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7466发布日期:2019-10-09 06:02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大体涉及飞机机翼襟翼,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



背景技术:

飞机机翼(例如,商用飞机的机翼)通常包括位于每个飞机机翼的相应固定后缘处和/或沿着每个飞机机翼的相应固定后缘的襟翼(例如,外侧襟翼和/或内侧襟翼)。襟翼可相对于飞机机翼的固定后缘在收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飞行期间(例如,在着陆期间)从飞机机翼展开襟翼通常增加与飞机机翼相关联的升力特性,而在飞行期间(例如,在巡航期间)收回襟翼通常减小升力特性。

关于这些和其他考虑因素,提出了本文做出的公开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本文公开了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在一些示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的机翼襟翼系统。在一些示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的机翼襟翼系统。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包括襟翼、致动器、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襟翼可相对于飞机的机翼的固定后缘在展开位置与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致动器用于使襟翼相对于固定后缘移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液压模块位于致动器处。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液压模块远离第一液压模块定位。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液压模块包括本地动力单元。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致动器可通过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该第一加压液压流体待经由第二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从飞机的液压系统供应到致动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致动器还可通过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该第二加压液压流体待经由第二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从本地动力单元供应到致动器。

在一些示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的机翼襟翼系统。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包括襟翼,该襟翼可相对于飞机的机翼的固定后缘在展开位置与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用于使襟翼相对于固定后缘移动的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分别位于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中的对应致动器处的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远离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定位的第三液压模块。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三液压模块包括本地动力单元。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可通过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该第一加压液压流体待经由第三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中的对应液压模块从飞机的液压系统供应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也可通过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该第二加压液压流体待经由第三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中的对应液压模块从本地动力单元供应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其中可以根据本公开的教导实现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的示例性飞机。

图2a是处于示例性收回位置的图1的示例性第一机翼的示例性第一外侧襟翼的横截面图。

图2b是处于示例性展开位置的图1的示例性第一机翼的示例性第一外侧襟翼的横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教导构造的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可以在图3的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中实现的示例性致动器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的示例性子系统的示意图。

图6是处于第一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三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7是处于第二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三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8是处于第一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9是处于第二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10是处于第三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11是处于第四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12是处于第五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13是处于第六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14是处于第七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15是处于第八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16是处于第九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17是处于第十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18是处于第十一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19是处于第十二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20是处于第十三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21是处于第十四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22是处于第十五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23是处于第十六示例性操作模式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示意图。

图24是对应于图5和图8-图23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的十六个示例性操作模式的示例性逻辑表。

图25a-图25c是表示用于实现图3-图23的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以控制机翼襟翼的位置的示例性方法的流程图。

某些示例在上述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以下详细描述。在描述这些示例时,使用相似或相同的参考数字来标识相同或类似的元件。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并且为了清楚和/或简明起见,附图的某些特征和某些视图可以在比例上放大地示出或示意性地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飞机机翼(例如,商用飞机的机翼)通常包括位于每个飞机机翼的相应固定后缘处和/或沿着每个飞机机翼的相应固定后缘定位的襟翼(例如,外侧襟翼和/或内侧襟翼)。常规后缘机翼襟翼系统可以包括被布置成用于使襟翼相对于飞机机翼的固定后缘在收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的致动器和/或滚珠螺杆。在此类常规后缘机翼襟翼系统中,致动器经由转矩管连接到动力驱动单元,该动力驱动单元由飞机的多个单独液压或电气系统提供动力。在一个或多个液压或电气系统部分或完全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此类常规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的致动器可能变得不可操作,由此使飞机无法改变和/或控制机翼襟翼的相应位置(例如,无法保持机翼襟翼和/或将机翼襟翼致动到机翼襟翼的最后命令位置)。

与上述常规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相比,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有利地包括至少一对致动器(例如,每个机翼襟翼有一对致动器),该致动器可以由飞机的液压系统液压地驱动和/或提供动力,并且可以独立地由选择性地连接到飞机的电气系统的本地动力单元(lpu)液压地驱动和/或提供动力。当连接到飞机的电气系统时,lpu与可经由飞机的液压系统供应到该对致动器的任何加压液压流体无关地有利地产生加压液压流体和/或将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该对致动器。因此,lpu可以恢复和/或保持飞机改变和/或控制与lpu相关联的机翼襟翼的位置的能力(例如,恢复和/或保持将机翼襟翼致动到机翼襟翼的最后指令位置或新指示位置的能力)。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的每个机翼襟翼包括至少两个致动器,该致动器可以由飞机的液压系统液压地驱动和/或提供动力,并且可以独立地由选择性地连接到飞机的电气系统的lpu液压地驱动和/或提供动力。在此类示例中,lpu有利地恢复和/或保持飞机改变和/或控制与lpu中对应的相应lpu相关联的相应机翼襟翼的相应位置的能力(例如,恢复和/或保持将机翼襟翼中的相应机翼襟翼致动到机翼襟翼的对应的相应最后指令位置、或机翼襟翼的新指示位置的能力)。在此类示例中,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有利地实现lpu中的相应lpu,以防止和/或调节机翼襟翼中的相应机翼襟翼的相应位置之间的不对称发展。

在一些示例中,所公开的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可以由具有遥控自动驾驶(fly-by-wire)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包括两个独立液压系统和两个独立电气系统的动力架构(例如,2h2e动力架构)的飞机实现和/或集成到该飞机中。在一些此类示例中,飞机的电气系统可以在低压电力(例如,115vac或28vdc)下操作。

图1示出了其中可以根据本公开的教导实现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的示例性飞机100。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可以在商用飞机(例如,图1的飞机100)以及其他类型的飞机(例如,军用飞机、无人驾驶飞行器等)中实现。图1的飞机100包括示例性第一机翼102、示例性第二机翼104、示例性机身106和示例性驾驶舱区域108。第一机翼102包括示例性第一固定后缘110、示例性第一内侧襟翼112和示例性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一内侧襟翼112和第一外侧襟翼114分别位于第一机翼102的第一固定后缘110处和/或沿着第一机翼102的第一固定后缘110定位。第二机翼104包括示例性第二固定后缘116、示例性第二内侧襟翼118和示例性第二外侧襟翼120。第二内侧襟翼118和第二外侧襟翼120分别位于第二机翼104的第二固定后缘116处和/或沿着第二机翼102的第二固定后缘110定位。

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内侧襟翼112和第一外侧襟翼114被示为相对于第一机翼102的第一固定后缘110处于相应收回位置,并且第二内侧襟翼118和第二外侧襟翼120被示为相对于第二机翼104的第二固定后缘116处于相应收回位置。第一内侧襟翼112和第一外侧襟翼114可在图1所示的相应收回位置与相应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在该展开位置中第一内侧襟翼112和第一外侧襟翼114从第一机翼102的第一固定后缘110向后和/或向下延伸。类似地,第二内侧襟翼118和第二外侧襟翼120可在图1所示的相应收回位置与相应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在该展开位置中第二内侧襟翼118和第二外侧襟翼120从第二机翼104的第二固定后缘116向后和/或向下延伸。在一些示例中,机翼襟翼中的相应机翼襟翼(例如,第一内侧襟翼112、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二内侧襟翼118和/或第二外侧襟翼120)可移动和/或可致动到与襟翼(例如,襟翼三十(f30)、襟翼四十(f40)等)的期望和/或命令封锁相对应的各种展开位置。

在一些示例中,机翼襟翼中的相应机翼襟翼(例如,第一内侧襟翼112、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二内侧襟翼118和/或第二外侧襟翼120)可经由一个或多个致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液压线性致动器、一个或多个液压旋转致动器等)在收回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图2a是处于示例性收回位置202的图1的示例性第一机翼102的示例性第一外侧襟翼114的横截面图。图2b是处于示例性展开位置204的图1的示例性第一机翼102的示例性第一外侧襟翼114的横截面图。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外侧襟翼114经由示例性连杆组件206联接到第一机翼102。第一外侧襟翼114可经由联接到连杆组件206和第一机翼102的示例性致动器208在图2a的收回位置202与图2b的展开位置204之间移动和/或致动。图2a和图2b的连杆组件206包括示例性第一连杆210、示例性第二连杆212和示例性第三连杆214。在图2a和图2b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连杆210从致动器208延伸到第二连杆212和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二连杆212从第一连杆210和第一外侧襟翼114延伸到第一机翼102。第三连杆214从第一机翼102延伸到第一外侧翼114。在其他示例中,第一连杆210、第二连杆212和/或第三连杆214的配置可以与关于图2a和图2b的连杆组件206所示的配置不同。在另外的其他示例中,图2a和图2b的连杆组件206可以包括超出上述第一连杆210、第二连杆212和第三连杆214的附加(例如,第四、第五、第六等)连杆。此外,尽管在

图2a和图2b的示例中仅示出了单个连杆组件和单个致动器,但也可以相对于第一外侧襟翼114和第一机翼102实现附加的(例如,第二、第三、第四等)连杆组件和对应的附加致动器,以控制和/或有助于第一外侧襟翼114在图2a的收回位置202与图2b的展开位置204之间的移动。

在图1、图2a和图2b所示的示例中,每个致动器(例如,致动器208)可以经由对应液压模块来提供动力、控制和/或操作,该液压模块可操作地联接到致动器并位于飞机100的机翼中的对应机翼(例如,第一机翼102或第二机翼104)内。例如,联接到连杆组件206和第一机翼102的图2a和图2b的致动器208可以经由可操作地联接到致动器208并位于第一机翼102内的液压模块来提供动力、控制和/或操作。每个液压模块可以经由对应远程电子单元(reu)提供动力、控制和/或操作,该远程电子单元可操作地联接到液压模块并位于飞机100的机翼中的对应机翼(例如,第一机翼102或第二机翼104)内。每个reu可以经由可操作地联接到reu并位于飞机100的机身106内的一个或多个飞行控制电子单元(fceu)提供动力、控制和/或操作。可以基于从襟翼杆和/或飞行员控制接受器接收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来控制和/或操作一个或多个fceu,该襟翼杆和/或飞行员控制接受器可操作地联接到fceu并位于飞机100的驾驶舱区域108中。

