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夹、折叠桨及动力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2597发布日期:2019-11-15 21:06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桨夹、折叠桨及动力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桨夹、折叠桨及动力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无人机在社会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农业领域,桨夹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固持桨叶。折叠桨夹在于其可折叠性,省空间,使其携带方便。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折叠桨的桨夹在夹持桨叶时,桨夹是通过连接杆丝穿过桨叶的桨根通孔与桨叶进行稳固的,如连接杆为螺杆,通过螺杆直接与桨叶相接触,在无人机飞行的过程中,螺杆与桨叶之间的磨损较大,螺杆与桨叶之间的连接会变得松动,甚至产生飞桨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桨夹、折叠桨及动力组件,桨夹解决连接杆与桨叶之间的连接会变得松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桨夹,用于连接桨叶,桨夹包括紧固装置、以及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桨夹和第二桨夹,紧固装置包括连接杆和旋转轴,连接杆穿过旋转轴内部,并连接第一桨夹和第二桨夹,旋转轴用于与桨叶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旋转轴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桨夹或第二桨夹,对应的,第一桨夹或第二桨夹的一端设有匹配旋转轴另一端的卡接位,旋转轴另一端与卡接位进行卡接。

进一步地,紧固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垫片,第一弹性垫片设于第一桨夹和连接杆的端部之间,连接杆穿过第一弹性垫片。

进一步地,紧固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垫片,弹性片第二弹性垫片设有多个,分别位于连接件与第一桨夹之间、第一桨夹与桨叶之间、桨叶与第二桨夹之间,旋转轴穿过第二弹性垫片。

进一步地,第二桨夹靠近第一桨夹的一侧设有第一分离位,第一桨夹设有避空位,避空位由第一桨夹的侧边向内凹陷形成,避空位与第一分离位相对设置,且第一分离位与避空位对应的侧边向外凸出于避空位的侧边。

进一步地,第一桨夹还设有减重孔。

进一步地,第二桨夹远离第一桨夹的一侧设有凹槽,凹槽设有多个。

进一步地,多个凹槽中,其中两个凹槽位于第二桨夹的两端,位于第二桨夹两端的凹槽内部各自设有加强筋。

一种折叠桨,包括桨叶及上述任意一项的桨夹,桨叶根部设有对应匹配旋转轴的第二通孔,旋转轴用于穿过第二通孔,与桨叶转动连接。

一种动力组件,包括电机及上述的折叠桨,电机固定连接有连接轴,电机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折叠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桨夹、折叠桨及动力组件,其中桨夹的有益效果在于,桨夹采用旋转轴穿过桨叶根部的第二通孔固定桨叶,在不飞行时,可使桨叶绕旋转轴旋转,实现可折叠效果,且连接杆设于设旋转轴内部,不与桨叶直接接触,在桨叶飞行旋转时,桨叶不会与连接杆产生摩擦,使连接杆与桨夹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动,导致桨夹固定桨叶的能力变弱,可以防止产生飞桨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桨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桨夹的第二桨夹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桨夹的第二桨夹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桨夹的第一桨夹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桨夹的第一桨夹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一种动力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专利,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专利。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所述的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间接连接。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照图1、图2、图4和图6,一种桨夹,用于连接桨叶3,桨夹包括紧固装置、以及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桨夹1和第二桨夹2,紧固装置包括连接杆8和旋转轴9,连接杆8穿过旋转轴9内部,并连接第一桨夹1和第二桨夹2,旋转轴9用于与桨叶3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之间通过紧固装置形成夹持桨叶3的安装位4,安装位4设有两个,两个安装位4分别形成于桨夹两端,紧固装置连接在安装位4处,紧固装置包括旋转轴9和连接杆8,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通过连接杆8和旋转轴9进行连接,具体的,旋转轴9固定连接于第二桨夹2的两端,第一桨夹1对应旋转轴9的区域,设有第一通孔5,旋转轴9内部设有匹配第一通孔5的第一连接孔6,可通过连接杆8穿过第一通孔5、第一连接孔6,使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固定连接,其连接包括但不限于卡接、螺纹连接、铰接等连接方式,本申请具体的采用螺纹连接,螺纹连接的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其稳固性好,在需要对桨夹进行拆卸更换时,只需拆卸两根螺钉,方便维修及更换配件,且桨叶3与旋转轴9直接连接,可使其人为的绕旋转轴9进行旋转折叠,方便携带,连接杆8不与桨叶3直接接触,在桨叶3飞行旋转时,桨叶3不会与连接杆8产生摩擦,使连接杆8与桨夹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动,导致桨夹固定桨叶3的能力变弱,防止产生飞桨现象,旋转轴9穿过桨叶3,可在桨叶3飞行结束后,桨叶3绕旋转轴9进行旋转实现折叠的效果,其折叠方向可一致或不一致。

