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4028发布日期:2022-05-18 19:2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2.无人机航测是传统航空摄影测绘手段的有力补充,具有机动灵活、高效快速、精细准确、作业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在小区域和飞行困难地区高分辨率影像快速获取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随着无人机与数码相机技术的发展,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数字航摄技术已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无人机与航空摄影测绘相结合使得"无人机数字低空遥感"成为航空遥感领域的一个崭新发展方向,无人机航拍可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灾害应急与处理、国土监察、资源开发、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尤其在基础测绘、土地资源调查监测、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字城市建设和应急救灾测绘数据获取等方面具有广阔前景。
3.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过程中,由于测绘的地形较为复杂,常会出现无人机的扇叶撞击到树木的现象,从而导致无人机坠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防撞装置来保护无人机的扇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防撞装置。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所述无人机本体包括机臂以及安装在机臂上的扇叶,所述机臂上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安装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固设有半圆架,两个所述半圆架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所述半圆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扇叶位于半圆架的内部,所述半圆架上线性等距固设有防护柱。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在包括固设在其中一个连接板上的套杆以及固设在另一个连接板上的螺杆一,所述套杆上滑动套设有抵触杆,所述抵触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螺杆一螺纹连接的螺帽。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固设在其中一个半圆架上的螺杆二,所述螺杆二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半圆架螺纹连接。
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半圆架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缓冲件。
10.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包括安装在两个安装在半圆架侧壁上的气囊袋,两个所述气囊袋上靠近半圆架铰接端的一端通过连接带连接,两个气囊袋上均安装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远离气囊袋的一端安装有密封塞。
1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柱上安装有减缓件。
12.进一步地,所述减缓件包括套设在防护柱上的橡胶套。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当该防撞装置在使用且该无人机本体发生碰撞时,由于连接板通过固定件安装在机臂上,扇叶位于两个半圆架内部,半圆架上线性等距安装防护柱,因此当该无人机本体发生碰撞时,能够使半圆架和防护柱接触碰撞物,从而能够防止扇叶发生碰撞,进而保护了无人机本体上的扇叶,防止无人机本体上的扇叶发生损坏。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a方向剖视图;
18.附图标记:1、无人机本体;2、扇叶;3、固定件;301、套杆;302、螺杆一;303、抵触杆;304、螺帽;4、连接板;5、半圆架;6、连接件;601、螺杆二;7、防护柱;8、缓冲件;801、气囊袋;802、连接带;803、进气管;804、密封塞;9、减缓件;901、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绘防撞装置,包括无人机本体1,无人机本体1包括机臂10以及安装在机臂10上的扇叶2,机臂 10上通过固定件3可拆卸安装有两个连接板4,连接板4上固设有半圆架5,两个半圆架 5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半圆架5的另一端通过连接件6连接,扇叶2位于半圆架5的内部,半圆架5上线性等距固设有防护柱7,当该防撞装置在使用且该无人机本体1发生碰撞时,由于连接板4通过固定件3安装在机臂10上,扇叶2位于两个半圆架5内部,半圆架5上线性等距安装防护柱7,因此当该无人机本体1发生碰撞时,能够使半圆架5和防护柱7接触碰撞物,从而能够防止扇叶2发生碰撞,进而保护了无人机本体1上的扇叶 2,防止无人机本体1上的扇叶2发生损坏。
2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固定件3在包括固设在其中一个连接板4上的套杆301以及固设在另一个连接板4上的螺杆一302,套杆301上滑动套设有抵触杆303,抵触杆303 能够从套杆301上完全取下,抵触杆3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与螺杆一302螺纹连接的螺帽304,螺帽304只能在抵触杆303上转动,不能发生上下位移,当需要将该防撞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上时,首先通过连接件6将两个半圆架5解除连接,并驱使两个半圆架 5绕着其铰接点进行转动,待扇叶2进入两个半圆架5的内部时,通过连接件6将两个半圆架5进行连接,之后将抵触杆303套在套杆301上并旋转螺帽304,使螺帽304在螺杆一302上发生位移,抵触杆303在套杆301上滑动,待抵触杆303与机臂10形成抵触时,停止旋转螺帽304,此时机臂10位于抵触杆303和半圆架5之间,从而便于将该防撞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本体1上,使用方便。
22.如图1所示,连接件6包括固设在其中一个半圆架5上的螺杆二601,螺杆二60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半圆架5螺纹连接,当需要将其中一个半圆架5稳定在另一个半圆架5上时,通过旋转螺杆二601,由于螺杆二601均与两个半圆架5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将两个半圆架5之间进行稳定,并且当通过螺杆二601将两个半圆架5进行稳定时,两个半圆架 5的横截面为圆形。
23.如图1和图3所示,两个半圆架5的侧壁上均安装有缓冲件8,当半圆架5侧壁发生碰撞时,通过缓冲件8能够减轻半圆架5侧壁的碰撞力。
24.如图1和图3所示,缓冲件8包括安装在两个安装在半圆架5侧壁上的气囊袋801,两个气囊袋801上靠近半圆架5铰接端的一端通过连接带802连接,两个气囊袋801上均安装有与其内部相连通的进气管803,进气管803上远离气囊袋801的一端安装有密封塞 804,当该防撞装置在使用前,通过打开密封塞804,并通过进气管803向气囊袋801的内部注入空气,使气囊袋801膨胀,待气囊袋801膨胀后停止注入空气并通过密封塞804将进气管803封堵,从而当半圆架5侧壁发生碰撞时,能够通过气囊袋801进行缓冲,减轻碰撞力。
25.如图3所示,防护柱7上安装有减缓件9,通过减缓件9,能够增加防护柱7的面积,减轻防撞装置的重量,并能够减轻防护柱7的碰撞力。
26.如图3所示,减缓件9包括套设在防护柱7上的橡胶套901,该橡胶套901重量较轻,通过设置橡胶套901,能够减轻防护柱7的碰撞力。
27.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