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电气装置的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5608发布日期:2020-05-20 00:37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机载电气装置的升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航空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机载电气装置的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航空器在飞行过程中,某些电气装置或仪器仪表非工作状态时为了减小风阻和降落时不磕碰地面而配备升降机构,以保证电气装置或仪器仪表在机舱内外自由升降。由于受到重量与振动冲击试验的限制,升降机构的小型化,轻量化和高刚度始终是首先考虑的问题,现有机载升降机构均采用分体式结构,个体之间无直接的刚性连接,振动冲击时易产生相对位移,严重时会卡死升降部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载电气装置的升降结构,它结构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安装方便,升降平稳,它还能避免常规升降机构结构不稳固、刚性连接性差、速度不稳定、冲击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机载电气装置的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基体框,所述升降基体框设置朝下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至少支承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光杆,所述导向光杆的轴心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容纳腔内部还设置至少两根可自由转动的丝杠,所述丝杠与导向光杆平行,所述丝杠轴头向上伸出升降基体框的上顶面,其中一丝杠的轴头上固联主动齿轮和第二驱动轮,其余丝杠的轴头上设置从动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环形挠性件与其余从动轮挠性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基体框的空腔内套置一升降支架框,所述升降支架框外壁设置与对应的导向光杆滑动配合的导套,所述升降支架框的外壁还设置与对应的丝杠螺旋配合的螺母套,所述升降基体框外壁设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主动驱动齿轮啮合,所述容纳腔的顶端设置一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包括一可横向移动的随动轮支承轴,该随动轮支承轴的轴头通过升降基体框设置的横向条孔向上伸出升降基体框,所述随动轮支承轴的轴头支承一侧向张紧在环形挠性件的随动轮。

所述张紧器器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容纳腔的顶端,所述固定座上设置一横向的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内螺纹配合螺杆,所述螺杆的前端固定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置多个横向条孔,所述滑动块通过向上穿过横向条孔的螺栓与容纳腔顶部连接,所述滑动块上固定随动轮支承轴。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升降基体框侧面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内设置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动力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设置主动驱动齿轮。

升降基体框呈四棱柱结构,所述升降基体框的其中一个棱柱外侧设置电机支架,其余棱柱外侧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朝上的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板侧壁设置有加强肋板。

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两根丝杠、两根导向光杆,两根丝杠、两根导向光杆呈矩阵分布,两根丝杠分布在矩阵的一条对角线上,该对角线延伸方向与升降基体框运动方向垂直,其中导向光杆位于升降基体框的迎风面和被风面。

所述环形挠性件为同步齿形带或者同步链条。

所述丝杠为滚珠丝杠,所述丝杠的牙型为梯形。

所述随动轮侧向张紧在环形挠性件的松边内侧。

所述升降基体框和/或升降基体框为铝合金或者镁合金制成的一体式空间桁架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包括升降基体框,所述升降基体框设置朝下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部至少支承两根相互平行的导向光杆,所述导向光杆的轴心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容纳腔内部还设置至少两根可自由转动的丝杠,所述丝杠与导向光杆平行,所述丝杠轴头向上伸出升降基体框的上顶面,其中一丝杠的轴头上固联主动齿轮和第二驱动轮,其余丝杠的轴头上设置从动轮,所述主动齿轮通过环形挠性件与其余从动轮挠性传动连接,所述升降基体框的空腔内套置一升降支架框,所述升降支架框外壁设置与对应的导向光杆滑动配合的导套,所述升降支架框的外壁还设置与对应的丝杠螺旋配合的螺母套,所述升降基体框外壁设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主动驱动齿轮啮合,所述容纳腔的顶端设置一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包括一可横向移动的随动轮支承轴,该随动轮支承轴的轴头通过升降基体框设置的横向条孔向上伸出升降基体框,所述随动轮支承轴的轴头支承一侧向张紧在环形挠性件的随动轮。升降基体框提供刚性支撑,所述导向光杆于导套配合能够在升降支架框在凹腔的伸出和缩进过程进行精准导向。所述容纳腔内部还设置至少两根可自由转动的丝杠,丝杠转动时,丝杠与螺母套配合传动能够将旋转运动转换成螺母套的线性运动,将扭矩转换成轴向反复作用力,丝杠传动兼具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主动齿轮带动环形挠性件挠性传动,环形挠性件带动其余从动轮进行转动,旋转驱动装置输出扭矩并将扭矩传递给第二驱动轮,所述容纳腔的顶端设置一张紧器,设置张紧器能够环形挠性件在传动过程中可以拥有适当的张紧力,从而避免皮环形挠性件发生跳齿、脱齿而脱出。所述张紧器的随动轮支承轴通过横向条孔内调节实现随动轮对环形挠性件张紧程度的调节。当旋转驱动装置运行时第二驱动轮带动丝杠转动继而带动主动齿轮,主动齿轮带动环形挠性件挠性传动,环形挠性件带动其余从动轮的转动,主动齿轮、从动轮的转动继而带动其余各个丝杠同步转动,实现将升降支架平稳的提升与降落。采用本实用新型,能保证电气装置或仪器仪表在机舱内外自由升降,从而实现能将机载的电气装置或仪器仪表在非工作状态时为了减小风阻和降落时不磕碰地面进行升降调节。采用本实用新型,它结构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安装方便,升降平稳,还可以避免常规升降机构结构不稳固、刚性连接性差、速度不稳定、冲击大等问题。