图3示出了其中可以根据本公开的教导实现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的示意图。图3的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可以在上述图1的示例性飞机100中实现。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包括上述图1中的第一机翼102、第二机翼104、第一固定后缘110、第一内侧襟翼112、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二固定后缘116、第二内侧襟翼118和第二外侧襟翼120。

图3的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还包括示例性第一致动器302、示例性第二致动器304、示例性第三致动器306、示例性第四致动器308、示例性第五致动器310、示例性第六致动器312、示例性第七致动器314和示例性第八致动器316。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致动器302和第二致动器304分别联接到第一内侧襟翼112和第一机翼102。第三致动器306和第四致动器308分别联接到第一外侧襟翼114和第一机翼102。第五致动器310和第六致动器312分别联接到第二内侧襟翼118和第二机翼104。第七致动器314和第八致动器316分别联接到第二外侧襟翼120和第二机翼104。

第一致动器302、第二致动器304、第三致动器306、第四致动器308、第五致动器310、第六致动器312、第七致动器314和第八致动器316分别使第一内侧襟翼112、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二内侧襟翼118和第二外侧襟翼120中的对应联接襟翼在相应收回位置与相应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例如,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致动器302和第二致动器304使第一内侧襟翼112相对于第一机翼102的第一固定后缘110在收回位置(如图3所示)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第三致动器306和第四致动器308使第一外侧襟翼114相对于第一机翼102的第一固定后缘110在收回位置(如图3所示)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第五致动器310和第六致动器312使第二内侧襟翼118相对于第二机翼104的第二固定后缘116在收回位置(如图3所示)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第七致动器314和第八致动器316使第二外侧襟翼120相对于第二机翼104的第二固定后缘116在收回位置(如图3所示)与展开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

尽管在图3中不可见,但第一致动器302、第二致动器304、第三致动器306、第四致动器308、第五致动器310、第六致动器312、第七致动器314和第八致动器316中的相应致动器包括用于感测、测量和/或检测致动器的位置的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在一些示例中,经由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感测、测量和/或检测的致动器的位置可以对应于和/或指示致动器所联接的对应机翼襟翼的位置(例如,收回位置、展开位置等)。下面结合图4进一步描述可包括在图3的第一致动器302、第二致动器304、第三致动器306、第四致动器308、第五致动器310、第六致动器312、第七致动器314和第八致动器316中的相应致动器中和/或由其实现的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

图3的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还包括示例性第一液压模块318、示例性第二液压模块320、示例性第三液压模块322、示例性第四液压模块324、示例性第五液压模块326、示例性第六液压模块328、示例性第七液压模块330、示例性第八液压模块332、示例性第九液压模块334、示例性第十液压模块336、示例性第十一液压模块338和示例性第十二液压模块340。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液压模块318、第二液压模块320、第三液压模块322、第四液压模块324、第九液压模块334和第十液压模块336位于第一机翼102内,并且第五液压模块326、第六液压模块328、第七液压模块330、第八液压模块332、第十一液压模块338和第十二液压模块340位于第二机翼104内。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液压模块318位于第一致动器302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致动器302(例如,与其流体连通),第二液压模块320位于第二致动器304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二致动器304,第三液压模块322位于第三致动器306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三致动器306,第四液压模块324位于第四致动器308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四致动器308,第五液压模块326位于第五致动器310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五致动器310,第六液压模块328位于第六致动器312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六致动器312,第七液压模块330位于第七致动器314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七致动器314,并且第八液压模块332位于第八致动器316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八致动器316。

如图3所示的示例中进一步示出的,第九液压模块334远离第一液压模块318和第二液压模块320定位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液压模块318和第二液压模块320。第十液压模块336远离第三液压模块322和第四液压模块324定位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三液压模块322和第四液压模块324。第十一液压模块338远离第五液压模块326和第六液压模块328定位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五液压模块326和第六液压模块328。第十二液压模块340远离第七液压模块330和第八液压模块332定位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七液压模块330和第八液压模块332。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液压模块318、第二液压模块320、第三液压模块322、第四液压模块324、第五液压模块326、第六液压模块328、第七液压模块330和第八液压模块332中的相应液压模块可以根据第一配置(例如,如下面结合图8-图23进一步描述的)来实现,并且第九液压模块334、第十液压模块336、第十一液压模块338和第十二液压模块340中的相应液压模块可以根据第二配置(例如,如下面结合图6和图7进一步描述的)来实现。

图3的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还包括由示例性第一发动机344提供动力的示例性第一液压系统342、以及由示例性第二发动机348提供动力的示例性第二液压系统346。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发动机344联接到第一机翼102,并且第二发动机348联接到第二机翼104。第一发动机344为第一液压系统342提供动力,以经由第十液压模块336将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第三液压模块322和第四液压模块324中的相应液压模块,并且经由第十二液压模块340将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第七液压模块330和第八液压模块332中的相应液压模块。第二发动机348为第二液压系统346提供动力,以经由第九液压模块334将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318和第二液压模块320中的相应液压模块,并且经由第十一液压模块338将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第五液压模块326和第六液压模块328中的相应液压模块。

通过图3的第一液压系统342经由第十液压模块336供应到第三液压模块322和第四液压模块324中的相应液压模块的加压液压流体可以递送到第三致动器306和第四致动器308中对应的相应致动器,以移动和/或致动第三致动器306和第四致动器308。包含在第三致动器306和第四致动器308中的相应致动器内的加压液压流体可以经由第三液压模块322和第四液压模块324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十液压模块336返回至第一液压系统342。通过图3的第一液压系统342经由第十二液压模块340供应到第七液压模块330和第八液压模块332中的相应液压模块的加压液压流体可以递送到第七致动器314和第八致动器316中对应的相应致动器,以移动和/或致动第七致动器314和第八致动器316。包含在第七致动器314和第八致动器316中的相应致动器内的加压液压流体可以经由第七液压模块330和第八液压模块332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十二液压模块340返回至第一液压系统342。

通过图3的第二液压系统346经由第九液压模块334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318和第二液压模块320中的相应液压模块的加压液压流体可以递送到第一致动器302和第二致动器304中对应的相应致动器,以移动和/或致动第一致动器302和第二致动器304。包含在第一致动器302和第二致动器304中的相应致动器内的加压液压流体可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318和第二液压模块320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九液压模块334返回至第二液压系统346。通过图3的第二液压系统346经由第十一液压模块338供应到第五液压模块326和第六液压模块328中的相应液压模块的加压液压流体可以递送到第五致动器310和第六致动器312中对应的相应致动器,以移动和/或致动第五致动器310和第六致动器312。包含在第五致动器310和第六致动器312中的相应致动器内的加压液压流体可以经由第五液压模块326和第六液压模块328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十一液压模块338返回至第二液压系统346。

图3的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还包括示例性第一reu350、示例性第二reu352、示例性第三reu354、示例性第四reu356、示例性第五reu358、示例性第六reu360、示例性第七reu362、示例性第八reu364、示例性第九reu366、示例性第十reu368、示例性第十一reu370、以及示例性第十二reu372。在一些示例中,第一reu350、第二reu352、第三reu354、第四reu356、第九reu366和第十reu368位于第一机翼102内,并且第五reu358、第六reu360、第七reu362、第八reu364、第十一reu370和第十二reu372位于第二机翼104内。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reu350位于第一液压模块318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液压模块318(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二reu352位于第二液压模块320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二液压模块320,第三reu354位于第三液压模块322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三液压模块322,第四reu356位于第四液压模块324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四液压模块324,第五reu358位于第五液压模块326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五液压模块326,第六reu360位于第六液压模块328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六液压模块328,第七reu362位于第七液压模块330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七液压模块330,第八reu364位于第八液压模块332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八液压模块332,第九reu366位于第九液压模块334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九液压模块334,第十reu368位于第十液压模块336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十液压模块336,第十一reu370位于第十一液压模块338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十一液压模块338,并且第十二reu372位于第十二液压模块340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十二液压模块340。第一reu350、第二reu352、第三reu354、第四reu356、第五reu358、第六reu360、第七reu362、第八reu364、第九reu366、第十reu368、第十一reu370和第十二reu372中的相应reu控制第一液压模块318、第二液压模块320、第三液压模块322、第四液压模块324、第五液压模块326、第六液压模块328、第七液压模块330、第八液压模块332、第九液压模块334、第十液压模块336、第十一液压模块338和第十二液压模块340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如下面结合图4-图23进一步描述的。

在一些示例中,第一reu350进一步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致动器302的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二reu352进一步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二致动器304的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第三reu354进一步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三致动器306的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第四reu356进一步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四致动器308的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第五reu358进一步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五致动器310的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第六reu360进一步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六致动器312的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第七reu362进一步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七致动器314的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并且第八reu364进一步可操作地联接到第八致动器316的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在此类示例中,基于由第一reu350、第二reu352、第三reu354、第四reu356、第五reu358、第六reu360、第七reu362和第八reu364中的相应reu从第一致动器302、第二致动器304、第三致动器306、第四致动器308、第五致动器310、第六致动器312、第七致动器314和第八致动器316中对应的相应致动器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中对应的相应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获得的致动器位置反馈数据,第一reu350、第二reu352、第三reu354、第四reu356、第五reu358、第六reu360、第七reu362和第八reu364中的相应reu可以控制第一液压模块318、第二液压模块320、第三液压模块322、第四液压模块324、第五液压模块326、第六液压模块328、第七液压模块330、第八液压模块332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如下面结合图4-图23进一步描述的。

图3的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还包括示例性第一襟翼位置传感器374、示例性第二襟翼位置传感器376、示例性第三襟翼位置传感器378、示例性第四襟翼位置传感器380、示例性第五襟翼位置传感器382、示例性第六襟翼位置传感器384、示例性第七襟翼位置传感器386和示例性第八襟翼位置传感器388。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襟翼位置传感器374和第二襟翼位置传感器376分别联接到第一机翼102的第一内侧襟翼112。第三襟翼位置传感器378和第四襟翼位置传感器380分别联接到第一机翼102的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五襟翼位置传感器382和第六襟翼位置传感器384分别联接到第二机翼104的第二内侧襟翼118。第七襟翼位置传感器386和第八襟翼位置传感器388分别联接到第二机翼104的第二外侧襟翼120。第一襟翼位置传感器374、第二襟翼位置传感器376、第三襟翼位置传感器378、第四襟翼位置传感器380、第五襟翼位置传感器382、第六襟翼位置传感器384、第七襟翼位置传感器386和第八襟翼位置传感器388中的相应襟翼位置传感器感测、测量和/或检测第一内侧襟翼112、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二内侧襟翼118和第二外侧襟翼120中的对应联接襟翼的位置。例如,第一襟翼位置传感器374和第二襟翼位置传感器376可以分别感测、测量和/或检测第一机翼102的第一内侧襟翼112相对于第一机翼102的第一固定后缘110的位置。

