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2441发布日期:2019-07-06 12:13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民用机场而言,目前专门用于停放小型飞机的飞机机库位置往往不够,因而对于一些小型飞机而言,往往需要停放于专用的外部场地上;为保证停放到位的飞机不会因为外界强风等偏离停放位置从而引发事故,需要对飞机轮体设置轮挡,而现有技术中的轮挡往往需要人力操作,费时费力,且不能根据飞机机型和尺寸的不同实现精确定位,安全性和适用性差,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适用性广,定位准确的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包括轮挡本体、控制装置、横向微调装置以及纵向微调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横向微调装置以及纵向微调装置各设置有2个且对称设置于轮挡本体的两侧面,横向微调装置设置于控制装置下方,纵向微调装置设置于控制装置上方,控制装置与横向微调装置以及纵向微调装置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轮挡本体侧面呈现三角形,且作为轮挡的一面为圆弧曲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曲面的中央开设有圆弧状的第一沟槽,在第一沟槽的中央开设有圆弧状的第二沟槽,在所述第一沟槽的两个侧面、面向所述轮挡本体中央的方向对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感应槽,在所述第一感应槽的内部对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感应元件,在所述第二沟槽的中央表面、面向所述轮挡本体外侧的方向,凸设有若干个第二感应元件,且若干个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元件在圆弧曲面上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轮挡本体的上表面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纵向感应槽,在所述纵向感应槽内设置有纵向感应元件,其中纵向感应元件通过其外周均匀设置的若干个纵向连接筋与纵向感应槽的内壁连接,在若干个纵向连接筋之间设置有纵向纳米减震材料。

进一步地,轮挡本体的下表面上还开设有若干个横向感应槽,在所述横向感应槽内设置有横向感应元件,其中横向感应元件通过其外周均匀设置的若干个横向连接筋与横向感应槽的内壁连接,在若干个横向连接筋之间设置有横向纳米减震材料。

进一步地,圆弧曲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内部还设置有电动机和竖向微调装置。

进一步地,横向微调装置选用带传动装置,且轮挡本体部分位于带传送装置上。

进一步地,纵向微调装置和竖向微调装置选用丝杠螺母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感应槽的内壁与第一感应元件的外周之间填充有防堵填料。

进一步地,轮挡本体侧面呈现正三角形。

进一步地,轮挡本体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呈90~120°的夹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未停放飞机时,该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位于地面以下,且上方设置有保护盖,既保护了内部智能轮挡装置,同时不影响其他飞机在该机场上的停放和行驶;

(2)该智能轮挡装置上表面和下表面上的横向感应元件和纵向感应元件分别用于检测上方机轮是否已经停放于预定位置,在已经停放于预定位置以后,通过第一感应元件和第二感应元件检测机轮是否已经停放于轮挡上的预定位置,如果没有,则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横向微调装置、纵向微调装置和竖向微调装置进行微调,从而实现精确定位;

(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适用性广,定位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的纵向感应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的横向感应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轮挡本体、2---控制装置、3---横向微调装置、4---纵向微调装置,11---第一沟槽、111---第一感应槽、111a---第一感应元件、12---第二沟槽、12a---第二感应元件、13---纵向感应槽、13a---纵向感应元件、13b---纵向连接筋、13c---纵向纳米减震材料、14---横向感应槽、14a---横向感应元件、14b---横向连接筋、14c---横向纳米减震材料、15---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3所示,一种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包括轮挡本体1、控制装置2、横向微调装置3以及纵向微调装置4,控制装置2、横向微调装置3以及纵向微调装置4各设置有2个且对称设置于轮挡本体1的两侧面,横向微调装置3设置于控制装置2下方,纵向微调装置4设置于控制装置2上方,控制装置2与横向微调装置3以及纵向微调装置4通过导线连接,轮挡本体1侧面呈现三角形,且作为轮挡的一面为圆弧曲面;其特征在于:圆弧曲面的中央开设有圆弧状的第一沟槽11,在第一沟槽11的中央开设有圆弧状的第二沟槽12,在第一沟槽11的两个侧面、面向轮挡本体1中央的方向对称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感应槽111,在第一感应槽111的内部对应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感应元件111a,在第二沟槽12的中央表面、面向轮挡本体1外侧的方向,凸设有若干个第二感应元件12a,且若干个第一感应元件111a和第二感应元件12a在圆弧曲面上对应设置。

