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河滚装游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86365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河滚装游船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河滚装游船,特别是适于内河及支流库区旅客和车辆同时运输的滚装游船。
【背景技术】
[0002]内河航运在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滚装船系列已经有载货汽车滚装船、商品车滚装船和滚装客船,其中滚装客船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内河客船市场已经开发出豪华游船船型,但船龄在20多年的老旧客船也仍在营运,并且即将达到船舶报废年限,国家对其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内河旅游客运市场迫切需求新型的能效高、稳性衡准系数较大的船舶投入营运。

【发明内容】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河滚装游船,通过引入U型纵流首、尾部大浸深球尾的设计,使该船具有能效高、稳性衡准系数大特点。
[0004]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内河滚装游船包括船体,船体上设有主甲板,主甲板上设有至少一层旅客甲板,主甲板前端设有跳板、及驱动跳板转动的升降系统;
[0005]所述的船体包括船首的大U型首、及在船尾设置的二个或多个大浸深球尾,船首与船尾之间流线连接,推进装置驱动部分安装于大浸深球尾形成的空间内。
[0006]进一步进,主甲板设置在船体内吃水线以上、顶面以下。
[0007]进一步讲,船体总长为上40至90米。
[0008]进一步讲,船体宽度为上10至20米。
[0009]进一步讲,船体的型深为2.2-4.6米。
[0010]进一步讲,船体的设计吃水深度为1.6-3.8米。
[0011]进一步讲,游船为双推动设备和双舵。
[0012]还可以,主甲板前端与跳板通过流线型斜面与上层建筑连接。
[001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使用以上方案推进装置驱动部分安装于大浸深球尾形成的空间内,降低了船舶轴系中心线高度和船舶重心高度,提高了船舶稳性衡准裕度。大浸深球尾的设计可以增加螺旋桨直径,同时使螺旋桨来流更加充分,可以大幅度提高推进效率,大浸深球尾还兼有双体船减摇性能好的优点。首部大U型的型线设计有利于船宽较大的首部纵剖面水线面横剖面型线的光顺从而减小来流阻力,提高推进效率。又可以使首部纵剖面距基线有合适的高度能够适应滚装游船顶坡靠泊较小水深的水域环境。
[0014]本实用新型船体大U型纵流首、尾部大浸深球尾的设计与滚装客船首制船球鼻首和外八字不对称双尾鳍的船体型线相比,滚装客船首部的球鼻型线不适于水深较小的码头,尾部的外八字不对称双尾鳍与前者相比前者更优,而且已经实例客船实测证明推进效率优良。
[0015]要提高船舶稳性,增加船宽是最有效的途径,但是在空船重量和载重量一定的情况下设计吃水将变小,按照常规船型设计,螺旋桨顶部与船壳要有一定距离,下端不能超过基线,螺旋桨最佳直径就受到限制(理论上螺旋桨直径越大效率越高),常规船型由于上述原因已经不能满足稳性要求较高,设计吃水较小而又要设计大直径螺旋桨来提高推进效率对船型的要求。虽然,现有的双体船能够解决这些矛盾,但又由于吃水较深不适合顶坡靠泊,加上机舱布置困难,造价高而很难推广,而本实用新型正好解决了以上难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17]图2为图1中A-A断面视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结构主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B-B断面视图。
[0020]图5为船体的主视图。
[0021]图6为图1中横剖面型线图。
[0022]图7为图1中纵剖面型线图。
[0023]图8为图1中水线面线型图。
[0024]如图中,船体1、主甲板2、旅客甲板3、跳板4、大U型首5、大浸深球尾6、流线型斜面与上层建筑7。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中,一种内河滚装游船包括船体I,船体I上设有主甲板2,主甲板2上设有至少一层旅客甲板3,优选的如图2中有三层旅客甲板3,主甲板2前端设有跳板4、及驱动跳板4转动的升降系统,如图1中,跳板和升降系统的布置外观与船体光顺连接形成美观流畅的一体。