图3的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还包括示例性第一fceu390、示例性第二fceu392和示例性襟翼杆393。在一些示例中,图3的第一fceu390和第二fceu392可以位于飞机的机身(例如,图1的飞机100的机身106)内,并且图3的襟翼杆393可以位于飞机的驾驶舱区域(例如,图1的飞机100的驾驶舱区域108)中。基于从图3的襟翼杆393接收的一个或多个输入分别控制和/或操作图3的第一fceu390和第二fceu392。在一些示例中,襟翼杆393的位置可以与第一内侧襟翼112、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二内侧襟翼118和/或第二外侧襟翼120的期望和/或指令位置和/或封锁(例如,收回的襟翼、襟翼三十(f30)、襟翼四十(f40)等)相对应和/或以其他方式相关联。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fceu390经由示例性第一数据总线394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reu350、第二reu352、第五reu358、第六reu360、第九reu366和第十一reu370中的相应reu(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一fceu390可以经由第一数据总线394向第一reu350、第二reu352、第五reu358、第六reu360、第九reu366和第十reu370中的相应reu传输数据(例如,reu控制数据、液压模块控制数据、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数据等)和/或从其接收数据。第一fceu390还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襟翼位置传感器374、第二襟翼位置传感器376、第五襟翼位置传感器382和第六襟翼位置传感器384中的相应襟翼位置传感器(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一fceu390可以从第一襟翼位置传感器374、第二襟翼位置传感器376、第五襟翼位置传感器382和第六襟翼位置传感器384中的相应襟翼位置传感器接收数据(例如,襟翼位置传感器数据)。

第二fceu392经由示例性第二数据总线395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三reu354、第四reu356、第七reu362、第八reu364、第十reu368和第十二reu372中的相应reu(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二fceu392可以经由第二数据总线395向第三reu354、第四reu356、第七reu362、第八reu364、第十reu368和第十二reu372中的相应reu传输数据(例如,reu控制数据、液压模块控制数据、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数据等)和/或从其接收数据。第二fceu392还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三襟翼位置传感器378、第四襟翼位置传感器380、第七襟翼位置传感器386和第八襟翼位置传感器388中的相应襟翼位置传感器(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二fceu392可以从第三襟翼位置传感器378、第四襟翼位置传感器380、第七襟翼位置传感器386和第八襟翼位置传感器388中的相应襟翼位置传感器接收数据(例如,襟翼位置传感器数据)。

图3的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还包括示例性第一电负载控制单元(elcu)396、示例性第一发电机397(例如,第一电气系统)、示例性第二elcu398和示例性第二发电机399(例如,第二电气系统)。第一发电机397由第一发动机344提供动力,并且第二发电机399由第二发动机348提供动力。第一发电机397向第一elcu396和第二elcu398提供电力。第二发电机399也向第一elcu396和第二elcu398提供电力。第一elcu396经由第一数据总线394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fceu390(例如,与其电连通),使得第一fceu390可以经由第一数据总线394向第一elcu396传输数据(例如,elcu控制数据)和/或从其接收数据。第二elcu398经由第二数据总线395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二fceu392(例如,与其电连通),使得第二fceu392可以经由第二数据总线395向第二elcu398传输数据(例如,elcu控制数据)和/或从其接收数据。

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elcu396和第二elcu398分别作为遥控断路器操作。例如,第一elcu396将由第一发电机397(例如,第一电气系统)或第二发电机399(例如,第二电气系统)产生的电力选择性地提供(例如,选择性地连接)到第九液压模块334和第十一液压模块338中的相应液压模块。替代地,第一elcu396可以防止将第一发电机397和第二发电机399所产生的电力提供到第九液压模块334和第十一液压模块338中的相应液压模块。作为另一个示例,第二elcu398将由第一发电机397(例如,第一电气系统)或第二发电机399(例如,第二电气系统)产生的电力选择性地提供(例如,选择性地连接)到第十液压模块336和第十二液压模块340中的相应液压模块。替代地,第二elcu398可以防止将第一发电机397和第二发电机399所产生的电力提供到第十液压模块336和第十二液压模块340中的相应液压模块。如上面简要讨论并在本文中进一步描述的,图3的第九液压模块334、第十液压模块336、第十一液压模块338和第十二液压模块340可以被实现为hm2液压模块。

可以基于经由第一数据总线394从第一fceu390传输到第一elcu396的控制信号和/或命令,指示第一elcu396提供来自第一发电机397或第二发电机399的电力。在一些示例中,第一fceu390可以在图3的第一液压系统342的故障和/或第二液压系统346的故障之后和/或响应于该故障而将控制信号和/或命令传输到第一elcu396。从第一elcu396向第九液压模块334和第十一液压模块338提供的电力(例如,来自第一发电机397或第二发电机399)致使第九液压模块334和第十一液压模块338将第九液压模块334和第十一液压模块338中保持的辅助加压液压流体(例如,来自流体补偿器)提供给第一致动器302、第二致动器304、第五致动器310和第六致动器312中的对应致动器,以将第一内侧襟翼112和第二内侧襟翼118中的对应襟翼移动和/或致动到预定位置(例如,襟翼三十(f30)、襟翼四十(f40)等)。

可以基于经由第二数据总线395从第二fceu392传输到第二elcu398的控制信号和/或命令,指示第二elcu398提供来自第一发电机397或第二发电机399的电力。在一些示例中,第二fceu392可以在图3的第一液压系统342的故障和/或第二液压系统346的故障之后和/或响应于该故障而将控制信号和/或命令传输到第二elcu398。从第二elcu398向第十液压模块336和第十二液压模块340提供的电力(例如,来自第一发电机397或第二发电机399)致使第十液压模块336和第十二液压模块340将第十液压模块336和第十二液压模块340中保持的辅助加压液压流体(例如,来自流体补偿器)提供给第三致动器306、第四致动器308、第七致动器314和第八致动器316中的对应致动器,以将第一外侧襟翼114和第二外侧襟翼120中的对应襟翼移动和/或致动到预定位置(例如,襟翼三十(f30)、襟翼四十(f40)等)。

图4是可以在图3的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中实现的示例性致动器402的示意图。例如,图3的第一致动器302、第二致动器304、第三致动器306、第四致动器308、第五致动器310、第六致动器312、第七致动器314和/或第八致动器316中的任一个可以由图4的致动器402实现。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致动器402包括示例性第一端部404、与第一端部404相对定位的示例性第二端部406、示例性汽缸408、示例性活塞410、示例性平衡管412、示例性线性可变差动换能器(lvdt)414、示例性第一流体体积416、示例性第二流体体积418、示例性第一端口420和示例性第二端口422。示例性液压模块424位于致动器402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致动器402。示例性reu426位于液压模块424和/或致动器402处并且可操作地联接到液压模块424和/或致动器402。

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致动器402的第一端部404可以联接到机翼襟翼(例如,图1和图3中的第一内侧襟翼112、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二内侧襟翼118或第二外侧襟翼120)的连杆组件(例如,图2a和图2b的连杆组件206),并且致动器402的第二端部406可以联接到对应机翼(例如,图1和图3的第一机翼102或第二机翼104)。汽缸408和活塞410具有相应的固定长度。活塞410定位、设置和/或接收在汽缸408内并可相对于汽缸408在收回位置与延伸位置之间移动和/或滑动。在一些示例中,图4的致动器402在活塞410相对于汽缸408处于收回位置时具有第一长度,并且在活塞410相对于汽缸408处于延伸位置时具有大于第一长度的第二长度。

图4的活塞410在第一流体体积416与第二流体体积418之间位于和/或定位在汽缸408内。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活塞410具有环形形状,使得活塞410环绕、围绕和/或依靠在平衡管412上。图4的lvdt414位于平衡管412和/或活塞410内。lvdt414感测、测量和/或检测图4的活塞410的位置(例如,收回位置、延伸位置等)。以上结合图3描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或第八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中的任一个可以由图4的lvdt414实现。图4的lvdt414可操作地联接到图4的reu426(例如,与其电连通),使得reu426可以接收和/或获得经由lvdt414感测、测量和/或检测的致动器位置反馈数据。

图4的第一流体体积416包括和/或是加压液压流体的第一体积。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流体体积416与致动器402的第一端口420流体连通,并且由汽缸408、活塞410和平衡管412界定。图4的第二流体体积418包括和/或是与加压液压流体的第一体积隔开的加压液压流体的第二体积。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流体体积418与致动器402的第二端口422流体连通,并且由汽缸408和活塞410界定。由于活塞410依靠在平衡管412上,因此图4的第一流体体积416和第二流体体积418略微不平衡。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密封件可以联接到活塞410和/或设置在活塞410上。在此类示例中,活塞410的密封件可以在活塞410与汽缸408之间和/或在活塞410与平衡管412之间提供一个或多个界面,以将第一流体体积416与第二流体体积418隔开。

增加图4的第一流体体积416(例如,增加第一流体体积416的加压液压流体的体积)致使图4的活塞410相对于图4的汽缸408远离收回位置并朝向延伸位置移动和/或滑动。经由连杆组件联接到致动器402的第一端部404的机翼襟翼可以响应于活塞410远离收回位置并朝向延伸位置移动而远离收回位置并朝向展开位置移动。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流体体积416在活塞410处于收回位置时具有最小体积,并且在活塞410处于延伸位置时具有最大体积。

