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4轴无人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19853发布日期:2018-09-11 23:0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4轴无人机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主要依靠无线遥控,自动智能识别感应控制器或是通过预置自动驾驶等方式实现自主控制飞行。它是当今高技术装备之一,通过加挂辅助设备如摄像或侦察单元,喷洒系统,救援包或货物包;广泛运用于军事,空中运输搬松以及空中救援,抗病救灾投放,农林保护应用过程中,起到了视野的延伸,手臂的延长作用,同时成本低,无生命接触性危险,可满足重复使用。

现有技术的无人机,都是单旋翼,结构简单,无法满足无人机飞行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4轴无人机结构,其采用 4个螺旋动力翼均布结构,结构紧凑,同时满足多姿态飞行控制要求;同时可以进行其他应用改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4轴无人机结构,包括主机架、起落架和上罩,上罩设置在主机架的上方,起落架设置在主机架的下方,起落架上等间距设有四个电机,电机驱动螺旋翼旋转,主机架内设有电源、PMU电源管理器、LED控制器、飞行控制器和GPS模组。

优选的,所述主机架包括中心架和等间距设置在中心架边部的四个动力臂,动力臂上设有电机座和走线槽,所述电机设置在电机座上,电机通过电线连接电源,电机通过控制线连接飞行控制器,电线和控制线设置在走线槽内。

优选的,所述中心架的边框位置处设有中心安装孔,上罩和起落架通过螺栓固定在中心安装孔处。

优选的,所述螺旋翼由旋翼和安装部组成,旋翼设有两个,其对称设置在安装部的两侧,其中旋翼由迎风弧面、大角升力面、尾角受力面及反翼面组成,大角升力面的水平夹角度大于反翼面的水平夹角,尾角受力面的水平夹角度小于反翼面的水平夹角。

优选的,所述电源、PMU电源管理器、LED控制器、飞行控制器和GPS 模组采用背胶粘贴和扎带捆绑固定。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提出了4轴无人机结构实施方案,其结构紧凑,实施简单;4个动力臂和中心支架采用一体结构构成主机架,并且整体采用U型铝合金结构,同时辅以节点强化,保证了结构的整体一致和使用强度;架构简单紧凑,产品成本低,以及有益于社会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4轴无人机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是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主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主机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螺旋翼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旋翼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4轴无人机结构,包括主机架5、起落架11和上罩4,上罩4设置在主机架5的上方,起落架11 设置在主机架5的下方,起落架11上等间距设有四个电机2,电机2驱动螺旋翼1旋转,主机架5内设有电源9、PMU电源管理器6、LED控制器7、飞行控制器5和GPS模组3。

主机架5包括中心架53和等间距设置在中心架53边部的四个动力臂 51,动力臂51上设有电机座52和走线槽55,所述电机2设置在电机座 52上,电机2通过电线连接电源9,电机2通过控制线连接飞行控制器5,电线和控制线设置在走线槽55内。

主机架5由一个中心架53与均布的四个动力臂51,4个电机座52和 4走线槽55和十二个中心安装孔54组成;每个动力臂中带有工艺孔511, U型槽514,电机线孔513和线支架512组成;动力臂51的51线支架512 位于动力臂的U型槽514里对动力臂51由结构加强作用;中心架53的螺丝孔周边533为圆筒结构并坐落于中心架53的U型槽534里,对中心架 53起到了加强结构强度作用。

螺旋翼1由旋翼11和安装部12组成,其中旋翼11由迎风弧面111,大角升力面112,尾角受力面113及反翼面114组成,大角升力面112的水平夹角度大于反翼面114的水平夹角,尾角受力面113的水平夹角度小于反翼面114的水平夹角,本实用新型中,在此种结构下容易形成较大的升力,并在反翼面旋转时的上部形成极强的真空吸力,获得极好的稳定性和平衡变动姿态。

电源通过PMU进行电源管理后给LED控制器及飞行控制器供电;IMU 内含存储单元或插接可移动存储单元并带有视频及数字信息处理外接控制端口;飞行控制器与IMU组成主控器后与电机,PMU,LED控制器和GPS 模组有线连接,并与无人机遥控器进行无线通讯;主控器根据PMU的电源信息,GPS信息和陀螺仪信息来自动对比预设目标任务的安全飞行控制管理以及对飞行电机的及时动态调整来实现无人机的自动飞行管理,并通过 LED控制器给出对应的灯管指示;同时飞行控制器可同步接收来自遥控器的指令来进行飞行调控。

本实用新型中,主机架通过螺丝固定上罩4和下托架10及载荷起落架11,电机2螺丝固定在电机座52上;螺旋翼1由螺丝固定在电机2上。其他结构部件采用螺丝固定连接,电子模组采用背胶粘贴和扎带捆绑固定。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