参照图1、图2、图5和图6,旋转轴9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桨夹1或第二桨夹2,对应的,第一桨夹1或第二桨夹2的一端设有匹配旋转轴9的卡接位,旋转轴9另一端与卡接位进行卡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旋转轴9可为圆柱形的凸台,第一连接孔6可为螺纹孔,第一桨夹1靠近第二桨夹2的一侧还设有的卡接位可以为第一沉孔7,第一沉孔7的开口匹配凸台开口的大小、但内部为小于凸台开口的第一通孔5,可让凸台可以位于第一沉孔7内,确不穿过第一沉孔7,使第二桨夹2可以抵顶卡接第一桨夹1,具体的,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分离,桨叶3被旋转轴9穿过,之后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可卡接固定桨叶3,且桨叶3的高度,与第一桨夹1及第二桨夹2卡接后剩余部分的旋转轴9高度相等,对桨叶3起到限位的作用,阻止桨叶3再飞行过程中,具有上下方向运动的技术效果,而后通过连接杆8穿过第一通孔5、第一沉孔7及第一连接孔6,进一步地固定第一桨夹1及第二桨夹2,方便桨夹与桨叶3的装配,具有装配简单、维护、拆卸方便的技术效果;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轴9还可以固定连接第一桨夹1,此时匹配旋转轴9的卡接位设于第二桨夹2靠近第一桨夹1的一端,旋转轴9的具体连接位置视制作情况而定。

参照图6,紧固装置还包括第一弹性垫片,第一弹性垫片设于第一桨夹1和连接杆8的端部之间,连接杆8穿过第一弹性垫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垫片包括弹垫或者平垫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弹性垫片设有第三通孔111,该第三通孔111大小对应连接杆8或旋转轴9,具体的,连接杆8与第一桨夹1之间设有两个弹性垫片,分别为弹垫10及平垫11,第一桨夹1远离第二桨夹2的一端设有第四沉孔26,弹垫10与平垫11设于第四沉孔26内,具体的,第四沉孔26与第一沉孔7对称设置在第一桨夹1的两侧,且弹垫10靠近螺钉的螺帽,第三通孔111大小对应连接杆8的大小,连接杆8穿过弹垫10及平垫11与第一连接孔6螺纹连接,弹性垫片设于连接杆8与第一桨夹1之间,在螺钉下压紧固第一桨夹1及第二桨夹2,起到固定、夹持桨叶3的作用同时,弹性垫片受力压缩,会给予螺钉一个往上及往下的反作用力,具有防松功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同时在连接杆8打上螺丝胶锁于第一连接孔6内,进一步加强连接杆8与旋转轴9之间的连接效果。

参照图4和图6,紧固装置还包括第二弹性垫片,第二弹性垫片设有多个,分别位于第一桨夹1与桨叶3之间、桨叶3与第二桨夹2之间,旋转轴穿过第二弹性垫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垫片设有多个,均位于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之间,具体的,第二弹性垫片设有四个,每端均对应设置有两个,在第一桨夹1与桨叶3之间设有一个上垫片12,第一桨夹1靠近桨叶3的一端设有匹配上垫片12的第二沉孔14,相同的,第二桨夹2与桨叶3之间设有一个下垫片13,第二桨夹2靠近桨叶3的一端设有匹配上垫片12的第三沉孔15,旋转轴9位于第三沉孔15中心,其螺钉中心、各个弹性垫片的通孔中心与第一连接孔6中心均对应设置,在桨叶3飞行旋转时,桨叶3上下方向的运动的力,通过各个第二弹性垫片进行传递,第二弹性垫片受力压缩,会给予各个第二弹性垫片两边的一个往上及往下的反作用力,而第二弹性垫片被螺钉锁紧,桨叶3被两端的第二弹性垫片挤压,在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之间上、下的运动更困难,防松功能更好。参照图2、图5和图6,第二桨夹2靠近第一桨夹1的一侧设有第一分离位16,第一桨夹1设有避空位17,避空位17由第一桨夹1的侧边向内凹陷形成,避空位17与第一分离位16相对设置,且第一分离位16与避空位17对应的侧边向外凸出于避空位17的侧边。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分离位16位于靠近第一桨夹1的一侧,且位于第二桨夹2的中间区域,具体的,第一分离位16为矩形且其四角向矩形内部弧形凹陷的形状,第一桨夹1的左、右两个侧端均对应避空位17,其避空位17由第一桨夹1的侧边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安装连接时,可以用手伸进两边的第一分离位16分离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易于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之间的拆卸与安装,方便维护。