增加图4的第二流体体积418(例如,增加第二流体体积418的加压液压流体的体积)致使图4的活塞410相对于图4的汽缸408远离延伸位置并朝向收回位置移动和/或滑动。经由连杆组件联接到致动器402的第一端部404的机翼襟翼可以响应于活塞410远离延伸位置并朝向收回位置移动而远离展开位置并朝向收回位置移动。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流体体积418在活塞410处于延伸位置时具有最小体积,并且在活塞410处于收回位置时具有最大体积。

图4的液压模块424可操作地联接到图4的致动器402(例如,与其流体连通),并且还可操作地联接到图4的reu426(例如,与其电连通)。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液压模块424包括示例性供应管线428和示例性返回管线430和/或与其流体连通。在一些示例中,供应管线428和返回管线430与飞机的液压系统(例如,图3的第一液压系统342或第二液压系统346)相关联。

图4的液压模块424可以将供应管线428选择性地置于与致动器402的第一端口420或第二端口422流体连通,以将加压液压流体选择性地提供给致动器402的第一流体体积416或第二流体体积418。图4的液压模块424还可以将返回管线430选择性地置于与致动器402的第一端口420或第二端口422流体连通,以从致动器402的第一流体体积416或第二流体体积418选择性地接收加压液压流体。图3的第一液压模块318、第二液压模块320、第三液压模块322、第四液压模块324、第五液压模块326、第六液压模块328、第七液压模块330和/或第八液压模块332中的任一个可以由图4的液压模块424实现。在一些示例中,图4的液压模块424可以如下面结合图8-图23所描述的那样实现。

图4的reu426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控制和/或管理与液压模块424相关联的回路闭合、故障检测和/或致动控制命令。在一些示例中,图4的reu426可以邻近图4的致动器402定位。在其他示例中,图4的reu426可以集成到图4的致动器402中。图3的第一reu350、第二reu352、第三reu354、第四reu356、第五reu358、第六reu360、第七reu362和/或第八reu364中的任一个可以由图4的reu426实现。

图5是图3的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的示例性子系统500的示意图。图5的子系统500包括第一示例性致动器502、第二示例性致动器504、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第二示例性液压模块508、第三示例性液压模块510、第一示例性reu512、第二示例性reu514、第三示例性reu516、示例性液压系统518、第一示例性电气系统520、第二示例性电气系统522、示例性fceu524、示例性数据总线526和示例性elcu528。图5的子系统500表示与上述图3的第一内侧襟翼112、第一外侧襟翼114、第二内侧襟翼118或第二外侧襟翼120中的任何一个相关联的结构和操作联接。

例如,图5的第一致动器502、第二致动器504、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二液压模块508、第三液压模块510、第一reu512、第二reu514、第三reu516、液压系统518、第一电气系统520、第二电气系统522、fceu524、数据总线526和elcu528可以分别对应于与图3的第一内侧襟翼112相关联的图3的第一致动器302、第二致动器304、第一液压模块318、第二液压模块320、第九液压模块334、第一reu350、第二reu352、第九reu366、第二液压系统346、第一发电机397(例如,第一电气系统)、第二发电机399(例如,第二电气系统)、第一fceu390、第一数据总线394和第一elcu396。作为另一个示例,图5的第一致动器502、第二致动器504、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二液压模块508、第三液压模块510、第一reu512、第二reu514、第三reu516、液压系统518、第一电气系统520、第二电气系统522、fceu524、数据总线526和elcu528可以分别对应于与图3的第一外侧襟翼114相关联的图3的第三致动器306、第四致动器308、第三液压模块322、第四液压模块324、第十液压模块336、第三reu354、第四reu356、第十reu368、第一液压系统342、第一发电机397(例如,第一电气系统)、第二发电机399(例如,第二电气系统)、第二fceu392、第二数据总线395和第二elcu398。

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液压模块506位于第一致动器502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致动器502(例如,与其流体连通)。第二液压模块508位于第二致动器504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二致动器504(例如,与其流体连通)。第三液压模块510远离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两者定位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例如,与其流体连通)。更具体地,第一液压模块506经由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一示例性端口530和第二示例性端口532(例如,对应于上述图4的第一端口420和第二端口422)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致动器502。第二液压模块508经由第二致动器504的第一示例性端口534和第二示例性端口536(例如,对应于上述图4的第一端口420和第二端口422)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二致动器504。第三液压模块510经由第一示例性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一示例性返回管线分支540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三液压模块510经由第二示例性供应管线分支542和第二示例性返回管线分支544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二液压模块508。

图5的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在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的上游(例如,在第三液压模块510处和/或第三液压模块510内)结合图5的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以形成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示例性结合部分546。图5的第一返回管线分支540在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的上游(例如,在第三液压模块510处和/或第三液压模块510内)结合图5的第二返回管线分支544,以形成第一返回管线分支540和第二返回管线分支544的示例性结合部分548。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从示例性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接收加压液压流体,并且第一返回管线分支540和第二返回管线分支544的结合部分548使加压液压流体返回到示例性液压系统返回管线552。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和液压系统返回管线552分别是图5的液压系统518的供应管线和返回管线。

图5的第三液压模块510包括多个控制阀。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控制阀可以是液压致动的(例如,通过经由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供应的加压液压流体)。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控制阀可以是电致动的(例如,通过第三reu516)。第三液压模块510的控制阀控制和/或管理加压液压流体从第三液压模块510到第一液压模块506(例如,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或从第三液压模块510到第二液压模块508(例如,经由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传送和/或分配。下面结合图6和图7进一步描述图5的第三液压模块510的控制阀。

图5的第三液压模块510还包括示例性lpu554。响应于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和/或液压系统518的故障,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从lpu554接收辅助加压液压流体。由lpu554供应的辅助加压液压流体可以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传送和/或分配到第一液压模块506(例如,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或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传送和/或分配到第二液压模块508(例如,经由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下面结合图6和图7进一步描述图5的第三液压模块510的lpu554。

图5的第一液压模块506包括多个控制阀。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控制阀可以是液压致动的(例如,通过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供应的加压液压流体)。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控制阀可以是电致动的(例如,通过第一reu512)。第一液压模块506的控制阀控制和/或管理加压液压流体从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到第一致动器502的端口(例如,上述

图4的第一端口420和第二端口422)、以及从第一致动器502的端口到第一返回管线分支540的传送和/或分配。下面结合图8-图23进一步描述图5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控制阀。

图5的第二液压模块508包括多个控制阀。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控制阀可以是液压致动的(例如,通过经由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供应的加压液压流体)。在一些示例中,一个或多个控制阀可以是电致动的(例如,通过第二reu514)。第二液压模块508的控制阀控制和/或管理加压液压流体从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到第二致动器504的端口(例如,上述图4的第一端口420和第二端口422)、以及从第二致动器504的端口到第二返回管线分支544的传送和/或分配。在一些示例中,图5的第二液压模块508可以以与图5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方式基本相同的方式来构造和/或实现,如下面结合图8-图23进一步描述的。

在图5所示的示例中,第一reu512位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二reu514位于第二液压模块508和/或第二致动器504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二液压模块508和/或第二致动器504(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三reu516位于第三液压模块510处并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三液压模块510(例如,与其电连通),如上所述,该第三液压模块510远离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两者定位。第一reu512、第二reu514和第三reu516经由数据总线526可操作地联接到fceu524(例如,与其电连通)。fceu524远离第一reu512、第二reu514和第三reu516中的每一个定位。图5的fceu524控制elcu528将图5的第一电气系统520或第二电气系统522选择性地连接到图5的第三液压模块510的lpu554。

图6是处于第一示例性操作模式600的图5的第三示例性液压模块510的示意图。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图5的elcu528未被激活,使得第三液压模块510的lpu554不连接到图5的第一电气系统520或第二电气系统522。当第三液压模块510处于图6所示的第一操作模式600时,lpu554不产生和/或供应辅助加压液压流体。图6的第一操作模式600对应于图5的第三液压模块510的正常操作模式,其中图5的液压系统518根据正常状况和/或预期状况操作。

图7是处于第二示例性操作模式700的图5的第三示例性液压模块510的示意图。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图5的elcu528被激活,使得第三液压模块510的lpu554连接到图5的第一电气系统520或第二电气系统522。当第三液压模块510处于图7所示的第二操作模式700时,lpu554产生和/或供应辅助加压液压流体。图7的第二操作模式700对应于图5的第三液压模块510的故障操作模式,其中图5的液压系统518不根据正常状况和/或预期状况操作(例如,由于与液压系统518相关联的部分或完全压力损失)。

图6和图7的第三液压模块510包括图5的lpu554,并且还包括和/或可操作地联接到以下的部分:图5的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第一返回管线分支540、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第二返回管线分支544、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第一返回管线分支540和第二返回管线分支544的结合部分548、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和液压系统返回管线552。图6和图7的第三液压模块510还包括示例性梭阀602、第一示例性止回阀604、第一示例性电磁阀(sov1)606和第二示例性电磁阀(sov2)608。图6和图7的第三液压模块510的lpu554包括示例性补偿器610、示例性液压泵612、示例性电动机614、示例性辅助供应管线616、示例性辅助返回管线618和第二示例性止回阀620。

图6和图7的梭阀602位于lpu554和第一止回阀604的上游,并且位于液压系统518的下游。梭阀602是具有控制端口的双位阀,该控制端口可在示例性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2(例如,正常流动位置)与示例性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24(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梭阀602包括和/或联接到第一示例性偏置弹簧626。第一偏置弹簧626使梭阀602偏置到梭阀6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24中和/或朝向梭阀6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24偏置。

图6和图7的梭阀602可操作地联接到液压系统518(例如,与其流体连通)。液压系统518将梭阀602选择性地定位在梭阀6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2或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24中的一个中。例如,液压系统518可以将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梭阀602,以超越第一偏置弹簧626所产生的偏置使梭阀602从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24移动到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2中。如果液压系统518发生故障,则加压液压流体不再经由液压系统518供应到梭阀602,并且第一偏置弹簧626因此将梭阀602偏置回到梭阀6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24中。