所述张紧器器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置在容纳腔的顶端,所述固定座上设置一横向的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内螺纹配合螺杆,所述螺杆的前端固定滑动块,所述滑动块上设置多个横向条孔,所述滑动块通过向上穿过横向条孔的螺栓与容纳腔顶部连接,所述滑动块上固定随动轮支承轴,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通过调节螺杆能够实现滑动块伸缩,从而实现随动轮对环形挠性件的张紧程度的调节。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包括一安装在所述升降基体框侧面的电机支架,所述电机支架内设置一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减速器的输入端动力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设置主动驱动齿轮,设置减速机能够起到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

升降基体框呈四棱柱结构,所述升降基体框的其中一个棱柱外侧设置电机支架,其余棱柱外侧设置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朝上的安装螺纹孔,所述安装板侧壁设置有加强肋板。

所述容纳腔内部设置两根丝杠、两根导向光杆,两根丝杠、两根导向光杆呈矩阵分布,两根丝杠分布在矩阵的一条对角线上,该对角线延伸方向与升降基体框运动方向垂直,其中导向光杆位于升降基体框的迎风面和被风面,采用这种结构用以克服飞行时的空气阻力矩及振动与冲击载荷。

所述环形挠性件为同步齿形带或者同步链条,采用同步齿形带或者同步链条,环形挠性件与主动齿轮或者从动轮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从而保证了同步传动,传动比恒定。

所述丝杠为滚珠丝杠,所述丝杠的牙型为梯形,滚珠丝杠是工具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同时兼具摩擦阻力小、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

