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3524发布日期:2020-06-02 19:13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直升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交叉双旋翼直升机装有两副完全一样但旋转方向相反的旋翼,两旋翼主轴不平行,是分别向外侧倾斜的,且横向轴距很小,所以两副旋翼在机体上方呈交叉状。两旋翼主轴间夹角的大小和两旋翼主轴间距的大小会影响旋翼的升力、阻力以及需用功率,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选择一组合适的夹角、间距是十分必要的,但是现有技术中并不存在对两旋翼主轴间的夹角和间距进行测试的装置,给交叉双旋翼直升机的设计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其能够实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的旋翼升力的测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包括:

台架;

设置在所述台架上的传感器;

与所述传感器通信连接的采集器;

设置在所述传感器的顶部并与所述传感器连接的安装板;

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多个底座,所述底座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位置能够发生改变,以使不同所述底座之间的间距能够改变;

一对一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多个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在所述底座上的设置角度能够发生改变,以使连接在所述旋转体上的动力轴与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夹角能够改变。

优选的,上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为弧面底壁,所述旋转体能够容纳于所述凹槽中并具有与所述弧面底壁匹配的弧面旋转壁,所述弧面旋转壁通过与所述弧面底壁接触并在所述弧面底壁上转动,实现所述旋转体及其上的所述动力轴的设置角度的改变,并且所述弧面底壁和所述弧面旋转壁的圆心均为所述动力轴的轴心。

优选的,上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中,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多个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连线为弧线,所述弧线与所述弧面底壁同心;所述旋转体上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正的多个第二定位孔,定位件通过插入到对正的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能实现所述旋转体在所述底座上的定位。

优选的,上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中,全部所述第一定位孔在所述底座上呈多条弧线设置,全部所述弧线的圆心相同,且位于相邻弧线上的所述第一定位孔错位设置。

优选的,上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中,每个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通过与不同的所述第二螺纹孔对正并被螺栓连接,能够实现所述底座在所述安装板的不同位置的设置,以改变不同所述底座之间的间距。

优选的,上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中,所述传感器为悬臂式拉压传感器。

优选的,上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中,所述台架包括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架顶端的焊接框架,所述传感器固定设置在所述焊接框架上。

优选的,上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中,所述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地脚连接板,所述地脚连接板上连接有地脚螺栓。

优选的,上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中,所述支撑架通过若干个铝型材拼接形成镂空状支架。

优选的,上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中,所述安装板的底面上开设有避让槽。

本发明提供的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通过改变旋转体在底座上的设置角度,可以改变交叉双旋翼两旋翼主轴间的夹角,通过改变两个底座在安装板上的安装位置,可以改变交叉双旋翼两旋翼主轴间的间距,之后,采集器进行清零操作,通过交叉双旋翼直升机的传动系统、动力系统驱动旋翼转动即可对旋翼产生的升力进行测试,此时采集器采集到的数据即为交叉双旋翼直升机旋翼所产生的升力,结构简单,便于加工、装配,能够降低研发成本,且操作简单,给交叉双旋翼直升机的设计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与锥齿轮箱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座和旋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台架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图1-图5中:

1-台架;11-支撑架,12-焊接框架;

2-传感器;

3-安装板;311-第二螺纹孔,312-连接孔,313-避让槽;

4-底座;411-第一定位孔,412-第一螺纹孔;

5-旋转体;511-第二定位孔;

6-锥齿轮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其能够实现交叉双旋翼直升机的旋翼升力的测试。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用于对交叉双旋翼直升机的旋翼升力进行测试,该升力测试装置包括台架1、传感器2、采集器(图中未示出)、安装板3、底座4和旋转体5,其中,台架1支撑升力测试装置的传感器2、安装板3、底座4和旋转体5等其他部件;设置在台架1上的传感器2通过导线与采集器通信连接,传感器2能够感测安装板3的受力,而采集器则用于将传感器2中的电压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再通过软件处理,可以直接显示传感器2的数值;安装板3设置在传感器2的顶部并与传感器2连接;底座4设置在安装板3上,底座4的数量为多个,本实施例优选为两个,并且底座4在安装板3上的安装位置能够发生改变,以使不同底座4(即两个底座4)之间的间距能够改变;旋转体5一对一的设置在底座4上,即旋转体5的数量与底座4的数量相同,且每个底座4上都仅设置一个旋转体5,由于底座4优选为两个,所以旋转体5也优选为两个,旋转体5在底座4上的设置角度能够发生改变,以使连接在旋转体5上的动力轴与安装板3之间的夹角能够改变。其中,动力轴指的是双旋翼直升机的传动系统中的锥齿轮箱6的输入轴,即图2中水平设置的轴。采集器为现有仪器。

