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2569发布日期:2019-10-13 01:15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可快速使飞机进入自由落体状态。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通用航空产业政策的不断支持及空域管理的逐步开放,通用飞机的研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对于四座以上级别的飞机,适航安全规章均强制要求进行落震试验,用来测试飞机在预期最危险着陆情况下的安全性,行业内称为“适坠性”。常用的测试方法是单独截取局部结构(如单独前起或单侧主起)进行落震试验验证,其它部分采用分析等方法,这种测试方法的缺点是难以用真实试验结果测试整机的适坠性。而且,落震试验通常要进行几千次,对于尚处在发展期的通航企业,普遍需求低成本、高效率且符合适航法规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以解决现有技术难以用真实试验结果测试整机适坠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包括:前盖板、后盖板、第一支撑柱、第二支撑柱、解锁板、锁舌、拉簧和飞机吊环,其中,前盖板与后盖板固定连接形成锁体,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固定设置于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解锁板和锁舌分别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上,解锁板包括一体连接的短板和长板,短板的下部设置有限位台阶,长板伸出锁体,锁舌上设置有可与所述限位台阶卡接的第一凸块、与所述短板的自由端通过拉簧连接的第二凸块和用于吊挂所述飞机吊环的条形槽,当该快解锁处于锁定状态时,飞机吊环勾住条形槽并拉动锁舌,使锁舌的第一凸块与限位台阶卡接,实现锁舌与解锁板的锁死,当拉动长板时,短板同步转动并使限位台阶与第一凸块脱离,第一凸块失去限位后,锁舌在飞机吊环的拉力作用下旋转,飞机吊环滑出条形槽,此状态下,反向旋转锁舌,锁舌的第一凸块将再次与限位台阶卡接。

优选,前盖板和后盖板的顶部对应设置有连接孔,用于与起重设备连接,以提升吊挂于飞机吊环上的飞机。

进一步优选,前盖板、后盖板的下部对应设置有与飞机吊环配合的三角形凹槽。

进一步优选,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固定设置有限制短板最大上升位置的限位柱和限制锁舌在失去短板限位后旋转角度的限位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快速使飞机进入自由落体状态,并便于多次重复使用,解决了难以用真实试验结果测试整机适坠性的问题,给出了适合于发展期通航企业普遍需求的落震试验解决方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处于锁定状态的内部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处于解锁状态的内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但并不局限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包括:前盖板1、后盖板2、第一支撑柱3、第二支撑柱4、解锁板5、锁舌6、拉簧7和飞机吊环8,其中,前盖板1与后盖板2固定连接形成锁体,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4固定设置于前盖板1与后盖板2之间,解锁板5和锁舌6分别转动设置于第一支撑柱3和第二支撑柱4上,解锁板5包括一体连接的短板和长板,短板的下部设置有限位台阶,长板伸出锁体,锁舌6上设置有可与所述限位台阶卡接的第一凸块61、与所述短板的自由端通过拉簧7连接的第二凸块62和用于吊挂所述飞机吊环8的条形槽63,当该快解锁处于锁定状态时,飞机吊环8勾住条形槽63并拉动锁舌6,使锁舌6的第一凸块61与限位台阶卡接,实现锁舌6与解锁板5的锁死,当拉动长板时,短板同步转动并使限位台阶与第一凸块61脱离,第一凸块61失去限位后,锁舌6在飞机吊环8的拉力作用下旋转,飞机吊环8滑出条形槽63,此状态下,反向旋转锁舌6,锁舌6的第一凸块61将再次与限位台阶卡接。

该用于通用飞机整机落震试验的快解锁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2所示,当飞机吊环卡接于条型槽内并承担飞机的全部重量时,飞机的重力将拉动锁舌使其绕第二支撑柱顺时针旋转至锁舌的第一凸块与解锁板的限位台阶卡接,此时锁舌与解锁板因干涉而停止旋转,快解锁处于锁定状态,锁舌保持不动,条型槽勾住飞机吊环,吊住飞机;

当要解锁该快解锁时,拉动解锁板的长板,短板将绕第一支撑柱同步顺时针旋转,最终克服摩擦力与锁舌的第一凸块脱离,使第一凸块失去限位,此时,在飞机的重力作用下,锁舌将绕第二支撑柱顺时针旋转,当旋转至条型槽向下倾斜后,飞机吊环失去支撑,将滑出条形槽,并随飞机自由落体,完成1次飞机整机落震试验,图3为该快解锁处于解锁状态的内部图。

当要重复上锁时,将飞机吊环推入锁舌的条型槽内,然后逆时针旋转锁舌,由于拉簧的作用,解锁板将随之绕第一支撑柱逆时针旋转,直至锁舌的第一凸块再次与限位台阶卡接,即达到锁定状态。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前盖板1和后盖板2的顶部对应设置有连接孔9,用于与起重设备连接,以提升吊挂于飞机吊环8上的飞机。

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1所示,前盖板1、后盖板2的下部对应设置有与飞机吊环8配合的三角形凹槽10。

为了限制解锁板与锁舌在合理的范围内运动,作为技术方案的改进,如图2、图3所示,前盖板1和后盖板2之间固定设置有限制短板最大上升位置的限位柱11和限制锁舌6在失去短板限位后旋转角度的限位柱11。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撰写的,着重强调各个实施方案的不同之处,其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见。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