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动控制式自动开锁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45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救生装备的可靠性控制技术,涉及一种联动控制式自动开锁器装置。



背景技术:

开锁器为一项重要的航空救生装备,用于启动燃爆机构的保险销,使火工品点火、救生系统解锁,从而实施弹射救生。目前,自动开锁器主要由动力弹簧、钟表机构和膜盒组成,主要依靠弹簧提供动力、齿轮系钟表机构计时和膜盒形变位移来实现的自动控制技术。然而现有自动开锁器属机械产品,实现双余度控制较复杂,故单点控制的关键环节较多,因而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缺点,曾今因这方面的原因在地面发生一起重大的质量事故,因而提高其关键部位的可靠性设计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联动控制的双余度自动控制的自动开锁器装置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动控制式自动开锁器装置,包括扇形齿轮组件(10)、传动小齿轮组件(12)、平衡轮组件(15),扇形齿轮组件(10)驱动传动小齿轮组件(12),传动小齿轮组件(12)驱动平衡轮组件(15);平衡轮组件(15)上设有第一定位面;

其特征是,还包括锁紧轮组件、限位块组件和限位推杆组件,

锁紧轮组件:包括锁紧轮(7),其中,锁紧轮(7)与传动小齿轮组件啮合,锁紧轮(7)上设有第二定位面;

限位块组件:包括限位块(16),限位块(16)设置限位卡槽,限位卡槽与第一定位面配合;

限位推杆组件:包括限位推杆(3),限位推杆(3)的第一端与第二定位面配合,限位推杆(3)的第二端与限位块(16)铰接。这样从扇形齿轮传递的运动,又通过锁紧轮组件和限位推杆组件汇集在限位块组件,实现双系统控制。这样保证在一路控制系统失效的情况下,另一路就起到保护作用,从而保证了产品安全可靠使用。

进一步的,

所述限位卡槽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完全贴合时,所述限位推杆(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面也实现贴合,使所述平衡轮组件和所述锁紧轮组件同时止动。两路同时止动,可以保障传动精确。

进一步的,

锁紧轮组件还包括锁紧轴(8)、定位块(9),锁紧轴(8)设置在平板上,定位块(9)套装在锁紧轴(8)上,限制锁紧轮(7)轴向窜动。这样保证了锁紧轮的运动精度,使锁紧轮与传动小齿轮组件啮合、与限位推杆配合正确可靠。

进一步的,

传动小齿轮组件(12)与平衡轮组件(15)之间设置过渡轮组件(13)和调节轮组件(14),平衡轮组件(15)上设置调节摆片,调节轮组件(14)与调节摆片配合。这样保证了产品延时性能的要求,同时保证了传递的动力逐级较少,使软锁针能顺利插入和拔出。

进一步的,

限位推杆(3)上开有行程槽,限位推杆组件还包括定位轴(5)、销子(6)和定位片(4),其中,定位轴(5)固定在平板上,行程槽沿定位轴(5)移动,销子(6)安装于定位轴(5)上,限制锁紧轮(5)轴向窜动,定位片(4)设置于行程槽上方。

进一步的,限位块组件还设有复位弹簧。

进一步的,

还包括软锁针(17),通过软锁针实现限位块组件运动,实现限位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扇形齿轮组件的运动传递到传动小齿轮组件,传动小齿轮组件的运动同时传递到锁紧轮组件和棘轮上(联动),一路运动再传递到限位推杆、限位块组件上;另一路运动再传递到过渡轮组件、调节轮组件、平衡轮组件、限位块组件上;这两路运动最后汇集在限位块组件,当任一路运动失效时,另一路起作用,实现双余度保护。

与传统自动开锁器结构相比,突破了传统开锁器在某些机构方面的单点控制设计模式。本结构采用双余度设计,以弹簧动力源头设置分路控制点,而最后动力释放点汇集在总的保险点上,从而达到双余度控制设计目的。本发明不仅机构简单、联动性好,而且不影响其他机构和产品性能,为该装置在传统开锁器的应用范围开拓了广阔的市场,提高航空装备安全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联动控制式自动开锁器装置执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联动控制式自动开锁器装置包括锁紧轮组件、限位推杆组件。其中:

一种联动控制式自动开锁器装置,包括扇形齿轮组件10、传动小齿轮组件12、平衡轮组件15,扇形齿轮组件10驱动传动小齿轮组件12,传动小齿轮组件12驱动平衡轮组件15;平衡轮组件15上设有第一定位面;

其特征是,还包括锁紧轮组件、限位块组件和限位推杆组件,

锁紧轮组件:包括锁紧轮7,其中,锁紧轮7与传动小齿轮组件啮合,锁紧轮7上设有第二定位面;

限位块组件:包括限位块16,限位块16设置限位卡槽,限位卡槽与第一定位面配合;

限位推杆组件:包括限位推杆3,限位推杆3的第一端与第二定位面配合,限位推杆3的第二端与限位块16通过销钉1和传动轴2铰接。

所述限位卡槽与所述第一定位面完全贴合时,所述限位推杆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定位面也实现贴合,使所述平衡轮组件和所述锁紧轮组件同时止动。

锁紧轮组件还包括锁紧轴8、定位块9,锁紧轴8设置在平板上,定位块9套装在锁紧轴8上,限制锁紧轮7轴向窜动。

传动小齿轮组件12与平衡轮组件15之间设置过渡轮组件13和调节轮组件14,平衡轮组件15上设置调节摆片,调节轮组件14与调节摆片配合。

限位推杆3上开有行程槽,限位推杆组件还包括定位轴5、销子6和定位片4,其中,定位轴5固定在平板上,行程槽沿定位轴5移动,销子6安装于定位轴5上,限制限位推杆3轴向窜动,定位片4设置于行程槽上方。

限位块组件还设有复位弹簧。

还包括软锁针17,通过软锁针实现限位块组件运动,实现限位作用。

扇形齿轮组件的运动传递到传动小齿轮组件,传动小齿轮组件的运动同时传递到锁紧轮组件和棘轮11上(联动),一路运动再传递到限位推杆、限位块组件上;另一路运动再传递到过渡轮组件、调节轮组件、平衡轮组件、限位块组件上;这两路运动最后汇集在限位块组件,当任一路运动失效时,另一路起作用,实现双余度保护。

本发明联动控制式自动开锁器装置实际工作时,在棘轮未失效的情况下,动力弹簧动力是通过传动小齿轮组件、过渡轮组件、调节轮组件、平衡轮组件、限位块组件进行传递的,而锁紧轮组件是空转的,限位推杆组件与锁紧轮组件是不接触的;只有当棘轮11失效,此时锁紧轮组件与限位推杆组件接触,动力弹簧动力才通过锁紧轮组件、限位推杆组件、限位块组件进行传递,这样在一路失效的情况下,实现动力由另一路承担的目的,不至于开锁器自动开锁,造成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实现了产品双余度自动控制技术。

本发明突破开锁器单点控制传统技术设计,采用机械式双余度自动控制设计模式,成功地提高了传统产品的可靠性,为该装置的设计应用范围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为航空救生装备提高了可靠性。而且与传统开锁器装置相比,本发明在传统产品基础上改动小,机构可靠,具有较大实际应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