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晕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35984阅读:6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晕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椅,特别是一种运用在汽车、轮船或飞机等交通工具上可
以防晕的乘客座椅。
背景技术
生活中,晕车、晕船、晕飞机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实用耳鼻喉科学提出运动的角加速是导致晕车、船、飞机的根本原因,运动的角加速会导致人的头部内耳涡牛里面的淋巴液形成不规则的流动,导致神经紊乱,产生头晕、恶心、呕吐、大汗、腹痛等症状,晕车的人们每次出门前都得服用一些预防晕车的药物,这不但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还会对人体造成不同的伤害;另外,运动的角加速对不晕车的也有危害,容易使人产生疲劳、乏力、头晕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消除角速度,有效的防止人们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产生头晕、呕吐等晕车现象发生的防晕乘客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晕座椅,安装于交通工具,包括一椅身,包含椅座部分和靠背部分,该靠背部分设有一收容槽;一枕部,其延伸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一转动机构,将所述连接板连接至所述椅座部分,且所述连接板能够在该转动机构的驱使下带动枕部转动。 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连接板相连的转动轴, 一制动卡套设于该转动轴上, 一条传动带跨设于所述椅座部分底部设置的两承接部上,且垂直于所述转动轴。[0006] 所述传动带两端各设有一卡扣,该等卡扣能与所述制动卡相扣合。[0007] 所述传动带与椅座部分底部之间设有滚珠结构。

图1是乘客乘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09] 图2是图1实施例的后视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l和图2的标记说明椅身1,椅座部分11,靠背部分12,收容槽13,滚珠结构14,承接部15,枕部2,连接板21,转动机构3,转动轴31,制动卡套32,传动带33,卡扣34。[0012] 请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防晕座椅可安装于多数交通工具,由椅身1、枕部2和转动机构3组成,本实施例中为安装于汽车上的防晕座椅。所述椅身l包括椅座部分11和靠背部分12,该靠背部分12设有一收容槽13,所述枕部2延伸出一个连接板21,其至少部分收容于收容槽13内,且通过转动机构3连接在所述椅座部分11上。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一个与连接板21相连的转动轴31 ,该转动轴31上套设有一个制动卡套32,所述椅身1的靠背部分12下侧设有两个承接部15,该等承接部15分离设置在所述转动轴31的两侧,一条传动带33跨设在两个承接部15上,且与该转动轴15相垂直,传动带33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卡扣34,且两端分别绕过承接部15,将两个卡扣34与制动卡套32相互扣合。所述椅座部分11底部与传动带33之间还设有滚珠结构14,用来控制所述卡扣34和制动卡套32的扣合与分开。 当人坐在防晕座椅上时,椅座部分11会由于受到压力下沉,进而通过滚珠结构14将传动带33向下压,传动带33受到压力变形,原本与制动卡套32相扣合的两个卡扣34就会松开,当汽车转弯的时候,所述转动机构3由于受到离心力的影响,转动轴31受到离心力,带动与其相连的连接板21,进而带动枕部2随着偏离的方向发生轻微的转动,因此,乘客的头部会随着枕部2的转向发生转动,从而保持面部始终朝向汽车运动的方向,消除运动的角加速,即可防止头晕、恶心、疲劳等现象的发生。另外,所述卡扣34与制动卡套32的扣合,也可以在座椅旁边单独设置控制杆,用来操纵该等结构,在乘客不需要转动的时候,让卡扣34与制动卡套32始终扣合,以防止枕部转动。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为所述防晕座椅的转动机构3都与司机的转向装置(如汽车的方向盘)相连,可以利用电动或气动等方式带动,当司机操纵转向装置时,防晕座椅的转动轴31会做出相同方向的转动,并且转动角度与司机操纵的转角基本相同,从而带动连接板21 ,进一步带动枕部2转动,使乘客的面部保持与行驶方向保持一致,消除运动的角加速,防止乘客晕车等现象的发生。
权利要求一种防晕座椅,安装于交通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椅身,包含椅座部分和靠背部分,该靠背部分设有一收容槽;一枕部,其延伸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一转动机构,将所述连接板连接至所述椅座部分,且所述连接板能够在该转动机构的驱使下带动枕部转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晕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连接板相连的转 动轴, 一制动卡套设于该转动轴上, 一条传动带跨设于所述椅座部分底部设置的两承接部 上,且垂直于所述转动轴。
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晕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两端各设有一卡扣,该等卡 扣能与所述制动卡相扣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晕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与椅座部分底部之间设有 滚珠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防晕座椅,安装于交通工具,包括一椅身,包含椅座部分和靠背部分,该靠背部分设有一收容槽;一枕部,其延伸有一连接板,该连接板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一转动机构,将所述连接板连接至所述椅座部分,且所述连接板能够在该转动机构的驱使下带动枕部转动;其结构简单,能够消除角速度,有效的防止人们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产生头晕、呕吐等晕车现象发生。
文档编号B64D11/06GK201457129SQ20092008552
公开日2010年5月12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6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6日
发明者吴昌文, 吴祺 申请人:吴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