具体地,轮挡本体1的上表面上还开设有若干个纵向感应槽13,在纵向感应槽13内设置有纵向感应元件13a,其中纵向感应元件13a通过其外周均匀设置的若干个纵向连接筋13b与纵向感应槽13的内壁连接,在若干个纵向连接筋13b之间设置有纵向纳米减震材料13c。

具体地,轮挡本体1的下表面上还开设有若干个横向感应槽14,在横向感应槽14内设置有横向感应元件14a,其中横向感应元件14a通过其外周均匀设置的若干个横向连接筋14b与横向感应槽14的内壁连接,在若干个横向连接筋14b之间设置有横向纳米减震材料14c。

纵向纳米减震材料13c和横向纳米减震材料14c的使用,一方面可以防止外界灰尘、杂物、昆虫或生物等误入相邻纵向连接筋13b之间、相邻横向连接筋14b之间的缝隙中,另一方面可以在飞机机轮接触该智能轮挡装置时减轻对内部感应元件的振荡和冲击,从而保护内部感应元件,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具体地,圆弧曲面上均匀设置有若干凸起15,以增大飞机轮停靠于该智能轮挡装置上时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停靠稳定性和安全性。

具体地,控制装置2内部还设置有电动机和竖向微调装置,电动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不同离合器的接合从而与不同的传送装置连接,从而根据不同需要向横向微调装置、纵向微调装置和竖向微调装置提供动力。

具体地,横向微调装置3选用带传动装置,且轮挡本体1部分位于带传送装置上,从而为该智能轮挡装置在竖向上的微调提供微调空间和余地。

具体地,纵向微调装置4和竖向微调装置选用丝杠螺母装置。

具体地,第一感应槽111的内壁与第一感应元件111a的外周之间填充有防堵填料,该防堵填料优先选用纳米减震材料,一方面可以防止外界灰尘、杂物、昆虫或生物等误入第一感应槽111与第一感应元件111a之间的缝隙中,另一方面可以在飞机机轮接触该智能轮挡装置时减轻对第一感应槽111内部第一感应元件111a的振荡和冲击,从而保护内部感应元件,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约成本。

具体地,轮挡本体1侧面呈现正三角形,以便于加工制造。

具体地,轮挡本体1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呈90~120°的夹角,以保证纵向感应元件和横向感应元件可以同时检测到飞机机轮,从而保证定位准确,轮挡可靠。

在未停放飞机时,该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位于地面以下,且上方设置有保护盖,保护盖处于关闭状态;当飞机机轮停靠于机场上,该智能轮挡装置上表面上设置的纵向感应元件13a对飞机机轮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存在飞机机轮时,保护盖打开,该智能轮挡装置通过位于其下方的升降装置上升至地面以上,同时该智能轮挡装置通过下表面上设置的横向感应元件14a对飞机机轮进行检测,当检测到飞机机轮时,关闭升降装置;此时通过第一感应元件111a和第二感应元件12a检测该飞机智能轮挡装置与飞机机轮的距离,并将结果发送给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启动其内部的电动机,并通过控制不同离合器的接合从而实现电动机动力输出轴与不同的传送装置连接,从而根据不同需要向横向微调装置、纵向微调装置和竖向微调装置提供动力,以实现该智能轮挡装置在横向、纵向和竖向上的位置微调,并将最终结果发送至控制装置2,控制装置2判断最终结果是否符合控制装置2内部预设的预设阈值范围内,当符合阈值范围时,控制装置2控制电机停止;当不符合阈值范围时,控制装置2继续进行控制以实现微调。

作为优选,针对每1个飞机机轮配备2个该小型飞机智能轮挡装置,且在同1个飞机机轮的前后同时使用以实现智能轮挡。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