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9039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降落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



背景技术:

降落伞是高空落下时用来减速安全降落的一种工具,其中,盘缝带伞是一类具有优良减速性能的降落伞,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使用时可以保证悬挂物的稳定下落。良好的性能增大了其使用范围,在深空探测领域,盘缝带伞具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优势,太空探测着陆离不开盘缝伞的减速作用。

一般的盘缝带伞的伞衣盘顶部设有一个伞顶孔,开伞时流过伞顶孔的气流流速比较大,为了保证伞顶孔的强度和受力特性,通常会在伞顶孔处采用相互交错的辐射加强带对伞顶孔进行加强,而不同辐射加强带之间不会进行缝合固定。盘缝带伞的伞顶部根据需求会安装相应的装置,在常规的使用条件下,盘缝带伞的伞顶强度足以满足使用要,可正常使用。

但如果需要在盘缝带伞的顶部安装一定重量的装置时,由于伞顶的辐射加强带相互之间不固定,使得伞顶安装的装置与安装固定点之间具有不稳定性,安装固定时只能约束住该装置沿伞面轴向上的运动,但不能约束沿辐射加强带方向的运动,使得装置在开伞过程中,在过载以及冲击过载的双重作用下离开伞顶部中心沿单根辐射加强带滑动,单根辐射加强带会承受整个装置的力,同时单层辐射加强带的强度有限,局部受力过大容易导致单根辐射加强带断裂,装置与伞分离,影响到降落伞的功能。辐射加强带的断裂也会影响使用次数或寿命,极大影响降落伞的安全性能,导致伞体在降落伞发生破损,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增强辐射加强带的强度,同时防止安装装置来回滑动是目前盘缝带伞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一种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在辐射加强带上增加短加强带,可以有效地增加辐射加强带的强度,辐射加强带有序缝合在一起,可以有效地改善辐射加强带的受力状况,并在辐射加强带上增加两圈圆周加强带可以对伞顶安装的装置实行限位,并使伞顶辐射加强带受力的均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用于增强辐射加强带的强度并对安装于所述盘缝带伞上的装置进行限位,包括伞衣幅,所述伞衣幅的顶端开设有伞顶孔,沿所述伞顶孔的边缘设有伞顶圆周加强带,用于加强所述伞顶孔边缘的强度;

沿所述伞顶圆周加强带的圆周均匀设有多条伞顶辐射加强带,且各条所述伞顶辐射加强带与所述伞顶圆周加强带垂直,每条所述伞顶辐射加强带上均设有一条短加强带,用于增加所述伞顶辐射加强带的强度;

所述伞顶孔的外侧介于所述伞顶圆周加强带与所述伞顶孔圆心之间设有第一圆周加强带和第二圆周加强带,所述伞顶孔的内侧,对应于所述第一圆周加强带的位置设有第三圆周加强带,对应于所述第二圆周加强带的位置设有第四圆周加强带,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圆周加强带用于对安装于所述伞顶的装置进行限位,同时加强所述伞顶辐射加强带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地,在伞顶孔内靠近圆心处的所述伞顶辐射加强带的条数少于所述伞衣幅上所述伞顶辐射加强带的条数,靠近圆心处的一条伞顶辐射加强带为由多条伞顶辐射加强带叠合而成,用于增加所述伞顶孔处的伞顶辐射加强带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周加强带和第三圆周加强带的半径约为所述伞顶圆周加强带半径的三分之一。

进一步地,伞顶辐射加强带由多条叠合而成的叠合段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圆周加强带的直径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圆周加强带和所述第二圆周加强带之间的距离为10~20mm。

进一步地,所述伞顶圆周加强带、所述第一圆周加强带、所述第二圆周加强带、所述第三圆周加强带和所述第四圆周加强带的宽度均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短加强带采用双行线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伞顶辐射加强带的背部。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1)本发明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通过在每根伞顶辐射加强带背部设置短加强带增加辐射加强带的强度,在伞顶孔内设置四圈圆周加强带既起到了限位作用,同时可以有效改善盘缝带伞伞顶的受力状态,保证盘缝带伞在使用时的强度及功能,并且有效降低该型降落伞的使用成本。

(2)本发明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通过将伞顶孔内的多股辐射加强带合成一股,增加伞顶孔内的伞顶辐射加强带的强度,防止因单根受力过大而导致伞顶辐射加强带断裂,影响盘缝带伞的安全性能。