所述随动轮侧向张紧在环形挠性件的松边内侧,因置于紧边需要的张紧力大,且张紧轮也容易跳动。

采用上述实用新型,它结构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安装方便,升降平稳,还可以避免常规升降机构结构不稳固、刚性连接性差、速度不稳定、冲击大等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升降基体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随动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0为升降基体框,101为容纳腔,13为导向光杆,14为丝杠,16为主动齿轮,17为第二驱动轮,18为从动轮,19为环形挠性件,21为升降支架框,22为导套,23为螺母套,25为主动驱动齿轮,26为随动轮支承轴,27为横向条孔,28为随动轮,29为固定座,31为螺杆,32为滑动块,35为电机支架,36为电机,37为减速器,41为安装板,42为安装螺纹孔,43为加强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参见图1至图3,机载电气装置的升降结构的一种实施例,机载电气装置的升降结构包括升降基体框10,升降基体框10可呈四棱柱结构,所述升降基体框10设置朝下容纳腔101,所述容纳腔101的内部侧壁设置若干安装支耳,所述安装支耳上通过导向轴支座支承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导向光杆13,所述导向光杆13的轴心线在竖直方向上延伸。所述容纳腔101内部侧壁设置若干安装支耳或者安装孔,所述安装支耳或者安装孔中通过轴支座支承至少两根可自由转动的丝杠14,所述丝杠14与导向光杆13平行,所述丝杠14可为滚珠丝杠,所述丝杠14的牙型为梯形,滚珠丝杠是工具机械和精密机械上最常使用的传动元件,其主要功能是将旋转运动转换成线性运动,同时兼具摩擦阻力小、高精度、可逆性和高效率的特点。本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101内部设置两根丝杠14、两根导向光杆13,两根丝杠14、两根导向光杆13呈矩阵分布,两根丝杠14分布在矩阵的一条对角线上,该对角线延伸方向与升降基体框10运动方向垂直,其中导向光杆13位于升降基体框10的迎风面和被风面,采用这种结构用以克服飞行时的空气阻力矩及振动与冲击载荷。所述丝杠14轴头向上伸出升降基体框10的上顶面,其中一丝杠14的轴头上固联主动齿轮16和第二驱动轮17,其余丝杠14的轴头上设置从动轮18,所述主动齿轮16通过环形挠性件19与其余从动轮挠性传动连接,所述环形挠性件19为同步齿形带或者同步链条,采用同步齿形带或者同步链条,环形挠性件19与主动齿轮或者从动轮18之间没有相对滑动,从而保证了同步传动,传动比恒定。所述升降基体框10的空腔内套置一升降支架框21,所述升降基体框10和/或升降基体框10可由铝合金或者镁合金制成;优选地,所述升降基体框10和/或升降基体框10为铝合金或者镁合金制成的一体式空间桁架结构,采用这种结构,刚性好、重量轻、结构稳固。所述升降支架框的下端设置航拍电器装置的安装架,所述升降支架框21外壁设置与对应的导向光杆13滑动配合的导套22,所述升降支架框21的外壁还设置与对应的丝杠14螺旋配合的螺母套23,所述升降基体框10外壁设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轮与旋转驱动装置的主动驱动齿轮25啮合,所述容纳腔101的顶端设置一张紧器,所述张紧器器包括固定座29,所述固定座29设置在容纳腔101的顶端,所述固定座29上设置一横向的螺纹通孔,该螺纹通孔内螺纹配合螺杆31,所述螺杆31的前端固定滑动块32,所述滑动块32上设置多个横向条孔27,所述滑动块通过向上穿过横向条孔27的螺栓与容纳腔101顶部连接,所述滑动块上固定随动轮支承轴26,采用这种结构能够通过调节螺杆31能够实现滑动块32伸缩,从而实现随动轮28对环形挠性件19的张紧程度的调节。所述随动轮支承轴26的轴头通过升降基体框10设置的横向条孔27向上伸出升降基体框10,所述随动轮支承轴26的轴头支承一侧向张紧在环形挠性件19的随动轮28。进一步地,所述随动轮28侧向张紧在环形挠性件19的松边内侧,因置于紧边需要的张紧力大,且张紧轮也容易跳动。

优选地,所述升降基体框的其中一个棱柱外侧设置电机支架35,其余棱柱外侧设置安装板41,所述安装板41上设置朝上的安装螺纹孔42,所述安装板41侧壁设置有加强肋板43。所述电机支架35内设置一电机36,所述电机36的输出端与减速器37的输入端动力连接,所述减速器37的输出端设置主动驱动齿轮与第二驱动轮啮合,设置减速机能够起到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

采用上述方案进行电气装置或仪器仪表升降时,升降基体框10提供刚性支撑,当旋转驱动装置运行带动主动齿轮和其中一根丝杠,主动齿轮带动环形挠性件19挠性传动,环形挠性件19带动其余从动轮的转动,从动轮的转动继而带动各个丝杠14同步转动,实现将升降支架平稳的提升与降落。采用本实用新型,能保证电气装置或仪器仪表在机舱内外自由升降,从而实现能将机载的电气装置或仪器仪表在非工作状态时为了减小风阻和降落时不磕碰地面进行升降调节。它结构合理,重量轻,体积小,安装方便,升降平稳,还可以避免常规升降机构结构不稳固、刚性连接性差、速度不稳定、冲击大等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