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轴式机翼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75755发布日期:2019-04-12 23:17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轴式机翼折叠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飞机机翼折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单轴式机翼折叠机构。



背景技术:

现代先进航母舰载机是航母战斗编队作战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升海军航母编队的作战能力,迫切需要先进航母舰载机技术的支持。在有限的航母甲板和机库空间条件下,舰载机需具备机翼折叠功能,在执行任务中机翼处在展开状态,而在入库和系留甲板时机翼处在折叠状态。

舰载机具有展向宽度限制,需要进行机翼折叠,同时由于航母机库高度也具有飞机高度限制,要求机翼折叠状态下机高不超过机库高度限制。舰载机机翼的外翼展向占比约大,折叠后舰载机展向宽度约小,此时要满足机高限制,越大的外翼需要的折叠角度也越大。因此,现代舰载机要求具有大角度的机翼折叠功能,折叠角度往往超过90°。

现代战机对飞机气动外形要求不断提高,特别是机翼是飞机气动升力的主要来源,对机翼气动外形要求最高。现代舰载机要求机翼折叠机构不能影响机翼气动外形,折叠机构要布置在机翼气动外形内。

目前舰载机机翼折叠机构大多为单轴合页式折叠机构,折叠角度小,且往往要突出机翼外形才能获得较大的折叠角度。传统的单轴机翼折叠机构在不影响气动外形的条件下,折叠旋转轴只能布置在翼型厚度中间位置,机翼折叠角度只能达到90°左右,而若要增加折叠角度,则需要将折叠旋转轴凸出翼型面,设计包络鼓包,对机翼气动外翼有一定的影响。既要满足机翼进行大角度折叠,又不能影响机翼气动外形,现代舰载机迫切需要新的机翼折叠技术来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满足飞机折叠角度和不影响机翼气动外形要求的一种单轴式悬挂旋转驱动共杆双四连杆机翼折叠机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轴式机翼折叠机构,安装在内翼与外翼之间,包括安装有内翼接头耳片和外翼接头耳片的折叠轴、转动安装在折叠轴上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与折叠轴转动连接的旋转作动器、转动安装在旋转作动器的输出轴上的外翼折叠连杆、固定安装在旋转作动器的输出轴上的内翼折叠连杆;所述外翼折叠连杆、外翼接头耳片分别与外翼连接;所述内翼折叠连杆、内翼接头耳片分别与内翼连接。

将本设计安装在内翼与外翼之间,内翼与内翼折叠连杆、内翼接头耳片分别连接,外翼与外翼折叠连杆、外翼接头耳片,使用时,操作者控制旋转作动器工作,旋转作动器的输出轴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与输出轴转动连接的外翼折叠连杆绕输出轴转动,在外翼折叠连杆转动的情况下从而带动外翼实现展开或折叠。在展开与折叠时,旋转作动器的输出轴旋转转动的方向将不同。若顺时针转动为展开,则逆时针转动则为折叠。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外翼折叠连杆包括转动安装在旋转作动器的输出轴上的外翼曲柄、与外翼曲柄远离输出轴远离铰接的外翼连杆;所述外翼连杆远离外翼曲柄的一端与外翼铰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内翼折叠连杆包括安装在旋转作动器的输出轴上的内翼曲柄、与内翼曲柄远离输出轴远离铰接的内翼连杆;所述内翼连杆远离内翼曲柄的一端与内翼铰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外翼连杆与外翼之间设置有外翼折叠耳片,所述外翼折叠耳片与外翼连杆铰接,所述外翼折叠耳片固定在外翼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内翼连杆与内翼之间设置有内翼折叠耳片,所述内翼折叠耳片与内翼连杆铰接,所述内翼折叠耳片固定在内翼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旋转作动器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转动安装在折叠轴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外翼折叠耳片和内翼折叠耳片的数量均为三组,分别安装在折叠轴的两个端部和中部;所述外翼折叠耳片和内翼折叠耳片转动安装在折叠轴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占用空间小,不影响机翼气动外形,折叠角度可达到90°~130°,机构结构重量轻,易于维护,易于实施,适合于舰载机机翼折叠工程应用;

(2)本发明无需设计包络鼓包,使机翼折叠机构不影响机翼气动外形的条件下进行大角度折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与内翼、外翼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折叠动作轨迹图;

其中1-内翼接头耳片,2-外翼接头耳片,3-旋转作动器,4-内翼曲柄,5-外翼曲柄,6-内翼连杆,7-外翼连杆,8-内翼折叠耳片,9-外翼折叠耳片,10-折叠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单轴式机翼折叠机构,安装在内翼与外翼之间,包括安装有内翼接头耳片1和外翼接头耳片2的折叠轴10、转动安装在折叠轴10上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与折叠轴10转动连接的旋转作动器3、转动安装在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上的外翼折叠连杆、固定安装在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上的内翼折叠连杆;所述外翼折叠连杆、外翼接头耳片2分别与外翼连接;所述内翼折叠连杆、内翼接头耳片1分别与内翼连接。

