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烟囱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73639发布日期:2023-03-08 03:12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烟囱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烟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烟囱顶结构。


背景技术:

2.在船舶设计中,船舶烟囱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机舱散热和排烟。通常将烟囱与上层建筑做成一个整体,而烟囱顶结构安装于烟囱的最高处,以保证风雨密。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2828074u、授权公告日为2013.03.2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烟囱顶部排气管穿舱结构,具体包括斜置的烟囱顶板、设置在烟囱顶板中部的排气管、固定在烟囱顶板上的固定加强围板、设置在加强围板上侧的遮雨围板和将排气管支撑定位在固定加强围板上的多个锁紧机构,遮雨围板与排气管上端固定连接,排气管固定在固定加强围板上,排气管下端穿过固定加强围板后,通过排气管下端法兰与船舶烟囱排气管道固定连接,遮雨围板罩住固定加强围板上侧。
4.现有技术中的船舶烟囱顶部排气管穿舱结构将排烟管间隙设置在烟囱顶板的内孔中,通过固定加强围板、遮雨围板和多个锁紧机构起到了防雨作用。但是,在烟囱顶板以上通常还设置有围井式舷樯,容易出现排烟闷在围井式舷樯中,不利于排气散热,且后期维修吊运难度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舶烟囱顶结构,以解决现有船舶烟囱容易出现排烟闷在围井式舷樯中,不利于排气散热,且后期维修吊运难度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船舶烟囱顶结构的技术方案为:
7.船舶烟囱顶结构包括设置于驾驶室上侧的烟囱顶围井、烟囱顶甲板、上围沿以及排烟管,所述烟囱顶围井的内部形成供所述排烟管布置的内通道,所述烟囱顶甲板固定连接于所述烟囱顶围井的上部,所述上围沿设置在所述烟囱顶甲板的上侧边缘;
8.所述上围沿包括前边沿、后边沿以及两个侧边沿,所述前边沿的上沿高于所述后边沿的上沿,且所述后边沿向后倾斜布置,两个所述侧边沿固定连接于所述前边沿与所述后边沿之间;
9.所述排烟管的上端设有圆弧形管段,所述圆弧形管段凸出于所述烟囱顶甲板的上侧,且所述圆弧形管段的出口方向朝斜向下设置;所述烟囱顶围井的前侧和/或所述前边沿固定有第一吊耳,所述烟囱顶甲板的后部固定有第二吊耳。
10.进一步的,所述前边沿平行或重合于所述烟囱顶围井的前侧面设置,所述后边沿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至45
°
之间的任意角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后边沿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高度为200mm至4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所述后边沿的后飘宽度为500mm至10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12.进一步的,所述前边沿的上沿与所述后边沿的上沿之间的高度差为500mm至
15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13.进一步的,所述烟囱顶甲板相对于水平面呈前高后低布置,且所述烟囱顶甲板的前沿与所述烟囱顶甲板的后沿的高度差为50mm至2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14.进一步的,所述圆弧形管段的出口端面相对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45
°

