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普通框缘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432039发布日期:2020-10-02 10:16阅读:9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普通框缘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航空装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框缘的装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飞机普通框缘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民机研制过程中,用户对飞机外观和制造质量提出了更加严苛要求,要求部件实现精确装配和无应力装配。壁板普通框缘一般由“z”字型框缘和剪力片铆接而成,采用传统工艺流程和定位方法进行机身壁板普通框缘装配,受到钣金零件制造精度和操作人员人为因素等影响,导致普通框缘剪力片安装后沿机身环向不再同一平面,在外观上机身外表面铆钉排列不再同一平面;同时,剪力片定位与设计数模偏差较大,改变普通框机构受力状况,影响飞机装配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普通框缘装配方法,通过改良装配的工艺和工装,提升了剪力片的定位精度,从而大大提高普通框缘装配精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飞机普通框缘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壁板预装型架时,在型架內侧设置內型卡板;

步骤二、在内型卡板上安装可拆卸的辅助卡板,辅助卡板的型面与剪力片的理论型面匹配;

步骤三、对剪力片进行定位时,将剪力片与辅助卡板紧密贴合,然后使用压紧件对剪力片进行压紧;

步骤四、对剪力片与蒙皮连接的接固件孔,然后拆除辅助卡板,再对剪力片和蒙皮进行铆接;

步骤五、将框缘按內型卡板上的框缘定位器进行定位;

步骤六、钻制剪力片与框缘连接的紧固件孔,将剪力片与框缘及长桁铆接。

进一步的,內型卡板的卡板型面精度为0~0.5mm。

进一步的,內型卡板的卡板型面精度为0.2mm。

进一步的,内型卡板设置在距离产品框轴线50mm的位置上。可以保证剪力片与框缘的铆接通路。

进一步的,辅助卡板的型面比理论型面低1~8mm,辅助卡板安装精度为0~0.5mm。

进一步的,辅助卡板的型面比理论型面低3~5mm,辅助卡板安装精度为0.2mm。辅助卡板的型面比理论型面略低,留出合理的安装间隙。

进一步的,框缘定位精度为0~0.5mm。

进一步的,框缘定位精度为0.2mm,框缘定位的航向方向自由度放开,框缘与剪力片贴合。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提高壁板外观质量

剪力片按工装定位器进行定位后,消除了框缘制造误差和剪力片定位误差,剪力片与外蒙皮连接铆钉在机身环向偏差不大于0.5mm。

2、减小普通框缘定位偏差

在飞机研制中普通框采用传统定位方法,框缘定位偏差较大。在部件总装壁板组件对合时部分框缘偏差达到2~3mm,为减小装配应力,往往需在框缘对接端头进行留铆处理。框缘装配方法改进后,大大减小了框缘定位偏差,消除了装配应力,提高了产品装配质量。

3、提高壁板自动钻铆率

目前,国内航空行业内正在逐步推广机身壁板的自动钻铆应用,初步实现了长桁与蒙皮连接的自动钻铆。按普通框缘调整后装配顺序进行壁板预装配,避免了框缘“z”字型弯边对自动钻铆机下铆模干涉,后续可逐步实现剪力片与蒙皮连接的自动钻铆,提高壁板自动钻铆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普通框缘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內型卡板和辅助卡板示意图;

图3为辅助卡板定位剪力片示意图;

图4为框缘定位示意图;

图5为定位剪力片后壁板结构图;

图6为普通框在壁板上装配流程图;

图7为普通框调整装配顺序后装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用于解释和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飞机普通框缘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壁板预装型架时,在型架內侧设置內型卡板;

步骤二、在内型卡板上安装可拆卸的辅助卡板,辅助卡板的型面与剪力片的理论型面匹配;

步骤三、对剪力片进行定位时,将剪力片与辅助卡板紧密贴合,然后使用压紧件对剪力片进行压紧;

步骤四、对剪力片与蒙皮连接的接固件孔,然后拆除辅助卡板,再对剪力片和蒙皮进行铆接;

步骤五、将框缘按內型卡板上的框缘定位器进行定位;

步骤六、钻制剪力片与框缘连接的紧固件孔,将剪力片与框缘及长桁铆接。

其中,內型卡板的卡板型面精度为0.2mm,内型卡板设置在距离产品框轴线50mm的位置上。可以保证剪力片与框缘的铆接通路。

辅助卡板的型面比理论型面低3~5mm,辅助卡板安装精度为0.2mm。

框缘定位精度为0.2mm,框缘定位的航向方向自由度放开,框缘与与剪力片贴合。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

从普通框缘在壁板上的装配顺序和零件定位方法选择进行分析,导致普通框缘环向不再同一平面的主导因素如下:

1、剪力片定位方法精度不高

剪力片定位采用的基准件定位法,基准件为框缘、长桁和蒙皮。基准件定位法的定位精度取决于基准件刚度和位置准确度,框缘属于弱刚性钣金零件,对剪力片定位影响较大。

2、框缘零件制造精度

按《钣金零件通用技术要求》规定钣金框缘制造平面度公差为1.5mm,当剪力片与框缘贴合后,剪力片的定位偏差最大可达到1.5mm。

3、压紧力过大导致框缘变形

目前普通框缘装配时均采用定位孔系进行定位,装配工装上设置框缘定位器,利用框缘上φ5.2mm定位孔进行定位。框缘上一般设置2~3个定位孔,孔距约500~600mm,定位剪力片时,操作人员手工将剪力片与框缘、长桁和外蒙皮贴合,当压紧力p(见图1)过大时框缘会变形,导致剪力片定位偏差,偏差量与p值相关。

4、剪力片与框缘未完全贴合

操作人员手持剪力片与框缘贴合进行定位,当压紧力p位置不合理(见图1),会导致剪力片与框缘不能完全贴合,出现剪力片定位偏差,剪力片与框缘之间局部间隙即剪力片定位偏差。

因此,为了解决某型机原普通框装配中存在的问题,对原工艺方法进行了改进:

1、采用工装定位器保证剪力片装配

在壁板装配型架设计时一般采用内型卡板控制壁板外形,为保证剪力片与框缘的铆接通路,内型卡板设置在距离框轴线>50mm。在内型卡板上增加可拆卸的辅助卡板控制剪力片定位的平面度(见图2),剪力片定位至正确位置后使用压紧件进行压紧,解决装配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装配误差。

2、调整装配顺序,解决框缘平面度问题

剪力片定位至正确位置后,框缘按工装上框缘定位器进行定位,航向自由度放开,保证与剪力片贴合。调整普通框装配顺序后,避免了框缘平面度偏差造成的普通框装配误差。

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普通框缘装配的工艺方法作详细说明:

1、在壁板预装型架设计时一般会在內型面设置內型卡板,为保证剪力片与框缘的铆接通路,内型卡板设置在距离框轴线>50mm。在内型卡板上增加可拆卸的辅助卡板,剪力片定位时与辅助卡板紧密贴合,使用辅助卡板定位剪力片并控制同一框缘上剪力片的平面度(见图2和图3),剪力片定位至正确位置后使用压紧件进行压紧。待剪力片与蒙皮连接的接固件制孔后拆除辅助卡板进行铆接。

注意:剪力片铆接时必须拆除辅助卡板,否则铆枪的冲击力会损伤蒙皮。

2、调整普通框缘装配顺序(调整前后装配顺序见图6、图7)。剪力片定位并完成铆接后,框缘按工装上框缘定位器进行定位,航向自由度放开,保证与剪力片贴合。钻制剪力片与框缘连接的紧固件孔,进行铆接。调整普通框装配顺序后,避免了框缘平面度偏差造成的普通框装配误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