[0026]如图6、7、8中,船体I包括船首的大U型首5、及在船尾设置的二个或多个大浸深球尾6,船首与船尾之间流线连接,推进装置驱动部分安装于大浸深球尾6形成的空间内,船首的大U型首5的型线设计有利于船宽较大的首部纵剖面、水线面、横剖面型线的光顺,从而减小来流阻力,提高推进效率;大浸深球尾6的设计在选择主机和齿轮箱的同时设计合理的轴系中心线高度,以及主机齿轮箱两旁适宜的通道宽度,控制这一尺度设计出的大浸深球尾形成的半片体体积较小,使螺旋桨来流更加充分,可以大幅度提高推进效。大U型首纵剖面距基线有合适的高度能够适应滚装游船顶坡靠泊较小水深的水域环境。
[0027]优选的,船体I总长40~90米,船宽10~20米,型深为2.2-4.6,设计吃水深度为1.6-3.8米,船体I的长宽比小于5,属于宽形船,稳性有大幅提高。
[0028]优选的,一种内河滚装游船为双机、双螺旋桨推进,操纵系统设有双舵
[0029]主甲板2设置在船体I内干舷甲板上、上甲板以下,主甲板2上设系固装置若干,系固装置用以将车辆系固使得车辆不滑移,保证航行安全。优选的,如图3、4中,主甲板2设置在船体I内吃水线以上、顶面以下,虽然减少了船体装载车辆的面积,但降低了整船的重心高度,提高了船在航行过程中的抗倾覆性。
[0030]船体I型线船首为大U型首5,船尾设有大浸深球尾6。滚装游船充分体现安全、环保、节能、美观的行业要求,以总长69.98米、船宽14.2米、型深2.8米、吃水2.2米的内河滚装游船为例,主机功率2X300KW,设计航速23Km/h,可同时装载36辆乘用车和卧席136人、坐席192人游客。可以满足长江三峡自驾游客3天4夜或短途4小时以内的市场需求。滚装游船向消费者提供了人车同游的旅游产品,开创了差别于景区、景点、游乐园、酒店以及单纯客船、游船的传统观光旅游产品,特别适合于打造大三峡水陆同游的精华自驾旅游示范线。本实用新型滚装游船外观型线流畅优美,具有豪华游轮动感,舱内布局合理,通道宽敞,采光充分。滚装游船为宽型船,具有双体船的局部特征和特别宽型的设计特点,从而保证了作为滚装游船需要宽敞甲板的需要,增加了船舶稳性,使得稳性衡准极大优于常规船型,能让游客在带车乘座滚装游船之时感受到乘坐大船的平稳。
[0031]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限于上述举例,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内河滚装游船,其特征是:所述游船包括船体,船体(I)上设有主甲板(2),主甲板(2)上设有至少一层旅客甲板(3),主甲板(2)前端设有跳板(4)、及驱动跳板(4)转动的升降系统; 所述的船体(I)包括船首的大U型首(5)、及在船尾设置的二个或多个大浸深球尾(6),船首与船尾之间流线形型线连接,推进装置驱动部分安装于大浸深球尾(6)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游船为双推动设备、操纵系统设有双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滚装游船,其特征是:所述主甲板2设置在船体(I)内吃水线以上、顶面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滚装游船,其特征是:所述船体(I)长度为40至90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滚装游船,其特征是:所述船体(I)宽度为10至20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滚装游船,其特征是:所述船体(I)的型深为2.2至4.6 米。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河滚装游船,其特征是:所述船体(I)的设计吃水深度为1.6-3.8米。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河滚装游船,其特征是:所述主甲板(I)前端与跳板(4)通过流线型斜面与上层建筑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内河滚装游船包括船体,船体上设有主甲板,主甲板上设有至少一层旅客甲板,主甲板前端设有跳板、及驱动跳板转动的升降系统;所述的船体包括船首的大U型首、及在船尾设置的二个或多个大浸深球尾,船首与船尾之间流线形型线连接,推进装置驱动部分安装于大浸深球尾形成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效、稳性衡准系数、安全性能高。
【IPC分类】B63B35/00, B63B3/46, B63B3/14
【公开号】CN204895760
【申请号】CN201520619864
【发明人】姚智衡, 王元
【申请人】宜昌东江造船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