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被动流动控制的机舱降噪隔离板及机舱降噪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01959发布日期:2018-09-11 17:44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舱降噪隔离板及机舱降噪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被动流动控制的机舱降噪隔离板及机舱降噪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产生的噪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飞机发动机工作产生的噪音,另一方面是由于飞机高速飞行时机体与大气摩擦产生的噪音,现有技术中应用于飞机降低噪音的技术可分为主动降噪技术和被动降噪技术,其中主动降噪技术主要是针对飞机发动机产生噪音部分技术的改进,例如研究发动机材料、外壳形状、气流混合等;而被动降噪技术主要是针对噪音接受体的降音、隔音和消音措施,按照降噪技术是否为固定式又可分为固定控制降噪技术和流动控制降噪技术,而现有技术中被动降噪技术在实现降噪的同时,大多选择固定加装隔音材料,在增大了机舱内部占用空间的同时,减小了乘客的乘坐空间,降低乘坐舒适度和满意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被动流动控制的机舱降噪隔离板及机舱降噪方法,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前提下,增大了机舱内部可用空间,保证乘客的乘坐空间,提高乘坐舒适度和满意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被动流动控制的机舱降噪隔离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内侧吸附层、内侧衰减层、隔离缓冲层、降噪吸收层、外侧衰减层以及外侧吸附层,所述降噪吸收层固定设置于所述内侧吸附层与所述外侧吸附层之间,所述内侧衰减层设置于所述内侧吸附层与所述降噪吸收层之间,所述外侧衰减层固定设置于所述降噪吸收层与所述外侧吸附层之间;其特征在于:内侧衰减层与降噪吸收层之间、降噪吸收层与外侧衰减层之间通过锯齿状实现连接,且在降噪吸收层与外侧衰减层之间的锯齿状齿尖部固定设置有隔离缓冲层,所述隔离缓冲层与所述降噪吸收层之间为棱角接触,所述隔离缓冲层与所述外侧衰减层之间为圆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缓冲层与所述降噪吸收层之间为钝角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吸附层和所述外侧吸附层选用膜状帆布或漆布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衰减层与外侧衰减层选用泡沫塑料。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衰减层内部均布有横向通孔,所述横向通孔的轴线平行于内侧吸附层和外侧吸附层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外侧衰减层内部均布有纵向通孔,所述纵向通孔的轴线垂直于内侧吸附层和外侧吸附层所在的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降噪吸收层选用蜂窝穿孔吸声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缓冲层选用吸声柔性材料。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被动流动控制的机舱降噪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乘客的脚下垫板、座椅坐垫板、座椅背板以及扶手位置同时固定安装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被动流动控制的机舱降噪隔离板,且不工作时该隔离板位于初始位;

(2)在步骤(1)中脚下垫板、座椅坐垫板、座椅背板以及扶手位置安装的机舱降噪隔离板的上表面分别嵌入设置压力传感器;

(3)当乘客落座后,压力传感器分别将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设置于座位下方的控制器,并在控制器内部经过可靠性判定以确定检测结果可用;之后通过控制器内部的计数器对确定可用的压力信号进行计数,当且仅当计数大于或等于控制器内部的预设值后,隔离板通过传送装置移动到工作位开始工作;

(4)当乘客离席后,由机组人员统一控制所有机舱降噪隔离板回复到初始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前提下,增大了机舱内部可用空间,保证乘客的乘坐空间,提高乘坐舒适度和满意度;

(2)将内侧衰减层、降噪吸收层、外侧衰减层设置为锯齿状,增大了内侧衰减层与降噪吸收层之间、降噪吸收层与外侧衰减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单位时间内的降噪量,从而提高降噪效果;

(3)隔离缓冲层与降噪吸收层之间为棱角接触,隔离缓冲层与外侧衰减层之间为圆弧接触,不会因为乘客落座前后对降噪隔离板挤压从而对内部降噪结构造成损坏。

(4)通过控制器内部可靠性判定以及计数器对确定可用的压力信号进行计数,当且仅当计数大于或等于控制器内部的预设值后,隔离板通过传送装置移动到工作位开始工作,有效保证了乘客的乘坐空间,提高乘坐舒适度和满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基于被动流动控制的机舱降噪隔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基于被动流动控制的机舱降噪隔离板,包括依次设置的内侧吸附层1、内侧衰减层2、隔离缓冲层3、降噪吸收层4、外侧衰减层5以及外侧吸附层6,降噪吸收层4固定设置于内侧吸附层1与外侧吸附层6之间,内侧衰减层2设置于内侧吸附层1与降噪吸收层4之间,外侧衰减层5固定设置于降噪吸收层4与外侧吸附层6之间;其特征在于:内侧衰减层2与降噪吸收层4之间、降噪吸收层4与外侧衰减层5之间通过锯齿状实现连接,增大了内侧衰减层与降噪吸收层之间、降噪吸收层与外侧衰减层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单位时间内的降噪量,从而提高降噪效果,且在降噪吸收层4与外侧衰减层5之间的锯齿状齿尖部固定设置有隔离缓冲层3,隔离缓冲层3与降噪吸收层4之间为棱角接触,隔离缓冲层3与外侧衰减层5之间为圆弧接触,不会因为乘客落座前后对降噪隔离板挤压从而对内部降噪结构造成损坏(外侧吸附层6面向乘客设置)。

具体地,隔离缓冲层3与降噪吸收层4之间为钝角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隔离缓冲层3与降噪吸收层4之间的支承效果。

具体地,内侧吸附层1和外侧吸附层6选用膜状帆布或漆布材料,从而通过薄膜作用实现吸声效果。

具体地,内侧衰减层2与外侧衰减层5选用泡沫塑料,从而通过泡沫塑料的多孔性实现吸声效果。

具体地,内侧衰减层2内部均布有横向通孔,横向通孔的轴线平行于内侧吸附层1和外侧吸附层6所在的平面。

具体地,外侧衰减层5内部均布有纵向通孔,纵向通孔的轴线垂直于内侧吸附层1和外侧吸附层6所在的平面,从而将声能以横纵不同的形式均匀传播至锯齿状的降噪吸收层4之上,增大单位长度内吸附的声能以及单位时间内的降噪量,从而提高降噪效果。

具体地,降噪吸收层4选用蜂窝穿孔吸声材料。

具体地,隔离缓冲层3选用吸声柔性材料,以实现缓冲效果,不会因为乘客落座前后对降噪隔离板挤压从而对内部降噪结构造成损坏。

具体地,本申请还包括一种基于被动流动控制的机舱降噪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乘客的脚下垫板、座椅坐垫板、座椅背板以及扶手位置同时固定安装上述基于被动流动控制的机舱降噪隔离板,且不工作时该隔离板位于初始位;

(2)在步骤(1)中脚下垫板、座椅坐垫板、座椅背板以及扶手位置安装的机舱降噪隔离板的上表面分别嵌入设置压力传感器;

(3)当乘客落座后,压力传感器分别将各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设置于座位下方的控制器,并在控制器内部经过可靠性判定以确定检测结果可用;之后通过控制器内部的计数器对确定可用的压力信号进行计数,当且仅当计数大于或等于控制器内部的预设值后,隔离板通过传送装置移动到工作位开始工作;

(4)当乘客离席后,由机组人员统一控制所有机舱降噪隔离板回复到初始位,有效保证了乘客的乘坐空间,提高乘坐舒适度和满意度。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