所述第二滑块安装在第二法兰螺母上,所述第一法兰螺母安装在第一丝杠上,所述第二法兰螺母安装在第二丝杠上,所述第一丝杠安装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之间,所述第二丝杠安装在第三轴承与第四轴承之间,所述第一圆柱连杆安装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之间,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一圆柱连杆同心连接,所述第二拉杆与第一圆柱连杆同心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安装架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安装在第一限位开关安装架上,所述第二限位开关
安装架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上,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安装在第二限位开关安装架上,所述第二圆柱连杆安装在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之间,所述左拦网连杆的上孔与第二圆柱连杆同心连接、下孔与第三圆柱连杆同心连接,所述右拦网连杆的上孔与第二圆柱连杆同心连接、下孔与第三圆柱连杆同心连接,所述左打捞网支撑板安装在左拦网连杆底面,所述右打捞网支撑板安装在右拦网连杆底面,所述前端打捞网安装在左打捞网支撑板、右打捞网支撑板上表面,所述后端打捞网固定在左拦网连杆、右拦网连杆底面,所述第三圆柱连杆安装在第一前端轴承与第二前端轴承之间,所述识别摄像头固定在第二圆柱连杆上,所述垃圾收容框安装在第二框架底面连杆与第三框架底面连杆上;
6.所述监控部分包括端盖、大法兰圆盘、连接方条、第一舵机、小法兰圆盘、旋转座、第二舵机、小齿轮、u形杆、监控摄像头,所述端盖固定在打捞部分的第一框架顶端横杆与第二框架顶端横杆上方,所述第一舵机安装在小法兰圆盘下,所述旋转座与第一舵机相连,所述第二舵机安装在旋转座的孔内,所述u形杆与旋转座铰接,所述小齿轮与第二舵机相连并与u形杆内齿啮合,所述监控摄像头安装在u形杆上;
7.所述太阳能部分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第四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第一支撑座固定在端盖上,所述第二支撑座固定在端盖上,所述第一支撑杆连接着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着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和第四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同时又与第一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同时又与第二支撑座连接,所述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末端一角,所述第四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末端另一角;
8.所述船体包括船架底板、水下浮性物质、水下推进器,所述船架底板安装在打捞部分的框架底部,所述水下浮性物质固定在船架底板下,所述水下推进器安装在水下浮性物质末端。
9.所述电控室包括电控盒、电池、主控板、主控板支架,所述电控盒安装在打捞部分的框架后端,所述电池固定在电控盒的左边,所述主控板支架安装在电控盒的右边,所述主控板固定在主控板支架上。
10.所述右拦网连杆、左打捞网支撑板的底面上端中部有一立板,立板侧边呈三角形分布着立杆,立杆内侧面有四边形镂空长板。
11.所述前端打捞网成一铲子状结构,前端和两侧有板块包围,底面为不等边六边形筛状网。
12.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在于:
13.1、可以远程操控,降低打捞人员遭遇危险的风险,安全性能卓越。
14.2、结构简单,操作便捷,能够自动识别垃圾,智能化程度高。
15.3、采用太阳能供电,绿色环保,节能省电,维修简单,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的总体示意图;
17.图2、3、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捞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监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太阳能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体的结构示意图;
21.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控室的结构示意图;
22.图中标记:打捞部分1、监控部分2、太阳能部分3、船体4、电控室5、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立杆1-1、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1-2、第一框架底面连杆1-3、第二框架底面连杆1-4、第一框架支撑立杆1-5、第一框架底面横杆1-6、第三框架底面连杆1-7、第四框架底面连杆1-8、第五框架底面连杆1-9、第二框架支撑立杆1-10、第六框架底面连杆1-11、第一框架顶端横杆1-12、第一端盖支撑杆1-13、框架顶端连杆1-14、第二端盖支撑杆1-15、第三框架支撑立杆1-16、第二框架顶端横杆1-17、第四框架支撑立杆1-18、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1-19、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立杆1-20、第二框架底面横杆1-21、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 