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72390发布日期:2022-01-12 08:31阅读:76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载停机坪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针对直升机降落一般采用停机坪进行起升降落,由于大多数停机坪是处于相对无法移动的固定位置,在遇到紧急状况时,难以进行使用,因此车载停机坪的灵活性优点就体现出来了。现有的车载停机坪在滑橇式直升机降落过程中,难以对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抵接固定,运输过程中直升机容易发生侧滑和底部晃动,稳定性和安全性较为一般。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人们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车载停机坪[申请号:201620015417.x],包括牵引车和半挂底盘,半挂底盘上安装有设置了停机坪的翼展车厢;翼展车厢侧面设置有侧支撑腿;翼展车厢安装有顶部展开装置和侧部展开装置。半挂底盘上设置有方舱车厢,方舱车厢设置有爬梯、升降照明灯、加油机和休息室。侧支撑腿为机械式的;顶部展开装置和侧部展开装置为液压式的;半挂底盘下设置有储藏箱和止动块;停机坪设置有边界灯。车载停机坪能将固定的停机坪运至事故现场,为前往事故现场的救援直升机提供可靠的起停场所,并为直升机提供故障排除、维护保养和现场加油等服务保障。但是该方案在滑橇式直升机降落过程中,仍然难以对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抵接固定,运输过程中直升机容易发生侧滑和底部晃动,稳定性和安全性较为一般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6]
一种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包括车载停机坪主体,所述的车载停机坪主体底部设有伸缩延展架,所述的车载停机坪主体上方设有中部连接台,所述的中部连接台上设有停机板,所述的停机板内设有若干沿停机板中心线对称的起落架对位槽,所述的停机板上设有若干沿停机板中心线对称的辅助降落侧台,所述的辅助降落侧台与起落架对位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停机板上还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起落架对位槽一侧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多方位起落架抵接固定组件。
[0007]
在上述的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中,所述的多方位起落架抵接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停机板上的侧部抵接固定件和端部抵接固定件,所述的侧部抵接固定件与辅助降落侧台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端部抵接固定件与起落架对位槽的位置相对应。
[0008]
在上述的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中,所述的侧部抵接固定件包括若干设置于停机板上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和内
侧部抵接固定板分别可沿靠近或远离起落架对位槽一侧做直线往复运动。
[0009]
在上述的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中,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正对设置,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与辅助降落侧台相抵接配合。
[0010]
在上述的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辅助降落侧台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的横截面也呈梯形,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与辅助降落侧台的形状相配适。
[0011]
在上述的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中,所述的停机板内设有底滑座,所述的底滑座与内侧部抵接固定板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的停机板内设有若干直线驱动器,所述的直线驱动器与底滑座相连。
[0012]
在上述的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辅助降落侧台内设有直线驱动器,所述的直线驱动器与外侧部抵接固定板相连,所述的起落架对位槽位于外侧部抵接固定板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之间。
[0013]
在上述的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中,所述的端部抵接固定件包括若干设置于停机板上的端部抵接固定板,所述的端部抵接固定板位于起落架对位槽上方。
[0014]
在上述的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中,所述的端部抵接固定板底部设有延伸通入至起落架对位槽内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宽度小于端部抵接固定板的宽度。
[0015]
在上述的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中,所述的停机板上设有直线驱动器,所述的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轴与连接板相连。
[0016]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7]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起落架对位槽和多方位起落架抵接固定组件,在直升机降落过程中,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落至于起落架对位槽内,通过辅助降落侧台对滑橇式起落架进行辅助对位,便于在降落时准确的下落至起落架对位槽内,再通过多方位起落架抵接固定组件将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抵接固定,避免运输过程中直升机发生侧滑和底部晃动,提高了停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用性较强。
[0018]
2、本实用新型中的辅助降落侧台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的横截面也呈梯形,在降落过程中,配合辅助降落侧台,紧贴形成斜面,便于在降落时准确的下落至起落架对位槽内,降落精度高。
[0019]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中:车载停机坪主体1、伸缩延展架2、中部连接台30、停机板31、起落架对位槽50、辅助降落侧台51、多方位起落架抵接固定组件52、侧部抵接固定件53、端部抵接固定件54、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底滑座57、端部抵接固定板5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0025]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车载停机坪的起落架连接装置,包括车载停机坪主体1,所述的车载停机坪主体1底部设有伸缩延展架2,所述的车载停机坪主体1上方设有中部连接台30,所述的中部连接台30上设有停机板31,所述的停机板31内设有若干沿停机板31中心线对称的起落架对位槽50,所述的停机板31上设有若干沿停机板31中心线对称的辅助降落侧台51,所述的辅助降落侧台51与起落架对位槽3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停机板31上还设有可沿靠近或远离起落架对位槽50一侧做直线往复运动的多方位起落架抵接固定组件52。
[0026]
在本实施例中,在直升机降落过程中,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落至于起落架对位槽50内,通过辅助降落侧台51对滑橇式起落架进行辅助对位,便于在降落时准确的下落至起落架对位槽50内,再通过多方位起落架抵接固定组件52将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抵接固定,避免运输过程中直升机发生侧滑和底部晃动,提高了停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用性较强。