当梭阀602定位在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2中时,经由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供应的加压液压流体穿过梭阀602,穿过第一止回阀604,并进入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中。从第一返回管线分支540和第二返回管线分支544的结合部分548返回的加压液压流体穿过梭阀602到达液压系统返回管线552。当梭阀602改为定位在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24中时,阻止可经由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供应的任何加压液压流体穿过梭阀602。阻止从第一返回管线分支540和第二返回管线分支544的结合部分548返回的加压液压流体穿过梭阀602到达液压系统返回管线552,而是改为被迫经由辅助返回管线618进入补偿器610中。

图6和图7的第一止回阀604可操作地定位在梭阀602的下游以及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的上游。第一止回阀604阻止已从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穿过梭阀602、穿过第一止回阀604、并进入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中的加压液压流体沿相反方向通过第一止回阀604返回到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第二止回阀620也阻止已从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穿过梭阀602、穿过第一止回阀604、并进入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的加压液压流体穿过辅助供应管线616到达lpu554的液压泵612。

图6和图7的sov1606在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的下游可操作地定位在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上。sov1606是具有控制端口的双位阀,该控制端口可在示例性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8(例如,正常流动位置)与示例性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0(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sov1606包括和/或联接到第二示例性偏置弹簧632。第二偏置弹簧632使sov1606偏置到sov16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0中和/或朝向sov16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0偏置。

图6和图7的sov1606可操作地联接到图5的第三reu516(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三reu516将sov1606选择性地定位在sov16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8或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0中的一个中。例如,第三reu516可以激励和/或电命令sov1606超越第二偏置弹簧632所产生的偏置从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0移动到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8中。在一些示例中,第三reu516可以响应于检测到和/或确定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的位于sov1606下游的部分发生故障而对sov1606进行去激励,在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的下游部分中形成泄漏和/或撕裂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该故障。

当sov1606定位在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8中时,加压液压流体从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穿过sov1606,并穿过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朝向图5的第一液压模块506。当sov1606改为定位在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0中时,阻止可以从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经过的任何加压液压流体穿过sov1606。

图6和图7的sov2608在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的下游可操作地定位在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上。sov2608是具有控制端口的双位阀,该控制端口可在示例性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34(例如,正常流动位置)与示例性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6(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sov2608包括和/或联接到第三示例性偏置弹簧638。第三偏置弹簧638使sov2608偏置到sov26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6中和/或朝向sov26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6偏置。

图6和图7的sov2608可操作地联接到图5的第三reu516(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三reu516将sov2608选择性地定位在sov2608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34或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6中的一个中。例如,第三reu516可以激励和/或电命令sov2608超越第二偏置弹簧638所产生的偏置从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6移动到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34中。在一些示例中,第三reu516可以响应于检测到和/或确定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位于sov2608下游的部分发生故障而对sov2608进行去激励,在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下游部分中形成泄漏和/或撕裂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该故障。

当sov2608定位在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34中时,加压液压流体从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穿过sov2608,并穿过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朝向图5的第二液压模块508。当sov2608改为定位在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6中时,阻止可以从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经过的任何加压液压流体穿过sov2608。

图6和图7的补偿器610存储和/或包含一定体积的辅助加压液压流体。在一些示例中,存储和/或包含在补偿器610内的该体积的辅助加压液压流体在供应到致动器的流体体积(例如,图4的致动器402的第一流体体积416或第二流体体积418)时足以使致动器的活塞(例如,图4的致动器402的活塞410)从收回位置移动和/或致动到延伸位置,或者从延伸位置移动和/或致动到收回位置。图6和图7的液压泵612与补偿器610流体连通并可操作地联接到图6和图7的lpu554的电动机614。液压泵612还与图6和图7的lpu554的辅助供应管线616和辅助返回管线618流体连通。液压泵612由电动机614驱动和/或提供动力。当电动机614和/或更大体地lpu554通电时(例如,图7的第二操作模式700,如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电动机614驱动液压泵612将辅助加压液压流体从补偿器610泵送到辅助供应管线616中。

在图6和图7所示的示例中,辅助供应管线616穿过第二止回阀620。辅助供应管线616的位于第二止回阀620下游的部分与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位于第一止回阀604下游的结合部分546流体连通。第二止回阀620阻止已经由辅助供应管线616从液压泵612穿过第二止回阀620的辅助加压液压流体经由辅助供应管线616返回到液压泵612,并且第一止回阀604也阻止该辅助加压液压流体穿过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

图6和图7的电动机614可以经由elcu528通过第一电气系统520或第二电气系统522供电。第一电气系统520和/或第二电气系统522独立于液压系统518,并且因此即使在液压系统518发生故障时仍保持可操作。来自第一电气系统520或第二电气系统522的电流和/或电力选择性地穿过elcu528到达电动机614。elcu528经由位于fceu524内的示例不对称性监测器640来控制。在图6和图7所示的示例中,不对称性监测器640通过将从机翼襟翼的襟翼位置传感器(例如,图3的襟翼位置传感器374、376、378、380、382、384、386、388)获得的襟翼位置数据与由fceu524命令的襟翼位置数据进行比较来检测机翼襟翼不对称性。当不对称性监测器640检测到超过阈值(例如,预定阈值)的不对称性时,fceu524将指示elcu528将第一电气系统520或第二电气系统522连接到lpu554的电动机614的控制信号和/或命令传输到elcu528。图6和图7的fceu524还可操作地联接到位于图6和图7的第三reu516内的示例性电动机驱动器642(例如,与其电连通)。电动机驱动器642可操作地联接到图6和图7的电动机614并控制电动机614驱动液压泵612的速度。

在一些示例中,fceu524确定是否已指示关于机翼襟翼的新位置。例如,图5的fceu524可以确定联接到图5的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的机翼襟翼(例如,图3的第一内侧襟翼112)的新命令位置。如果fceu524确定已指示关于机翼襟翼的新位置,则fceu524经由elcu528激活lpu554,并且命令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两者将机翼襟翼移动到新指示位置。例如,fceu524可以向第一reu512和第二reu514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中的对应液压模块的控制阀移动到使得能够经由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使机翼襟翼移动到新指示位置的控制端口位置。

如以上所提及的,图6示出了处于第一操作模式600的图5的第三液压模块510。如图6所示,梭阀602定位在梭阀6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2中,sov1606定位在sov16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8中,并且sov2608定位在sov2608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34中。梭阀602经由在梭阀602处从液压系统518和/或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接收的先导压力液压地致动到梭阀6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2。sov1606经由第三reu516被激励和/或电命令到sov16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8中。sov2608经由第三reu516被激励和/或电命令到sov2608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34中。

图6的第三液压模块510的第一操作模式600是其中电动机614和/或更大体地lpu554断电的模式。例如,如图6所示,elcu528未将第一电气系统520和第二电气系统522中的任何一个连接到lpu554的电动机614。由于与第一电气系统520和第二电气系统522断开,电动机614不能为lpu554的液压泵612提供动力。因此,液压泵612不能够将辅助加压液压流体从补偿器610泵送到辅助供应管线616中。

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来自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的加压液压流体穿过梭阀602,穿过第一止回阀604,穿过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进入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中的相应供应管线分支中,穿过sov1606和sov2608中相应的对应sov,并且朝向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在其他示例中,sov1606可以在第一操作模式600中经由第三reu516去激励,使得sov1606处于sov16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0(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中。在此类示例中,来自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的加压液压流体可以穿过梭阀602,穿过第一止回阀604,穿过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进入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中,穿过sov2608,并朝向第二液压模块508,但不穿过sov1606朝向第一液压模块506。在另外的其他示例中,sov2608可以在第一操作模式600中经由第三reu516去激励,使得sov2608处于sov26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6(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中。在此类示例中,来自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的加压液压流体可以穿过梭阀602,穿过第一止回阀604,穿过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进入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中,穿过sov1606,并朝向第一液压模块506,但不穿过sov2608朝向第二液压模块508。

如以上所提及的,图7示出了处于第二操作模式700的图5的第三液压模块510。如图7所示,梭阀602定位在梭阀6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24中,sov1606定位在sov16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8中,并且sov2608定位在sov2608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34中。由于来自液压系统518和/或液压系统供应管线550的压力的损失,梭阀602经由第一偏置弹簧626被偏置到梭阀6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24中。sov1606经由第三reu516被激励和/或电命令到sov16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28中。sov2608经由第三reu516被激励和/或电命令到sov2608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634中。

图7的第二操作模式700是其中电动机614和/或更大体地lpu554通电的模式。例如,如图7所示,elcu528已将第一电气系统520或第二电气系统522连接到lpu554的电动机614。由于连接到第一电气系统520和第二电气系统522中的一个,电动机614为lpu554的液压泵612提供动力和/或驱动lpu554的液压泵612。响应于由电动机614提供动力和/或驱动,液压泵612将辅助加压液压流体从补偿器610泵送到辅助供应管线616中。

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来自辅助供应管线616的辅助加压液压流体穿过第二止回阀620,穿过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进入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中的相应供应管线分支,穿过sov1606和sov2608中相应的对应sov,并且朝向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在其他示例中,sov1606可以在第二操作模式700中经由第三reu516去激励,使得sov1606处于sov16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0(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中。在此类示例中,来自辅助供应管线616的辅助加压液压流体可以穿过第二止回阀620,穿过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进入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中,穿过sov2608,并朝向第二液压模块508,但不穿过sov1606朝向第一液压模块506。在另外的其他示例中,sov2608可以在第二操作模式700中经由第三reu516去激励,使得sov2608处于sov26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636(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中。在此类示例中,来自辅助供应管线616的辅助加压液压流体可以穿过第二止回阀620,穿过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结合部分546,进入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中,穿过sov1606,并朝向第一液压模块506,但不穿过sov2608朝向第二液压模块508。

图8是处于第一示例性操作模式8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9是处于第二示例性操作模式9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10是处于第三示例性操作模式10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11是处于第四示例性操作模式11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12是处于第五示例性操作模式12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13是处于第六示例性操作模式13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14是处于第七示例性操作模式14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15是处于第八示例性操作模式15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16是处于第九示例性操作模式16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17是处于第十示例性操作模式17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18是处于第十一示例性操作模式18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19是处于第十二示例性操作模式19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20是处于第十三示例性操作模式20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21是处于第十四示例性操作模式21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22是处于第十五示例性操作模式22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图23是处于第十六示例性操作模式2300的图5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示意图。

