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栅式反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9782发布日期:2018-12-05 17:20阅读:120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机反推力装置,特别是适用于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格栅式反推力装置。

背景技术

反推力装置是民用飞机重要的减速装置,安装在涡轮喷气发动机短舱上,通过反推力装置的运动带动相关部件偏转,从而折返发动机排气方向,为飞机减速。

反推力装置一般包含反推外罩和反推内罩两个部分,反推外罩和反推内罩之间形成发动机排气的环状通道,反推外罩和反推内罩一般均设计成流线型,以减少发动机排气的气流阻力。反推外罩上一般布置有反推滑动罩、阻气门、格栅及反推作动装置,由反推作动装置推动反推滑动罩运动,反推滑动罩带动阻气门偏转阻塞发动机排气的环状通道,反推滑动罩运动同时保持格栅不受遮挡,发动机排气经格栅导引向斜前方排出,产生反向推力。

为便于安装和维护,传统的反推力装置中的反推内罩和反推外罩均分为左半罩和右半罩(或上半罩和下半罩)两部分,左半外罩和左半内罩的两端通过隔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左半罩,而右半外罩和右半内罩的两端通过隔板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右半罩,左半罩和右半罩上部通过铰链分别安装在发动机吊挂上,左半罩和右半罩下部通过锁扣连接在一起。传统反推力装置的缺陷在于,由于反推内罩和反推外罩间连接有隔板,该隔板阻碍了发动机排气,使发动机的推力和燃油效率下降。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能够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的推力和燃油效率的反推力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格栅式反推力装置。具体地,该格栅式反推力装置包括:

反推外罩,所述反推外罩呈筒状,并在上方具有轴向开口,所述轴向开口延伸所述反推外罩的全长,所述反推外罩的上设有格栅和反推滑动罩,所述反推滑动罩能够在反推作动装置的作用下在覆盖所述格栅的收起状态与露出所述格栅的打开状态之间移动;

反推内罩,所述反推内罩呈筒状,设置在所述反推外罩内部并与所述反推外罩的内表面径向间隔开,所述反推内罩在上方具有轴向开口,所述反推内罩的轴向开口延伸所述反推内罩的全长并与所述反推外罩的轴向开口周向对准;

多个阻气门,所述多个阻气门沿周向彼此相接地铰接连接在所述反推外罩的内表面,在所述收起状态,所述多个阻气门贴合在所述反推外罩的内表面,在所述打开状态,所述多个阻气门阻挡所述反推外罩与所述反推内罩之间的环形通道。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推外罩和所述反推内罩呈圆筒形、圆台形或流线型,且

所述多个阻气门中的每个呈扇环形。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推外罩和所述反推内罩的前端设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用于与发动机风扇机匣相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是卡环,所述卡环沿周向设有交替布置的凸起和凹陷。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是凸缘。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推作动装置是液压驱动的反推作动装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推作动装置是电驱动的反推作动装置。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推外罩和所述反推内罩的所述轴向开口的两侧设有滑轨,所述反推外罩和所述反推内罩通过所述滑轨与发动机吊挂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推作动装置为在所述反推外罩的前端沿周向布置的四个反推作动装置。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格栅式反推装置的飞机发动机。

本文所描述的格栅式反推力装置的额外特征和优点将在下文的详细描述中陈述,并且通过下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或者从通过实践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而被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这些描述包括下文的详细描述、权利要求、以及附图。

应了解前文的一般描述和下文的详细描述说明了各种实施例并且意图提供理解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性质和特征的概述或框架。包括附图以提供对各种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附图合并于本说明书中并且构成本说明书的部分。附图示出了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例,并且与描述一起用来解释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原理和操作。

附图说明

参考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中清楚地描述,并且其优点从以下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显而易见,附图以示例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不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格栅式反推力装置中反推外罩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格栅式反推力装置中反推内罩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格栅式反推力装置安装的端面图。

图4示出反推外罩前端的卡环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格栅式反推力装置处于收起状态的纵剖示意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格栅式反推力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纵剖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0反推外罩

