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26428发布日期:2023-12-29 20:3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光伏,具体涉及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1、光伏是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水上光伏顾名思义就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光伏,水上光伏多由漂浮件和光伏板组成,光伏板安装在漂浮件上,漂浮件浮在水面上。

2、在申请号为201821681227.7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连接的漂浮式光伏组件,该专利中描述到“连接架安装在浮筒上,使得整个光伏组件能够稳定的漂浮在水面上”,该浮筒固定在连接架底端,在浮筒损坏后不易进行快速更换,此外,现有水上光伏多为单独的个体,漂浮水面上时不易连接在一起,不便于统一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浮筒固定在连接架底端,在浮筒损坏后不易进行快速更换的问题,此外,现有水上光伏多为单独的个体,漂浮水面上时不易连接在一起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包括漂浮件,所述漂浮件上端面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端面安装有光伏板;

3、其中,所述漂浮件包括浮板,所述浮板的两侧均可拆卸设有浮筒,且所述浮板的前后侧以及两侧均可拆卸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浮板。

4、优选地,所述浮板的侧壁靠近端部位置处开设有穿槽,所述穿槽内插设有连接条,所述连接条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浮筒的外壁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旋合配合于螺纹槽。

5、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

6、插槽,所述插槽开设于浮板的前后侧以及两侧;

7、插杆,所述插杆的端部插设配合于插杆。

8、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还包括:

9、第一嵌槽,所述第一嵌槽开设于插槽的一侧;

10、第二嵌槽,所述第二嵌槽开设于第一嵌槽的一侧;

11、凸块,所述凸块固定于插杆的外壁两端,且所述凸块插设配合于所述第一嵌槽以及第二嵌槽。

12、优选地,所述浮筒的直径大于浮板的厚度。

13、优选地,所述浮筒设有四个,两个所述浮筒为一组处于浮板的一侧。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可拆卸的浮筒在其损坏后,可快速卸下进行更换,较为方便,具体,在浮筒损坏后,反转浮筒,将螺纹杆从螺纹槽内旋出,而后换上新的浮筒即可,更换方便快捷。

16、(2)本实用新型在连接两个浮板时,可先将插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浮板上的插槽内,同时使凸块嵌入至第一嵌槽内,然后转动插杆,将凸块转动至第二嵌槽内,即可稳定连接住两个浮板,如此,可在一个浮板的四面均连接上另外的浮板,使多个光伏组件在水面上连为一个整体,利于统一管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漂浮件,所述漂浮件上端面安装有安装架(2),所述安装架(2)上端面安装有光伏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板(1)的侧壁靠近端部位置处开设有穿槽(12),所述穿槽(12)内插设有连接条(10),所述连接条(10)的两端均开设有螺纹槽(11),所述浮筒(4)的外壁连接有螺纹杆(9),所述螺纹杆(9)旋合配合于螺纹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4)的直径大于浮板(1)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4)设有四个,两个所述浮筒(4)为一组处于浮板(1)的一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光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漂浮的光伏组件,包括漂浮件,所述漂浮件上端面安装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端面安装有光伏板;其中,所述漂浮件包括浮板,所述浮板的两侧均可拆卸设有浮筒,且所述浮板的前后侧以及两侧均可拆卸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两个浮板。本技术可拆卸的浮筒在其损坏后,可快速卸下进行更换,较为方便,具体,在浮筒损坏后,反转浮筒,将螺纹杆从螺纹槽内旋出,而后换上新的浮筒即可,更换方便快捷,此外,在连接两个浮板时,可先将插杆的两端分别插入两个浮板上的插槽内,同时使凸块嵌入至第一嵌槽内,然后转动插杆,将凸块转动至第二嵌槽内,即可稳定连接住两个浮板。

技术研发人员:安春生,王生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智慧国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