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

文档序号:34828187发布日期:2023-07-20 11:3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

本技术涉及可收缩船,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


背景技术:

1、大型船舶航行、渡水作业等情景需配备相应的救生艇,救生艇占地空间大,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压缩、快速展开、轻型的救生装备。桁架是以若干铰支的杆件组成的系统,是常用的维持稳定的一种结构,其应用于推拉门、上升架、栅栏等多种情景。通过单向的拉伸或压缩,能将桁架布置为期望的展开形态,利用杆件之间的摩擦,拉伸后对杆端进行固定,能够在无板单元的情境下保持稳定。

2、现有技术存在一种基于三浦技术的大压缩比折叠船方案,中国专利cn113715959a公开了基于双材料的3d打印折叠船。这种船质量轻、压缩后体积小且展开方便,但双材料的连接处容易产生疲劳,降低结构的安全性。

3、现有技术存在一种以蜂窝状聚丙烯为材料的纵向水密板折叠方案,美国专利us10266231b2公开了一种船身能够纵向折叠的收缩方案。这种船结构强度性能好,但全船采用板件结构导致质量增大、且装配耗时相对较久,无法承担救生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收缩体积小、质量轻、能够快速展开且保持稳定。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包括一后端支架、两剪叉式伸缩桁架、多个可收缩杆件和多个可折叠支撑板;两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后端支架的两侧;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两端和底部之间通过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所述可折叠支撑板连接于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底部的所述可收缩杆件上。

3、优选地,所述后端支架包括两竖直杆件,所述竖直杆件的下端开设有一滑槽;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包括多个剪叉单元和两二分之一桁架杆件,每一所述剪叉单元包括中部枢接的两桁架杆件;相邻两所述剪叉单元的桁架杆件的端部与对应桁架杆件的端部相互枢接;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第一端的所述剪叉单元的顶端通过一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并与对应所述竖直杆件枢接;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第一端的所述剪叉单元的底端通过一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地枢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第二端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枢接一所述二分之一桁架杆件的第一端;两所述二分之一桁架杆件的第二端相互枢接;两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所述二分之一桁架杆件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两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对应所述桁架杆件的底端之间通过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

4、优选地,所述可收缩杆件包括一横梁槽杆和两横梁侧端杆;两所述横梁侧端杆分别卡扣连接于所述横梁槽杆的两端并分别枢接对应的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

5、优选地,所述横梁侧端杆一端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凸起,两所述凸起之间开槽;所述横梁槽杆两端的两侧分别形成与所述凸起配合的一组第一开口;所述横梁槽杆中端的两侧形成与所述凸起配合的两组第二开口;所述横梁槽杆的顶面中部连接有若干底板固定单元;所述横梁侧端杆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开口或所述第二开口配合与所述横梁槽杆卡扣连接。

6、优选地,所述可折叠支撑板包括两底板和若干合页;两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合页铰接并连接于所述底板固定单元上。

7、优选地,所述合页采用180度自锁式合页。

8、优选地,所述滑槽的长度限制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第一端的所述桁架杆件与所述竖直杆件的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4°至34°。

9、优选地,所述后端支架还包括一船体后板,所述船体后板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竖直杆件之间。

10、优选地,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外围覆盖pvc防水软质材料。

11、优选地,所述底板固定单元两侧的所述横梁槽杆上连接有若干底板支撑体。

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采用剪叉式伸缩桁架作为船侧结构,利用杆件摩擦与板件自锁防止内收,减轻了救生船质量且保证使用时的强度。

14、2、船底采用可收缩杆件,利用卡扣保证可收缩杆件在展开与收缩时的稳定,可收缩杆件上铰接可折叠支撑板,保证人员安全与船体稳定性。

15、3、船长与船宽方向均可收展,收缩后体积小于展开前的5%,便携且收展迅速。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后端支架(4)、两剪叉式伸缩桁架(1)、多个可收缩杆件和多个可折叠支撑板(6);两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后端支架(4)的两侧;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的两端和底部之间通过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所述可折叠支撑板(6)连接于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底部的所述可收缩杆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支架(4)包括两竖直杆件,所述竖直杆件的下端开设有一滑槽;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包括多个剪叉单元和两二分之一桁架杆件,每一所述剪叉单元包括中部枢接的两桁架杆件;相邻两所述剪叉单元的桁架杆件的端部与对应桁架杆件的端部相互枢接;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的第一端的所述剪叉单元的顶端通过一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并与对应所述竖直杆件枢接;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的第一端的所述剪叉单元的底端通过一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并可沿所述滑槽滑动地枢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的第二端的顶端和底端分别枢接一所述二分之一桁架杆件的第一端;两所述二分之一桁架杆件的第二端相互枢接;两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的所述二分之一桁架杆件的第二端之间通过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两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的对应所述桁架杆件的底端之间通过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缩杆件包括一横梁槽杆(3)和两横梁侧端杆(2);两所述横梁侧端杆(2)分别卡扣连接于所述横梁槽杆(3)的两端并分别枢接对应的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侧端杆(2)一端的两侧分别形成有一凸起,两所述凸起之间开槽;所述横梁槽杆(3)两端的两侧分别形成与所述凸起配合的一组第一开口(7);所述横梁槽杆(3)中端的两侧形成与所述凸起配合的两组第二开口;所述横梁槽杆(3)的顶面中部连接有若干底板固定单元(9);所述横梁侧端杆(2)通过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一开口(7)或所述第二开口配合与所述横梁槽杆(3)卡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支撑板(6)包括两底板和若干合页;两所述底板通过所述合页铰接并连接于所述底板固定单元(9)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合页采用180度自锁式合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长度限制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的第一端的所述桁架杆件与所述竖直杆件的夹角;所述夹角的范围为3.4°至3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支架(4)还包括一船体后板(5),所述船体后板(5)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竖直杆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1)的外围覆盖pvc防水软质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固定单元(9)两侧的所述横梁槽杆(3)上连接有若干底板支撑体(8)。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包括一后端支架、两剪叉式伸缩桁架、多个可收缩杆件和多个可折叠支撑板;两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第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后端支架的两侧;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的两端和底部之间通过所述可收缩杆件相连;所述可折叠支撑板连接于所述剪叉式伸缩桁架底部的所述可收缩杆件上。本技术的一种基于桁架结构的二维可收缩轻型船,收缩体积小、质量轻、能够快速展开且保持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王博岳,刘梓艺,李燊,胡悦,张律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交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4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