参照图4和图6,第一桨夹1还设有减重孔18。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减重孔18设于第一桨夹1远离桨叶3的一端的一端,减重孔18设有两个,且减重孔18的设置避开了第一桨夹1上设置的各个孔的位置,即没有孔的位置区域,减重孔18的形状为运动场跑道形状,其孔包括但不限于通孔、沉孔、盲孔或其他形式的连接孔,可最大化的减少制作材料,节省制作成本,降低第二桨夹2的重量,使其更易于和桨叶3带动桨夹飞行,多个减重孔18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制作材料,节省制作成本,且降低第一桨夹1的重量,使桨叶3易于带动桨夹飞行,减少飞行能耗。

在本实用新型其他实施例中,减重孔18可以为通孔,其减重孔18贯穿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上的第一分离位16部分对应,具体的,第一桨夹1与第二桨夹2安装连接后,也可以用手伸进两边的减重孔18,使第一桨夹1分离第二桨夹2,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起到易于分离的效果。

参照图3和图6,第二桨夹2远离第一桨夹1的一侧设有凹槽19,凹槽19设有多个。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凹槽19设于第二桨夹2的一端,且凹槽19的设置避开了第二桨夹2上设置的各个孔的位置,即没有孔的位置区域,其孔贯穿第二桨夹2,可以减少制作材料,节省制作成本,降低第二桨夹2的重量,使其更易于和桨叶3同时飞行,其孔包括但不限于通孔、沉孔、盲孔或其他形式的连接孔,多个凹槽19可以进一步地减少制作材料,节省制作成本,且降低第二桨夹2的重量。

参照图3和图6,多个凹槽19中,其中两个凹槽19位于第二桨夹2的两端,位于第二桨夹2两端的凹槽19内部各自设有加强筋20。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强筋20设有多个,具体的,两端大的凹槽19中,每端凹槽19内部设有三根加强筋20,三跟加强筋20的一端围绕连接孔外壁设置连接,另一端与凹槽19内壁连接,设置加强筋20造型可以增强连接孔及第二桨夹2的整体强度,延长其使用时间,在其他实施例中,加强筋20可根据实际情况,制作加强筋20的个数及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分离位16对应在第二桨夹2远离第一桨夹1的一端区域,设有第二分离位21,第二分离位21与第一分离位16大小形状均一致,第二分离位21与第一分离位16对称设置在第二桨夹2的两端,第二分离位21可以起到减轻第二桨夹2的重量,使桨叶3易于带动桨夹飞行,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分离位16与第二分离位21的侧边均有加强筋20围合而成,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保证第二桨夹2的整体结构强度。

参照图6,一种折叠桨,包括桨叶3及前述任意一项的桨夹,桨叶3根部设有对应匹配旋转轴9的第二通孔31,旋转轴9穿过第二通孔31,用于与桨叶3转动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桨叶3根部设有一个第二通孔31,可与旋转轴9在人为作用力下实现旋转连接,可在桨叶3不旋转飞行时,使桨叶3绕旋转轴9旋转,实现可折叠的技术效果,且第二通孔31不与连接杆8直接接触,在桨叶3飞行旋转时,桨叶3不会与连接杆8产生摩擦,使连接杆8与桨夹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动,导致桨夹固定桨叶3的能力变弱,可以防止产生飞桨现象。

参照图2、图4和图6,一种动力组件,包括电机22前述的折叠桨,电机22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3,电机22通过连接轴23固定连接折叠桨。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第一桨夹1和第二桨夹2对应连接轴23的位置均设置有第四通孔24,第一桨夹1和第二桨夹2均通过第二连接轴23穿过第四通孔24固定连接在电机22,使得桨夹与电机22固定的同时,桨夹与电机22同轴,提升提升动力组件的整体性能,可以减小桨叶3在飞行中带动桨夹产生的晃动,且其结构简单,易于拆卸和安装。

在其他实施例中,因第一桨夹1固定连接第二桨夹2,因此,第二桨夹2固定连接电机22也可,具体的,第二桨夹2与电机22均对应设置有固定孔25,通过固定件穿过第二桨夹2与电机22对应设置的固定孔25,具体的,固定孔25均对应设置有四个,通过固定件使其固定连接,可以进一步加强第二桨夹2与电机22的连接,固定件包括螺钉、销钉等,以上两种实施例可单独或者同时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桨夹、折叠桨及动力组件,其中桨夹的有益效果在于,桨夹采用旋转轴穿过桨叶根部的第二通孔固定桨叶,在不飞行时,可使桨叶绕旋转轴旋转,实现可折叠效果,且连接杆设于设旋转轴内部,不与桨叶直接接触,在桨叶飞行旋转时,桨叶不会与连接杆产生摩擦,使连接杆与桨夹之间的连接变得松动,导致桨夹固定桨叶的能力变弱,可以防止产生飞桨现象。

以上仅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