15.进一步的,所述烟囱顶甲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排烟管与所述烟囱顶甲板的通孔间隙配合,且所述排烟管与所述烟囱顶甲板的通孔之间设置有防雨帽,所述烟囱顶甲板的后部还设有排水地漏。
16.进一步的,所述烟囱顶围井的后侧还开设有散热窗口,所述散热窗口处还安装有气动百叶窗。
17.进一步的,所述烟囱顶围井的前侧以及所述前边沿上固定设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吊耳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上,所述烟囱顶甲板的上侧后部固定设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吊耳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加强板上。
18.进一步的,所述上围沿的上侧边缘还设置有圆钢。
19.有益效果:该船舶烟囱顶结构采用了烟囱顶围井、烟囱顶甲板、上围沿以及排烟管的设计形式,烟囱顶围井设置于驾驶室上部的罗经甲板上,烟囱顶围井的内部形成内通道,可供排烟管布置其中;烟囱顶甲板固定连接于烟囱顶围井的上部,烟囱顶甲板对烟囱顶围井的上部开口进行封闭。并且,排烟管穿过烟囱顶甲板向上凸出设置,排烟管的圆弧形管段的出口方向朝斜向下布置,不仅能够保证顺利地出烟,而且还防止雨水倒灌入排烟管中。
20.在烟囱顶甲板的上侧边缘设置有上围沿,上围沿包括前边沿、后边沿以及两个侧边沿,前边沿的上沿高于后边沿的上沿,且后边沿向后倾斜布置,上围沿设计成前高后低的形式,且后边沿为后飘式布置,在船舶航行时可产生空气涡流,加快排烟管中的烟尘外排,防止烟气聚集在烟囱围沿的内部,实现了高效地排气散热的目的。另外,在检修维护时,先切开整个烟囱顶结构,利用第一吊耳和第二吊耳可顺利地将其吊走,后期维修吊运更方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烟囱顶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船舶烟囱顶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烟囱顶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烟囱顶甲板的俯视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烟囱顶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船舶烟囱顶结构的后视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烟囱顶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烟囱顶围井、烟囱顶甲板和上围沿的局部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烟囱顶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前边沿、后边沿和烟囱顶甲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船舶烟囱顶结构的具体实施例中排烟管和防雨帽的剖视示意图。
27.图中:1-烟囱顶围井、10-气动百叶窗、2-烟囱顶甲板、21-第一吊耳、22-第二吊耳、23-防雨帽、24-金属网垫、25-第二加强板、3-上围沿、31-前边沿、32-后边沿、33-侧边沿、4-排烟管、5-驾驶室、50-罗经甲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9.本实用新型的船舶烟囱顶结构的具体实施例1,如图1至图6所示,船舶烟囱顶结构包括设置于驾驶室5上侧的烟囱顶围井1、烟囱顶甲板2、上围沿3以及排烟管4,烟囱顶围井1的内部形成供排烟管4布置的内通道,烟囱顶甲板2固定连接于烟囱顶围井1的上部,上围沿3设置在烟囱顶甲板2的上侧边缘;上围沿3包括前边沿31、后边沿32以及两个侧边沿33,前边沿31的上沿高于后边沿32的上沿,且后边沿32向后倾斜布置,两个侧边沿33固定连接于前边沿31与后边沿32之间;排烟管4的上端设有圆弧形管段,圆弧形管段凸出于烟囱顶甲板2的上侧,且圆弧形管段的出口方向朝斜向下设置;烟囱顶围井1的前侧和/或前边沿31固定有第一吊耳21,烟囱顶甲板2的后部固定有第二吊耳22。
30.该船舶烟囱顶结构采用了烟囱顶围井1、烟囱顶甲板2、上围沿3以及排烟管4的设计形式,烟囱顶围井1设置于驾驶室5上部的罗经甲板50上,烟囱顶围井1的内部形成内通道,可供排烟管4布置其中;烟囱顶甲板2固定连接于烟囱顶围井1的上部,烟囱顶甲板2对烟囱顶围井1的上部开口进行封闭。并且,排烟管4穿过烟囱顶甲板2向上凸出设置,排烟管4的圆弧形管段的出口方向朝斜向下布置,不仅能够保证顺利地出烟,而且还防止雨水倒灌入排烟管4中。
31.在烟囱顶甲板2的上侧边缘设置有上围沿3,上围沿3包括前边沿31、后边沿32以及两个侧边沿33,前边沿31的上沿高于后边沿32的上沿,且后边沿32向后倾斜布置,上围沿3设计成前高后低的形式,且后边沿32为后飘式布置,在船舶航行时可产生空气涡流,加快排烟管4中的烟尘外排,防止烟气聚集在烟囱围沿的内部,实现了高效地排气散热的目的。另外,在检修维护时,先切开整个烟囱顶结构,利用第一吊耳21和第二吊耳22可顺利地将其吊走,后期维修吊运更方便。
32.其中,前边沿31平行或重合于烟囱顶围井1的前侧面设置,后边沿32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
至45
°
之间的任意角度。后边沿32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高度为200mm至4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后边沿32的后飘宽度为500mm至10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并且,前边沿31的上沿与后边沿32的上沿之间的高度差为500mm至15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烟囱顶甲板2相对于水平面呈前高后低布置,且烟囱顶甲板2的前沿与烟囱顶甲板2的后沿的高度差为50mm至200mm之间的任意尺寸。
33.在本实施例中,前边沿31与烟囱顶围井1的前侧面重合设置,后边沿32在水平方向上的投影高度为300mm,后边沿32的后飘宽度为800mm,前边沿31的上沿与后边沿32的上沿之间的高度差为800mm。将上围沿3设计成前高后低的形式,在船舶航行时形成高速涡流,可带动烟囱内烟气快速流动,上围沿3的尾部外飘具有导流作用,类似于布袋口效应,能够更快速地排走烟尘,避免烟气闷在上围沿3中增加烟囱内压力而造成激振的情况。
34.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圆弧形管段的出口端面相对于竖直平面的夹角为45
°
,将排烟管4的出口设计成45
°
角斜切,在保证顺利出烟的同时,可防止雨水倒灌入排烟管4中。而且,烟囱顶甲板2上开设有通孔,排烟管4与烟囱顶甲板2的通孔间隙配合,且排烟管4与烟囱顶甲板2的通孔之间设置有防雨帽23。
35.具体的,烟囱顶甲板2的通孔与排烟管4之间的间隙处还安装有金属网垫24,以消
除通孔与管壁之间的缝隙,防雨帽23罩设于金属网垫24的上部,可起到阻挡雨水渗入烟囱内部的作用,烟囱顶甲板2的后部还设有排水地漏,从而能够将烟囱顶甲板2上的积水顺利导流排走。
36.在本实施例中,烟囱顶围井1的后侧还开设有散热窗口,散热窗口处还安装有气动百叶窗10。烟囱顶围井1的前侧以及前边沿31上固定设有第一加强板,第一吊耳21固定连接于第一加强板上,烟囱顶甲板2的上侧后部固定设有第二加强板25,第二吊耳22固定连接于第二加强板25上,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25起到了增加局部强度的作用,防止出现薄板变形的情况。另外,上围沿3的上侧边缘还设置有圆钢,通过设计圆钢来提高上围沿3的耐磨性和防腐性。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