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舱门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78236发布日期:2022-09-21 00:05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机舱门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航空工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飞机舱门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2.在某型飞机研制过程中,其通舱后左舱门为满足装配要求需要在不同的制造阶段至少保持三种不同的空间姿态;分别是:通舱后左舱门在完成装配后需要以弦高垂直于大地平面的姿态从装配工装下架;通舱后左舱门下架后需要以蒙皮曲面法向垂直于大地平面的姿态完成架外补铆工作;通舱后左舱门补铆完成后需要以一定的空间角度吊入机身斜上方并与机身门框进行定位。
3.在以往的飞机装配过程中,一般舱门重量较轻且仅需要满足两种空间姿态的调整,一般是通过人力翻转或者通过牵引绳在悬空状态下调整其空间角度,存在空间位置姿态差、易对产品表面质量造成损失、易在悬空状态失稳等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舱门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
5.固定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翻转装置;
6.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驱动旋转框转动;
7.旋转框,所述旋转框通过旋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8.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旋转框连接,另一端通过工艺接头与舱门连接。
9.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驱动机构和从动机构,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机和手轮;所述从动机构包括:轴套和限位装置。
10.优选地,所述旋转框包括:框架、主动轴和从动轴。
11.优选地,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吊挂,所述吊挂通过工艺接头与所述舱门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吊挂包括四点式吊挂。
13.优选地,所述工艺接头包括:接头主体、固定衬套、圆垫圈、滚花螺母和螺栓。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的飞机舱门翻转装置通过各机构间的配合和运动,以机械的手段满足舱门的各种姿态需求,舱门空间位置姿态能得到有效控制,且不会对产品表面造成损失,无吊装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飞机舱门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工艺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框的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固定支架、2-旋转框、3-四点式吊挂、4-工艺接头;201-安装接头、202-框架、203-主动轴、204-从动轴、401-接头主体、402-第一固定衬套、403-第二固定衬套、404-第一圆垫圈、405-第一滚花螺母、406-第一螺栓、407-第二螺栓、408-第二滚花螺母、409-第二圆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本申请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的飞机舱门翻转装置,以满足飞机舱门不同姿态的翻转需求,解决舱门空间位置姿态差、易对产品表面质量造成损失、易在悬空状态失稳等技术、质量、安全问题。
21.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新的飞机舱门翻转装置,主要包括:固定支架1、旋转框2、四点式吊挂3、工艺接头4;旋转框2主要包括:安装接头201、框架202、主动轴203、从动轴204;工艺接头4主要包括:接头主体401、第一固定衬套402、第二固定衬套403、第一圆垫圈404、第一滚花螺母405、第一螺栓406、第二螺栓407、第二滚花螺母408、第二圆垫圈409。
22.其中,工艺接头4在舱门装配时以舱门装配工装为基准安装至舱门的指定位置上,该位置与舱门5的内部结构协调确定,且连接点位一般不少于4个,连接方式为螺接,连接件包含第二螺栓407、第二滚花螺母408、第二圆垫圈409;工艺接头4的数量应不少于4个,相互之间应进行防差错结构设计;工艺接头4应同时具备连接、定位、吊点、测量的功能;接头主体401所用材料硬度应小于或等于舱门蒙皮所用材料;工艺接头4与舱门连接处应设置第一固定衬套402,与旋转框2连接处应设置第二固定衬套403,固定衬套所用材料应具有高强度、耐磨损的特性;接头主体401与固定衬套之间采用过盈配合;工艺接头4与旋转框2的安装接头201间采用具有快卸功能的螺接结构,该螺接结构包含第一圆垫圈404、第一滚花螺母405、第一螺栓406;安装接头201根据相对应工艺接头4位置协调安装,两者间接触面和孔有尺寸配合关系要求,用于消除装配误差和定位;安装接头201和框架202间配置连接孔后螺接固定,框架202两端螺接有主动轴203、从动轴204;主动轴203和从动轴204应保持同心,两者的轴心与固定支架1、旋转框2和飞机舱门的总重量重心有相应位置关系;主动轴203和从动轴204与固定支架1轴销连接;固定支架应具有支撑、限位、定位功能,并设置有相关装置以控制主动轴203与从动轴204的转动以调整飞机舱门的空间姿态;固定支架1的重心与其他组件有相应位置关系要求,且轮廓尺寸应包络旋转框2和舱门的旋转轨迹;飞机舱门空间姿态达到正确位置后通过四点式吊挂3吊至机身门框处进行安装。
23.工艺接头4在飞机舱门装配工装安装至正确位置后以弦高垂直于大地平面的姿态吊运舱门至翻转装置处,连接工艺接头4与旋转框2,通过旋转旋转框2的控制飞机舱门与大地平面的不同角度,当旋转位置满足要求时,通过限位、定位装置进行固定,完成飞机舱门架外工序后,旋转旋转框2以一定的空间角度吊入机身斜上方与机身门框进行连接。
24.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新的飞机舱门翻转装置通过各机构间的配合和运动,以机械的手段满足舱门的各种姿态需求,舱门空间位置姿态能得到有效控制,且不会对产品表面造成损失,无吊装安全风险。
25.本申请属于航空制造领域的一种舱门翻转工艺装备,是通过翻转装置中各机构间的配合和运动,以机械的手段满足舱门的各种姿态需求,使舱门空间位置姿态能得到有效控制,装配准确度得到提升,相对于原技术不会对产品表面造成损失,无吊装安全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飞机舱门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固定支架(1),用于支撑所述翻转装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驱动旋转框转动;旋转框(2),所述旋转框通过旋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旋转框连接,另一端通过工艺接头与舱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驱动机构和从动机构,所述主驱动机构包括:减速机和手轮;所述从动机构包括:轴套和限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框(2)包括:框架(202)、主动轴(203)和从动轴(20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吊挂,所述吊挂通过工艺接头(4)与所述舱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挂包括四点式吊挂(3)。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接头(4)包括:接头主体、固定衬套、圆垫圈、滚花螺母和螺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飞机舱门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固定支架,用于支撑所述翻转装置;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用于驱动旋转框转动;旋转框,所述旋转框通过旋转轴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所述旋转框连接,另一端通过工艺接头与舱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的飞机舱门翻转装置通过各机构间的配合和运动,以机械的手段满足舱门的各种姿态需求,舱门空间位置姿态能得到有效控制,且不会对产品表面造成损失,无吊装安全风险。无吊装安全风险。无吊装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谢松霖 肖红波 轩晓楠 钟惠敏 王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5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