1-22、第一前端轴承座1-23、第一前端轴承1-24、第一轴承座支撑1-25、第一轴承座1-26、第一轴承1-27、第二轴承座支撑1-28、第二轴承座1-29、第二轴承1-30、第三轴承座支撑1-31、第三轴承座1-32、第三轴承1-33、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1-34、第二前端轴承座1-35、第二前端轴承1-36、第四轴承座支撑1-37、第四轴承1-38、第四轴承座1-39、第一打捞网支撑杆1-40、第二打捞网支撑杆1-41、打捞网支撑平板1-42、电机1-43、电机支架1-44、联轴器1-45、链条1-46,第一链轮1-47、第二链轮1-48、第一滑块1-49、第二滑块1-50、第一法兰螺母1-51、第二法兰螺母1-52、第一丝杠1-53、第二丝杠1-54、第一圆柱连杆1-55、第一拉杆1-56、第二拉杆1-57、第一限位开关安装架1-58、第一限位开关1-59、第二限位开关安装架1-60、第二限位开关1-61、第二圆柱连杆1-62、左拦网连杆1-63、右拦网连杆1-64、左打捞网支撑板 1-65、右打捞网支撑板1-66、前端打捞网1-67、后端打捞网1-68、第三圆柱连杆1-69、识别摄像头1-70、垃圾收容框1-71、端盖2-1、大法兰圆盘2-2、连接方条2-3、第一舵机2-4、小法兰圆盘2-5、旋转座2-6、第二舵机2-7、小齿轮2-8、u形杆2-9、监控摄像头2-10、第一支撑座3-1、第二支撑座3-2、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5、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6、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7、第四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8、太阳能电池板3-9、底板4-1、水下浮性物质4-2、水下推进器4-3、电控盒5-1、电池5-2、主控板5-3、主控板支架5-4。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包括打捞部分1、监控部分2、太阳能部分3、船体4和电控室5;
25.所述打捞部分包括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立杆1-1、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1-2、第一框架底面连杆1-3、第二框架底面连杆1-4、第一框架支撑立杆1-5、第一框架底面横杆1-6、第三框架底面连杆1-7、第四框架底面连杆1-8、第五框架底面连杆1-9、第二框架支撑立杆1-10、第六框架底面连杆1-11、第一框架顶端横杆1-12、第一端盖支撑杆1-13、框架
顶端连杆1-14、第二端盖支撑杆1-15、第三框架支撑立杆1-16、第二框架顶端横杆1-17、第四框架支撑立杆1-18、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1-19、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立杆1-20、第二框架底面横杆1-21、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1-22、第一前端轴承座1-23、第一前端轴承1-24、第一轴承座支撑1-25、第一轴承座1-26、第一轴承1-27、第二轴承座支撑1-28、第二轴承座1-29、第二轴承1-30、第三轴承座支撑1-31、第三轴承座1-32、第三轴承1-33、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1-34、第二前端轴承座1-35、第二前端轴承1-36、第四轴承座支撑1-37、第四轴承1-38、第四轴承座1-39、第一打捞网支撑杆1-40、第二打捞网支撑杆1-41、打捞网支撑平板1-42、电机1-43、电机支架1-44、联轴器1-45、链条1-46,第一链轮1-47、第二链轮1-48、第一滑块1-49、第二滑块1-50、第一法兰螺母1-51、第二法兰螺母1-52、第一丝杠1-53、第二丝杠 1-54、第一圆柱连杆1-55、第一拉杆1-56、第二拉杆1-57、第一限位开关安装架1-58、第一限位开关1-59、第二限位开关安装架1-60、第二限位开关1-61、第二圆柱连杆1-62、左拦网连杆1-63、右拦网连杆1-64、左打捞网支撑板1-65、右打捞网支撑板1-66、前端打捞网1-67、后端打捞网1-68、第三圆柱连杆1-69、识别摄像头1-70、垃圾收容框1-71,所述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立杆1-1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1-3上,所述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1-2固定在第一框架支撑立杆1-5一侧,所述第一框架底面连杆1-3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1-6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1-21一侧,所述第二框架底面连杆1-4分别两端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1-6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1-21上,所述第一框架支撑立杆1-5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1-6上,所述第一框架底面横杆1-6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1-3和第二框架支撑立杆1-10一侧,所述第三框架底面连杆1-7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1-6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1-21一侧,所述第四框架底面连杆1-8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1-6 