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八旋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59056发布日期:2019-03-08 17:4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八旋翼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拍无人机,具体是一种双层八旋翼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通过无线电遥控设备或机载计算机程控系统进行操控的不载人飞行器,多旋翼无人机因其机动性好、成本低、效费比好等优点,现广泛用于军事侦察、地质勘探、森林防火、植物保养、航拍等各个领域;使用无人机进行小区域遥感航拍技术,在实践中取得了明显成效和经验,以无人机为空中遥感平台的微型航空遥感技术,适应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为中小城市特别是城、镇、县、乡等地区经济和文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遥感技术服务手段;遥感航拍技术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单层结构相邻旋翼距离很近,导致装配旋翼的空间有限,限制了旋翼的尺寸和效率,尤其是旋翼增多之后,旋翼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影响无人机的气动性能,进而造成飞行稳定性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层旋翼、续航时间长、飞行和拍摄稳定和折叠收纳的双层八旋翼无人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八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所述机身上层四周设置上层机翼杆,顶部设置飞行控制模块,中间设置蓄电池,下层四周设置下层机翼杆;所述上层机翼杆和下层机翼杆的外端均设置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上方设置旋翼;所述机身正下方设置数码设备,两侧设置起落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机身中间还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A/D转换器、智能控制器、卫星定位系统;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数码设备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无线通信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智能控制器的输入输出端与无线通讯模块的输入输出端连接;卫星定位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机身外围还设置高度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地形传感器;所述高度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和地形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上层机翼杆和下层机翼杆的设置数量均为四个;所述上层机翼杆和下层机翼杆布置方式交叉错位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上层机翼杆包含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通过螺纹套实现折叠、展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下层机翼杆包含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同样通过螺纹套实现折叠、展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无刷电机和旋翼的设置数量均为八个,无刷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源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飞行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器的输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数码设备采用机械快门,数码设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智能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源输入端连接蓄电池的输出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上层机翼杆和下层机翼杆交叉设置,提升了无人机的载重能力和飞行的稳定性,采用大容量的蓄电池可以为旋翼和数码设备提供更大的工作续航;操作人员通过智能控制器控制数码设备运转,数码设备将拍摄的图像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利用无线通讯模块传输给操作者的智能移动终端上,方便存储及操控;高度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和超声波传感器为航拍无人机提供相应的参数,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以及无人机在缺电、故障或者航拍完毕之后自动返回初始位置,进行补电、回收或维修;地形传感器可以获取地形参数,选择合适的降落位置;机翼杆的折叠设计,方便无人机的回收和运输。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双层八旋翼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双层八旋翼无人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双层八旋翼无人机中机身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双层八旋翼无人机控制原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身、2-上层机翼杆、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5-下层机翼杆、6-第三连接杆、7-第四连接杆、8-无刷电机、9-旋翼、10-飞行控制模块、11-无线通信模块、12-A/D转换器、13-智能控制器、14-蓄电池、15-数码设备、16-卫星定位系统、17-高度传感器、18-视觉传感器、19-红外传感器、20-超声波传感器、21-地形传感器、22-起落架、23-螺纹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层八旋翼无人机,包括机身1;所述机身1上层四周设置上层机翼杆2,顶部设置飞行控制模块10,中间设置蓄电池14,下层四周设置下层机翼杆5;所述上层机翼杆2和下层机翼杆5的外端均设置无刷电机8;所述无刷电机8上方设置旋翼9;所述机身1正下方设置数码设备15,两侧设置起落架22;所述机身1中间还设置有无线通信模块11、A/D转换器12、智能控制器13、卫星定位系统16, A/D转换器12的输入端连接数码设备15的输出端,输出端连接无线通信模块11的输入端;所述智能控制器13的输入输出端与无线通讯模块11的输入输出端连接,卫星定位系统16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器13的输入端,A/D传感器12将数码设备15拍摄的图像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1传输给操作者手中的智能移动终端上,方便存储及操控;所述机身1外围还设置高度传感器17、视觉传感器18、红外传感器19、超声波传感器20和地形传感器21,所述高度传感器17、视觉传感器18、红外传感器19、超声波传感器20和地形传感器21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器13的输入端,智能控制器13将各类传感器手机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11与操作者手中的智能移动终端进行信息交互,便于操作者进行操控;所述上层机翼杆2和下层机翼杆5的设置数量均为四个,所述上层机翼杆2和下层机翼杆5布置方式交叉错位设置,所述上层机翼杆2包含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通过螺纹套23实现折叠、展开,所述下层机翼杆5包含第三连接杆6和第四连接杆7,所述第三连接杆6和第四连接杆7同样通过螺纹套23实现折叠、展开,所述无刷电机8和旋翼9的设置数量均为八个,无刷电机8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智能控制器13的输出端,电源输入端连接蓄电池14的输出端,八个交叉布置的旋翼9,避免了气流的干扰,为无人机提供更大的升力,便于携带更大容量的蓄电池14,提供更多的续航时间;;所述飞行控制模块10的输出端连接智能控制器13的输入端,飞行控制模块10,保证无人机保持飞行状态;所述数码设备15采用机械快门,数码设备15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智能控制器13的输出端,电源输入端连接蓄电池14的输出端,保障了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的拍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机身1内部设置的蓄电池14为无刷电机8和数码设备15提供电源,第一连接杆3和第二连接杆4通过螺纹套23进行连接展开,第三连接杆6和第四连接杆7通过螺纹套23进行连接展开;操作人员通过智能移动终端利用无线通信模块11和智能控制器13以及飞行控制模块10控制航拍无人机的飞行状态;操作人员通过智能控制器13控制数码设备15运转,数码设备15将拍摄的图像通过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利用无线通讯模块11传输给操作者的智能移动终端上,方便存储及操控;高度传感器17、视觉传感器18、红外传感器19和超声波传感器20为航拍无人机提供相应的参数,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以及无人机在缺电、故障或者航拍完毕之后自动返回初始位置,进行补电、回收或维修;地形传感器21可以获取地形参数,选择合适的降落位置;机翼杆的折叠设计,方便无人机的回收和运输。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