图8-图23的第一液压模块506可操作地联接到图5的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第一返回管线分支540(例如,与其流体连通)。图8-图23的第一液压模块506还经由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例如,图4的致动器402的第一端口420和第二端口422)可操作地联接到图5的第一致动器502(例如,与其流体连通)。在图8-图23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液压模块506包括示例性电动液压伺服阀(ehsv)802、第一示例性电磁阀(sov1)804、第二示例性电磁阀(sov2)806、示例性模式选择器阀(msv)808、第一示例性止回阀810、第二示例性止回阀812、第一示例性安全阀814、第二示例性安全阀816和示例性力传感器818。

图8-图23的ehsv802是四通流量控制阀,其根据输入电流产生流量。ehsv802具有三个控制端口,其可在示例性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例如,襟翼展开流动位置)、示例性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例如,襟翼收回流动位置)以及示例性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24(例如,空区域)之间移动和/或致动。ehsv802包括和/或联接到示例性第一偏置弹簧826和示例lvdt828。第一偏置弹簧826使ehsv802偏置到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和/或朝向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偏置。lvdt828感测、测量和/或检测ehsv802的位置。在图8-图23所示的示例中,ehsv802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reu512(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一reu512将ehsv802选择性地定位在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或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24中的一个中。例如,第一reu512可以激励ehsv802以超越第一偏置弹簧826所产生的偏置从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移动到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在一些示例中,第一reu512将控制信号传输到ehsv802以控制ehsv802的位置。第一reu512还从与第一reu512和第一液压模块506相关联的第一致动器502的lvdt(例如,致动器402的lvdt414)接收电信号。

图8-图23的sov1804是具有控制端口的双位阀,该控制端口可在示例性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例如,正常流动位置)与示例性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例如,转向流动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sov1804包括和/或联接到示例性第二偏置弹簧834。第二偏置弹簧834使sov1804偏置到sov1804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中和/或朝向sov1804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偏置。在图8-图23所示的示例中,sov1804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reu512(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一reu512将sov1804选择性地定位在sov1804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或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中的一个中。例如,第一reu512可以激励和/或电命令sov1804以超越第二偏置弹簧834所产生的偏置从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移动到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中。在一些示例中,第一reu512可以响应于检测到和/或确定来自ehsv802的lvdt828的电信号与ehsv802的计算位置之间的差异超过阈值(例如,预定阈值)而对sov1804进行去激励,在失控和/或不正确运行的致动器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该情况。

图8-图23的sov2806是具有控制端口的双位阀,该控制端口可在示例性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例如,正常流动位置)与示例性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例如,转向流动位置)之间移动和/或致动。sov2806包括和/或联接到示例性第三偏置弹簧840。第三偏置弹簧840使sov2806偏置到sov28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中和/或朝向sov28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偏置。在图8-图23所示的示例中,sov2806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reu512(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一reu512将sov2806选择性地定位在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或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中的一个中。例如,第一reu512可以激励和/或电命令sov2806以超越第三偏置弹簧840所产生的偏置从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移动到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在图8-图23所示的示例中,sov2包括第一示例线圈842和第二示例线圈844,其可以独立地和/或选择性地经由第一reu512激励,以致使sov2806从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移动到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在一些示例中,第一reu512可以响应于检测到和/或确定来自ehsv802的lvdt828的电信号与ehsv802的计算位置之间的差异超过阈值(例如,预定阈值)而对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和第二线圈844中的一者或两者进行去激励,在失控和/或不正确运行的致动器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该情况。

图8-图23的msv808是具有控制端口的四位阀,该控制端口可在示例性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46(例如,有效流动位置)、示例性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以及示例性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50(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之间。msv808包括和/或联接到示例性第四偏置弹簧852。第四偏置弹簧852使msv808偏置到msv808的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50中和/或朝向msv808的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50偏置。在图8-图23所示的示例中,msv808可操作地联接到图8-图23的sov1804和sov2806(例如,与其流体连通)。sov1804和/或sov2806将msv808选择性地定位在msv808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46、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或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50中的一个中。例如,sov1804和/或sov2806可以将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msv808,以超越第四偏置弹簧852所产生的偏置使msv808从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50移动到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或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46中。

当图8-图23的msv808定位在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时,包含在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一流体体积(例如,图4的致动器402的第一流体体积416)内的加压液压流体自由地从第一流体体积穿过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一端口530,穿过第一液压模块506的msv808,穿过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二端口532,并进入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二流体体积(例如,图4的致动器402的第二流体体积418)中。包含在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二流体体积内的加压液压流体也自由地从第二流体体积穿过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二端口532,穿过第一液压模块506的msv808,穿过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一端口530,并进入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一流体体积中。在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一流体体积与第二流体体积之间的加压液压流体的不受限制的交换和/或绕开使得第一致动器502的活塞(例如,图4的致动器402的活塞410)能够自由移动。因此,当第一液压模块506的msv808处于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时,活塞的位置和/或活塞所连接的机翼襟翼的位置可相应地自由移动。

当图8-图23的msv808定位在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50(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中时,阻止包含在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一流体体积(例如,图4的致动器402的第一流体体积416)内的加压液压流体经由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一端口530往回穿过第一液压模块506的msv808。阻止包含在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二流体体积(例如,图4的致动器402的第二流体体积418)内的加压液压流体经由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二端口532往回穿过第一液压模块506的msv808。因此中断了加压液压流体流入和/或流出第一致动器502的第一流体体积和/或第二流体体积的流动。流动的中断防止第一致动器502的活塞(例如,图4的致动器402的活塞410)移动。当第一液压模块506的msv808处于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50(例如,阻止流动位置)时,活塞的位置和/或活塞所连接的机翼襟翼的位置因此被锁定和/或固定。当发生故障时(无论故障是液压的还是电气的),中断因此保持最后襟翼指令位置。

图8-图23的第一止回阀810阻止已沿第一方向穿过第一止回阀810的加压液压流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通过止回阀返回。图8-图23的第二止回阀812阻止已沿第一方向穿过第二止回阀812的加压液压流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通过止回阀返回。

图8-图23的第一安全阀814和第二安全阀816分别控制和/或限制第一液压模块506内的加压液压流体的压力。图8-图23的第一安全阀814包括和/或联接到使第一安全阀814偏置到关闭位置中的示例性第五偏置弹簧854。响应于与第一液压模块506内的加压液压流体相关联的压力的累积,第一安全阀814可以从关闭位置液压地致动到打开位置中(例如,超越第五偏置弹簧854所产生的偏置)。图8-图23的第二安全阀816包括和/或联接到使第二安全阀816偏置到关闭位置中的示例性第六偏置弹簧856。响应于与第一液压模块506内的加压液压流体相关联的压力的累积,第二安全阀816可以从关闭位置液压地致动到打开位置中(例如,超越第六偏置弹簧856所产生的偏置)。

图8-图23的力传感器818感测、测量和/或检测与经由第一液压模块506供应到第一致动器502和/或从第一致动器502返回的加压液压流体相关联的力和/或压力。力传感器818包括示例性第七偏置弹簧858、示例性第八偏置弹簧860和示例性lvdt862。第七偏置弹簧858和第八偏置弹簧860共同将lvdt862偏置到中心和/或平衡位置。响应于经由第一液压模块供应到第一致动器502以及从第一致动器502返回的加压液压流体的相应压力,lvdt862的位置可以抵抗第七偏置弹簧858的偏置沿第一方向远离平衡位置移动,或者抵抗第八偏置弹簧860的偏置沿第二方向(例如,与第一方向相反)远离平衡位置移动。力传感器818可操作地联接到第一reu512(例如,与其电连通)。第一reu512从力传感器818的lvdt862接收电信号。

图24是对应于图5和图8-图23的第一示例性液压模块506的十六个示例性操作模式的示例性逻辑表2400。更具体地,图24的逻辑表2400包括:对应于如图8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一操作模式800的第一示例性行2402、对应于如图9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二操作模式900的第二示例性行2404、对应于如图10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三操作模式1000的第三示例性行2406、对应于如图11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四操作模式1100的第四示例性行2408、对应于如图12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五操作模式1200的第五示例性行2410、对应于如图13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六操作模式1300的第六示例性行2412、对应于如图14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七操作模式1400的第七示例性行2414、对应于如图15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八操作模式1500的第八示例性行2416、对应于如图16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九操作模式1600的第九示例性行2418、对应于如图17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操作模式1700的第十示例性行2420、对应于如图18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一操作模式1800的第十一示例性行2422、对应于如图19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二操作模式1900的第十二示例性行2424、对应于如图20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三操作模式2000的第十三示例性行2426、对应于如图21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四操作模式2100的第十四示例性行2428、对应于如图22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五操作模式2200的第十五示例性行2430、以及对应于如图23所示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六操作模式2300的第十六示例性行2432。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一行2402所示,图8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一操作模式8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有效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8的第一操作模式8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激励(例如,on),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激励(例如,on),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激励(例如,on)。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46(例如,有效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8的第一操作模式8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二行2404所示,图9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二操作模式9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有效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9的第二操作模式9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激励(例如,on),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去激励(例如,off),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去激励(例如,off)。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46(例如,有效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9的第二操作模式9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三行2406所示,图10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三操作模式10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有效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0的第三操作模式10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激励(例如,on),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激励(例如,on),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去激励(例如,off)。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46(例如,有效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0的第三操作模式10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四行2408所示,图11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四操作模式11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有效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1的第四操作模式11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激励(例如,on),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去激励(例如,off),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激励(例如,on)。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46(例如,有效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1的第四操作模式11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五行2410所示,图12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五操作模式12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旁路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2的第五操作模式12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去激励(例如,off),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激励(例如,on),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激励(例如,on)。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2的第五操作模式12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六行2412所示,图13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六操作模式13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旁路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3的第六操作模式13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去激励(例如,off),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激励(例如,on),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去激励(例如,off)。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3的第六操作模式13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七行2414所示,图14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七操作模式14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旁路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4的第七操作模式14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去激励(例如,off),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去激励(例如,off),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激励(例如,on)。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4的第七操作模式14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八行2416所示,图15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八操作模式15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阻止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5的第八操作模式15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经由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去激励(例如,off),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去激励(例如,off),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去激励(例如,off)。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50(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5的第八操作模式15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九行2418所示,图16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九操作模式16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旁路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6的第九操作模式16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不可用和/或未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激励(例如,on),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激励(例如,on),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激励(例如,on)。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6的第九操作模式16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十行2420所示,图17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操作模式17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旁路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7的第十操作模式17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不可用和/或未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激励(例如,on),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激励(例如,on),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去激励(例如,off)。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7的第十操作模式17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十一行2422所示,图18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一操作模式18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旁路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8的第十一操作模式18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不可用和/或未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激励(例如,on),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去激励(例如,off),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激励(例如,on)。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8的第十一操作模式18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十二行2424所示,图19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二操作模式19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阻止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9的第十二操作模式19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不可用和/或未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激励(例如,on),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去激励(例如,off),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去激励(例如,off)。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0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50(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19的第十二操作模式19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十三行2426所示,图20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三操作模式20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旁路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20的第十三操作模式20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不可用和/或未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去激励(例如,off),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激励(例如,on),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激励(例如,on)。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20的第十三操作模式20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十四行2428所示,图21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四操作模式21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旁路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21的第十四操作模式21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不可用和/或未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去激励(例如,off),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激励(例如,on),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去激励(例如,off)。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21的第十四操作模式21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十五行2430所示,图22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五操作模式22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旁路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22的第十五操作模式22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不可用和/或未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去激励(例如,off),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去激励(例如,off),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激励(例如,on)。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36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48(例如,旁路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22的第十五操作模式22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如图24的逻辑表2400的第十六行2432所示,图23的第一液压模块506的第十六操作模式2300对应于第一液压模块506和/或第一致动器502的阻止模式。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23的第十六操作模式2300时,加压液压流体(例如,由液压系统518产生的加压液压流体)不可用和/或未从第三液压模块510供应到第一液压模块506。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1804被去激励(例如,off),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一线圈842被去激励(例如,off),并且第一液压模块506的sov2806的第二线圈844被去激励(例如,off)。ehsv802处于ehsv802的第一控制端口位置820中,sov1804处于sov1804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2中,sov2806位于sov2806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38中,并且msv808处于msv808的第三控制端口位置850(例如,阻止流动位置)中。在其他示例中,当第一液压模块506处于图23的第十六操作模式2300时,ehsv802可以处于ehsv802的第二控制端口位置822中。