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1-2一侧,所述第五框架底面连杆1-9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1-6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1-2一侧,所述第二框架支撑立杆1-10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 1-6上,所述第六框架底面连杆1-11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横杆1-6和第二框架底面横杆1-2一侧,所述第一框架顶端横杆1-12固定在第一框架支撑立杆1-5和第二框架支撑立杆1-10上,所述第一端盖支撑杆1-13固定在框架顶端连杆1-14上,所述框架顶端连杆1-14 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1-12和第二框架顶端横杆1-17一侧,所述第二端盖支撑杆1-15固定在框架顶端连杆1-14上,所述第三框架支撑立杆1-16固定在第二框架底面横杆 1-21上,所述第二框架顶端横杆1-17固定在第三框架支撑立杆1-16和第四框架支撑立杆1-18 上,所述第四框架支撑立杆1-18固定在第二框架底面横杆1-21上,所述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1-19固定在第四框架支撑立杆1-18一侧,所述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立杆1-20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1-3上,所述第二框架底面横杆1-21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 1-3和第二框架支撑立杆1-10一侧,所述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1-22固定在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1-19上,所述第一前端轴承座1-23固定在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1-22上,所述第一前端轴承1-24安装在第一前端轴承座1-23里,所述第一轴承座支撑1-25固定在第二框架顶端横杆1-17上,所述第一轴承座1-26固定第一轴承座支撑1-25上,所述第一轴承1-27安装在第一轴承座1-26里,所述第二轴承座支撑1-28固定第二框架顶端横杆1-17上,所述第二轴承座1-29固定第二轴承座支撑1-28上,所述第二轴承1-30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29里,所述第三轴承座支撑1-31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1-12上,所述第三轴承座1-32固定第三轴承座支撑1-31上,所述第三轴承1-33安装在第三轴承座1-32里,所述第
二前端轴承座支撑 1-34固定在第一前端轴承座支撑安装杆1-2上,所述第二前端轴承座1-35固定在第二前端轴承座支撑1-34上,所述第二前端轴承1-36安装在第二前端轴承座1-35里,所述第四轴承座支撑1-37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1-12上,所述第四轴承1-38安装在第四轴承座1-39里,所述第四轴承座1-39固定在第四轴承座支撑1-37上,所述第一打捞网支撑杆1-40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1-3前端,所述第二打捞网支撑杆1-41固定在第一框架底面连杆1-3前端,所述打捞网支撑平板1-42固定在第一打捞网支撑杆1-40与第二打捞网支撑杆1-41上,所述电机1-43固定在电机支架1-44上,所述电机支架1-44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1-12上,所述联轴器1-45连接着电机1-43与第二丝杠1-54,所述链条1-46与第一链轮1-47、第二链轮 1-48相啮合,所述第一链轮1-47安装在第一丝杠1-53上,所述第二链轮1-48安装在第二丝杠1-54上,所述第一滑块1-49安装在第一法兰螺母1-51上,所述第二滑块1-50安装在第二法兰螺母1-52上,所述第一法兰螺母1-51安装在第一丝杠1-53上,所述第二法兰螺母1-52 安装在第二丝杠1-54上,所述第一丝杠1-53安装在第一轴承1-27与第二轴承1-30之间,所述第二丝杠1-54安装在第三轴承1-33与第四轴承1-38之间,所述第一圆柱连杆1-55安装在第一滑块1-49、第二滑块1-50之间,所述第一拉杆1-56与第一圆柱连杆1-55同心连接,所述第二拉杆1-57与第一圆柱连杆1-55同心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安装架1-58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1-12上,所述第一限位开关1-59安装在第一限位开关安装架1-58上,所述第二限位开关安装架1-60固定在第一框架顶端横杆1-12上,所述第二限位开关1-61安装在第二限位开关安装架1-60上,所述第二圆柱连杆1-62安装在第一拉杆1-56与第二拉杆1-57之间,所述左拦网连杆1-63的上孔与第二圆柱连杆1-62同心连接、下孔与第三圆柱连杆1-69 同心连接,所述右拦网连杆1-64的上孔与第二圆柱连杆1-62同心连接、下孔与第三圆柱连杆1-69同心连接,所述左打捞网支撑板1-65安装在左拦网连杆1-63底面,所述右打捞网支撑板1-66安装在右拦网连杆1-64底面,所述前端打捞网1-67安装在左打捞网支撑板1-65、右打捞网支撑板1-66上表面,所述后端打捞网1-68固定在左拦网连杆1-63、右拦网连杆1-64 底面,所述第三圆柱连杆1-69安装在第一前端轴承1-24与第二前端轴承1-36之间,所述识别摄像头1-70固定在第二圆柱连杆1-62上,所述垃圾收容框1-71安装在第二框架底面连杆 1-4与第三框架底面连杆1-7上;