101轴向开口

102格栅

103反推滑动罩

200反推内罩

201轴向开口

300阻气门

110、210滑轨

400发动机吊挂

104连接装置

204前端连接装置

1041凸起

1042凹陷

105反推作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案,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发明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发明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发明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效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为了便于在所附权利要求中解释和精确定义,术语“上”、“下”、“内”、“外”、“左”和“右”用于参考在图中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特征的位置来对这些特征进行描述。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格栅式反推力装置,包括反推外罩100、反推内罩200以及设置在反推外罩100与反推内罩200之间的环形通道内的阻气门300。参照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发明格栅式反推力装置的反推外罩100和反推内罩200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反推外罩100呈大致圆筒形,并在上方具有沿反推外罩100的全长延伸的轴向开口101。反推外罩100的上设有格栅102和反推滑动罩103。反推滑动罩103能够在反推作动装置的作用下在覆盖格栅102的收起状态与露出格栅102的打开状态之间纵向移动。

如图2所示,反推内罩200呈大致圆筒形,并在上方具有沿反推外罩的全长延伸的轴向开口201,该轴向开口201与反推外罩100的轴向开口101周向对准。反推内罩200设置在反推外罩100内部,并与反推外罩100的内表面间隔开,两者之间相互独立,没有连接结构。在反推外罩100与反推内罩200之间形成环形通道,用于供来自发动机的气流流过其中并产生推力。

在反推外罩100与反推内罩200之间的环形通道内设有多个阻气门300。多个阻气门300沿周向彼此相接地布置,并铰接连接在反推外罩100的内表面。在飞机正常飞行时,阻气门300处于收起状态,多个阻气门300贴合在反推外罩100的内表面,从而环形通道不受阻挡,确保发动机排气能够顺利通过,从而产生推力。而在需要减速时,阻气门300处于打开状态,多个阻气门300阻挡反推外罩100与反推内罩200之间的环形通道。此时发动机排气经格栅102导引向斜前方排出,产生反向推力,由此实现发动机的减速。

与现有技术结构相比,本发明上述结构的格栅式反推力装置在阻气门300处于收起状态时,发动机排气不受阻挡,发动机推力和燃油效率均有所提高。

尽管图1和2中示出反推外罩100和反推内罩200均呈圆筒形,但实践中,它们也可以是一端较另一端更粗的圆台形或流线型。而多个阻气门300中的每个呈扇环形。此外,也可设想反推外罩100和反推外罩200呈相似正多边形截面,且阻气门300设置成数量与正多边形的边数相同,且每个阻气门300呈梯形。

此外,较佳地是,在反推外罩100和反推内罩200的轴向开口101、201的两侧设有滑轨110和210,反推外罩100和反推内罩200通过滑轨与发动机吊挂400连接,如图3中的端视图所示。

此外,还较佳地是在反推外罩100的前端设置连接装置104,该连接装置104用于将反推外罩100连接到发动机风扇机匣,从而实现该格栅式反推力装置沿轴向的固定。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连接装置104是卡环,该卡环沿周向设有交替布置的凸起1041和凹陷1042。卡环可通过旋转快速便捷地与发动机风扇机匣相连接或断开,以轴向固定或解锁反推外罩。

还较佳地,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反推内罩200也具有前端连接装置204,该前端连接装置204为凸缘。凸缘上可设置例如螺纹孔以与发动机风扇机匣固定连接。当然,该前端连接装置204也可设置为卡环。

此外,参见图1,还在反推外罩100的前端设有反推作动装置105,反推作动装置105可以是电驱动反推作动装置,也可以是液压驱动的反推作动装置。如图5和6所示,反推作动装置105与反推滑动罩103连接,以在收起状态与打开状态之间移动反推滑动罩103。此外,反推作动装置105还与阻气门300关联,例如图中所示,阻气门300的外端铰接连接至反推外罩100,并在远离外端的位置处通过铰接连杆固定至反推外罩100的例如格栅102。当反推作动装置105将反推滑动罩103移动至收起状态时,阻气门300贴合在反推外罩100的内表面,发动机排气通过反推外罩100与反推内罩200之间的环形通道排出,产生正向推力。而当反推作动装置105将反推滑动罩103移动至打开状态以露出格栅102时,反推滑动罩103带动阻气门300向下枢转打开到达阻挡环形通道的位置,从而迫使发动机排气从格栅102向斜前方流出,产生反向推力。

较佳地,在反推外罩100的前端沿周向布置四个反推作动装置,从而确保反推滑动罩103和阻气门300能够沿周向均匀受力。

虽然以上结合了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上述示例仅是用来说明的,而不能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可以在权利要求书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修改和变型,这些修改和变型都将落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