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着陆垫支撑结构及气垫船检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71701发布日期:2024-02-07 13:21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着陆垫支撑结构及气垫船检修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船舶工程,特别是涉及一种着陆垫支撑结构及气垫船检修方法。


背景技术:

1、气垫船是一种“水路两栖”交通运输工具,用垫升风机在船体下方的围裙内形成一个气势压力,托起船体浮在水面上或陆地上并行驶。为保证气垫船正常使用,需定期检查船体底部结构和围裙等附件的情况,必要时还要进行检修,对气垫船进行检修时往往需要持续半个月以上。如图1、图2所示,气垫船的船底设有多个位于围裙包围区域内的着陆垫100,着陆垫100的高度一般小于400mm,围裙的高度一般大于2m,气垫船位于陆地上,且处于非形式状态时,各个着陆垫100的下端与地面抵接,实现对船体200的支撑。着陆垫100落地时,船底与地面之间的高度等于着陆垫的高度,着陆垫的高度较小,无法满足检修人员对船体200的底部以及围裙进行检修的作业空间要求,为保证检修人员具有适当的作业空间。由于船体200的重量较大,用于支撑各着陆垫100的墩座的重量较大,目前,多通过在船舶检修平台固定设置与各着陆垫100的位置相匹配的墩座,将船体200吊起后,调整船体200的位置使得各着陆垫100与各墩座上下相对,然后落下船体200,实现对各个着陆垫100的支撑。然而,调整船体200位置时需要把船体200底部的各个着陆垫100分别调整至与各墩座上下相对的位置处,操作难度较大,且存在因着陆垫100与墩座对位不准所导致的碰伤船体底部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用于支撑着陆垫的支撑结构,采用固定在检修平台上的墩座,吊起船体后在通过调整船体位置来使得各着陆垫与各墩座上下相对布置,操作难度较大,且存在因着陆垫与墩座对位不准所导致的碰伤船体的风险。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着陆垫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着陆垫,包括:

3、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增强底框、设置在所述增强底框的第一侧的第一侧框和设置在所述增强底框的第二侧的第二侧框,所述第一侧框和所述第二侧框相对间隔布置,所述第一侧框和所述第二侧框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间隔,所述着陆垫的下端插设在所述第一间隔的上部,所述着陆垫与所述增强底框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间隔;所述第一侧框和所述第二侧框均与所述着陆垫可拆卸连接;

4、多个支撑垫,各所述支撑垫从下至上依次布置在所述第二间隔中,位于所述第二间隔顶部的所述支撑垫与所述着陆垫的下端抵接,位于所述第二间隔底部的所述支撑垫与所述增强底框的上端抵接。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着陆垫与所述第一侧框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中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框的第一紧固件;所述着陆垫与所述第二侧框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二凸台中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侧框的第二紧固件。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一侧框之间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第二侧框之间设有第二垫片。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侧框的上端固定有与所述着陆垫间隔布置的第一挡止凸台,所述第一挡止凸台朝向所述着陆垫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凸台远离所述着陆垫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侧框的上端固定有与所述着陆垫间隔布置的第二挡止凸台,所述第二挡止凸台朝向所述着陆垫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凸台远离所述着陆垫的一端抵接。

8、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支撑垫均为枕木。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着陆垫与所述第一侧框之间塞设有第一楔块,所述着陆垫与所述第二侧框之间塞设有第二楔块。

10、一种气垫船检修方法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1、步骤s1、吊升船体;

12、步骤s2、在各着陆垫的底部均安装上述的着陆垫支撑结构;

13、步骤s3、放下船体,使得各增强底框的下端与地面抵接,船体与地面之间的间隔形成供检修人员进入的检修空间;

14、步骤s4、检修人员进入所述检修空间对船体底部进行检修;

15、步骤s5、检修完毕后,拆除各所述着陆垫支撑结构,吊升所述船体。

1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包括:

17、步骤s21、通过各第一紧固件将各第一侧框连接在各第一凸台上,通过各第二紧固件将各第二侧框连接在各第二凸台上;