26.所述监控部分包括端盖2-1、大法兰圆盘2-2、连接方条2-3、第一舵机2-4、小法兰圆盘 2-5、旋转座2-6、第二舵机2-7、小齿轮2-8、u形杆2-9、监控摄像头2-10;所述端盖2-1 固定在打捞部分1的第一框架顶端横杆1-12与第二框架顶端横杆1-17上方,所述第一舵机 2-4安装在小法兰圆盘2-5下,所述旋转座2-6与第一舵机2-4相连,所述第二舵机2-7安装在旋转座2-6的孔内,所述u形杆2-9与旋转座2-6铰接,所述小齿轮2-8与第二舵机2-7相连并与u形杆2-9内齿啮合,所述监控摄像头2-10安装在u形杆2-9上;
27.所述太阳能部分包括第一支撑座3-1、第二支撑座3-2、第一支撑杆3-3、第二支撑杆3-4、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5、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6、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7、第四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8、太阳能电池板3-9,所述第一支撑座3-1固定在端盖2-1上,所述第二支撑座3-2固定在端盖2-1上,所述第一支撑杆3-3连接着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 3-5和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7,所述第二支撑杆3-4连接着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6 和第四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8,所述第一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5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3-9 上同时又与第一支撑座3-1连接,所述第二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6固定在
太阳能电池板3-9 上同时又与第二支撑座3-2连接,所述第第三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7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 3-9末端一角,所述第四太阳能电池板夹持件3-8固定在太阳能电池板3-9末端另一角;
28.所述船体包括船架底板4-1、水下浮性物质4-2、水下推进器4-3,所述船架底板4-1安装在打捞部分1的框架底部,所述水下浮性物质4-2固定在船架底板4-1下,所述水下推进器 4-3安装在水下浮性物质4-2末端;
29.所述电控室包括电控盒5-1、电池5-2、主控板5-3、主控板支架5-4,所述电控盒5-1安装在打捞部分1的框架后端,所述电池5-2固定在电控盒5-1的左边,所述主控板支架5-4安装在电控盒5-1的右边,所述主控板5-3固定在主控板支架5-4上;
30.所述右拦网连杆1-64、左打捞网支撑板1-65的底面上端中部有一立板,立板侧边呈三角形分布着立杆,立杆内侧面有四边形镂空长板;
31.所述前端打捞网1-67成一铲子状结构,前端和两侧有板块包围,底面为不等边六边形筛状网。
32.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的工作原理:所述的水下推进器4-3接收到信号后,为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前进提供动力,并改变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的前进方向。通过监控摄像头2-10能够预知前进的航线是否有障碍物,同时也能够发现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的周边是否存在垃圾。自动打捞垃圾时:当通过监控摄像头2-10发现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的周围存在垃圾,并且垃圾处在下降后的打捞平台的上平面,此时识别摄像头1-70处于工作状态,通过识别摄像头1-70 将垃圾识别出来,该信息回传到主控板5-4,打捞信息经过处理,主控板5-4将驱动电机1-43 处于反转的工作状态,此时通过联轴器1-45带动第二丝杠1-54转动,第二丝杠1-54转动通过链条1-46带动第一丝杠1-53同步转动,第一滑块1-49和第二滑块1-50会随着第一丝杠1-53 和第二丝杠1-54的转动而往后移动,第一拉杆1-56和第二拉杆1-57伴随着第一滑块1-49和第二滑块1-50的后移可以使前端打捞网1-67绕着的第三圆柱连杆1-69翻转,前端打捞网1-67 翻转一定的角度后,第二滑块1-50会压住第二限位开关1-61,第二限位开关1-61回传信息给主控板5-4后,主控板5-4发出电机1-43停止运动的指令,前端打捞网1-67上的垃圾会顺着后端打捞网1-68滑入垃圾收容框1-71,延时一段时间后,主控板5-4会驱动电机1-43处于正转的工作状态,同样的通过联轴器1-45带动第二丝杠1-54转动,第二丝杠1-54转动通过链条1-46带动第一丝杠1-53同步转动,第一滑块1-49和第二滑块1-5会随着第一丝杠1-53 和第二丝杠1-54的转动而往前移动,随着第一滑块1-49和第二滑块1-5的前移可以使前端打捞网1-67绕着的第三圆柱连杆1-69翻转下降至水面,第二滑块1-50会压住第一限位开关 1-59,第一限位开关1-59回传信息给主控板5-4后,主控板5-4发出电机1-43停止运动的指令,水面垃圾自动打捞船又可以继续下一个垃圾的自动识别打捞。
33.所述前端打捞网1-67下降至水面后,所述打捞网支撑平板1-42支撑着后端打捞网1-68,增加前端打捞网1-67下降至水面后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