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79965阅读:2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下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的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溺水死亡事故的频频发生让我们认识到我们对于水上救援设备的开发还不够到位。国内最科学的救援设备应属快速救生艇,快速救生艇需要救生员携带绳索、救生衣、救生气囊等一系列救生设备前去救援。救生员在救援过程中还要避免用力过度对溺水者造成伤害,在时事救助过程中,使救助艇向救人舷侧横倾,降低干舷高度,提拉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救生艇平衡。救生员所用绳索也有很多要求,由于软的救生网在水中无法保持固定形状,因此使用的救生网被绊住和缺乏刚性会影响对遇险人员的控制,救助人员难以将水中遇险人员网入网内。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性和不锈钢制成的杰森吊篮是刚性连接的网,救生员使用杰森吊篮拉起遇险人员时可以用较少的力更容易施救。总体上看,这套救援方式没有科学性效率性,很难满足未来的救援需求,毕竟很多场合很难配置这种快速救生艇。也就是说在条件相对简陋的戏水场所,一旦落水事故发生,溺水者很难得到救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的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
[0004]所述的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本体上表面设置弹簧盖,壳体本体内横向设置横隔板,纵向设置纵隔板,横隔板与纵隔板垂直,横隔板、纵隔板及壳体本体将壳体内部分别四部分,分别为螺旋浆室、救生设备存放室、水腔及壳体头部,所述的壳体头部上设置用于安装摄像头的安装孔,所述的水腔左端设置与螺旋浆室连通的出水口,右端设置外界水连接的设置进水口。
[0005]所述的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设置在纵隔板上。
[0006]所述的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头部为圆锥体形结构。
[0007]上述的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所述的壳体本体上表面设置弹簧盖,壳体本体内横向设置横隔板,纵向设置纵隔板,横隔板与纵隔板垂直,横隔板、纵隔板及壳体本体将壳体内部分别四部分,分别为螺旋浆室、救生设备存放室、水腔及壳体头部,所述的壳体头部上设置用于安装摄像头的安装孔,所述的水腔左端设置与螺旋浆室连通的出水口,右端设置外界水连接的设置进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在壳体本体内设置相互垂直的横隔板与纵隔板,由横隔板与纵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相成的腔室,使其结构紧凑、操作灵活方便,在该壳体内设置相配合的救援部件后,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等地的地下应急救援,提高了安全性,具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9]图中:1_壳体本体,2-纵隔板,3-救生设备存放室,4-弹簧盖,5-壳体头部,6-安装孔,7-进水P,9-横隔板,8-水腔,10-出水口,11-螺旋浆室。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
[00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1,所述的壳体本体I上表面设置弹簧盖4,壳体本体I内横向设置横隔板9,纵向设置纵隔板2,横隔板9的左端与纵隔板2中部相交并与纵隔板2垂直,横隔板9、纵隔板2、弹簧盖4及壳体本体I将壳体内部分别四部分,分别为螺旋浆室11、救生设备存放室3、水腔8及壳体头部5,所述的壳体头部5上设置用于安装摄像头的安装孔6,所述的水腔8左端设置与螺旋浆室11连通的出水口 10,出水口 10设置在纵隔板2上,右端设置外界水连接的设置进水口 7,工作时,水池的水从进水口 7进入水腔8,再从出水口 10进入螺旋浆室11,为螺旋浆提供动力。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头部5为圆锥体形结构,壳体头部5上设置用于安装摄像头的安装孔6。
[0013]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在壳体本体内设置相互垂直的横隔板与纵隔板,由横隔板与纵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相成的腔室,使其结构紧凑、操作灵活方便,在该壳体内设置相配合的救援部件后,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等地的地下应急救援,提高了安全性,具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
【主权项】
1.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包括壳体本体(I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本体(I)上表面设置弹簧盖(4),壳体本体(I)内横向设置横隔板(9),纵向设置纵隔板(2),横隔板(9)与纵隔板(2)垂直,横隔板(9)、纵隔板(2)及壳体本体(I)将壳体内部分别四部分,分别为螺旋浆室(11)、救生设备存放室(3)、水腔(8)及壳体头部(5),所述的壳体头部(5)上设置用于安装摄像头的安装孔(6),所述的水腔(8)左端设置与螺旋浆室(11)连通的出水口( 10 ),右端设置外界水连接的设置进水口( 7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口(10)设置在纵隔板(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头部(5)为圆锥体形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水下救援航行器壳体结构,属于水下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壳体本体,壳体本体上表面设置弹簧盖,壳体本体内横向设置横隔板,纵向设置纵隔板,横隔板与纵隔板垂直,横隔板、纵隔板及壳体本体将壳体内部分别四部分,分别为螺旋浆室、救生设备存放室、水腔及壳体头部,壳体头部上设置用于安装摄像头的安装孔,水腔左端设置与螺旋浆室连通的出水口,右端设置外界水连接的设置进水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本体内设置相互垂直的横隔板与纵隔板,由横隔板与纵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相成的腔室,使其结构紧凑、操作灵活方便,在该壳体内设置相配合的救援部件后,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等地的地下应急救援,提高了安全性,具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前景。
【IPC分类】B63C9-03
【公开号】CN204489144
【申请号】CN201420861151
【发明人】李南, 张宾, 张淦, 陆彦臣, 张殿坤, 黄馨
【申请人】浙江海洋学院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1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