如图3所示,优选底座4上设置有凹槽,此凹槽的底壁为弧面底壁,旋转体5能够容纳于凹槽中,并且旋转体5具有与弧面底壁匹配的弧面旋转壁,弧面旋转壁通过与弧面底壁接触并在弧面底壁上转动,实现旋转体5及其上的动力轴的设置角度的改变,并且弧面底壁和弧面旋转壁的圆心均为动力轴的轴心。也就是说,旋转体5通过两个弧面的接触、配合能够实现在底座4上的转动,通过转动设置在两个底座4上的两个旋转体5中的一者或者两者,就能够改变两个动力轴之间的夹角,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升力测试装置能够在多种不同夹角的情况下对两个旋翼产生的升力进行测试。

并且,如图3和图4所示,每个底座4的底面上均开设有第一螺纹孔412,安装板3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第二螺纹孔311,第一螺纹孔412通过与不同的第二螺纹孔311对正并被螺栓连接,能够实现底座4在安装板3的不同位置的设置,以改变不同底座4之间的间距。也就是说,通过移动底座4,能够使得底座4上的第一螺纹孔412与安装板3上的多个第二螺纹孔311中的不同螺纹孔对正,当第一螺纹孔412与不同的第二螺纹孔311对正时,底座4在安装板3上的设置位置也随之改变,从而也就能够实现两个底座4之间间距的调节,由于动力轴通过旋转体5设置在底座4上,所以改变两个底座4之间的间距,就实现了两个动力轴之间的间距调节,之后使用螺栓将连接对正的第一螺纹孔412和第二螺纹孔311连接,就可以进行升力测试。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升力测试装置能够在多种不同间距的情况下对两个旋翼产生的升力进行测试。优选的,第一螺纹孔412为多个,以提升底座4和安装板3之间的连接稳固性。

具体的,如图3所示,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411,多个第一定位孔411的连线为弧线,弧线与弧面底壁同心;并且,还优选全部第一定位孔411在底座4上呈多条弧线设置,全部弧线的圆心相同,且位于相邻弧线上的第一定位孔411错位设置。即,底座4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孔411,这些第一定位孔411设置为双排,且在底座4的两侧对称布置,位于上方的第一排的第一定位孔411比位于下方的第二排的第一定位孔411滞后一个孔位,全部第一定位孔411分布于以锥齿轮箱6输入轴轴心为圆心的两段弧线上。

与之对应的,如图3所示,旋转体5上开设有能够与不同的第一定位孔411对正的多个第二定位孔511,全部第二定位孔511在旋转体5上的设置方式与全部第一定位孔411在底座4上的设置方式相同,定位件通过插入到对正的第一定位孔411和第二定位孔511中能实现旋转体5在底座4上的定位,即,通过改变第一定位孔411、第二定位孔511的组合,可以调整交叉双旋翼两旋翼主轴间的夹角。其中,优选第一定位孔411和第二定位孔511为光孔,优选定位件为销轴。

使用上述的交叉双旋翼直升机升力测试装置在对旋翼的升力进行测试时,改变第一定位孔411和第二定位孔511的对正组合,可以改变交叉双旋翼的两旋翼主轴间的夹角,通过改变第一螺纹孔412和第二螺纹孔311的对正组合,可以改变交叉双旋翼的两旋翼主轴的间距,之后,对采集器进行清零操作,令交叉双旋翼直升机的传动系统、动力系统驱动旋翼旋转即可对升力进行测试,采集器采集到的即为交叉双旋翼直升机旋翼所产生的升力,测试全部完成后,分析数据,选择一组合适的夹角、间距。

本实施例中,优选传感器2为悬臂式拉压传感器。之所以优选传感器2为悬臂式拉压传感器,是因为其结构简单、测试方便,在进行安装时,令悬臂式拉压传感器的顶端与安装板3的连接孔312通过螺栓连接,悬臂式拉压传感器的底端与后述的焊接框架12进行螺栓连接。悬臂式拉压传感器的顶端为自由端,底端为固定端,采集器进行清零操作后,当有升力产生时,采集器即可通过悬臂式拉压传感器采集到对应不同双旋翼间夹角、双旋翼间距的升力值。此外,传感器2也可以为其他结构的传感器,例如s型、轮辐式传感器等。

如图5所示,优选台架1包括支撑架11以及设置在支撑架11顶端的焊接框架12,传感器2固定设置在焊接框架12上。在支撑架11上设置焊接框架12,能够进一步提升本实施例提供的升力测试装置的整体牢固性,并且也便于传感器2和安装板3的设置。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支撑架11通过若干个铝型材拼接形成镂空状支架,同时,支撑架11的底部设置有地脚连接板,地脚连接板上连接有地脚螺栓。令支撑架11由铝型材及其角件搭接拼装成镂空状支架,可以使得台架1装配容易,重量轻,实用。地脚连接板3和地脚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台架1更加稳固的设置在地面上。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令安装板3的底面上开设有避让槽313。设置避让槽313后,能够使得操作人员对安装板3进行操作时,可以将手指伸入到避让槽313中以更加方便、牢固的抓握安装板3,从而便于安装板3的搬运、装配。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升力测试装置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