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6842发布日期:2023-06-09 23:5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海洋仪器,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


背景技术:

1、海洋观测仪器是指用于海洋观测、取样、测试等项目的设备的总称,海洋观测仪器在完成工作需要回收上浮时,需要将自身一部分配重抛掉,使其浮力大于重力,从而可以浮出水面。

2、在现有的配重释放装置中,包括电磁式和电机式两组,其中电磁式通过电磁铁吸附配重,断电以释放配重。电机式中,拉线的一端与配重连接,另一端绕卷至电机的输出轴,需要释放时启动电机放卷拉线实现释放。在电磁式中,需要时刻对电磁铁进行供电,当电路出现波动时会导致提前释放配重。电机式中,电机的体积较大,使用不方便,同时电机密封要求高,无法在深海使用。因此急需提供一种释放装置,结构可靠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通过第一释放结构主动释放配重或第二释放结构被动释放配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释放装置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包括:

3、第一释放结构,所述第一释放结构包括:

4、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与海洋观测仪器内部的电池连接;

5、熔断丝,所述熔断丝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6、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熔断丝通过连接组件连接;

7、第二释放结构,所述第二释放结构包括:

8、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底座与连接板,所述底座与所述固定块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固定块的一侧,所述连接板上贯通有让位槽,所述让位槽的一侧与外部连通,所述让位槽背离所述固定块的槽壁开设有卡槽;

9、第二挂环,所述第二挂环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固定块,所述第二挂环的另一端卡接于所述卡槽。

10、在技术方案中,配重与安装座连接,当需要释放配重时,通过海洋观测仪器供电,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将熔断丝熔断,固定块脱离与熔断丝的连接,实现配重的释放。当海洋观测仪器接触海底时,配重撞击海底,在惯性的作用下,固定块继续向下移动,第二挂环脱离卡槽,实现配重的释放。海洋观测仪器具有浮力上升。通过该结构实现自主控制配重释放以及触底被动释放,释放配重可靠且稳定。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承重杆、第一挂环和挂钩,所述承重杆与所述熔断丝连接,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固定块朝向所述承重杆的一侧,所述第一挂环套设所述承重杆和所述挂钩。

12、在技术方案中,第一挂环和挂钩实现固定块与承重杆的连接,当熔断丝熔断后,承重杆失去支撑,在配重的重力下拉动承重杆,第一挂环脱离承重杆,实现配重的分离,提高释放的成功率。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释放结构,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基座内,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开设有插孔,所述承重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插孔内,所述承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熔断丝连接。

14、在技术方案中,当熔断丝熔断后,在配重的重力下拉动承重杆,承重杆远离插孔的一端向下倾斜,方便第一挂环脱离承重杆,并且承重杆也能够从插孔中脱离,进一步提高配重释放的成功率。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上贯通有连接孔。

16、在技术方案中,通过基座上的连接孔方便第一释放结构和第二释放结构与海洋观测仪器连接。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紧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块。

18、在技术方案中,当熔断丝熔断后,通过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加快基座与固定块的分离,提高释放的成功率,释放可靠且稳定。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释放结构还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设所述固定块、所述挂钩、所述第一挂环和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基座连接。

20、在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套管保护固定块、挂钩、第一挂环和第一弹性件,以避免异物干涉导致结构无法运作,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让位槽中与开设有卡槽的侧壁相邻的侧壁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向外部倾斜。

22、在技术方案中,当第二挂环脱离卡槽后,第二挂环接触倾斜面,并且在倾斜面的导向下第二挂环发生倾斜,以使第二挂环的底部远离卡槽。因此在海洋观测仪器的浮力作用下致使第二挂环上升时,第二挂环不会重新卡入卡槽内,提高释放的成功率。

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释放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块。

24、在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二弹性件提高固定块与底座之间分离的速度。

2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块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

26、在技术方案中,通过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定位压缩弹簧的两端,保证在压缩弹簧在压缩并回弹之前压缩弹簧不会脱离固定块与安装座之间。

2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释放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内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块,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套管外。

28、在技术方案中,当配重下降撞击到海底时,在第二套管的导向下保证安装座与固定块相互靠近,以实现第二弹性件的压缩并回弹,挂环脱离卡槽的释放动作,提高释放的成功率。

2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配重与安装座连接,当需要释放配重时,通过海洋观测仪器供电,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将熔断丝熔断,固定块脱离与熔断丝的连接,实现配重的释放。当海洋观测仪器接触海底时,配重撞击海底,在惯性的作用下,固定块继续向下移动,第二挂环脱离卡槽,实现配重的释放。海洋观测仪器具有浮力上升。通过该结构实现自主控制配重释放以及触底被动释放,释放配重可靠且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承重杆、第一挂环和挂钩,所述承重杆与所述熔断丝连接,所述挂钩设置于所述固定块朝向所述承重杆的一侧,所述第一挂环套设所述承重杆和所述挂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结构,还包括基座,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基座内,所述基座朝向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侧壁开设有插孔,所述承重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插孔内,所述承重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熔断丝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贯通有连接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紧所述基座与所述固定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释放结构还包括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套设所述固定块、所述挂钩、所述第一挂环和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基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槽中与开设有卡槽的侧壁相邻的侧壁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自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向外部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释放结构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块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固定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固定块朝向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柱,所述安装座朝向所述固定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柱,所述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套设所述第一定位柱和所述第二定位柱。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释放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套管内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块,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固定块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套管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属于海洋仪器领域,组合式配重释放装置包括:第一释放结构和第二释放结构,第一释放结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熔断丝和固定块,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均与海洋观测仪器内部的电池连接;熔断丝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固定块与熔断丝通过连接组件连接;第二释放结构包括:安装座和第二挂环,安装座包括底座与连接板,底座与固定块间隔设置,连接板设置于底座靠近固定块的一侧,连接板上贯通有让位槽,让位槽的一侧与外部连通,让位槽背离固定块的槽壁开设有卡槽;第二挂环的一端活动连接于固定块,第二挂环的另一端卡接于卡槽。实现自主控制配重释放以及触底被动释放,释放配重可靠且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毕显斌,张孟,尚宏坤,李遵伟,崔西亮,徐洪军,刘文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洋科技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