图25a-图25c是表示用于实现图3-图23的示例性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以控制机翼襟翼的位置的示例性方法2500的流程图。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开始于确定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的机翼襟翼的命令位置(框2502)。例如,图5的fceu524可以确定联接到图5的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的机翼襟翼(例如,图3的第一内侧襟翼112)的命令位置。在框2502之后,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04。

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包括监测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的健康状况(框2504)。例如,图5的fceu524可以监测图5的第一致动器502、第二致动器504、液压系统518(例如,第一液压系统)、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或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健康状况。还可以监测第二液压系统的健康状况。关于监测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的健康状况,图5的fceu524可以确定第一致动器502、第二致动器504、液压系统518、第二液压系统、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或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是否正确运行,或者第一致动器502、第二致动器504、液压系统518、第二液压系统、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和/或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是否已发生故障。

如果fceu524在监测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的健康状况时确定第一和第二液压系统都已发生故障(框2506),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20。如果fceu524在监测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的健康状况时确定第一和第二液压系统中的一者(但不是两者)已发生故障(框2508),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30。如果fceu524在监测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的健康状况时确定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中的一者(但不是两者)已发生故障(框2510),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30。如果fceu524在监测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的健康状况时确定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已发生故障(框2512),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16。如果fceu524在监测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300的健康状况时确定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已发生故障(框2514),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18。

在框2516处,fceu524命令第三液压模块510的第三reu516对第三液压模块510的sov1606进行去激励(框2516)。在框2516之后,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30。

在框2518处,fceu524命令第三液压模块510的第三reu516对第三液压模块510的sov2608进行去激励(框2518)。在框2518之后,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30。

在框2520处,fceu524命令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进入阻止模式(框2520)。例如,fceu524可以向第一reu512和第二reu514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中的对应液压模块的控制阀移动到将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置于阻止模式的控制端口位置。在框2520之后,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22。

在框2522处,fceu524的不对称性监测器640确定机翼襟翼(例如,图3的第一内侧襟翼112)与另一个机翼襟翼(例如,图3的第二内侧襟翼118)之间的不对称性是否超过不对称性阈值(框2522)。如果不对称性监测器640在框2522处确定两个机翼襟翼之间的不对称性未超过不对称性阈值,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返回至框2520。如果不对称性监测器640改为在框2522处确定两个机翼襟翼之间的不对称性超过不对称性阈值,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24。

在框2524处,fceu524经由elcu528激活lpu554,并命令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两者将机翼襟翼移动到最后命令位置(框2524)。例如,fceu524可以向第一reu512和第二reu514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中的对应液压模块的控制阀移动到使得机翼襟翼能够经由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移动到最后命令位置的控制端口位置。在框2524之后,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26。

在框2526处,fceu524确定是否已指示关于机翼襟翼的新位置(框2526)。例如,图5的fceu524可以确定联接到图5的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的机翼襟翼(例如,图3的第一内侧襟翼112)的新命令位置。如果fceu524在框2526处确定尚未指示关于机翼襟翼的新位置,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返回至框2520。如果fceu524改为在框2526处确定已指示关于机翼襟翼的新位置,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28。

在框2528处,fceu524经由elcu528激活lpu554,并命令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两者将机翼襟翼移动到新指示位置(框2528)。例如,fceu524可以向第一reu512和第二reu514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中的对应液压模块的控制阀移动到使得机翼襟翼能够经由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移动到新指示位置的控制端口位置。在框2528之后,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返回至框2502。

在框2530处,fceu524命令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进入阻止模式(框2530)。例如,fceu524可以向第一reu512和第二reu514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一液压模块506和第二液压模块508中的对应液压模块的控制阀移动到将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置于阻止模式的控制端口位置。在框2530之后,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32。

在框2532处,fceu524的不对称性监测器640确定机翼襟翼(例如,图3的第一内侧襟翼112)与另一个机翼襟翼(例如,图3的第二内侧襟翼118)之间的不对称性是否超过不对称性阈值(框2532)。如果不对称性监测器640在框2532处确定两个机翼襟翼之间的不对称性未超过不对称性阈值,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返回框2530。如果不对称性监测器640改为在框2532处确定两个机翼襟翼之间的不对称性超过不对称性阈值,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34。

在框2534处,fceu524命令异常致动器进入旁路模式,并且进一步命令正常致动器将机翼襟翼移动到最后指令位置(框2534)。在第一致动器502的故障或第一供应管线分支538的故障的情况下,第一致动器502是异常致动器并且第二致动器504是正常致动器。在此类示例中,fceu524可以向第一reu512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一液压模块506的控制阀移动到将第一致动器502置于旁路模式的控制端口位置,并且可以进一步向第二reu514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二液压模块508的控制阀移动到使得机翼襟翼能够经由第二致动器504移动到最后命令位置的控制端口位置。在第二致动器504的故障或第二供应管线分支542的故障的情况下,第二致动器504是异常致动器并且第一致动器502是正常致动器。在此类示例中,fceu524可以向第二reu514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二液压模块508的控制阀移动到将第二致动器504置于旁路模式的控制端口位置,并且可以进一步向第一reu512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一液压模块506的控制阀移动到使得机翼襟翼能够经由第一致动器502移动到最后命令位置的控制端口位置。在框2534之后,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36。

在框2536处,fceu524确定是否已指示关于机翼襟翼的新位置(框2536)。例如,图5的fceu524可以确定联接到图5的第一致动器502和第二致动器504的机翼襟翼(例如,图3的第一内侧襟翼112)的新命令位置。如果fceu524在框2536处确定尚未指示关于机翼襟翼的新位置,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返回框2530。如果fceu524改为在框2536处确定已指示关于机翼襟翼的新位置,则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行进到框2538。

在框2538处,fceu524命令异常致动器进入旁路模式,并且进一步命令正常致动器将机翼襟翼移动到新指示位置(框2534)。例如,fceu524可以向第一reu512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一液压模块506的控制阀移动到将第一致动器502置于旁路模式的控制端口位置,并且可以进一步向第二reu514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二液压模块508的控制阀移动到使得机翼襟翼能够经由第二致动器504移动到新指示位置的控制端口位置。作为另一个示例,fceu524可以向第二reu514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二液压模块508的控制阀移动到将第二致动器504置于旁路模式的控制端口位置,并且可以进一步向第一reu512发送命令以致使第一液压模块506的控制阀移动到使得机翼襟翼能够经由第一致动器502移动到新指示位置的控制端口位置。在框2538之后,图25a-图25c的方法2500返回至框2502。

从上述内容中可以理解,所公开的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有利地包括至少一对致动器(例如,每个机翼襟翼有一对致动器),其可以由飞机的液压系统液压地驱动和/或提供动力,并且可以独立地由选择性地连接到飞机的电气系统的本地动力单元(lpu)液压地驱动和/或提供动力。当连接到飞机的电气系统时,lpu与可经由飞机的液压系统供应到该对致动器的任何加压液压流体无关地有利地产生加压液压流体和/或将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该对致动器。因此,lpu可以恢复和/或保持飞机的改变和/或控制与lpu相关联的机翼襟翼的位置的能力(例如,恢复和/或保持将机翼襟翼致动到机翼襟翼的最后指令位置或新指示位置的能力)。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的每个机翼襟翼包括至少两个致动器,其可以由飞机的液压系统液压地驱动和/或提供动力,并且可以独立地由选择性地连接到飞机的电气系统的lpu液压地驱动和/或提供动力。在此类示例中,lpu有利地恢复和/或保持飞机的改变和/或控制与lpu中对应的相应lpu相关联的相应机翼襟翼的相应位置的能力(例如,恢复和/或保持将机翼襟翼中的相应机翼襟翼致动到机翼襟翼的对应的相应最后指令位置、或机翼襟翼的新指示位置的能力)。在此类示例中,分布式后缘机翼襟翼系统有利地实现lpu中的相应lpu,以防止和/或调节在机翼襟翼中的相应机翼襟翼的相应位置之间的不对称性的出现。