将本设计安装在内翼与外翼之间,内翼与内翼折叠连杆、内翼接头耳片1分别连接,外翼与外翼折叠连杆、外翼接头耳片2,使用时,操作者控制旋转作动器3工作,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与输出轴转动连接的外翼折叠连杆绕输出轴转动,在外翼折叠连杆转动的情况下从而带动外翼实现展开或折叠。在展开与折叠时,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旋转转动的方向将不同。若顺时针转动为展开,则逆时针转动则为折叠。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外翼折叠连杆包括转动安装在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上的外翼曲柄5、与外翼曲柄5远离输出轴远离铰接的外翼连杆7;所述外翼连杆7远离外翼曲柄5的一端与外翼铰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内翼折叠连杆包括安装在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上的内翼曲柄4、与内翼曲柄4远离输出轴远离铰接的内翼连杆6;所述内翼连杆6远离内翼曲柄4的一端与内翼铰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在折叠时,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顺时针转动,在输出轴转动的情况下转动安装在输出轴上的外翼曲柄5将绕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外翼连杆7也转动;由于外翼曲柄5与外翼连杆7铰接,将外翼连杆7运动的一定位置后将不再绕外翼曲柄5与外翼连杆7铰接点转动,此时,与外翼连杆7铰接的外翼将在外翼连杆7的带动下进行转动,并向内翼一侧运动,从而实现折叠,在折叠的同时,由于旋转作动器3是转动安装在折叠轴10上的,旋转作动器3将绕折叠轴10向内翼一侧转动。在旋转作动器3转动时,相对于转动固定安装在旋转作动器3上的内翼连杆6也将在旋转作动器3的带动下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并向内翼靠近,从而将内翼曲柄4与内翼连杆6展开。在整个过程中内翼的位置不发生任何变化。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图3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外翼连杆7与外翼之间设置有外翼折叠耳片9,所述外翼折叠耳片9与外翼连杆7铰接,所述外翼折叠耳片9固定在外翼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内翼连杆6与内翼之间设置有内翼折叠耳片8,所述内翼折叠耳片8与内翼连杆6铰接,所述内翼折叠耳片8固定在内翼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设置外翼折叠耳片9、内翼折叠耳片8是为了加强外翼连杆7与外翼、内翼连杆6与内翼之间的连接。并形成共杆双四连杆机构。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做进一步优化,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旋转作动器3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转动安装在折叠轴10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外翼折叠耳片9和内翼折叠耳片8的数量均为三组,分别安装在折叠轴10的两个端部和中部;所述外翼折叠耳片9和内翼折叠耳片8转动安装在折叠轴10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外翼折叠耳片9、内翼折叠耳片8作为连接件将外翼、内翼与折叠轴10连接,在转动过程中内翼、外翼均将绕折叠轴10转动,从而实现折叠或展开。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单轴式机翼折叠机构,安装在内翼与外翼之间,包括安装有内翼接头耳片1和外翼接头耳片2的折叠轴10、转动安装在折叠轴10上的折叠机构;所述折叠机构包括与折叠轴10转动连接的旋转作动器3、转动安装在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上的外翼折叠连杆、固定安装在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上的内翼折叠连杆;所述外翼折叠连杆、外翼接头耳片2分别与外翼连接;所述内翼折叠连杆、内翼接头耳片1分别与内翼连接。

将本设计安装在内翼与外翼之间,内翼与内翼折叠连杆、内翼接头耳片1分别连接,外翼与外翼折叠连杆、外翼接头耳片2,使用时,操作者控制旋转作动器3工作,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将进行旋转,从而带动与输出轴转动连接的外翼折叠连杆绕输出轴转动,在外翼折叠连杆转动的情况下从而带动外翼实现展开或折叠。在展开与折叠时,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旋转转动的方向将不同。若顺时针转动为展开,则逆时针转动则为折叠。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外翼折叠连杆包括转动安装在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上的外翼曲柄5、与外翼曲柄5远离输出轴远离铰接的外翼连杆7;所述外翼连杆7远离外翼曲柄5的一端与外翼铰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内翼折叠连杆包括安装在旋转作动器3的输出轴上的内翼曲柄4、与内翼曲柄4远离输出轴远离铰接的内翼连杆6;所述内翼连杆6远离内翼曲柄4的一端与内翼铰接。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外翼连杆7与外翼之间设置有外翼折叠耳片9,所述外翼折叠耳片9与外翼连杆7铰接,所述外翼折叠耳片9固定在外翼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内翼连杆6与内翼之间设置有内翼折叠耳片8,所述内翼折叠耳片8与内翼连杆6铰接,所述内翼折叠耳片8固定在内翼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旋转作动器3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转动安装在折叠轴10上。

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发明,所述外翼折叠耳片9和内翼折叠耳片8的数量均为三组,分别安装在折叠轴10的两个端部和中部;所述外翼折叠耳片9和内翼折叠耳片8转动安装在折叠轴10上。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上述改进,本发明采用单轴旋转折叠形式,內翼接头耳片、外翼接头耳片2直接与折叠轴10相接;采用悬挂式旋转驱动形式,旋转作动器3占用空间小;采用共杆双四连杆机构来进行机翼折叠作动,机翼折叠角度达90°~130°。机翼折叠与展开作动时进行单轴旋转运动;旋转作动器3悬挂于折叠轴10上,驱动内翼曲柄4和外翼曲柄5进行两个相反方向的旋转运动;内翼曲柄4和外翼曲柄5分别通过内翼连杆6和外翼连杆7,通过内翼、外翼组成共杆双四连杆机构从而驱动外翼进行旋转折叠作动。

折叠轴10连接内翼接头耳片1和外翼接头耳片2,机翼折叠与展开作动时进行单轴旋转运动,在机翼处于展开状态下,机翼载荷通过折叠轴10进行传递,其它折叠机构不参与內外翼载荷传递。

本发明机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不影响机翼气动外形,折叠角度大,机构结构重量轻,易于维护,易于实施,适合于舰载机机翼折叠工程应用。

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