[0027]
结合图1、图3所示,所述的多方位起落架抵接固定组件52包括设置于停机板31上的侧部抵接固定件53和端部抵接固定件54,所述的侧部抵接固定件53与辅助降落侧台5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的端部抵接固定件54与起落架对位槽50的位置相对应。
[0028]
具体地说,在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落至于起落架对位槽50内后,通过侧部抵接固定件53对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侧部进行抵接固定,同时通过端部抵接固定件54对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端部进行抵接固定,形成多方位多角度的抵接固定,避免运输过程中直升机发生侧滑和底部晃动,提高了停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用性较强。
[0029]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侧部抵接固定件53包括若干设置于停机板31上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分别可沿靠近或远离起落架对位槽50一侧做直线往复运动。
[0030]
本实施例中,在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落至于起落架对位槽50内后,通过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分布对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的外内侧部进行多重抵接固定,避免运输过程中直升机发生侧滑和底部晃动,提高了停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用性较强。
[0031]
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正对设置,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与辅助降落侧台51相抵接配合。
[0032]
本实施例中,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正对设置,抵接效果较好,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与辅助降落侧台51相抵接配合,在降落过程中,配合辅助降落侧台51,便于在降落时准确的下落至起落架对位槽50内,降落精度高。
[0033]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辅助降落侧台51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的横截面也呈梯形,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与辅助降落侧台51的形状相配适。
[0034]
本实施例中,辅助降落侧台51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的横截面也呈梯形,在降落过程中,配合辅助降落侧台51,紧贴形成斜面,便于在降落时准确的下落至起落架对位槽50内,降落精度高。
[0035]
所述的停机板31内设有底滑座57,所述的底滑座57与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之间通过连接杆相连,所述的停机板31内设有若干直线驱动器,所述的直线驱动器与底滑座57相
连。
[0036]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移动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时,启动直线驱动器,通过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轴带动底滑座57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进行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直线驱动器可以是气缸、油缸或者是直线电机。
[0037]
结合图1、图2所示,所述的辅助降落侧台51内设有直线驱动器,所述的直线驱动器与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相连,所述的起落架对位槽32位于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之间。
[0038]
本实施例中,当需要移动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时,启动直线驱动器即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直线驱动器可以是气缸、油缸或者是直线电机。
[0039]
结合图2、图3所示,所述的端部抵接固定件54包括若干设置于停机板31上的端部抵接固定板58,所述的端部抵接固定板58位于起落架对位槽50上方。
[0040]
本实施例中,在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落至于起落架对位槽50内后,通过端部抵接固定板58对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的端部进行抵接固定,形成多方位固定,固定效果较好。
[0041]
结合图2、图3所示,所述的端部抵接固定板58底部设有延伸通入至起落架对位槽50内的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的宽度小于端部抵接固定板58的宽度。
[0042]
本实施例中,连接板用以连接端部抵接固定板58,使得端部抵接固定板58在与滑橇式起落架的端部进行抵接固定时,避免与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底部发生碰撞干涉。
[0043]
所述的停机板31上设有直线驱动器,所述的直线驱动器的动力轴与连接板相连,直线驱动器用以驱动连接板和端部抵接固定板58移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直线驱动器可以是气缸、油缸或者是直线电机。
[004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0045]
在直升机降落过程中,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落至于起落架对位槽50内,辅助降落侧台51的横截面呈梯形,所述的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的横截面也呈梯形,在降落过程中,配合辅助降落侧台51,紧贴形成斜面,对滑橇式起落架进行辅助对位,便于在降落时准确的下落至起落架对位槽50内,降落精度高,
[0046]
通过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和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分布对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的外内侧部进行多重抵接固定,再通过端部抵接固定板58对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的端部进行抵接固定,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抵接固定,避免运输过程中直升机发生侧滑和底部晃动,提高了停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实用性较强,
[0047]
连接板用以连接端部抵接固定板58,使得端部抵接固定板58在与滑橇式起落架的端部进行抵接固定时,避免与直升机的滑橇式起落架底部发生碰撞干涉。
[004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
[0049]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车载停机坪主体1、伸缩延展架2、中部连接台30、停机板31、起落架对位槽50、辅助降落侧台51、多方位起落架抵接固定组件52、侧部抵接固定件53、端部抵接固定件54、外侧部抵接固定板55、内侧部抵接固定板56、底滑座57、端部抵接固定板5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
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