在一些示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的机翼襟翼系统。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包括襟翼、致动器、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襟翼可相对于飞机的机翼的固定后缘在展开位置与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致动器使襟翼相对于固定后缘移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液压模块定位在致动器处。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液压模块远离第一液压模块定位。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液压模块包括本地动力单元。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致动器可通过待经由第二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从飞机的液压系统供应到致动器的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致动器还可通过待经由第二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从本地动力单元供应到致动器的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致动器可与可通过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无关地通过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第一远程电子单元,其位于第一液压模块处并与第一液压模块电连通。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远程电子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液压模块。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第二远程电子单元,其位于第二液压模块处并与第二液压模块电连通。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远程电子单元用于控制第二液压模块。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飞行控制电子单元,其远离第一远程电子单元并远离第二远程电子单元定位。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飞行控制电子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远程电子单元和第二远程电子单元。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致动器包括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远程电子单元用于接收由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感测的致动器位置反馈数据。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襟翼包括襟翼位置传感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飞行控制电子单元用于接收由襟翼位置传感器感测的襟翼位置数据。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本地动力单元可选择性地连接到飞机的电气系统。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电气系统用于为本地动力单元提供动力以供应第二加压液压流体。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本地动力单元包括补偿器、与补偿器流体连通的液压泵以及可操作地联接到液压泵的电动机。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加压液压流体包括补偿器内所包含的一定体积的液压流体。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电动机响应于电动机连接到电气系统而驱动液压泵将第二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致动器。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可操作地定位在电动机与电气系统之间的电负载控制单元。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电负载控制单元用于将电气系统选择性地连接到电动机。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襟翼是飞机的第一襟翼。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电负载控制单元通过飞机的飞行控制电子单元来控制。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飞行控制电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襟翼与飞机的第二襟翼之间的不对称性超过不对称性阈值而命令电负载控制单元将电气系统连接到电动机。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致动器是第一致动器,并且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第二致动器和第三液压模块。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致动器用于使襟翼相对于固定后缘移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三液压模块位于第二致动器处并远离第二液压模块定位。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致动器可通过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加压液压流体待经由第二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三液压模块从飞机的液压系统供应到第二致动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致动器也可通过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加压液压流体待经由第二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三液压模块从本地动力单元供应到第二致动器。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飞机包括遥控自动驾驶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具有两个独立液压系统和两个独立电气系统的动力架构。

在一些示例中,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的机翼襟翼系统。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包括襟翼,其可相对于飞机的机翼的固定后缘在展开位置与收回位置之间移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用于使襟翼相对于固定后缘移动的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分别位于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中的对应致动器处的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远离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定位的第三液压模块。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三液压模块包括本地动力单元。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可通过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第一加压液压流体待经由第三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中的对应液压模块从液压系统供应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也可通过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第二加压液压流体待经由第三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中的对应液压模块从本地动力单元供应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可与可通过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无关地通过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本地动力单元可选择性地连接到飞机的电气系统。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电气系统用于为本地动力单元提供动力以供应第二加压液压流体。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本地动力单元包括补偿器、与补偿器流体连通的液压泵以及可操作地联接到液压泵的电动机。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二加压液压流体包括补偿器内所包含的一定体积的液压流体。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电动机响应于电动机连接到电气系统而驱动液压泵将第二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可操作地定位在电动机与电气系统之间的电负载控制单元。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电负载控制单元用于将电气系统选择性地连接到电动机。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襟翼是飞机的第一襟翼,并且电负载控制单元通过飞机的飞行控制电子单元来控制。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飞行控制电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襟翼与飞机的第二襟翼之间的不对称性超过不对称性阈值而命令电负载控制单元将电气系统连接到电动机。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第一、第二和第三远程电子单元,其位于第一、第二和第三液压模块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处并与相应液压模块电连通。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远程电子单元中的相应远程电子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第二和第三液压模块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飞行控制电子单元,其远离第一、第二和第三液压模块并远离第一、第二和第三远程电子单元定位。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飞行控制电子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第二和第三远程电子单元中的相应远程电子单元。

在一些公开的示例中,飞机包括遥控自动驾驶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具有两个独立液压系统和两个独立电气系统的动力架构。

此外,本公开包括根据以下条款的实施例:

1.一种用于飞机(100)的机翼襟翼系统(300),该机翼襟翼系统包括:

襟翼(112),可相对于飞机的机翼(102)的固定后缘(110)在展开位置(204)与收回位置(202)之间移动;

致动器(302、402、502),用于使襟翼相对于固定后缘移动;

第一液压模块(318、424、506),位于致动器处;以及

第二液压模块(334、510),远离第一液压模块定位,第二液压模块包括本地动力单元(554),致动器可通过待经由第二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从飞机的液压系统(346、518)供应到致动器的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致动器还可通过待经由第二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从本地动力单元供应到致动器的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

2.根据条款1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致动器可与可通过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无关地通过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

3.根据条款1的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

第一远程电子单元(350、426、512),位于第一液压模块处并与第一液压模块电连通,第一远程电子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液压模块;

第二远程电子单元(366、516),位于第二液压模块处并与第二液压模块电连通,第二远程电子单元用于控制第二液压模块;以及

飞行控制电子单元(390、524),远离第一远程电子单元并远离第二远程电子单元定位,飞行控制电子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远程电子单元和第二远程电子单元。

4.根据条款3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致动器包括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414),第一远程电子单元用于接收由致动器位置反馈传感器感测的致动器位置反馈数据。

5.根据条款3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襟翼包括襟翼位置传感器(374),飞行控制电子单元用于接收由襟翼位置传感器感测的襟翼位置数据。

6.根据条款1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本地动力单元可选择性地连接到飞机的电气系统(397、399、520、522),电气系统用于为本地动力单元提供动力以供应第二加压液压流体。

7.根据条款6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本地动力单元包括补偿器(610)、与补偿器流体连通的液压泵(612)以及可操作地联接到液压泵的电动机(614),第二加压液压流体包括补偿器内所包含的一定体积的液压流体。

8.根据条款7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电动机响应于电动机连接到电气系统而驱动液压泵将第二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致动器。

9.根据条款7的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可操作地定位在电动机与电气系统之间的电负载控制单元(396、528),电负载控制单元用于将电气系统选择性地连接到电动机。

10.根据条款9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襟翼是飞机的第一襟翼(112),并且其中,电负载控制单元通过飞机的飞行控制电子单元(390、524)来控制,飞行控制电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襟翼与飞机的第二襟翼(118)之间的不对称性超过不对称性阈值而命令电负载控制单元将电气系统连接到电动机。

11.根据条款1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致动器是第一致动器(302、502),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第二致动器(304、504)和第三液压模块(320、508),第二致动器用于使襟翼相对于固定后缘移动,第三液压模块位于第二致动器处,第三液压模块远离第二液压模块定位,第二致动器可通过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第一加压液压流体待经由第二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三液压模块从飞机的液压系统供应到第二致动器,第二致动器也可通过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第二加压液压流体待经由第二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三液压模块从本地动力单元供应到第二致动器。

12.根据条款1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飞机包括遥控自动驾驶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具有两个独立液压系统(342、346)和两个独立电气系统(397、399)的动力架构。

13.一种用于飞机(100)的机翼襟翼系统(300),机翼襟翼系统包括:

襟翼(112),可相对于飞机的机翼(102)的固定后缘(110)在展开位置(204)与收回位置(202)之间移动;

第一致动器(302、502)和第二致动器(304、504),用于使襟翼相对于固定后缘移动;

第一液压模块(318、506)和第二液压模块(320、508),分别位于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中的对应致动器处;以及

第三液压模块(334、510),远离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定位,第三液压模块包括本地动力单元(554),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可通过待经由第三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中的对应液压模块从飞机的液压系统(346、518)供应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的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还可通过待经由第三液压模块并进一步经由第一液压模块和第二液压模块中的对应液压模块从本地动力单元供应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的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

14.根据条款13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可与可通过第一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无关地通过第二加压液压流体液压地驱动。

15.根据条款13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本地动力单元可选择性地连接到飞机的电气系统(397、399、520、522),电气系统用于为本地动力单元提供动力以供应第二加压液压流体。

16.根据条款15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本地动力单元包括补偿器(610)、与补偿器流体连通的液压泵(612)以及可操作地联接到液压泵的电动机(614),第二加压液压流体包括补偿器内所包含的一定体积的液压流体,电动机用于响应于电动机连接到电气系统而驱动液压泵将第二加压液压流体供应到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

17.根据条款16的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可操作地定位在电动机与电气系统之间的电负载控制单元(396、528),电负载控制单元用于将电气系统选择性地连接到电动机。

18.根据条款17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襟翼是飞机的第一襟翼(112),并且其中,电负载控制单元通过飞机的飞行控制电子单元(390、524)来控制,飞行控制电子单元用于响应于检测到第一襟翼与飞机的第二襟翼(118)之间的不对称性超过不对称性阈值而命令电负载控制单元将电气系统连接到电动机。

19.根据条款13的机翼襟翼系统,还包括:

第一远程电子单元(350、512)、第二远程电子单元(352、514)和第三远程电子单元(366、516)远程电子单元,其定位在第一液压模块、第二液压模块和第三液压模块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处并与相应液压模块电连通,第一远程电子单元、第二远程电子单元和第三远程电子单元中的相应远程电子单元用于控制第一液压模块、第二液压模块和第三液压模块中对应的相应液压模块;以及

飞行控制电子单元(390、524),远离第一液压模块、第二液压模块和第三液压模块并远离第一远程电子单元、第二远程电子单元和第三远程电子单元定位,飞行控制电子单元用于控制第一远程电子单元、第二远程电子单元和第三远程电子单元中的相应远程电子单元。

20.根据条款13的机翼襟翼系统,其中,飞机包括遥控自动驾驶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具有两个独立液压系统(342、346)和两个独立电气系统(397、399)的动力架构。

尽管本文已公开了某些示例性方法、设备和制品,但是本专利的覆盖范围不限于此。相反,该专利涵盖了完全落入本专利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方法、设备和制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