18、步骤s22、通过各第一间隔的下部向各第二间隔中塞入多个支撑垫;

19、步骤s23、旋拧各所述第一紧固件和各所述第二紧固件,使得各所述第一侧框和各所述第二侧框带动各所述增强底框向上移动,以将同一所述第二间隔中的各支撑垫夹设在各所述着陆垫的下端与各所述增强底框之间。

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3之后包括:

21、步骤s24、在各所述着陆垫与各所述第一侧框之间均塞设第一楔块,在各所述着陆垫与各所述第二楔块之间塞设第二楔块。

2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5中,拆除各所述着陆垫支撑结构包括,拧出各第一紧固件和各第二紧固件。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24、本发明的着陆垫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和多个支撑垫,支撑框架包括增强底框、设置在增强底框的第一侧的第一侧框和设置在增强底框的第二侧的第二侧框,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相对间隔布置,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间隔,着陆垫的下端插设在第一间隔的上部,着陆垫与增强底框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间隔;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均与着陆垫可拆卸连接,各支撑垫从下至上依次布置在第二间隔中,位于第二间隔顶部的支撑垫与着陆垫的下端抵接,位于第二间隔底部的支撑垫与增强底框的上端抵接;将着陆垫支撑结构设置为框架结构与支撑垫组合的形式,使用时,将船体吊起后,框架结构的重量较轻,便于作业人员将支撑框连接在着陆垫上,将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连接在着陆垫两侧之后,向第二间隔中逐次插入各支撑垫即可使得着陆垫下方与增强底框之间填满支撑垫,第一间隔的设置不仅降低了支撑框架的重量,而且使得第二间隔的前后两端开放,为向第二间隔中安装支撑垫提供了空间,增强底框和多个着陆垫的设置不仅实现了对着陆垫的支撑强度,而且便于作业人员安装;因此,本发明的着陆垫支撑结构,能够在吊起船体后与着陆垫连接,落下船体后支撑结构即可撑起着陆垫,不需要对船体的位置进行调整,降低了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固定式墩座对船体碰伤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着陆垫支撑结构,用于支撑着陆垫(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垫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垫(100)与所述第一侧框(12)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台(101),所述第一凸台(101)中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框(12)的第一紧固件(102);所述着陆垫(100)与所述第二侧框(13)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台(103),所述第二凸台(103)中设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二侧框(13)的第二紧固件(1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着陆垫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101)与所述第一侧框(12)之间设有第一垫片(31),所述第二凸台(103)与所述第二侧框(13)之间设有第二垫片(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着陆垫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框(12)的上端固定有与所述着陆垫(100)间隔布置的第一挡止凸台(16),所述第一挡止凸台(16)朝向所述着陆垫(100)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凸台(101)远离所述着陆垫(100)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二侧框(13)的上端固定有与所述着陆垫(100)间隔布置的第二挡止凸台(17),所述第二挡止凸台(17)朝向所述着陆垫(100)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凸台(103)远离所述着陆垫(100)的一端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垫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撑垫(2)均为枕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着陆垫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垫(100)与所述第一侧框(12)之间塞设有第一楔块(41),所述着陆垫(100)与所述第二侧框(13)之间塞设有第二楔块(42)。

7.一种气垫船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垫船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垫船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3之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垫船检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拆除各所述着陆垫支撑结构包括,拧出各第一紧固件(102)和各第二紧固件(10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船舶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着陆垫支撑结构及气垫船检修方法,着陆垫支撑结构包括支撑框架和多个支撑垫,支撑框架包括增强底框、设置在增强底框的第一侧的第一侧框和设置在增强底框的第二侧的第二侧框,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相对间隔布置,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一间隔,着陆垫的下端插设在第一间隔的上部,着陆垫与增强底框之间的间隔形成第二间隔;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均与着陆垫可拆卸连接,各支撑垫从下至上依次布置在第二间隔中,着陆垫支撑结构在吊起船体后与着陆垫连接,落下船体后支撑结构即可撑起着陆垫,不需要对船体的位置进行调整,降低了操作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柯泰勇,李剑,卢晓丹,赵海军,涂武,游圣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