(3)本发明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短加强带采用双行线的方式缝制在每根伞顶辐射加强带上,保证短加强带与伞顶辐射加强带牢固连接,增强辐射加强带的强度和盘缝带伞的实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横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盘缝带伞的伞顶横向剖视图。

所有附图中,同一个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结构与零件,其中:1-伞衣幅、2-伞顶圆周加强带、3-伞顶辐射加强带、4-第一圆周加强带、5-第二圆周加强带、6-短加强带、7-第三圆周加强带、8-第四圆周加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图1为现有技术中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盘缝带伞的伞顶横向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包括伞衣幅1,伞顶圆周加强带2,伞衣幅1中心开有伞顶孔,与伞顶圆周加强带相垂直方向设有若干根伞顶辐射加强带3,一般情况下盘缝带伞的辐射加强带的数量为24根、36根或48根,伞顶辐射加强带3均匀分布在伞衣幅1和伞顶孔上,该伞顶圆周加强带2设于伞衣幅1开孔的边缘处辐射加强带之上,各伞顶辐射加强带之间不设任何固定连接。盘缝带伞的顶部安装一定重量的装置时,单根辐射加强带会承受整个装置的力,同时单层辐射加强带的强度有限,局部受力过大容易导致单根辐射加强带断裂。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盘缝伞的伞顶结构,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盘缝带伞的伞顶横向剖视图。如图3和图4所示,盘缝带伞的伞顶结构包括伞衣幅1、伞顶圆周加强带2、伞顶辐射加强带3和短加强带6。伞衣幅1为降落伞的主体结构,构成整个降落伞的伞面,伞衣幅1的中心开有伞顶孔,该伞顶孔为圆形孔,伞衣幅1上设有若干沿与圆周相垂直的辐射加强带,辐射加强带均通过伞的圆心呈树杈形均匀分布在伞顶孔内和伞衣幅1上,用于加强降落伞伞面的强度,防止在高速下落时伞体出现破损。

位于伞顶部分的辐射加强带为伞顶辐射加强带3,每根伞顶辐射加强带背部均设有一根短加强带6,短加强带6的长度大于伞顶辐射加强带3的长度,短加强带6的长度小于辐射加强带的长度,短加强带6的设置用于增强伞顶辐射加强带的强度,防止因单根伞顶辐射加强带受力过大而断裂。

在伞顶孔内靠近伞顶孔圆心一段距离内,伞顶辐射加强带3为由多股伞顶辐射加强带合成的一股伞顶辐射加强带,在一段距离之后,伞顶辐射加强带为由一股分散成的单股伞顶辐射加强带。伞顶孔处在降落时受到的力较大,伞顶孔内将多股伞顶辐射加强带合成一股伞顶辐射加强带增强了伞顶孔孔加强带的受力范围,使得盘缝带伞具有更强的耐受性能。

伞衣幅1靠近伞顶孔的边缘处设有伞顶圆周加强带2,该伞顶孔圆周加强带2用于增强伞衣幅1开孔边缘的强度,防止在降落时气流将伞衣幅冲破。在伞顶孔的外侧,介于伞顶圆周加强带2和伞顶孔圆心之间设有两圈宽度相同的两圈圆周加强带,分别为第一圆周加强带4和第二圆周加强带5,在伞顶孔的内侧,对应于第一圆周加强带4的位置设有第三圆周加强带7,对应于第二圆周加强带5的位置设有第四圆周加强带8,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圆周加强带用于对安装于所述伞顶的装置进行限位,同时加强所述伞顶辐射加强带3的强度,使伞顶的受力均匀,防止装置在伞顶辐射加强带3滑动出现断裂。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上文提到的伞顶孔内靠近伞顶孔圆心一段距离内伞顶辐射加强带3为由多股合成一股,其中一段距离大于第二圆周加强带的直径。

作为优选,第一圆周加强带4和第三圆周加强带7的半径约为伞顶圆周加强带2半径的三分之一,第一圆周加强带4和第二圆周加强带5之间的距离为10~20mm。

盘缝带伞一般为24根、36根或48根,作为优选,上文提到的伞顶孔处多股合成一股,多股一般为3根或4根。

作为优选,设在伞顶辐射加强带3背部的短加强带6均采用双行线进行缝制。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